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九五章龙舟竞渡欢欲醉

台庄大捷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全临安,就象群臣想的那样,这样扬眉吐气的大捷,让赵与莒的声望迅速攀上了巅峰,而且声望还随着消息的传播,从临安扩充到整个大宋疆域之内。

与此相应的便是大宋百姓对待流求的态度。起初的时候,赵与莒并未重视这一点,他虽然思虑全面,终究只是一个人,他没有想到大宋百姓会固执地将流求视为“岛夷”,即使是流求献土之后,因为双方在经济上的矛盾,他们对流求也更多的是提防,而不是以流求之成就自傲。但台庄之战则彻底改变了这种情形,以《大宋时代周刊》为首的官府直接间接控制的报纸,不遗余力地鼓吹之下,至少临安百姓开始觉得,“流求”便如两淮路、两江路一般,是大宋的一路,而流求所取得的一切荣耀,属于整个大宋,也包括他们所有。

就在这种醉狂的气息之中,大宋迎来了炎黄元年的五月初四,也就是端午节,街头巷尾便已经满是节庆气息,各种各样的插食盘架被摆将出来,供着张天师塑像与艾蒿扎成的老虎,今年还与往年不同,除去张天师外,很多人家还加供了吕祖,据说荣王府的太妃、当今天子的生母,便对吕祖极虔诚,因为天子还在幼年时,曾为吕祖点化的缘故。

这一天又恰值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正是农家忙碌的时节:要给早稻追肥,要播种晚稻,自流求来的种植在旱地的早玉米可以收获了,而那种可以移插的红薯——这也是目前流求传来的海外农作物中产量最高的——也要赶紧移植。

无论是城里还是农家,或者是新近开始崭露头角的那些在流求工厂做工的工户,总少不得花钱买上各种吃食。托前线将士的福,台庄大胜后天子恩赏天下,每家每户都分得一些糖果点心,特别是流求来的各式糖果,莫说小孩子家,便是大人嗅得那甜香也禁不住要咽上几口唾沫。

这便现出富户与贫户的差别了,即使都是小户人家,工户们家家都称了是往年份量一倍的大肥肉,用稻草串着,放在砂孟里炖得烂熟,“东坡肉”的香味,从临安城一直可以飘到附近州府的乡野。淮南来的鸭蛋,几十个几十个地向家里买,也不见着这些往年都唉声叹气地迎接端午之人皱眉,仿佛个个都一夜间暴富了般。更让不是工户人家既羡且妒的是,他们讨生活的工厂里,竟然还每人发了些流求货儿,说是“适值大庆,聊发福利,以为众贺”。那可不是一般的玩意儿!晶莹剔透的玻璃瓶子装着的水果罐头,也有咸鱼咸肉罐头,或者是可给家中在工厂子弟初等学堂里上学的孩童们发的书包铅笔,甚至还有干脆派发流求金元券的。这些印得花花绿绿的纸片,如今已经深得临安百姓信任,在许多场合,它们已经取代了铜钱的作用。

端午节里最重要的吃食是粽子,最重要的活动是赛龙舟,以临安之俗,各户人家都在门前放着大盆,种着艾、蒲、葵花,挂着五色的纸钱,摆设果粽,贫家虽穷,也是如此。这些果粽被堆成不同的形状,有楼台轩宇,也有舟船车辑。

方枋抚了抚肚子,觉得都要被这些美味的粽子撑坏了。

他原是书香世家,父祖辈出过不少秀才,甚至还有一位进士及第,但到得他手中,因为不善营生的缘故,家产迅速败落,他如今四十有二,但上次这般过着端午的时日已经是二十年前了。

“这方是人过的日子,这二十年……当真猪狗不如!”他有些愤愤地想道。

儿子方知行默不做声地从他身边行过,手里拎着两个粽子,方枋吼了一声:“去哪儿?”

“看龙舟去。”方知行同样吼着回答。

“今日不上工么?”方枋不满地道:“莫要偷懒,若是为看龙舟……”

“今日星期日,原本休息!”方知行回头大声道。

他原本对自家父亲很是畏惧,在父亲面前说话也是低声细语,只不过这半年来,这种畏惧慢慢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信,嗓门自然也大了起来。方枋习惯了,唯有苦笑,儿子心中有怨气,他自然知道,但怨气有什么用,再有怨气,能抵得饭吃么?

