因为大家都知道,
钟鸣是附近几个村子唯一的教书先生,他膝下没有儿女,曾经也没有老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光棍。
而且生活简朴,吃穿都随便。
这么多年没想过买仆人的他,如今坟土已经埋到眉毛了,却特意买个男娃。
图啥?
传宗接代呗!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伙计们看向男孩的眼神中已然多了几分羡慕。
真是要走大运了!
他们以为,这孩子很快就会脱离奴籍,并且在钟鸣嗝屁之后,他的家产就会尽数留给男孩。
短时间内实现阶级的跨越!
这些伙计中,有两人就是奴籍,所以男孩的际遇,叫他们如何不羡慕呢?
“呃...”
男孩被几人炽热的眼神看得发毛,于是有点不自然的端起东西躲进屋内。
不一会儿,就当伙计们就要把家具搬进牛棚时,刘寄奴走了出来,对钟鸣小声建议道:
“先生,这些家具您自己用,然后把旧的换过来给我就行了......”
钟鸣忍不住一笑:
“寄奴啊,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问你:为什么一定要我用新的?你用旧的呢?”
男孩一下子被问住了。
有些话就在他的嘴里,他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先生您是我的主子,身份尊贵,我却本是一个连床都不该配拥有的......
但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
不是他觉得羞于说出口,而是他忽然觉得在先生面前这样说话,变得很不合适了。
这个先生不一样...
以前,没有人对他温柔的说话。
更没有人会对他讲道理。
所有人,对他不是打就是骂,说的话也都是一些强硬的规矩。
想到这里,他的脑袋变得沉重,心里越想越多,眼睛越来越酸。
钟鸣上前一步,用充满褶皱的手抚摸男孩的脑袋,语气温和的说道:
“没事,慢慢来。”
钟鸣转身打了一壶水,再用盘子装了几个粗饼,然后递给男孩:
“寄奴,把这些给伙计们分去,一人倒一杯水再给两个饼。”
男孩接过道:“是,先生。”
然后手在脸上蹭了蹭,端起盘子往屋外走去。
“哦?”
伙计们拿到饼以后,脸上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
钟夫子的小气可是颇有名气的。
怎么自己一行人只是来送些个家具,他又是给水喝,又是给饼的呢?
看来传闻确实不可信。
钟先生不但不小气,而且还很明显是一个待人和善,宽容大方的老人。
伙计们都没吃晚饭,接过饼后纷纷咬了一口,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别看只是粗饼,在这生活条件都不富裕的乡下,这些可都是宝贵的粮食。
穷人就图一张嘴,要是吃的都不愁了,那就都不是穷人了。
一个伙计吃了饼后吆喝道:
“兄弟们,钟夫子瞧得起咱们,给了大家水和饼,咱们就得把活干好,这样才对得起老爷子!”
其余人跟着吼道:
“当然啦!”
于是伙计们干劲十足,三下五除二地就将这些实木家具搬进牛棚。又在短时间内,干净利落的组装完成了。
钟鸣走进牛棚一拱手:
“真是多谢诸位了!”
伙计们纷纷弯腰回礼:“爷您太客气啦!这是俺们的荣幸哩!”
经这次相处,他们都觉得钟老夫子是一个大方、慈祥的人。
和传说中的完全不一样!
他们走后,钟鸣开始观察牛棚。
这里没有完整的墙壁,只是勉强能够遮雨,风却是挡不住一点的。
男孩的牛棚,还称不上是一个房间。
但这对他而言,已经很好很好了,他不会有埋怨的想法,有的只会是厚重的感激。
钟鸣抚着白须,缓缓说道:
“作为一个房间确实还不太像样。但也好办,明天拌泥来糊上,这墙完整了,一个家也就成了!”
男孩没有说话,此时他看着牛棚里的格局已经入了神。
这间三面土墙,一面栅栏,头顶盖着茅草的房间,空气中还散发着残留的粪土味,在布置了一些家具后,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但是,它现在带给这个孩子的温暖,即使是在以后辉煌的日子里,也是没什么东西能比的。
扑通!
男孩忽然对着钟鸣一跪,声泪俱下:
“先生,谢...谢谢您!”
钟鸣微微侧过身,
“寄奴啊,快先别磕头了,咱俩还没吃晚饭呢,肚子饿了!‘新房子’就明天再布置,先出来烧火做饭吧!”
钟鸣率先走出牛棚,男孩埋着脑袋。
缓了一会儿后,刘寄奴抹了一把脸,然后站起身往灶台小跑去了。
钟鸣的声音从茅房传来:
“寄奴啊,最近先生胃口不好,你炒菜时记得多放点辣子!”
男孩眨了眨眼睛,“好!”
钟鸣微微低头,扎好马步,准备完成蹲坑这个艰难的动作。
但膝盖弯曲时,却发现没那么难了。
他的腿丝滑弯了下去,没有甚至昨天那种僵硬、涩痛的感觉。
这钟鸣脸上露出了笑容。
果然身体变得更好了,蹲坑也不是什么难事了,美滋滋。
完事之后,钟鸣率先洗手。
他甩着手上的水,抬头看向天空。
此时夜已经黑了大半,天空灰蓝蓝的,没多少云,也没多少星。半勺月亮最显眼,黄油油的像是被抹上了漆。
钟鸣眯着眼睛,感觉诗兴来了。
他顿时兴奋起来,
于是许多与月亮有关的诗词开始在他脑中浮现,一首又一首,一词又一句。
《静夜思》、《山居秋暝》、《月下独酌》等等等等......
可不知怎的,总觉得词不达意。
他想牵强附会,但词到嘴边,就突然感觉口中生涩阻隔,说不出话来。
钟鸣无奈苦笑,骂道:
“妈了个巴子的,念诗都念不出来,有一种武功高强却随时养伤的感觉!”
这时,屋里的男孩开始炒菜。
辣子被香油煎香,气味透过窗户传了出来,闻着就令人食欲大涨。
此情此景,更具诗味!
钟鸣忽然心念一动,当即诵出:
“夜幕初垂月半弯,
童手烹肴意自悠。
翻勺匀盐皆有度,
香随夜色过窗浮。”
这是一首不讲究韵律,稀松平常、甚至漏洞百出的七言绝句,所叙述的景象也很寻常,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很普通,甚至比较差。
只是这首诗是他的原创。
以前钟鸣可没怎么研究过诗句。写出来也全凭感觉,因为是自己原创,所以他对这首诗的感觉挺好,不管是好是坏他都觉得满意。
而且此作也不孤独,诗成异象生。
钟鸣抚着白须,满脸笑容:
“哈哈哈,老夫也真是个天才,随口就写了一首诗。”
“还差一个诗名,呃......好取,就叫《暮炊》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