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令郡国皆立鲁班,秩以六百石,率民以作诸般器械,掌教化、提点百工事!”

许多尚书郎看着这个命令,他们知道,天变了。

在从前,汉室只承认种田高手,也就是所谓的力田,可以不受訾算限制,不通过举荐或者考举,就拥有做官的权力。

除此之外,其他所有人,想要踏入仕途,唯有读书。

或通过自己的真本事,走过考举的独木桥。

或通过名望、人脉和关系,得到两千石或者列侯的举荐。

除此之外,并不存在第四条的正常做官的道路。

但天子的这道命令,却打破了这个界限。

从此,木匠、铁匠和其他技术类的工匠,都获得了做官的可能。

说不定,未来还将从这些百工匠人之中,出现几个两千石的巨头,乃至于出任九卿,踏上三公之位!

“士大夫们恐怕都要抗议了……”有人在心里想着。

当今天子虽然威望远迈父祖,对于士大夫和贵族,都拥有绝对的统治力。

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

石渠阁之会,天下名宿共会长安的时候。

除了墨家和法家之外,儒家和黄老派,恐怕都不待见这个政策。

甚至恐怕就是法家也会心里面犯嘀咕:“我们寒窗苦读数十年,不及一粗鄙之匠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

石渠阁之上,这个命令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

不过,这是天子的命令。

尚书们,即使不理解,也必须制诏。

当然,汉室现行的体制下,类似任命一位学者为博士,同时将某部书籍定为国家经传。

这是天子一个人就可以决定,不需要跟人商讨。

毕竟,博士官们隶属太常,而太常其实管的是皇室自己的家事。

博士们一直就是皇帝的家臣。

然而,命令郡国增设一个机构,同时给与编制。

这属于国事。

国家大事,历来必须经过廷议,至少得到丞相认可,同意附署,御史大夫用印,方才具备法律效应。

不然的话……

丞相或者御史大夫,把皇帝的命令拍回宫廷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故安文候、北平文候,都曾经在任上不止一次将太宗和先帝的诏书踢回未央宫!

当今丞相长平侯周亚夫的脾气,可是跟故安文候、北平文候不相上下的啊!

所以尚书们都是怀着忐忑的心理,完成了这诏书的拟定工作。

神仙打架,他们这些被夹在中间的小虾米,其实感觉是很糟糕的。

自然当这个诏书送到了御史大夫衙门的实际控制者,现任御史中丞繁候张寄面前时,这位御史中丞眉毛一扬,说道:“此乱命,臣不敢奉诏!”

说着就将尚书送来的诏书,原样给退回去。

中国的士大夫和贵族,从来不是皇权的附属物和奴才。

他们是有自己意志和自己的行动力的利益集团。

自古以来,朝堂之上,也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一言堂。

哪怕是皇帝,强势的君王,想搞一言堂,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尚书》有云:****受洪惟作威。

孟子更是开明宗义,直指****等于民贼这个真理!

虽然,中国虽然历代都是大一统,但从来都不是皇帝个人的一言堂。

君权、相权、臣权以及地方山头,相互牵制。

所谓垂拱而治圣天子,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你可以理解为皇帝只要做好仲裁者的工作,就足以成为圣王。

不过呢,在中国这样的复杂环境中。

没有任何事情是一定的,不变的。

皇权可能衰弱,相权也可以被架空,至于臣权,也可以被无视,地方山头,很多时候更是被以上三者,拿来当鞋垫。

需要的时候,就拿起来用用,不需要的时候就丢到一边。

但无论如何,哪怕是秦始皇,也需要在表面上做出虚心纳谏,礼贤下士的模样。

哪怕是王莽,篡汉之前,也要对外界展示自己绝对忠于汉室天下的决心。

所以,御史中丞封驳诏书,其实是完全合法合理的。

因为这是皇权给与他的职责,也是制度给与他的权力——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亚长也,贰大夫,以领其属,掌诸御史,佐天子,专掌纠核。

依照制度,所有的皇帝命令,涉及到国政部分的,需要先下中丞,中丞白大夫(御史大夫),大夫白丞相。

在这个过程之中,任何一个环节上的人觉得这个命令不符合社会公序良俗,有违祖宗制度,可以随时将之打回去,名义上自然是尚书郎或者拟诏的官员出现了错误。

譬如引用错了典籍啊,写错了一个字,甚至墨迹多了一点或者少了一点。

总之,打的旗号是因为尚书郎等官员的错误,为了防止陛下蒙羞,所以臣万死请再议之。

绝对没有质疑陛下的意思。

但事实上,谁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而这也是尚书郎最担心的事情。

因为他们很可能在这场君权和臣权的角力之中,被碾成渣渣。

想当年,北平文侯与太宗皇帝在黄龙改元的问题上,闹了大半年,相权和君权激烈冲突。

虽然最后,君权开挂,强行获胜。

但……

十三位负责拟诏的尚书、令吏和侍中被下狱论罪。

原因是他们居然在诏书上写错了字或者引用错了典故,简直就是大不敬!