方知行是半年前在临安城中开办的“商务印书局”工人,临安米贵居之不易,方家祖上传来的家当如今已经吃嚼得差不多了,方枋自己屡试不中,早绝了功名之心,加之在天子脚下见多了朝中风云之变,便令儿子弃文从工。毕竟只能读些诗书,却填不饱肚子,但若是去什么砖厂水泥厂的,以方知行的身子骨又做不下来,方枋是托了人才为方知行在“商务印书局”里寻了一个校对的活儿,不仅薪资丰厚,而且还比较轻松。

这半年来,“商务印书局”印了大量书籍,既有国朝大师的经典之作,也有自《大宋时代周刊》中汇编的海外杂谈,前些时日便印了时任提举福建路市舶使兼南外宗正事、权兼泉州市舶使的赵汝适伯可的《诸蕃志》,介绍大宋周边诸国情形,那书方知行自己也买了一本,看得津津有味。

他对于父亲不让自己入仕倒没有意见,原本他就对圣贤书没有多大兴趣,但同时他也不想象父亲一样,一辈子局限在临安这一处,他的梦想是行遍天下,不仅要去《诸蕃志》中所载的诸蕃国,还有流求人秋爽风清的《东游记》中记载的东胜洲、新洲。

出得家门,他招来一辆马车,临安城的车夫也是一个新的行当,硬化路面铺就之后,除了马车,还出现了人力拉的二轮车,一些进不得工厂的心实力大的汉子,便也有了生路。不过去远的地方,还是马车方便些,方知行要去湖畔观赏龙舟,自然是要乘马车的了。

此时西子湖畔早已经是人头攒动,白堤、苏堤这两道名堤,还有环湖的大堤,都已经铺就了水泥。暖风熏然,柳条摇曳,放眼望去,一派生机盎然。方知行下得车,付了车资之后,就嗅得一阵香风飘过,他回过脸来,一个女子微笑着向他微微颔首,然后涨红了脸快步与同伴离去。

这是一群女孩,年纪都不算大,约是十五至二十之间吧,都打扮得花姿招展。有两个甚至穿的是流求洋服——方知行认得,那都是家中没了父母管束的,她们身上洒了香水,各种各样的芬芳气息,让人忍不住便欲多嗅两下。

“这些女娃儿倒是胆大。”一个书生摇着纸扇,笑着与同伴道:“子房贤弟,觉得如何,今日不虚此行吧?”

“怕不是良家子。”那被称为子房贤弟的书生道。

“兀那书生,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你休要信口开河!”方知行怒火上涌,大声喝斥道。

“咦?”

两个书生惊讶地看过来,似乎正待发作,却被另一个书生拦住。那书生拱了拱手:“兄台请了,我们兄弟出言唐突,还请恕罪。”

方知行勉强拱了下手,见他们不再胡言乱语,便要告辞。那个搭讪的书生却又道:“在下李石,字子玉,兄台言语不俗,不知在下是否有幸与兄台结交?”

“方知行,字明达。”

“方兄可是识得刚才那些女子?”

“这都是继昌隆纺织厂的女工。”方知行瞪了开始出言不逊的那个书生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地地道道的良家子,都是身家清白的好女孩儿!”

“继昌隆的纺织女工……难怪,难怪!”李石恍然大悟,他的两个同伴也面露愧色。

继昌隆新工石被砸之事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了,那次骚动不但没有使得继昌隆的建设中断,相反,仅花了一个月时间,继昌隆的部分厂房便开始试产。临安罗织坊的织工,还有附近贫户人家的女孩儿和大嫂媳妇,瞅着那丰厚的报酬便眼红,最初还只有三两个人忸忸怩怩地来报名,好在接待她们的也是女子,而且再三强调女子所在的厂房与男子隔开,门户极为森严。结果没多久,继昌隆便不得不贴出告示,人员已经招满。

这两个月来,继昌隆的第一批女工们已经拿得了两次收入,这两个月的收入,并不比她们的父兄少,甚至她们可以凭着这收入养活全家。

“原是我们错了。”被称为子房的正是石良,他恭恭敬敬地向那些女子离去方向行了一礼:“错便是错,有错要认。”

这些女工当中,颇有些是为生计所迫,又不愿为人奴婢甚至堕入青楼的刚烈女子,她们的名声极好,甚至有些为明心志,专门盘起头来誓志不嫁。

见他们如此,方知行的怒气消了,觉得这几人倒不象初时那般面目可憎。

“方兄,相会即是有缘,既是认识了,可否与我等一起赏游?”另一个书生也拱手:“在下姓陈,名安平,字易生,这位是石良,字子房。”

