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赵骏在延安府其实也没待多久。

治理上,范仲淹和庞籍都做得相当可以,他也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

军事上,一战大败李元昊,打得对方喊爸爸。

经济上,虽然取消了与西夏的互市,但与青塘角厮罗那边却关系亲密,贸易往来更加频繁。

并且在与西夏的对抗当中,角厮罗那边也出了不少力气,领兵一万余人,威胁西夏的西凉府,牵制了一部分李元昊的兵力。

这也算是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功。

所以有范仲淹、庞籍、王尧臣、文彦博等人在,陕西路这边还是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地。

优势在我。

之后到赵骏顺黄河南下,准备前往山西考察。

这样再去一趟河北,从山东回汴梁,基本上大宋就跑了一个遍,预计到明年年初,整个过程是三年时间,完成调研大宋上下阶级结构的工作。

与此同时,李元昊上书请降的信件也送到了汴梁,今日早朝朝议,群臣商议了一下这个情况。

有很多官员都认为,李元昊既然已经决定投降归顺,那么西北那边的战事就算是平定了,应该减少那边的军费开支,立即把派出去的禁军全都调回来。

禁军在外有两点让百官担忧,一是现在西北的边军消耗太大了,目前国库倒是还算充盈,没有被西北的战事给掏空。

但打仗就是花钱,历史上一个宋夏战争打了四五年,把仁宗朝前期的积蓄几乎打光,财政赤字高居不下,汴梁的粮价从最初景佑的两三百文一石,一度打到庆历年间七八百,近千文一石。

眼下一来赵骏帮赵祯搞了不少钱,二来通过售卖国有资产累积了不少财产,三来还有越来越多存款的交子铺帮忙兜底。即便再打四五年,情况也不会像历史上那么糟糕。

可不管怎么样,看着每天花钱如流水的国库,百官们还是有些怕。毕竟手中有钱有粮,心里肯定不慌。现在这么多钱粮挥洒出去,自然让他们感到肉疼。

二是眼下西北军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最早时期,边军就有约三十万众,刨除掉吃空饷,至少也有二十万。后来范仲淹与王德用带了两万人过去,最近两年,又陆陆续续调去了八万,明面上在册的边军就已经四十二万。

那么多军队在西北,而且又全都归范仲淹一个人统筹调动,哪怕他是个文官,对于兵权集中在一个人手里的恐惧,还是让文官集团们感到不安。

事实上这三年已经发生了太多让庞大的文官集团感到不安的事情。

首先是官员权力高度集中。

政制院成立之后,改革官制,导致原本混乱的官场秩序统一,权力高度集中在政制院,或者说赵骏吕夷简他们几个人手里,比以前的宰相权力大得太多。

百官们对宰相都敌意很大,更别说现在政制院堪比古之丞相,拥有全国范围的治理权,以及对所有官员的生杀大权。

所以不少官员对政制院颇有微词,那些御史和谏官没事就向皇帝提出取消政制院制度之类。

没引起满朝文武反对,还是因为政制院成立之后,又组建了很多新部门,把原来的那些闲散官员给招募进来任职,有了一批新利益集团的支持,才算是能够站稳脚跟。

其次是军队权力高度集中。

历史上范仲淹去西北,主政官其实是夏竦,而且夏竦也不是一言堂只手遮天,有范仲淹、韩琦等人从旁钳制,分走了他的权力,让夏竦难以做到独揽大权。

而现在范仲淹去西北,那真就是土皇帝,不仅有所有军队的直接指挥权,甚至还有地方治理以及任免官员的权力,真正的军政一把手。

要是再让范仲淹多在西北待两年,把那些上级将领都换成他自己的人,恐怕就妥妥的一地节度使,割据一方的军阀。

在这种情况下,百官们自然会想起了前唐时期,那些不听从中央调令,称霸地方的各路藩镇军。

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百官们相当忌惮。

朝议的时候,甚至已经有官员以安史之乱为引,暗示赵祯如果不加以节制,立即把范仲淹调回来的话,恐怕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于是接纳李元昊投降的声音迅速压过了别的声音,虽然也有人分析认为,李元昊狼子野心,不可能就这样善罢甘休。

但大部分官员考虑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李元昊对大宋有没有威胁这件事,只会考虑权力过度集中,会不会导致安史之乱重演,范仲淹会不会成为另外一个安禄山这件事。