所以,当诏书被御史中丞打回来后,整个兰台都神经紧张。

君权与臣权的激烈冲突,似乎难以避免。

就在众人忐忑不安的时候。

刘彻却正在宣室殿之中,迎接一位重量级的大人物。

在汉室,儒家的祖师爷是孔子。

哪怕是最离经叛道的荀子学派,也是尊孔的。

而黄老学派的祖师爷,人所共知,一曰黄帝,二曰老子李耳。

老子李耳,在后世又成为了三清的化身,为道教的最高神。

而老子李耳,也是有着子嗣传世的。

李氏家族,在此时就如同孔家一样,属于地位清高的诗书之家,备受天下尊崇。

至少东宫两位老太太是很尊敬李氏的。

而当代李氏家族的家主,就是曾经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王太傅的李假。

李假是老子正儿八经,经过天下认证的四世孙。

这是有着完整的家谱为证据的。

他父亲是李宫,曾经在太宗皇帝时期出任《道德经》博士。

其祖父李注是战国晚期魏国的木干大夫。

而其曾祖父李宗,就是老子唯一可以确信和证实的儿子,曾经出仕魏国,被封于段干。

不过,在历史上此刻,这个光荣的家族,其实已经嗝屁了。

因为李假担任胶西王太傅,而胶西王刘卬那个渣渣居然起兵反叛。

李假劝说不及,就被刘卬手起刀落砍成了零件,其家族和覆灭在了战火之中。

从此,老子嫡系不存,只余旁支。

譬如说……

李广啊……

但现在,李假和他的家族还是活蹦乱跳的。

而且,他本人也确实有些传说中的老子风范。

眉毛胡须头发,都是一片花白,看上去慈眉善目,就像一位邻家的长者。

而且,谈吐之间自有魅力,让刘彻非常舒服。

两人谈的正是宾主尽欢之时,尚书令汲黯走到刘彻身侧,低语了一几声。

刘彻听完,对着李假微微致意,说道:“与长者交谈,朕甚受启发,不过,偶有政务,就不便留长者太久了……”

说着就让人将这位宿老,送去东宫,与两位太后相会。

李假自然也很识趣,他微微恭身,然后在两位侍中的搀扶下,离开殿中。

等到李假消失在殿门之外,刘彻这才对汲黯道:“此事,不出朕之所料!”

士大夫贵族们,特别是老一代的士大夫贵族,对于现在的天下局势,是很不适应的。

大量寒门士子,通过考举,进入了体制之内。

有人甚至升官如尿崩。

譬如张汤,已经是官至郡守,义纵,位居车骑将军,万户侯!

而他们呢?

几乎原地踏步,没有任何进步!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妒忌和愤恨,郁积在这些人胸口。

历史上张汤怎么死的?

不就是因为升官太快,引发了许多人的嫉妒?于是这些人联手给张汤挖了个坑。

现在,这天下何止一个张汤?

分明就是有着千千万万个张汤。

而刘彻现在又要准许工匠为官,彻底打破读书人的特权。

这让其他人怎么能忍?

说到底,这即使利益的问题,也是时代的局限性。

清贵的士大夫和高傲的贵族,肯定不会同意工匠为官。

刘彻也从没抱什么希望。

这只是一个引子而已,一个宣言罢了。

意在告诉文武百官,此事,朕要做。

谁赞成?谁反对?

毋庸置疑,刘彻现在有着百分百的把握,可以确保这个决议必定在朝议上通过。

原因很简单。

现在的汉室朝堂与六年前相比,已经是面目全非。

一朝天子一朝臣。

刘彻虽然没有刻意去清洗朝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的必然,现在的朝廷上,三公九卿,基本都是他的人,或者被他的亲信架空了。

而在各有司衙门之中,大量的考举士子和新兴贵族林立。

特别是高阙之战后,旧势力和旧秩序,已经分崩在即。

刘彻是故意要抛出这个议题,将朝堂清洗一遍。

讲道理,新君上位六年才对朝堂下手,从古至今,大概都只有刘彻了。

所以,也不算吃相难看。

但,在刘彻旁边的汲黯,却是忧心忡忡,道:“陛下,何必如此?”

