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研究所,卢涛准备回办公室,却看到杨部领着两个人往研究院走来。
卢涛站在一旁,“杨部。”
杨小涛见是卢涛,看了眼手里抱着的资料笑着点头,然后领着两人走进研究所里。
“陈老,李女士,这就是复印机。”
杨小涛走进来后,徐鹏程立马上前迎接。
介绍一番,杨小涛来到复印机前,“我给你们演示一下。”
于是,在两人的目光中,杨小涛随意从桌上拿了一张纸放进复印机里,片刻后,陈老手里拿着一张复印件,上面的图形文字完全相同。
“这复印机,可以生产。”
陈老思索片刻,认真说道。
李容也在一旁点头,“我用过合众国的复印机,那个操作起来很难,还得用特殊的纸写上字,再用特殊的纸来复印。”
“相比起来,咱们的复印机更方便,更清楚,还解决了纸张的问题,我觉得优势非常大。”
“如果能够生产出来,我觉得市场前景不会差。”
李容如此说,杨小涛立马笑起来。
“首长,您看?”
陈老见杨小涛这样子立马就明白其中打算,思考片刻随后点头,“你们可以尝试做一下,就跟计算器那样,一步步来。”
“若是可以,再继续扩展规模。”
有了陈老这句话,杨小涛就放下心来。
随后陈老也上前试验一番,还特意写了几个字放在复印机里,然后拿着复印件看了又看。
“这复印机做几个给我送过去!”
杨小涛连忙答应,。
李容也差不多,特意对杨小涛叮嘱道,若是能够生产,给她们外贸预留下十台。
对这么照顾生意的买家,杨小涛自然是一口答应了。
三人在研究所里转了转,李容不是第一次来了,但每次来总能有些新鲜玩意。
以至于开口打趣道,九部到底藏了多少好东西,能不能一次性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
对此杨小涛只是双手一摊,摆出一副我也不知道表情。
而事实上,他是真的不知道。
毕竟研究项目不少,但谁敢保证一定能做出成果来?
但可以保证的是,只要这里面的研究成功一个,那都是划时代的创新。
对此,杨小涛同样笃定不已!
三人离开研究所,李容还有事情处理,便先一步离开。
陈老则是来到杨小涛办公室。
刘丽雪泡好茶便跟娄晓娥出门,杨小涛在一旁陪着。
陈老端起茶杯抿了口,然后说道,“你们这胆子可不小啊!”
“我现在出门就听人议论,什么九部的四大金刚,什么九部的软刀子,还有说什么九部要过河拆桥。”
“你们可以啊!”
“外面闹得沸沸扬扬,你们倒是稳坐钓鱼台了。”
陈老一边说着一边笑着,杨小涛却是小心的倒着茶水,“首长,我知道这事不好办,搞不好会授人以柄!”
“所以没敢跟您提前招呼,就是怕让您难做!”
说完,放下茶壶,起身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
陈老却是冷哼一声,不悦说道,“你倒是想的全面。”
杨小涛清楚陈老的意思,说白了都是爱护。
“不过,我们也是没办法啊。”
杨小涛却是长叹,“首长,我们九部刚成立没多久,没那么多底蕴,更别说啥资历了。”
“我们唯一能够仰仗的就是制度,就是规章条例。”
杨小涛说的这些陈老心里都清楚,也知道九部如今的情况。
“首长您可以看一下!”
杨小涛见陈老神色稍缓,这才将手上的文件递给陈老。
“这是我们针对津门电子厂的一些调查资料。”
“仅仅一个电子厂,每年下来在冗员冗事的耗费,人员、项目上的支出,各项费用加起来都超过一百万了!”
“这还只是今年的!”
“我们的专项组正在跟内审部门的同志联系,准备加强内审制度…”
说着杨小涛就将文件递给陈老。
起先陈老脸上还带着一丝笑容,可听到一百万这个数字,脸上的笑容迅速消失!
他清楚,在快速发展的时候,在某些方面快速进步的时候,身后总会不经意间忽略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会被“大势所趋”所掩盖。
甚至有些人觉得,这是必要的,是可以接受的。
却不知,正是这些看起来不大的问题,这些高楼大厦背后的问题,会渐渐的沦为沉珂,顽疾,腐烂着高楼大厦的根基。
甚至会在某一时刻爆发出来,毁掉根基。
原本在九部搞出这动静的时候,他也是“有些人”中的一个。
也觉得,为了发展可以适当的放宽一些,舍弃一些细枝末节,一切都要为大局着想。
可现在看着杨小涛递交上来的文件,看着上面人浮于事的描述,看着最后那一百多万的开支,陈老的心里远没有脸上那般平静。
一个工厂,一年下来要多一百万。
一百个呢?
