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还有一些想法,你记一下,以豫北通道为主线,从蒲坂经瑕阳、奇氏、安邑,绕景山南端向东,过中条山与王屋山链接,越过谷城山东端,至孟津以东黄河端,朕预想再修一条这样的河道,以减轻船司空至三门峡这一段黄河河道的黄沙沉积,也减轻龙门至三门峡这一段的黄河河道压力。”
“在这一条路径上还要修一条山西省直通河南省的高速公路,另在太行山,沿潞水寻井陉,修建一条山西省通河北省的高速公路。”
该说嬴宏这个想法很大胆。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位于太行山东西的河北省和山西省之所以两千多年的时间,那么多王朝更迭都没有一条便利快捷的通道,就是因为太行山对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太过重要。
如果不再有山势阻隔,汾河平原与华北平原、中原地区连成了几乎一体,那么再等塞外游牧民族突进长城后可就不单单是祸害一处一地了,游牧民族大可以借着太行山脉的便捷道路据守汾河平原占据华北平原威胁中原地区。
原本历史上的两千多年都是如此,太行山就是这么重要。
唯独嬴宏不同。
塞外千里现在成了大秦帝国的草场,嬴宏再要北寻敌人就要到北海以北的中通古斯高原寻找通古斯人了,所以嬴宏才可以忽略太行山脉对北境军事防线的重要性,转而注重后勤和民生。
只是公输信可就要发愁了“陛下,这三项可都是大工程,恐怕还要用到炸药,若近期开工,大灾降临时必定遭重,依臣之见,可先派人到山西省进行勘探工作,待大灾过后再择期启动工程。”
嬴宏认为合理“善,正应如此,即朕又思,虽然朕绘有天下地理图,但未经勘测印证,或多有错误,许先生,请你与公输信一并组织人力,先对塞内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勘测,绘制详细地理图,若再有余力,早追探西五省地志。”
像前面说的朔野,就并不是嬴宏的主意,乃是真真正正边防军自己推进过去的。
因为嬴宏依照系统给出的资料所绘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乃是遍地沼泽之地,若不投入大量资源治理难以开发该地。
这并不是嬴宏的错,也不是系统的错,公元前哪有关于西西伯利亚平原的资料?系统又去哪给嬴宏找公元前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理图。
在座众人也多少琢磨过点儿味儿来了,确实,嬴宏绘制的天下地理图并非完善,有些地方确实失真。
不过从嬴宏显世开始到如今正确的时候太多了,少有失算显露,所以众人还没往嬴宏的去神化方面想。
塞内的白面正在通过铁路和里海海路运往皋阳城,既原本历史上后世的伏尔加格勒。
依法,水边高地为“皋”,城居于水北为“阳”,居于山南为“阳”,所以扶苏为此城取名为皋阳。
扶苏则在调集去年和前年的陈粮粗面由西秦王国的商队运去西边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