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老爷,这是张首辅值房那边送来的,说是钦天监编写的万历元年大统历,请老爷过目。”

时间已经到了隆庆六年九月底,按制十月朝廷要颁布明年的年历。

早在六月,小皇帝朱翊钧登基后就颁发了万历大赦诏,如今已经临近年底,即将进入万历元年,大统历的核准下发就必须尽快执行下去了。

其实,明朝每年十月,皇帝要处理的第一件事儿,一般都是确定来年的大统历。

或许有人觉得,就是个年历,其实无甚大用,这种观点魏广德以前有过,但是当他认识到大统历的巨大作用后就放弃了原来的想法。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百姓就靠着几亩地过日子,所以春耕是最重要的时节。

而老百姓怎么知道这么重要的时节呢?

自然就只能是朝廷颁布的大统历,通过查阅大统历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节,田地里该做什么。

说直白点,大统历除了计时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告诉老百姓节气,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

钦天监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观测和预测未来的农时,编制出大统历,然后大量印发传到农民手里,帮助农业播种收。

甚至有说,元朝灭亡和元末差不多十年左右没有给百姓颁发皇历,搞得天下很多土地荒芜,人们不知时节,不敢耕种,饿殍遍野有关系。

那时候的元朝皇帝精力都用来消灭各地农民义军去了,自然不会去考虑编制和颁布皇历,指导农耕。

而传说朱元璋是受到刘伯温的影响,在还是吴王的时候就让人按照元朝《授时历》的天文数据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新历法的编制,而这部历书就被朱元璋命名为《大统历》。

刘伯温对朱元璋深刻的剖析了皇历的重要之处,他说天下的百姓不在乎是谁当了这个皇帝,他们真正在乎的是这个皇帝是否关心百姓们的死活,如果在皇帝称帝之前先发布皇历,则老百姓心里知道您是关心他们的,他们定会拥戴你。

朱元璋听了之后觉得有理,于是就命令征讨北方的徐达带着大统历出发,每每到达一处,就把朝廷的大统历发给村民百姓。

结果这样做的效果简直好的不能再好,百姓有了皇历,就能安心居住,并在其指导下从事农业活动,社会一片稳定。

而此时,魏广德就第一时间放下手里正在翻看的奏疏,接过万历元年大统历从头到尾快速浏览一遍。

他虽然不懂的如何编制,当然也不会去学习,但是皇历中的重要部分他还是了解的,自然就要在这本新皇历中进行核对,看是否有遗漏。

后世人看大统历,大多关注其预测日食月食准不准,但实际上它最主要的作用还是预测节气,指导农耕。

快速看完后,没有遗漏,魏广德当即在后面张居正署名处也提笔署名,随后叫来芦布,让他把奏疏送到吕调阳值房,请吕阁老也看看。

“对了,你等下。”

就在芦布得命拿着奏疏要出去的时候,魏广德忽然又把他叫住。

“听说礼部诸大绶病的很厉害,已经请假了,你知道是什么事儿吗啊?”

诸大绶病倒的事儿,昨日魏广德才偶然得知,但是忘记问张吉有没有内情,这会儿看到芦布,自然叫住问问。

有些事儿,市井未必有传言,但衙门里的书吏却是消息灵通得很。

“八月和九月,孝懿皇后李氏棺椁葬和先帝棺椁先后葬入昭陵后,诸侍郎就已经病倒,都说是因为日夜奔波葬仪累倒的,其他倒是没有什么消息。”

芦布想了想才回答道。

听到是累倒的,魏广德也就不再多问,只是想着晚上是不是过府去看看,怎么着都是自己的同年,人家还是那一科的状元郎。

魏广德还在考虑的时候,就看见芦布就站在值房门前没有出去,惊讶过后就反应过来,这是芦布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其他要问的,所以只能站在门口等着他发话。

正要挥手,魏广德又想起前两日让他做的事儿,于是又问道:“前日我让你找黄册资料,可有完成?”