所以即便没有人挑明,可这种明里暗里的暗示显然也是一种对范仲淹的谣言中伤。

若不是在关键时刻,吕党老大吕夷简站出来为他的宿敌范仲淹说了两句公道话,恐怕今日的早朝,都要变成对范仲淹的批斗会了。

朝议过后,赵祯等人在崇政殿开小会。

正值初夏四月,天气回暖,殿内的大门、窗户都敞开着,除了散热以外,主要还是赵骏说过,宋朝宫殿结构往往以水银朱砂做材料,有剧毒,需要一直保持通风。

所以平日里赵祯除了办公没办法以外,自己居住都是在后苑的木屋住,就连妃子们现在也都迁到了后苑,重新建了一些木质殿宇。

此刻大家分列而坐,赵祯坐在书桌后的椅子上,明显松了一口气,还是挺意外地看了眼吕夷简,率先开口说道:“多亏了这次吕公能仗义出言,否则朝野非议,范卿怕是不能再在西北待下去了。”

“臣为范仲淹说话并非出于私心,只是他现在确实需要坐镇西北,稳定局势。”

吕夷简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如今西北战事顺利,一战大败元昊,虽然打得元昊摇尾乞怜,然这就并不意味着西北的战事就此结束。”

“咳咳咳。”

王曾咳嗽两声,他自从去年那次病情渡过后,算是过了一次鬼门关,身体得到康复,自然也就重新回到政制院工作。

不过还是落下了病根,苍老了不少。

他瞥了眼吕夷简,谁都知道老吕头这厮嘴上说的好听,但实际上还是在博得官家的好感以及宽宏大量的好名声。

毕竟范仲淹以前那么针对吕夷简,吕夷简非但举荐范仲淹前往西北,同时又在这样关键时刻仗义出言,维护范仲淹,那满朝文武还不得夸赞他一句宰相肚里能撑船?

所以在官家夸赞吕夷简之前,他先打断了再说。

听到王曾的咳嗽,赵祯果然被吸引过去,还未来得及夸赞吕老头,就关心地问道:“王相现在身体如何了?”

“谢官家,好了许多了。”

王曾回应道。

吕夷简不满地看了眼王曾,随后不咸不淡地说道:“若是身体抱恙,不如回家休养。”

“劳吕相关心,我这把老骨头还挺得住。”

王曾也不阴不阳地回了句。

俩老头就爱互呛。

其实当初吕夷简第一次被罢相后,还是王曾举荐他重新担任宰相。

但在赵骏来前,双方就因为吕夷简独断专横而产生了矛盾。

赵骏来了之前,虽然双方曾经段时间内达成过一定战略同盟,但很快又对立了。

原因在于赵骏的到来反而促成了宰相权力壮大。

两人都是有权力欲望的人,赵骏又不可能事事都管,治理权自然大部分都落到了他们手里。

结果就造成了双方为了争权夺利,再次对垒。

实际上这种现象是赵祯乐意看到的事,毕竟赵祯也不希望手下个个都团结一致。所以也没居中调和,让双方矛盾加深。

特别是赵骏行走天下的这两年,二人可没少发生斗争。

不过现在说正事的时候,赵祯见二人似乎又要斗起来,便连忙打断道:“好了,对于早上朝议说的,把范卿调回来,缩减西北粮饷开支,你们怎么看?”

“回陛下,此事臣以为,百官们依旧没有抓到重点。”

王曾立即说道。

“哦?”

赵祯纳闷道:“什么重点。”

王曾说道:“百官们看到的只是元昊战败求饶,范仲淹手握大权,却看不到元昊可能只是权宜之计,极有可能卷土重来。”

“简单来说,元昊说什么,百官就信什么。而且他们只在乎范仲淹权重,却忽略了万一元昊欺骗我们,一旦我们把范仲淹调走,他再次来袭,那西北就要出大事了。”

吕夷简也跟进说道:“西贼狡诈,元昊反复,不可不防啊。”

“还有辽国。”

晏殊亦是说道:“得益于手榴弹神威,元昊战败,他已亲眼见识到手榴弹的威力,就不可能不把这件事告知辽国,以让辽国对我们产生警惕与防范。历史上辽国虽未与我们交战,但此事过后,却很难说了。”

不得不说,这三人确实是人精。宋朝的官员其实也不能说全是天真的蠢蛋,但有些时候,他们相比于外族,防范自己人更盛,毕竟唐朝的前车之鉴,让他们还是过于担惊受怕。

只能说朝堂上那些选择相信李元昊,而不相信范仲淹的官员们也没错。

如果信错了李元昊,最多也就是西北吃败仗而已,可要是信错了范仲淹,那在西北有几十万大军的情况下,就是国家要覆灭了。

但在场这些人得益于赵骏,是知道范仲淹忠心耿耿,这才能够放心大胆地启用,因此双方产生的信息差,就造成了现在满朝文武与政制院这帮宰相们的意见有所差别。

他们看的东西,自然也就完全不一样。

赵祯觉得众人说得很有道理,沉吟着点点头道:“嗯,的确,若是朕是元昊,必然会把手榴弹的事情告知耶律宗真,耶律宗真不会蠢到对大宋拥有了如此武器而没有任何警觉。”

