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315中文网 >  蜀臣 >   第341章 道闻

七月流火。

渭水两岸的麦穗亦开始开始变得饱满沉甸,煞是喜人。

步履缓缓的郑璞,随手捋下些许放在手心中揉了揉,吹去杂物便放在口中嚼。似是还有些干涩青味,但已然有了淡淡麦原香。

一直亦步亦趋在他身后的一老丈,不知觉的缩肩微躬着身,摒着呼吸死死看着耷目嚼麦粒的郑璞。

他乃陇西郡首阳县的麦“能”。

顾名思义,他擅长于农桑,尤善种麦,故而在丞相推行郑璞昔日所谏“拾贤馆”,从民间选拔有一技之长者授予“能”之职称,佐太守与县令署民生琐碎之事。

如今,郑璞被丞相授予巡农桑之责,辗转陇右与汉中各地巡麦田,至他所务之地时,他自然紧张莫名。毕竟,从昔日一微末如杂草般的佃户转变为被官府授予“能”,是他从来都不敢想象的殊誉。

“甚好。”

咽下了麦粒,郑璞侧头对那老丈颔首赞许道,“此地之麦长势比五溪聚更好一些,可见老丈平日多尽心。不过,麦熟还需些时日,老丈可不能掉以轻心。”

呼.......

闻言,那老丈顿时松了一口气。

亦绽放了满脸的沟壑纵横,咧着掉了好多颗牙齿的嘴“呵呵”笑了起来。

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忙不迭躬身行礼,嘴里呐呐了好久才磕磕碰碰的挤出几个字来,“将军放....宽心,照料麦好,粮贵,小老儿命不比更贵.......”

久居人下的卑微、骤然被位高权重者赞赏,令他激动涨红了脸庞,话语也颠三倒四的。

不可免,惹得周边之人皆爆出了善意的笑声。

郑璞亦笑颜潺潺。

侧身不受年长者之礼,伸手扶起他颔首致意罢,便在扈从的簇拥下转身离去。

待远离了麦田,扈从乞牙厝便驱马近来些,低声问接下来的行程,“郎君,现是巡其他处,还是径直入西平郡?”

入西平郡,自然便是要往西海(青海)说烧当羌王芒中出兵助战之事。

至于为何将此事并入郑璞巡农桑之务中嘛......

以非正式来使的身份前去提一嘴便好了!

在丞相心中,如今当以维稳烧当种羌为上,宁可羌王芒中不出兵亦不能在此时逼反了他,以免让原本兵力捉襟见肘的陇右雪上加霜。

“且先往狄道罢。”

略作思绪,郑璞便说道,“今至陇西,理应拜访一番伯达兄。”

是的,刚上任的陇西太守乃张表张伯达。

大汉对各郡县的太守与县令授职时,都尽可能的将凉、益州籍贯士人对调任职。

不仅是遵循大汉避籍的旧制,更因为丞相有心让素来闭塞偏安的巴蜀之士,见识大汉疆域之大,以图激励他们的开疆辟土之心。

一路无话。

入狄道城至太守府时,得信出迎的张表拊掌而笑,“竟是子瑾前来!何其幸也!”

言罢,便上前执郑璞之手而入,低声说道,“好叫子瑾知晓,若你不来,我亦遣人往冀县求教也!”

呃,求教?

脚步微一顿,随入的郑璞先回首示意扈从自行去歇下,才压低了声音发问,“不知乃何事,竟令伯达兄寻我邪?”

“唉.......”

张表的回答,乃是一声叹息。

原来是才到任一月有余的他,如今已隐隐被众僚佐齐心孤立了。

倒不是作为边陲的陇西郡黎庶刁蛮。

前任太守冀县人尹赏任职期间,官府政令顺通,不管是羌胡部落还是僚佐皆无有半分阳奉阴违。更莫说游楚在职时,郡内士庶皆愿共生死了。

待两人安坐,张表便细细讲述起月余以来感受到的疏远之意。

如巡农桑问孤寡、令各县推举贤能、问狱中之案抑或者察临洮牧场与丝路邮驿等事时,他让僚佐作参详,得到的回答总是一句:“明府但决之,属下安敢有言置喙?”

和颜悦色的再三请问时,亦不过得了一句“昔日尹太守之政,士庶皆称善,明府可循之”。

如此,首次得位两千石、抱着满腔斗志而来的张表,安能不郁郁于心?

且他若是事事皆循尹赏之政而无为,岂不是尸位素餐!

更令人郁郁的是,初来乍到的他,对陇西郡县的风物与贤才并不了解,连重新辟命太守府僚佐之事都难为!

故而,讲述罢,他还懊恼作言,“以子瑾之见,乃我是益州人士,故而难容于此边陲之地乎?抑或者,乃我才德不配受位,故而众人皆不愿效力乎?”