芦布明显松了一口气,随后躬身答道:“老爷,已经找好,我马上就给你送来。”

“不用,你先把奏疏送到吕阁老那边去,回来再给我。”

魏广德吩咐一声,就重新埋头工作。

又处理完一份奏疏后,门口脚步声响起,芦布从门外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书札。

“老爷,这就是你要的东西,小人随机抽取了几份黄册信息,若是老爷还有需要,小人就再去寻找。”

说话间,芦布已经把纸条送到魏广德面前。

前些日子因为看了陈堂的奏疏,魏广德开始关心起大明的户籍和田地的情况,所以让芦布去查查以往朝廷汇总的数据,想看看大明朝到底是个什么家底儿。

这些数据不管是否准确,他觉得作为内阁阁臣,还是应该掌握的,即便数据有错。

就好像后世统计数据,大家都知道有水份,而且还不小,所以经常看到什么“被代表”,“拖后腿”的泄愤之言,但那又如何?

除了这个掺了水的数据,你还有其他可以拿出来的数据吗?

没有。

所以,即便知道这些数据有假,你还是只能把他当真的来看待,特别是到了制定政策的那群人的层面,他们也知道数据不对,但没有对的数据,那就只能用这个错的。

黄册和白册,知道黄册不准,或许白册更准,但是朝廷行政依旧会以黄册为依据,而绝地不会是白册。

至于政策制定好到了地方上,他们是按照府衙里的黄册来做还是按照里胥手里的白册来做,那就管不到那么多了。

魏广德展开纸条,只是简单看了几年数据,不觉有些毛骨悚然,这数据变化实在难以让人接受。

洪武二十六年,全国调查的结果汇总是有户一千六百零五万二千八百六十,口是六千零五十四万五千八百十二,田八百五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三顷。

而到弘治四年时,汇总结果是有户是九百十一万三千四百四十六,口是五千三百二十八万一千一百五十人,与洪武时相比,户口数略有减少。

土地田亩的数字,天下田土止四百二十二万八千五十八顷,比洪武时减少一半。

最近一次造册则是在隆庆二年,是岁天下户口田赋之数,户一千万八千八百五,口六千二百五十三万七千四百一十九,田四百六十七万七千七百五十顷一十一亩有奇。

别的就不说了,单就洪武有田地八百五十万顷到现在近二百年过去了,田地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是减少到只剩下四百六十七万顷,想想还有这些年新开荒的田地,大明朝廷一年流失的税银有多少就可想而知。

当然,这些田地不会凭空消失,只是被挂在各地藩王府和权贵、有功名之人名下,从而避开了汇总。

同时,新开垦的田地,相信也会被大量隐藏起来,不会出现在户部汇算数据中,而好处则是被地主和里胥分润了。

魏广德挥挥手,示意芦布下去,他则是看着纸条怔怔出神。

田地数量变动如此巨大,那边屋里那位,只要肯动手整治一番,那怕是让下面吐出一半的隐藏田地,说不得大明朝可以收税的田地数量就会翻一番。

现在朝廷每年的税银收入大概接近三百万两,凭此增加二百万两应该是可以的,此外还会有大量的谷物等实物税,朝廷财政拮据的状况就会为之缓解。

想到这里,魏广德不由得轻轻敲击起书案,他感觉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

大明朝没钱,那是因为钱被地方上给分润了。

太祖把朝廷框架定死,下面人就只能想方设法截留财富,他以为可以用剥皮充草把贪官吓住,殊不知贪官是前仆后继的。

几百万顷田地的赋税有多少?

足够养活一个朝廷了吧,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数字。

魏广德在心里默想此事,也难怪事后张居正被人整,闹到最后差点被开棺鞭尸。

魏广德现在什么都不想做,而是静观其变,看看张居正要怎么推进他的改革。

如今隆庆年即将结束,想来从万历元年开始,张居正就要推动他的改革措施了。

剩下的俩月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眼就到了封衙的时候。

别的他们可以封衙,内阁却是不存在的。

随着万历元年正旦大朝会开始,新的一个纪元开启,万历皇帝朱翊钧坐在皇极殿至高无上的御座上,接受大臣们的朝贺。

从此刻开始,大明朝所有的公文在标注日期时都会按照万历元年大统历为准,以万历纪年。

今年虽然是新皇帝的第一年,不过按照张居正的意思,宫里缩减了操办鳌山灯会的开支,由往年三四十万两银子削减到不足三十万两。

虽然耗费的银子大幅减少,但是按照魏广德的看法,貌似也没有比去年差到那里去,可见往年举办鳌山灯会内廷的宦官中饱私囊之巨。

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九日,三六九皇帝视朝,今日万历皇帝朱翊钧要登皇极门。

张居正、魏广德等人和今日参加朝会的官员汇聚在宫门外等候时辰的到来,下面的官员显然还没有从新年的气氛中出来,还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而内阁三人则是一阵嘀咕后,魏广德就招手,示意兵部尚书谭纶过来,不多时吏部尚书杨博也被叫了过去。

