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个在雒阳渐渐开始兴盛的学派,是思孟学派的一个变种。

简单的来说,就是把子思和孟子的思想和理论,进行一些精加工后就粉墨登场了。

整个学派的核心理论就是民贵。

至于君轻?

不好意思,提都没有人提。

开始的时候,雒阳的各大家族和豪强,对这个学派没有什么好感。

民贵?

尼玛,你想要泥腿子骑劳资头上撒尿?

门都没有!

就那些黔首、庶民,乖乖的受我们这些雅人的剥削和奴役才对头!

但是,随着郅都上任后,一刀刀全都是砍在豪强富商大地主的身上。

面对法家掀起的‘暴政’,各个豪强都是战战兢兢。

在这个时候,有几个聪明人,开始捡起那个曾经弃之如敝履的‘民贵’思想了。

然后,更多的人也回过味来了。

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雷姆特。

所谓思想,所谓政治观念,所谓意识形态,其实完全看你是怎么解读的。

这就好比后世金三胖的太阳帝国,居然能从《资本论》里找到金家王朝世代统治,主题思想光荣正确的理论基础和结论……

既然是民贵了,那,统治者当然就不能随意的根据自己喜好,制定法律,冷酷对待民众了。

要‘爱民如子’。那就要用怀柔手段来对待‘民众’。

随随便便就打打杀杀,动不动就族、诛、腰斩,那是要不得的!

岂不闻。昔在唐虞,画像而民不犯?

统治阶级只要树立好榜样了,下面的人民,自然会为榜样的力量所折服,进而温文恭谦,造福乡邻?

这些回过味来的聪明人,立刻就对从思孟学派身上改进后的学派。表达出了十二万分的热情。

不止勒令自己的子弟,全部要学习‘民贵’思想。认真检讨过往得失。

自己更是亲自下场,为‘民贵’思想摇旗呐喊。

毕竟,当今天子就不止一次下诏,明示天下: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

既然如此,‘民贵’就是理所应当了。

地方官和执法机构,应该充分领圣天子的意思,加强学习,贯彻天子的诏书精神嘛。

比较有意思的是——河南郡郡守,号称苍鹰的郅都,似乎真的在这个‘民贵’思想前退让了,止步了。

有心人很快就发现:但凡那些接受了‘民贵’思想,并将之视为家学的家族。河南郡官府,秋毫无犯!

于是,大家就纷纷转换门墙。大力吹捧和鼓吹‘民贵’之道。

有着这些豪强、富商和官僚的加入。

这个过去默默无闻,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学派,立刻就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和膨胀。

数不清的地方名流、社会贤达,纷纷加入,并且对这个学派的思想和理论。进行了‘指导’与‘扩充’。

这些人,当然不是吃干饭的。

理论水平和知识底蕴。都不是以前那几个闭门造车的穷酸所能媲美的。

很快,这个小学派就完成了换皮。

主导者和领袖人物,都换成了河南郡地方上的名流。

甚至,几位河南甚至河内、河东的列侯,也站出来表示,自己很喜欢‘民贵’的理论。

而一直活跃在河南、河内的儒家的一个大派系——谷梁派的几位领袖,也站出来表示,‘民贵思想’是符合《春秋》大义的。

至此,这个小学派,立刻就成为了河南郡的显学。

成为了时髦,成为了潮流。

一个知识分子、读书人,倘若没读过这个学派的著作和理论书籍,那出门都要被人笑话。

而从长安来的白纸和雒阳东宫中少府下面的印刷坊,更为这个学派快速推广和传播自己的理论,奠下了厚实的基础。

不过半个月,这个学派就有了自己的名字。

号为‘重民学’。

其相关的理论著作和思想论述,也迅速从一个月前,几乎为零的局面,瞬间变成一个拥有数十本相关著作,上百篇从不同角度阐述‘民贵’重要性的文章的大学派。

这些人绕来绕去,扯着上古三代,历代贤王和周公的名义,大谈特谈,‘以民为本’‘生民最贵’。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狼不吃羊了,改吃草了。

但,郅都对这一切,都看的很明白。

他拿着手上,那几本新鲜出炉,刚刚被印刷出来的‘重民派’论述,冷笑两声:“儒生就是花花肠子多,这绕来绕去,还不就是一句话:我们很重要,我们很有用,我们是国家的基石,你要对我们好!”