而倾听罢的郑璞,已然忍俊不禁。

年少便扬名巴蜀的张表乃名士,才学不缺,仪表威重与举止风度翩翩。

但亦是豪族出身,自幼在优渥的环境中长大,且因其父而倍受先帝刘备善待,故而不知边地黎庶之求。

不出意外的话,那些僚佐之所以排斥张表,乃是将名士气度太重的张表视作昔日那些叫嚣着放弃凉州、鄙夷边陲之人的关东士人。

并斥为一丘之貉了!

尤其是张表高冠博带、身着服饰之华丽,竟连鞋履都有纹绣;且当郑璞刚入屋内时,还发现了案几前燃着名贵的龙涎香,搁置着玉如意把件,就连文房四宝都不乏金玉之饰。

历经了数十年战乱、一直挣扎在温饱线的黎庶与羌胡部落,岂会亲善心慕一起居奢靡、自命风流的太守?

焉能将之当成吝惜民力、恤黎庶之艰的上官?

强忍着笑意,郑璞将凉州风物与民风大致说了遍,再仗着两人的熟稔,直言不讳了指出了张表的失措之处。

张表听罢,一时无言以对。

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在蜀地被追捧赞誉的作态,到了陇西之后竟成为了不知黎庶艰辛的象征。

“唉~~”

许久之后,他方一声长叹,“枉我自号风流、胸具才学,今起为剖符吏,竟是不知‘南橘北枳’之理!可悲哉!”一边说,一边有些粗暴的将案几上名贵之物一一收拾入庋具,“罢了,罢了!此些浮华之物,我一并弃之便是!”

收拾罢,瞧见郑璞含笑的眼神,便有些赧然的扯了扯身上衣裳,“至于穿戴配饰.....不瞒子瑾,我所有衣饰皆如此,只得让扈从匀两件与我了。”

却是不想,此话听得郑璞眼眸一亮。

起身步来拉着张表以手肩大致比划了下,便喜笑盈腮而道,“伯达兄若是弃之,不如转赠与我罢。我将往烧当种羌部落会见羌王,正好缺些赠仪。嗯,羌王芒中与兄身躯大致相当,兄之衣饰亦皆转我罢。”

呃,穿过的衣饰,亦可作羌王的赠仪邪?

张表不由再度愕然,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颔首允之。

或许,他亦没有意料到,郑璞如今已粗鄙如斯了罢。

但他更不知道的是,是夜郑璞在临睡前,还用了他那套名贵的文房四宝,给丞相作上书了。

书曰:

“昔桓灵二帝时,有童谣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璞曾有所耳闻,犹不信也。今璞途经狄道,与太守张伯达谋面,见闻其名士风流难容僚佐之事,故心方知此言非虚。亦可谓,孝廉取士、名望抡才传制至今,弊病多矣!”

“璞尝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我大汉戮力复关中还于旧都,一郡之守、一县之令、一里之长贤良与否,皆干系民生与民望,不可疏忽也!”

“今逆魏已改取士以九品官人制,我大汉既争之,当求制、才、军皆可胜也!昔韩非子有云‘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故璞窃以为,不若变革我大汉抡才取士之制,录实干之才而非名望之声、求裨益之能而非门第之誉。璞自作思,不若划各郡县诸曹职责以为科,僚佐皆课考而定驽良,或能求贤才而黜庸碌,使国裨益也。璞有感而发,未思前后与良善,但望丞相自察之。”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汉世祖北宋小厨师大明元辅我夺舍了隋炀帝我的道姑师父支点江山权色全球狙杀寒门崛起笔趣阁奸臣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长平长平权行天下北朝帝业明朝谋生手册三国之替身王者大秦:造反从坑爹开始穿越了的学霸穿越大明之唐伯虎娶秋香长安四象北明不南渡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完美世界之武魂带着商城去大唐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一品布衣铁甲轰鸣内医品狂妃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抽个美女打江山大唐最强路人甲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三国麴义传神三群聊:三国红楼:连中六元的我成了冠军侯弃妃魅天下异世最强纨绔驸马爷灭宋鬼话三国祥龙传秦末天下寒门崛起国色芬芳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逍遥秀才军旗永辉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大明孽子一瘦解千愁贞观医仙山谷长人茶大明极品皇孙【完】暴王偏爱小萌妃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综穿]相依为命逍遥小地主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绝世宠臣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我爹是奸臣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汉末之常山赵子龙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霸业天子唯有华夏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大宋第一奸臣重回三国当霸主我不是文官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崇祯是我老丈人!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逆转乾坤怒斩高衙内三国:开局斩杀刘备!汉末:装傻王爷戏诸侯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焕光划夜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穿越古代当赘婿!综影视之公子无双青龙英雄转大明:开局治疗马皇后这县衙深藏不露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震惊:我在大明做皇帝三国第一奸贼汉楚昭和华夏万界为尊关于我在诸天随心所欲这件事情最狂上门女婿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我在古代发家致富路奋战异界大明1840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万界抗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