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谭飞,现在是什么时间了?”赵昺在军器坊泡了多日,终于将技术难题一一解决,在成功试运行后才松了口气,他眯了一觉天已大亮,简单的洗漱后问在旁的谭飞道。

“陛下,现在已经是寅时了!”谭飞向外看看渐渐升起的太阳随口回答道。

“朕说的是日子!”赵昺接过丝巾擦擦脸苦笑着道。

“哦,陛下现下已经是七月二十二了!”谭飞听了赶紧回答道。

“唉,这个月就上了一次朝,又错过了望日大朝会,不知道有多人要上书劝谏朕了。”赵昺没觉得在此待了几天,听了一愣,随之叹口气道。

“嗯,估计回宫后,邓中丞已经等着陛下了!”谭飞呲笑着道。他十分清楚小皇帝自小就怕几位师傅,而自陛下亲政后应知事很少耳提面命的教训了,江知事也不会在动辄训斥而是隐晦的提醒。只有邓中丞依然如旧,只要看到陛下有错,不分场合,也不顾小皇帝是否能下来台皆会来一顿‘劝谏’,弄得其颜面扫地,还得陪着笑。这回如此长的时间没有上朝,一顿教训是无论如何也逃不过的。

“干脆咱们去太湖船场看看,反正左右也免不了回了!”赵昺听罢在屋子中转了两圈,猛然转身道。按照进度,他估算着‘飞剪船’和‘盖伦船’的制造应该进入尾声,要进入海试阶段了,秉承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原则,不若也去转一遭。

“陛下,这只怕更为不妥吧?”谭飞却是吓了一跳,小皇帝不仅不回宫了,且要变本加厉的继续逃避,让他觉得更加不好交待。

“有什么不妥,一刀也是挨,两刀也是挨,回去朕借他们个耳朵便是了!”赵昺冲谭飞挤挤眼睛道。

“陛下,属下回去只怕不好交待!”谭飞确是一副苦相,他是看出来小皇帝是豁出去了,可自己作为陛下的贴身随从明知其行为不妥,却不劝谏,回去也免不了会被皇后和朝中宰执们训斥,实在是有些冤。

“天塌了有高个儿顶着,朕不说话,他们能耐你何?”赵昺看其‘没出息’的样子,板起脸训斥道。

“……”

“你遣人告知御前办,令他们每日将公文送来即可。并通知皇后和两位宰相,朕处理完这些琐事,迟两日便回宫!”看其低头不语,赵昺却不管他怎么想,吩咐道。

“属下遵命,不知陛下是走陆路,还是海路,属下好去安排!”谭飞意识到小皇帝去意已决,自己是管不了啦,只能施礼征询道。

“当然走海路,让御前水军调艘船过来,不要张扬,处理完眼下这点事咱们今夜便行!”赵昺看其仍然闷闷着头,没好气地道。

“是,属下遵旨!”谭飞知道再说也没用,再施礼道。

上边一句话,底下跑断腿儿。虽然小皇帝要求不要张扬,但是谭飞却不敢有丝毫大意,先行遣人知会了宫中和两位宰执皇帝的去向。要知道皇帝‘失踪’可是大事,不仅会让朝野动荡,还会引起不测之事发生,这种事情无论如何都不能隐瞒的。

接着谭飞又告知御前护军都统倪亮,请令调动水军战船,同时也是告诉其皇帝的去处。如此倪亮自然会根据预案加强对京师的管控,防止陛下出行在外有人借机捣乱,而其也会令沿途驻军加强战备,随时可以为行驾提供支援。所以皇帝要出京微服私访绝非那么容易的事情,其一动方方面面的人早已得到了消息。

另外谭飞知道小皇帝出行向来是轻车简从,不喜兴师动众,可这也不等于打起背包就走,他还是有诸多的准备工作要做的。首先要由御前办安排随行的人员,制定警卫计划,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每天行至哪里休息,住在哪里,接见什么人、一天行多少路等等都要有预案,并遣人打前站安排好一切。

再有小皇帝的衣食住行哪一样也不是随随便便,都要事先准备好,并有专人管理,保证需要时可以随时都能找的到,吃什么都可以端上来,甚至看什么书都可以随时奉上。所以预备起来也十分繁琐,而这次小皇帝说走就要走,作为近侍的谭飞不但要协调好各方,还要亲自一一过问、检查,免得出现疏漏……