“在我看来,这些人,都是五蠹之属!”郅都咬着牙齿道:“真不知陛下,为何特意让我对他们留心,还要手下留情……”

“明公只管按照陛下命令行事就可以了……”郅都身边,一位头戴儒冠的士子低头笑道:“陛下明见万里,想必圣意自有谋划……”

若有重民派的大员在此,肯定一眼就能认出,此人,就是先前重民学的发起人和领导者,去岁从长安落榜后回家读书,打算来年再战的雒阳杨氏庶子杨威。

郅都闻言,无奈的点点头,拿起笔,在一纸公文上签字,然后取出郡守印,加盖印信,叫来一位亲信,吩咐道:“去,张贴于城中各处露布下!”

“诺!”那人领命而去。

不久,在雒阳城中各个繁华地段的露布下,就出现了一篇河南郡郡守衙门的公文。

这篇公文的出现,立刻再次引爆了整个河南郡郡中各大豪强、地主,对于‘重民学’的热情。

这篇公文,先是巴巴拉拉了几句郡守郅都受命天子牧狩河南以来的种种紧张和担忧的心理,生怕自己干的不好,有负天子之托一类的文字。

然后就话锋一转,提起了当今天子之前的几道强调‘生民’‘养民’的诏书。

这些诏书,当然是大大的好啦。

而他郅都也注意到了,目前河南郡士林中风行的‘民贵’思想。

郅都认为,这个思想很好,值得提倡,天下士民,都是天子的臣民,作为郡守,他的责任,就是要照顾和治理好这些天子的子民,让人人都过上好日子,如何如何的。

最后,郅都就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

在公文的最后,郅都说:仁不矣远,义不辞难。今天下虽登封,山林池泽之饶与民共。然,去岁旱灾,今岁水灾,流民数以千计,春耕在即,而乏粮种、农具与田地之民,比比皆是。陛下仁善,虽已命吾,下敖仓之粮,取少府之铁供之,然,官府行事,未免疏漏,闻知郡中贤达,皆以‘重民’为念,乃下行文,告于郡中父老:凡有吏民士绅,取财以赈民者,各县有司,俱报以闻,所耗钱粮,皆俱举于文书,计于竹帛,吾将于岁末,亲览所有,所耗钱财部分,充入赀算财赋,免纳该部所有税赋。

看完这个公文,整个河南郡的大户人家,心都在滴血。

很明显,这位苍鹰,这是变着法的在逼大家出钱出粮,赈济灾民和贫民。

虽然这部分支出,可以冲抵部分税赋。

但毕竟不是所有的支出都能冲抵税款。

仅仅只是,拿出去的这部分钱财,可以在收税的时候,从总额中扣除这部分钱粮的纳税额度。

换句话说,花出去的钱粮,一万钱,能冲抵的税赋,其实只有几百钱而已。

只能算是一个安慰奖罢了。

但没有人敢不服从,不出血。

大家又不傻,看的很明白。

郡守衙门的意思太清楚了:你们不是喊着‘民贵’要以民为本吗?

那就做个样子给我看看。

要是只是嘴炮,那就休怪我无情了!

这等于是官府逼着他们掏钱消灾,然后,这好处和名声,还全被官府拿走了。

这让无数人一边痛骂,一边不得不准备拿出些钱粮来赈济灾民,甚至免除部分贫民今年的田租。

但却也有聪明人,从中看到了机会,看到了利益,看到了未来。

特别是那些本身是大商人的人。(未完待续)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汉世祖北宋小厨师军工科技大明元辅我的道姑师父唐朝工科生江山权色全球狙杀奸臣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抗战之重生周卫国长平长平权行天下北朝帝业明朝谋生手册三国之替身王者大秦:造反从坑爹开始穿越了的学霸穿越大明之唐伯虎娶秋香大唐好男人李元霸长安四象北明不南渡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带着商城去大唐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一品布衣医品狂妃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大唐最强路人甲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三国麴义传神三群聊:三国红楼:连中六元的我成了冠军侯弃妃魅天下异世最强纨绔驸马爷灭宋鬼话三国祥龙传秦末天下寒门崛起国色芬芳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逍遥秀才军旗永辉吉诺弯刀梦醒时折花殷商玄鸟传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大明孽子一瘦解千愁贞观医仙山谷长人茶大明极品皇孙【完】暴王偏爱小萌妃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综穿]相依为命逍遥小地主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绝世宠臣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我爹是奸臣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汉末之常山赵子龙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霸业天子唯有华夏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大宋第一奸臣重回三国当霸主我不是文官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崇祯是我老丈人!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逆转乾坤怒斩高衙内三国:开局斩杀刘备!汉末:装傻王爷戏诸侯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焕光划夜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穿越古代当赘婿!综影视之公子无双青龙英雄转大明:开局治疗马皇后这县衙深藏不露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震惊:我在大明做皇帝三国第一奸贼汉楚昭和华夏万界为尊关于我在诸天随心所欲这件事情最狂上门女婿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我在古代发家致富路奋战异界大明1840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万界抗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