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三二九章薨逝

白话文运动只不过是先声,其背后是更为波澜浩瀚的新文化运动,而这种新文化运动将形成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

赵与莒明白,自己的寿命是有限的,虽然按照历史来说,他应该可以活到六十岁,以他如今的身体素质而言,他甚至可以活到七十乃至八十,他可以亲自教导下一位皇帝,让他拥有超乎寻常的见识与眼光,但即使如此,七十年、八十年之后呢?

在华夏,保守力量之强大,便是再如何高估也不为过。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之中,儒家学说中的主流理学发生了分化,以真德秀、魏了翁为双璧的一脉,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中主流。但同时,在蜀地的成都、中原的洛阳,也形成了两个比较大的儒家学派。三家学派针对此时激烈的社会变革进行争鸣,而其余学派也不甘寂寞,纷纷参与进来。他们不仅争的是对于天下大势的看法,也包括象白话文写作之类的“小事”,各家报纸纷纷加入进来,战得不亦乐乎,而张端义等人,一边用白话文创作新的作品,一边也发些辛辣的杂文——这自然也是用白话文写就的——对各方保守势力进行凶猛的还击。

“当真是热闹非凡。”

临安城处在江南,一年到头难得下一两场雪,故此,当炎黄七年十一月九日,难得的一场大雪之后,赵与莒带着后宫妃子与皇子们在内苑内踏雪,皇子公主们高兴得在雪地里打滚儿,他则与韩妤远远地看着。

在皇子公主的养育上,赵与莒一方面对他们的行为比较纵容,没有画出那么多条条框框来约束他们,另一方面又对他们的品德要求比较严格,不允许他们做那些无理取闹的事情。换言之,这些小孩子们,只要能说出一个道理来,那么有些在群臣眼中惊世骇俗的事情,赵与莒也不会去管。比如说,身为皇长子的孟钧,因为已经六岁的缘故,在炎黄七年展示出了极为强烈的好奇心,甚至瞒着宫女爬到了大树之上,为的只是看鸟儿如何孵蛋——皇太后杨氏对此甚是恼怒,赵与莒却只是吩咐今后爬树必须有大人在旁守着。

“官家是说哪里热闹非凡呢。”昨夜赵与莒是宿在她这儿,故此韩妤面上仍有红晕,水色也要好许多,她侧脸看着赵与莒问道。

“家里热闹,外头也热闹。”赵与莒笑道。

“奴也看了那《铁屋》呢,没想到竟会如此……”韩妤微微叹息了声:“奴常想,官家如此圣明,为何还会有这等事情发生?”

“天下之事,非一人两人可彻底改变,哪怕万乘之君也是如此。”赵与莒摇头苦笑:“阿妤,有时我也会觉得自家没用,谋划了那么久,布局如此深,原是想让百姓有好日子过,可结果果实大半被那些贪得无厌之辈摘去!”

“这原不怪陛下,人心唯危,如今不又在争论性善性恶么,官家一心引人向善,但总有人向恶……”

见赵与莒似乎有些闷闷不乐,韩妤婉转地劝解,两人正说话间,忽然有内侍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官家,官家!”

赵与莒心中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升了上来。

果然,那内侍拜倒在地上,带着哭腔道:“官家,太后她……太后她晕过去了!”

“御医呢,快去请御医!”赵与莒吸了口气,一边吩咐一边快步向慈明宫行去。

入秋之后,杨太后的身体就一直有些不适,断断绝绝地用药吊着,赵与莒晨昏问省,总不让老太太觉得寂寞,但这种晕过去还是第一次。

她毕竟老了,反应迟钝,便是宫中那些青春少女,也不能让她回复以往的活力。赵与莒即位以来,对她一直甚是恭敬,虽然牢牢把持着权柄,在一些重大事情,比如丞相、参政的任免之上,还会征求她的意见。不过见识了赵与莒收拾史弥远的本领之后,杨太后对这些问题,便都是笑呵呵地说“官家拿主意便是”,倒为后宫带了个不干政事的好头。她如此配合,赵与莒对她便越发礼敬,这七八年时间下来,相互关系非常融洽。特别是随着后宫先后增添子女,老太后含饴弄孙,当真是尽享天伦。