当天下午郑永亲自率船队前来,依然是由社稷号及一艘辎重船和六艘龙船的组合,待到潮水过后,赵昺一行人登船自杭州湾出海,沿海岸线向北驶去。

“陛下,已经多时没有出海了吧?”眼见小皇帝上船后有些兴奋,郑永笑着问道。

“是啊,应该有年余了,真是怀念在海上的日子,那是多么惬意!”赵昺看着浮在地平线上的夕阳,深为感慨地道。

“大家也十分怀念与陛下驰骋海上,大败蒙元水军的日子,真是快意。可当下这社稷号泊在港中的日子是越来越多,陛下难得坐一次了!”郑永拍拍船栏有些感伤地道。

“唉,朕也是身不由己,否则哪里有你的机会去南洋。”赵昺看向郑永言道。

“属下还记的陛下在琼州时曾言要带着我们乘舟畅游四海,寻找新大陆,开辟新界,想想就如同昨日一般!”郑永感慨地道。

“看来你南洋一行,感触良多啊!”赵昺瞅着郑永笑笑道。

“是啊,属下此行才知天地之广阔,大洋之浩渺,觉得自己此前就如井底之蛙,看不到世界之大。”郑永言道。

“郑都统,我大宋泱泱大国,扩地万里,海外不过是些藩属小国,何至于如此自贬!”谭飞听了却是有些不服地道。

“呵呵,你也应该出去走走!”赵昺转向谭飞笑道,“世界之大超乎你们的想象,我大宋即便全盛之时相较也不过是一隅之地,海外尚有诸多广袤之地,穷极一生也难以踏遍每一处大陆,不亲眼所见做梦都想不到的。”

“嗯,陛下说的是,我出海一行才只到南洋,而那些行商称到西洋还相隔万里,一些地方他们仍未能到过!”郑永点点头言道。

“听陛下和郑都统之言,我也想出海看看了!”谭飞听了也面露神往之色道。

“陛下,该用膳了,请移驾舱中吧!”这时王德过来相请道。

“这舱顶凉爽,就在此用膳,你们也在此陪朕喝两杯!”赵昺摆摆手道。

“属下等就不恭了!”谭飞和郑永听了笑着施礼道。

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王德吩咐人在顶甲板上挂起灯笼,摆上桌几将膳食送了上来。海上夜风吹过,带来阵阵的清凉,赶走了白日的闷热,十分惬意。

“朕多时未曾上船,船上的人都换了不少,很多都不认识了!”酒过三巡,船上的水手和军士也开始换班,赵昺向下看看言道。

“嗯,御前水军中很多老兵都到了服役年限已经退役,也有调往它部任职的,补入了些新兵,陛下自然不认得了!”郑永点点头道。

“朕听着他们的口音多是琼州和福建、广西沿海的,可是从其他各水军调来的!”听着换班水手的口令声,赵昺又问道。

“有些军官是从其他水军选调的,但是普通军士多是从新兵营选来的。”郑永回答道。

“哦,江浙擅水者也不少,为何少有本土兵士?”赵昺听了一愣道。

“陛下不曾听过吴人怯战,不可用的说法吗?”郑永却是十分奇怪地反问道。

“……”赵昺怎么会没听说过,前时还听老丈人跟自己抱怨各部皆不愿意用江浙兵,要求其进行照顾能优先选兵,自己还曾教训过其以大局为重,今天又听到身边人也是如此说,那就有问题了。

“陛下,属下选兵也不愿用江浙兵,这些人怯战不说,还吃不了苦,甚至还当逃兵!”谭飞也跟着附和道。

“唉,难道吴越之士视死如归的豪气真的荡然无存了吗?”赵昺听了两人的抱怨,喝了杯酒好半天才言道。他半天憋出了这么一句无奈的话,很容易被人说成地域黑,可这还真不是他和眼前这两个人说的。其实南渡之后就有人公开这么说,而此人就是着名的南归北方义军将领,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的这段论述,被其好友程珌记载于《洺水集·丙子轮对劄子》。其言:招募边防战士要会骑马射箭、操作战船,并且不能像吴人那样一上战场就吓破胆。他们就算其被动员起来,也要跟来自其他地区的部队分开,以免后者也被沾染上不良习气。总之一句话,辛弃疾认为吴人不是好的兵源。