四人再见过礼后,说起话来便亲热了些。方知行原本就是书香子弟,虽不曾入学,但跟着父亲后面耳濡目染,再加之在“商务书局”校书时开阔了眼界,也算是博古通今。四人聊得正是兴起的时候,忽然听得铜锣声响起,接着爆仗齐鸣,原来不知不觉之中,那龙舟赛已经开始。

与此同时,在被称为“兰桡”的御舟之中,赵与莒与崔与之等重臣共座于上,观赏龙舟夺标之赛。当御舟出现在临安百姓面前时,“万岁”的欢呼之声不绝于耳,百姓纷纷拜倒。

“却是扫了黎庶之兴。”赵与莒有些感慨地道:“朕与卿等这一出来,百姓原本可以站着赏龙舟的,如今却只得跪着。天子与百官,便是无意扰民,一举一动也会生出事端来,诸卿不可不查之。”

“陛下圣明仁厚,百姓不以跪拜为劳,实是出自挚诚!”薛极道:“陛下既是不安,不如令内侍传旨,今日赦礼。”

赵与莒点了点头,对着内侍吩咐,那内侍是嗓门大的,但唯恐太过嘈杂,百姓仍听不见,便又叫了几个同伴一起到得船舷大喊:“陛下有旨,今日与民同乐,无须跪拜!”

他们这一喊出去,百姓又是一阵欢声雷动。

“陛下,那胡酋当如何处置?”虽说是来赏龙舟的,但魏了翁的脾气,还是让他将政务带上了兰桡。赵与莒不以为意,看了看崔与之,又看了看葛洪,薛极不用看了,他定然是唯自己之命是从的,但崔与之与葛洪这两个老狐狸,只怕心中各自有各自的打算。

“这却是李邺给朕的一个大麻烦,若是在战阵之上杀了,岂不简单了事?”赵与莒道:“看来打胜仗也有打胜仗的烦恼,诸卿以为呢?”

众臣会意地笑了笑,这种烦恼,他们巴不得天天都有才好。

“献俘太庙之事,臣已经准备好了。”礼部尚书程珌第一个说话,做这种事情,他可比操办当初迎杨妙真入宫要积极得多,他脸上也是兴奋的红光:“此诚国朝未有之大胜,陛下扬威远国,宜上尊号。”

听得他又提起上尊号之事,赵与莒摆了摆手,有些不耐地道:“朕不好这虚名,若是上得这尊号,万国不动刀兵,百姓安居乐业,朕上一百个都无妨,但若是民生凋蔽烽烟四起,上一万个字的尊号也无济国事!”

程珌脸微微一红,原本他以为天子年轻,必然好大喜功的,上次拒绝上尊号不过是做姿态罢了,现在才想起,这位天子信奉的是功利之说,于国无功于民无利之举,他是能省便省的。

“以唐太宗待颉利之制如何?”郑清之问道:“留之于行在,或可以之羁绊蒙胡?”

“蒙胡禽兽之邦夷狄之国,安知忠孝节义?”魏了翁摇头道:“以国朝待南唐后主之例即可,羁绊之策,只怕行之不通!”

“魏尚书言之有理,臣以为蒙胡失了虏酋必起内讧,待得其内乱定时,再将这虏酋放回去最好。”

这是葛洪的主意,看是宽厚,实际上却极阴损,蒙胡内讧之后产生新的首领,再将铁木真放回去,他必然要与新首领争斗,又回有第二轮内讧产生。

“臣以为当杀之以慰阵亡将士之灵。”岳珂断然道。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赵与莒在心中默诵了一句传说中岳珂祖父所写的词,然后笑着转向崔与之:“崔卿为何迟迟不语?”

注1:宋人过端午节,是指五月的第一个“午”日,而不是象后世一样固定在五月初五,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中,便记载了一次端午,是五月初一。炎黄元年也就是西元一二二六年,这一年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午日是戊午日,也就是五月初四。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小王爷威武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大明征服者弃妃魅天下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抗日之铁血兵魂扶蜀洪荒:成圣从坐稳皇位开始三国之银河射手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大明杀戮吞噬一切亮剑之我是炮兵(抗战之我是炮兵)大秦之召唤群雄重生之横扫天涯在明末继续建设美丽中华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断狱一品儒商九州恃风雷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唐朝好地主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鲁国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