故此,在当初宗室闹腾的时候,赵与莒请老太后出面,将那些企图瓜分工厂商铺的宗室近支狠狠地教训了一番,没有让赵与莒背上天性薄凉的骂名。

当赵与莒来到慈明殿时,已经有一群御医围在太后病榻之旁,杨妙真、谢道清早就到了。她们眉宇间有着掩不住的忧色,这让赵与莒心更是沉重。

“情形如何?”赵与莒问道。

若是别的情况,赵与莒或者可以想到办法,但生老病死这种事情,却非他力量所能及的了。御医一个个面色凝重,听得皇帝问及太后病情,相互之间都在使着眼色。这位天子对于医学的发展甚为关注,年年都拨出巨额款项,用于医学研究,如今已经颇有建树,他们也是这种进步的受惠者,但对于皇太后的病情,他们实在是无能为力。

“官家,太后年高体弱,这病情非人力所能控制了。”御医中为首者是个老头儿,他性子直,被众人用目光逼得出头,却也不是很畏惧,实话实说地道:“陛下得做好准备了。”

“哦……”赵与莒双眉一扬,众御医只觉得这一向温煦和霭的天子,刹那间变得凌厉逼人,他们不觉悄然退了一步。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不过赵与莒很快控制住情绪,这事情怪不得御医,原本就是自然规律。他叹了口气:“众卿尽力而为吧,若是能治好太后,朕必不吝重赏。”

这只不过是无奈之举动了,但这改变不了什么事情,赵与莒也只是聊尽人事。

连着三日,杨太后都是靠着参汤吊命,一直没有醒来,赵与莒忙着侍奉她,也就辍朝三日。好在这个时候他通过丞相、参政和博雅楼侍学士牢牢掌握住了朝政,这些人按部就班,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纰漏。

第四日时,赵与莒因为休息得不够的缘故,迷迷糊糊地坐在杨太后的榻前,忽然听得有微弱的声音唤他,他眨了眨眼,猛然意识到这是太后醒了过来。

杨太后斜倒着望着赵与莒,目光甚为慈爱,她没有自己的子女,就连这个继承皇位的嗣子,也不是她自己挑选的,但看到赵与莒在自己榻边的模样,她觉得很是心安,虽然没有子女,却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官家……哀家睡了多久?”

“太后醒来,这实在太好了!”赵与莒面上浮出来自内心的喜悦,他轻轻拍着杨太后的手:“太后睡了三日,御医说了,只要醒过来便无妨!”

“呵呵,官家在欺我。”杨太后微微一笑:“哀家自知身体情形……这一次只怕是熬不过去了……”

“太后何出此言,孟钧与银铃这几日都在问,皇祖母为何不与他们玩呢。”赵与莒见她这模样,心中暗暗一惊,忙将话题岔开,提起皇子与公主们。杨桂枝自己没有孩儿,对赵与莒的子女都极尽疼爱,有时甚至有些溺爱了。

“我病了,莫让他们来,被病气冲了不好。”杨桂枝笑了笑,突然伸出手,做出一个甚来亲热地动作,抚摸了一下赵与莒的头。

“官家是个好天子,我大宋中兴已是定局,我一介妇人,起自卑微,蒙先帝不弃,得为皇后,又蒙官家孝顺,侍如生母,此生已是足矣。”杨桂枝慢慢抚摸着赵与莒的头发,轻轻叹了口气,两人离得近,赵与莒嗅到一股很不好的气息,他心中一惊,这是死亡的气味吧。

“若官家只是如此,那还是小孝,官家匡复中原,恢复旧都,开疆拓土,民殷而国富,这是大孝……便是太祖太宗,也未必能如官家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哀家这一世,做过许多错事、坏事,先帝龙驭的最初几年,哀家夜不能寐,总觉得那些被哀家害过的人来索命……不过,这几年已经好了,哀家吃得香睡得稳,便是有什么风吹草动,哀家也会想,有官家在呢……”

这番话是杨太后真情流动,赵与莒哽咽了一下:“母后!”