全国这么多工厂,一个一百万…
瞬间,陈老感觉到这办公室里有点热,手心都是汗。
“这确实是我们工作中的疏忽,没想到,这冗员冗事竟然发展到这种程度。”
“不过,对这些人,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陈老捏着报告,再次开口询问。
发现问题并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重点。
杨小涛他们能走出这一步,他承认是自己忽视了这方面。
但不代表一刀切就可以了。
杨小涛听到陈老询问立马说道,“首长,首先这些人是工厂的工人,全部辞退不现实,而且我们也不能那么做。”
陈老点点头。
杨小涛继续道,“经过我们几个商量,给出了几个解决办法。”
“说来听听!”
陈老端起茶杯又喝了口。
杨小涛两头说道,“其实总结起来,就两个。”
“一个是开源,一个是调剂。”
“开源很好理解,就是将这些领导班子摘出来,重新组建一个生产工作部门。”
“就比如这津门的电子厂,我们就打算在清河那里重新建个二厂。”
“这样就相当于创造更多的岗位,可以安排更多的人。”
“到时候,将这些人挑选出来,有能力的,就继续干原先的活。”
“没能力,没本事,还想着不出力净想好事的,干脆就去车间里干活。”
“到时候职级考核什么的都用上,要是不正经干,我们也不会惯着。”
杨小涛说到这里,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对待这种人,穿越前的工厂里可是有太多办法了。
什么某某协议,要人集体签名表示自愿。
甚至还搞什么民意调查,那种调查问卷,真以为众人心里没数啊。
谁敢不同意?
谁敢不签字!
如今这年代是工人当家做主的年代,
“第二个就是进行调剂。”
“就是我们根据各地的情况,将多出来的人员,尤其是有能力的人进行统一调度安排。”
“我相信,这些人都是有能力的。”
“也都是人才。”
“所以,我们会优先安排调整,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实在不想进步的,那就只能送到一些不重要的地方,让他们好好清醒清醒了。”
说到最后,杨小涛也不隐瞒自己的意思。
他又不是这些人的爹妈,没那功夫,也没拿义务去‘教育’他们。
等杨小涛说完,陈老这才将手上的茶杯放下,神色很是严肃。
“开源,调剂!”
嘴里呢喃着,陈老却是摇头。
这两个办法,看起来好像第一个更加简单。
毕竟建个分厂就行了。
可实际上,这才是最难的。
因为建个分厂不是说说就行的,你得有钱建啊。
建起来,还得能用啊。
总不能建个工厂在那过家家吧。
至于调剂,同样也需要更多的岗位进行支持。
而这两个办法,对其他人来说,或许很难。
可在九部这里,就很容易了。
就像现在的复印机,这要是拿出去,肯定又是一个大项目啊。
到时候就能安排很多人。
这就是开源。
此外,这研究院还有不少好东西啊。
所以就不就不缺开源的东西。
可其他几个机部嘛...
良久,陈老才将目光看向杨小涛。
总觉得面前这小子能惹事,能找事。
可现在看来,也是个能做事的人。
一些事情,别人或许没当回事,得过且过。
可到了这小子手里就是较真。
偏偏又总能让人,无话可说。
“这件事你们要低调的做!”
杨小涛点头,“明白,其他部门我们不管,只管做好自己的事!”
见杨小涛理会意思,陈老没有再说,也没了继续说的心思,起身准备离开。
只是离开的时候,顺手将那份报告拿走!
杨小涛也不在意,反正这报告昨天的时候就让复印机复印了一份。
送走了陈老,杨小涛便琢磨着建造复印机生产车间的事。
没错,先在总部建个车间。
若是技术成熟,做出成绩,再成立工厂。
这也是吸取了津门电子厂的教训,不能急于求成。
......
陈老离开九部后,并没有直接回办公室,而是让司机小陈开车前往西花园。
来到西花园,就看到门口停着两辆小轿车。
陈老下车走进去,就看到童小龙迎面走上来。
“首长,您来了。”
“小龙,这是谁来了?”
陈老下车的时候看了下车牌,竟然是对外迎接贵宾的车。
更让他奇怪的是,这些接待外宾的车子不应该在这啊?
童小龙看看左右,随后小声说道,“首长,这是法兰西来的。”
“法兰西?”
“对,听说是首长去留学时候的朋友。”
“这次说是来进行交流,顺便来看看老朋友!”
陈老听童小龙如此说,面色一凝。
这时候,这些‘老朋友’过来,可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