“到时候辽国很有可能举兵南下,西贼元昊那边,也必然举兵响应,届时大宋会面临两线作战,臣以为,此时还尚不能把范仲淹调回来,最多把他调去河北。”

吕夷简说道。

“唔”

赵祯思索之后,赞同道:“现在大孙还在西北,前些日子上了劄子,应该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就回来了,到时候问问大孙的意见吧。”

“是。”

众人听到赵祯满脑子只想着赵骏也没有意外,毕竟笔记本电脑装的知识再多,又怎么比得上赵骏的脑子呢?

接下来大家就李元昊的归顺意图展开了一系列战略布置。

一是他们不信李元昊诚心归顺,必然是要联合辽国再卷土重来,所以还是要把范仲淹先留在西北,等辽国那边的形势再看是否把他调去河北防范辽国。

二是针对元昊的信件,肯定还是要给予一定回应。哪怕知道对方可能是在拖延时间,虚与委蛇,但大宋又何尝不是在做充足准备?

三是河北那边也必须要加紧防备,他们本身在河北布置了二十多万军队,可能接下来还需要往那边运送兵马,挑选合适的将领和主政官员,决不能被辽国搞突然袭击杀到大宋腹地来。

等事情商议得差不多,赵祯也很满意最近的朝野情况。改制之后,很多事情和办事效率都快了许多,特别是汴梁的经济状况也越来越好。

由于国营改革,私营企业蓬勃发展,让汴梁商业气氛更加浓厚,西北那边也打了胜仗,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现在就等大孙回来,好好整理一下国内的困境,从而让大宋革除积贫积弱,一飞冲天了。

会议商量结束,政制院那边就按照他的指示去办事。

赵祯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开始了一天的政务。

等到下午时分,政务处理得差不多,也把东西都记录进电脑后,他忽然想起来,自己都好多天没有娱乐了。

上次本来是想打打游戏或者看看电影之类,但被吕夷简他们打断。

后来由于国事繁忙,再加上前些日子汴梁下起了雨,太阳能充电板里的电不够用,赵祯就减少了使用笔记本的频率,也没有再搞娱乐。

今天就来点?

想到这里,赵祯打开了d盘,又在游戏文件夹和娱乐文件夹之间犹豫。

但这种犹豫也仅仅只是几秒钟。

算了。

打一把游戏花的时间太长,而且很容易上头一直玩下去,还是把上次没看完的电影看完吧。

赵祯想着。

于是他点开了娱乐文件夹。

但这一次,赵祯却愣了一下。

因为他发现在原本的娱乐文件夹里,多了一个二级文件夹。

以前的娱乐文件夹当中,只有、电影、音乐三个,可现在,却多了一个。

“人与自然?”

赵祯挠挠头,双击点了进去。

让我康康这是啥。

(本章完)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水浒话事人汉厨天下枭雄支点抗战之重生周卫国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宋朝探花郎大唐第一庄大唐再起绛色大宋藏国大明虎威军门奸臣权行天下明朝谋生手册明末之生存危机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我欲扬唐大唐万户侯穿越大明之唐伯虎娶秋香重燃热血年代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逍遥侯内锦医卫大秦之极品皇帝万千世界许愿系统冥界大富翁重生国民千金这个山伯来自地球皇帝直播间欺世盗国带着商城去大唐南明谍影大人,得加钱穿越之极限奇兵龙血战神合纵连横重生南非当警察他比我懂宝可梦三国之巅峰召唤大唐之盛世大柱国铁甲轰鸣内北明不南渡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大明孽子钢铁陌世天风大唐最强路人甲诸天人物附我身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大明孽子一瘦解千愁贞观医仙山谷长人茶大明极品皇孙【完】暴王偏爱小萌妃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综穿]相依为命逍遥小地主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重生农家致富科举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汉征服者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带着AI去穿越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隋末唐初之秦琼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穿宋,造反!【变宋】穿越时空王朝命运万世之大唐大乾:帝国独裁者风雨话东周江汉儿女英雄传于是我成为了神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三国之小曹贼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大晋第一才子三国之纨绔霸天下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风入邺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大宋天朝之裂变新语新编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岳父是朱元璋公主的坏心思才下刑场,便上战场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穿越】我爹是异性王三国:汉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