“终于叫哀家母后了……你其实一直在唤我太后呢……官家聪明,便是这小地方……”

杨桂枝半是调侃半是轻嗔地说了一句,赵与莒面上微微紧了下,刚想再说什么,杨太后突然剧烈地喘起气来。赵与莒替她抚背顺气,良久之后,她才安稳下来。

“官家如此出色,哀家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皇后之事,官家自然会有分寸,皇子公主的养育,官家也是成竹在胸,哀家唯有一句,还望官家记着。”

“母后何出此言,有什么事情,待母后身体好了再吩咐就是!”赵与莒道。

“不成了……不成了……此时不交待,今后便没有机会了……”

杨桂枝一边喃喃说着,一边仔细打量着赵与莒,又喘了几口气,她道:“官家太聪明,太过聪明之人,当妨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赵与莒一惊,垂首应是。

“官家……哀家听得人言,说官家幼时曾得吕祖点化……你生母荣王太妃在府中,也是常年供奉吕祖的……官家说这世上真有神仙么……”说到此处时,杨桂枝声间不免有些颤抖。

赵与莒微微迟疑,然后点了点头:“有的,母后定然会被神仙接引,永登天国……”

杨太后点了点头,笑了笑,面上泛起一丝与她脸色不合的红晕:“唤崔与之……罢了,这老儿畏寒,唤魏了翁与郑清之……还有赵善湘来吧。”

炎黄七年冬十二月十六日,皇太后杨桂枝薨。薨之前,喻魏了翁、郑清之与赵善湘,好生辅佐天子,遗嘱与先帝合葬,仪式殉器尽皆从简,并将自己私库中存下的钱二百万贯尽数捐与国库。

“太后之钱,竟然如此用法。”

虽然从以孝治国的角度考虑,赵与莒在这段时间内要为太后服孝,但国家大政还是需要他去处理。有关太后身后遗留钱钞的使用上,赵与莒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用这笔钱在刚开始兴建的金陵大学中修建了一座图书馆,以杨太后的谥号为之命名,称为恭圣仁烈太后藏书馆。

“二百万贯,倒是可以派上许多用场——不过官家要用之为藏书馆亦是智举,太后圣名,必与圣贤之道智慧之书,一齐播名于后世。”

就在金陵城中,两个读书人在讨论这件事情,前一个李楚雄,后一个则是陈安平——这两个曾经在群英会中大打出手的对头,如今却成了好友,不得不说,世事难料。

“却不曾想在金陵城中会与你陈易生相遇,更不曾想到竟然与你成了同僚……”李楚雄喃喃地说道:“而且还和你能坐在一起喝酒!”

“那有何想不到的,哈哈,我辈男儿,以国仇为私仇,以国恨为私恨,至于你我之间的些许分歧,不过是义气之争罢了!”陈安平仍是当初模样。

他二人这次在金陵相遇,便是来此任教的。新建的金陵大学,需要大量的各科教师,陈安平这些年来苦读陈子诚、陈任、耶律楚材、孟希声等人的着作,加之又是家学渊源,倒颇有所成,到金陵大学来教经济学。而李楚雄在临安吃过一回苦头,闹出老大的一番事情后,被赵与莒勒令回乡读书,这几年来在史学之上颇有建树,静极思动,便托了关系来这金陵大学。

这时已不是几年之前两人打架的时候了,李楚雄的政见渐渐有所改观,他家中在湘南原本便是大地主,如今又开了两个厂子,更是富得流油。

“这一次在金陵、徐州、汴梁各建一所大学,所有师资,尽数来自临安大学,陛下正觉得捉襟见肘,太后遗旨,实在是又帮了陛下一个大忙。”陈安平将话题又转回到太后之事上来,他叹息了声:“这位杨太后,不仅能书善画,也心重国事,听闻她薨了,民间多有自发立灵牌供奉者呢!”

“哦?此话怎讲?”李楚雄不是两浙路人,对此不大熟悉,因此好奇地问道。

“开禧年间时,浙江百姓生儿需缴纳生子钱之事,你可知晓?”陈安生叹息道:“民间生子,须得纳税,百姓不甘其苦,乃至有溺死婴儿者,太后得知,便向先帝进谏,先帝乃免之——仅此一举,便生民无数了!”

李楚雄听得须发皆张:“竟然要缴这生子钱,还是当今官家英明,生子不但不缴钱,还有补助!”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小王爷威武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大明征服者弃妃魅天下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抗日之铁血兵魂扶蜀洪荒:成圣从坐稳皇位开始三国之银河射手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大明杀戮吞噬一切亮剑之我是炮兵(抗战之我是炮兵)大秦之召唤群雄重生之横扫天涯在明末继续建设美丽中华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断狱一品儒商九州恃风雷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唐朝好地主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鲁国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