他们正在谈论的,自然是昨日兵部收到的公文,蓟镇总兵官戚继光报兀良哈朵颜部酋长董狐狸有率部犯边的迹象,蓟镇是否要主动出兵逐之,请朝廷定夺。

是的,在万历元年,蓟镇边军就发现长城外兀良哈朵颜部有集结兵马的迹象。

虽然明廷和俺答汗已经议和,但是议和并不包括朵颜三卫,毕竟此三卫在明廷眼中是屡降屡叛,不可信之人,而在蒙古人眼中,朵颜三卫已经是投靠了明廷,早已不配为蒙古人。

好吧,这样的结果就是,明朝只是结束了和绝大部分蒙古人的对峙,战争风险降到极低的程度,但是势力不算强大的朵颜三卫依旧是明廷可能的敌人。

杨博和谭纶都曾是蓟辽总督,自然对朵颜部势力有清晰的判断,所以他们并不认为戚继光请求出击会失败。

不过现在明廷并不想发动战争,朝廷的财政依旧是一团糟,这样的前提下发动战争实在是朝廷难以承受的负担。

“让戚总兵督军严防即可,想来见我大明有了防备,朵颜部就不敢擅自发动战事。”

杨博的意见就是严加戒备,不给丝毫机会,应该可以让董狐狸知难而退。

“我的意见和杨尚书一样。”

谭纶也是支持了杨博的意见,“这个时候可不是发兵塞外的时机,就算朵颜部要打,放进来打就是了,没必要出击。”

“既然如此,兵部就给蓟镇发文,让他们严加戒备。”

张居正和魏广德对视一眼后,这才对谭纶说道。

昨日阁议,魏广德的意见也是类似,这个时节发兵出塞作战不是好时机,还不如以逸待劳,让朵颜部自投罗网。

现在的魏广德可不是后世愤青,逮着谁就想过去揍一顿出气。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能避免战争,就尽量避免,没必要主动挑起冲突。

就在朝廷众臣等待万历皇帝御皇极门的时候,时辰已到,但依旧不见钟鼓之声。

没有钟鼓、丝竹之声,代表皇帝还未到来,大家只能在皇极门下继续等待。

随着时间推移,众人愈发不耐起来。

“陛下怎么还没到来?”

吕调阳对着张居正问道。

昨日是张居正为万历皇帝讲官,给他讲课,此时吕调阳怀疑是不是张居正安排了很多作业,影响了皇帝的休息,赖床了。

张居正没有回答,只是摇摇头,随后抬头看向皇极门上。

就在此时,左掖门却忽然打开,一个内侍急匆匆出了掖门,左右打量看到他们后,就快步到来。

到了几人面前,小内侍稍有迟疑才对张居正说道:“首辅大人,宫里出了点事儿,还请三位阁老先随我进宫。”

“发生了何事?为何陛下还不御门视朝?”

张居正没动,只是问道。

内侍有些迟疑,左右看了看。

他的意思几人都明白,应是奉命召阁臣入内,不想旁边还站着谭纶和杨博,纠结片刻才道:“宫里有刺客。”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抗战之老兵凶猛最强韩馥之三国崛起大唐:我的徒弟是李承乾黄天之世薄厚人生绝世太子:我的江山我做主红楼:玩主天下农门坏丫头北明不南渡第一兵王农家崛起路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带着基地回大唐抗日之特种战将佣兵的战争皇上请驾崩乱唐小宋腾龙爱妃,本王俯首称臣风雨话东周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三国:庶民崛起中开局就杀了曹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器焰嚣张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汉末天子历代皇帝集结,互相辅助吊打世界一把砍刀平大唐我有一个巫师世界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逆天好运公子白重生之嫡女不善执手春江地球球长大唐之我的眼前有道门战国从赵王雍开始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三国之胜谋天下黑魔法三国传大唐财阀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前传圣手织田,全能小煮妇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