那么,辛弃疾为何说吴人不适合当兵呢?真是因为地域黑,还是话出有因呢?因为配合其他的一些记载来看,辛弃疾所提到的吴地人,确实往往对当兵十分抵制。要说清这一切,赵昺觉得还得从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起。因为太湖地区在南北朝以后,相对战乱较少,同时也远离北方前线。从唐朝到北宋时期,这里的正规军一直不多,这就使得当地缺少从军的传统。

当然,正规军之外,宋代还有作为地方武装的乡兵。而因为一个地区的乡兵数量和质量,以及待遇非常能体现一个地区的武风。王安石提倡发展保甲,以乡兵代替部分禁军。但是在宋朝早期,就有大量的乡兵义勇存在。不过他们主要分布在北宋和辽西夏的边境地区,而同时期的江南地区,尤其是太湖一带的吴郡故地,则没有多少相关的乡兵记载。

南方乡兵有明确记载时间,则要快到北宋中后期,乃至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了。所以对于当时的江浙沪地区的人们来说,缺乏军事素养是很常见的事情。此外,北宋时代江南地区缺乏军事传统,也有文化和经济上的原因。

首先,宋朝确实有重文轻武的政策与风气。比如宋真宗时代,进士李光辅为真宗皇帝表演剑术,以证明自己文武双全,其结果却触动了皇帝的敏感神经,被遣送回原籍了。这种风气也影响到了太湖地区,士人们纷纷开始弃武从文,吴地多文豪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

其次在经济上,三吴钱塘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唐宋的钱粮赋税多是取自这里。所以在统治者眼中,东南地区作为经济中心也就够了。大规模在当地招兵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明显划不来。以上诸多因素自然使得北宋时期的吴郡人缺乏军事经验与传统。

到了南渡之后情况才有了新的变化,随着金人侵占了北方,以杭州为中心的宋廷就不得不在当地招兵,且杭州以及周边地区人口众多。临安府人口上百万,当时苏杭一带和周边地区的两浙路人口在一千二百万以上,而杭州城各类军队最多时才十三万,整个两浙地区各类军队最多时也不到二十万人。表面上看,如此高的人口比例下兵员素质还是可以保证的。

但问题却出在了野蛮而糟糕的招兵方式上。比如开着大船在漕河无人处,看到强壮少年,直接抓起来;又比如布置带机关的木栅栏,里面放些财物,如果有贪财的去拿,就启动机关,关闭栅栏。让人不得不感叹这是招兵呢还是抓鸟呢?

甚至还有吃相更难看的,据传说有一次南宋名义上的精锐与禁卫军殿前司缺额数千人,皇帝诏三衙分月招补,而那些招兵的人为了侵吞募兵用的财物,直接抓老百姓充数而不给钱结果一时间,那些以砍柴卖鱼虾为生的老百姓都不敢去杭州了。

而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才能歪。南宋政治的腐败,使得三衙将领也多是溜须拍马,缺乏能力的纨绔子弟。所以名义上的南宋顶尖精锐殿前军,被当时人评价为“殿司兵素骄……复负重暑行,不堪其苦,多相泣而就罄,道旁逃屋皆是,臭不可近。地多眢井,亦或赴死其间”也就是说,以吴人为主力构成的殿前军连暑天行军的能力都没有,指望他们打仗这事真的是想太多了……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抗战之老兵凶猛最强韩馥之三国崛起大唐:我的徒弟是李承乾黄天之世薄厚人生绝世太子:我的江山我做主红楼:玩主天下农门坏丫头北明不南渡第一兵王农家崛起路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带着基地回大唐抗日之特种战将佣兵的战争皇上请驾崩乱唐小宋腾龙爱妃,本王俯首称臣风雨话东周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三国:庶民崛起中开局就杀了曹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器焰嚣张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汉末天子历代皇帝集结,互相辅助吊打世界一把砍刀平大唐我有一个巫师世界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逆天好运公子白重生之嫡女不善执手春江地球球长大唐之我的眼前有道门战国从赵王雍开始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三国之胜谋天下黑魔法三国传大唐财阀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前传圣手织田,全能小煮妇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