在汲黯看来,天子其实可以慢慢来的。

花个三五年时间,此事肯定可以通过。

但,天子偏偏就要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抛出一个如此受争议的决定。

汲黯感觉,天子有些膨胀了。

想想也对,自古有哪位帝王,能如今上一般,即位六年,就已经王天下,执掌了最高权柄?

所以,汲黯觉得自己有必要劝谏一二。

刘彻听了,却是笑了。

三五年?

怎么可以拖三五年呢?

这个事情必须尽快定下来!

不仅仅是因为要扫清朝堂,建立新时代的新秩序和建立起新的利益集团。

更重要的是,必须要趁着现在这个新旧交替,更新换代的时刻,打下未来进一步发展和变革的基础啊!

不如此,等到新的利益集团和新的秩序建立起来了。

再想推动此事,就难上加难了。

因为,不管怎么变,除非墨家上台执政,而且墨家士子控制了天下舆论大权,不然,在士大夫们眼中,工匠什么的,一直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最多是一个辅助产品。

可以尊重,但绝对不能大用,更别提与之平起平坐了。

文雅的士大夫们,也必然不愿意去跟浑身汗臭,常年在炉边和工坊之中工作的工匠。

但事实是:士大夫们难道真的比工匠强?

别开玩笑了!

现在,工匠们确实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

但匠人中的精英和顶级的大工匠,就未必比士大夫差到那里去。

至少,一个能够制造出水力锻锤系统,又或者可以独立制造出一辆水车的大匠,在掌握的知识和文化方面,未必就不如士大夫!

后世天朝用工程师治国,干的不亦乐乎,让环宇震惊。

况且,刘彻听说,匈奴的军臣,直接任命了一个从大夏劫掠来的大匠为‘径路王’。

这让刘彻非常有危机意识。

匈奴人居然拿出了王爵以酬工匠,假如中国不提高工匠的待遇,给工匠门,尤其是大匠们一个看得见的出路。

那么,万一有人利欲熏心,跑去匈奴,怎么办?

而且,匈奴人都知道要重视和重用工匠。

作为中国天子,刘彻岂能不如一个夷狄酋长?

历史上北宋对那位献上神臂弓的名匠的奖赏,只是区区防团之官,一个不入流的小吏而已。

而蒙元呢?

忽必烈对于制造和指挥回回炮的工匠的赏格是万户侯,封为镇国上将军,管军总管,恩宠至极。

与之相比南宋君臣难道不该羞愧?

世人皆以为刘彻搞这个石渠阁之会,只是想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

但几人知道,刘彻的真正盘算?(未完待续。)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汉世祖军工科技大明元辅北宋小厨师我的道姑师父唐朝工科生长歌当宋江山权色全球狙杀奸臣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抗战之重生周卫国长平长平权行天下北朝帝业明朝谋生手册三国之替身王者大秦:造反从坑爹开始穿越了的学霸穿越大明之唐伯虎娶秋香大唐好男人李元霸长安四象北明不南渡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带着商城去大唐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一品布衣医品狂妃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大唐最强路人甲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三国麴义传神三群聊:三国红楼:连中六元的我成了冠军侯弃妃魅天下异世最强纨绔驸马爷灭宋鬼话三国祥龙传百炼飞升录寒门崛起国色芬芳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逍遥秀才军旗永辉吉诺弯刀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大明孽子一瘦解千愁贞观医仙山谷长人茶大明极品皇孙【完】暴王偏爱小萌妃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综穿]相依为命逍遥小地主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绝世宠臣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唯有华夏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大宋第一奸臣重回三国当霸主我不是文官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崇祯是我老丈人!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逆转乾坤怒斩高衙内三国:开局斩杀刘备!汉末:装傻王爷戏诸侯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焕光划夜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穿越古代当赘婿!综影视之公子无双青龙英雄转大明:开局治疗马皇后这县衙深藏不露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震惊:我在大明做皇帝三国第一奸贼汉楚昭和华夏万界为尊关于我在诸天随心所欲这件事情最狂上门女婿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我在古代发家致富路奋战异界大明1840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万界抗魔录奇缘之旅随身兵工厂,我造反天下无敌!诸天大穿越九品御班头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