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骊山学术派从来不会广招门生,也不会拉着人入伙。

上官仪自任职京兆府尹以来,一直在主持建设关中事宜。

裴炎这个太府寺少卿想要兴修水利,需要得到上官仪这位京兆府尹的同意。

京兆府内,上官仪低声道:“朝中只允许你在关中的一处水道做改建,至于其他的地方还要看看之后的成效再作决定。”

裴炎行礼道:“可是治理黄河不是只改一处水道,就能起到作用的。”

上官仪放下手中的奏章,抚须道:“那你就选个最关键的位置。”

见裴炎还有些迟疑,上官仪耐心地劝道:“如今的朝堂不再是当初了,大唐已不会再有权臣了。”

“下官不解。”

“如果你有能力,内阁一定会帮你争取的,但现在朝中要看你的能力。”

裴炎躬身道:“下官明白了。”

等人离开了之后,上官仪又开始处理手中的卷宗,自从清查田亩之后,关中的田亩还是很富裕的。

各县摊开之后,关中田亩数量膨胀了两倍有余。

而朝中赋税恢复之后,去年的产粮所得赋税也很可观。

这也是在去年的时候,铜钱如此贬值的情况下,各类货物价格上涨,但粮食的价格还依旧在两钱上下起伏。

上官仪今天的心情还算是不错,至少任职京兆府尹之后,许多事正好落在了他擅长的领域。

有小吏匆匆来禀报道:“上官府尹,裴将军命人带话,说是今日去他府上饮酒。”

闻言,上官仪苦恼地扶着头,有时候实在喝不过裴行俭的酒量,便摇头道:“就说我今日身体不舒服。”

“喏。”

裴炎穿着太府寺少卿的官服,自小刻苦读书熟读经义与各类圣人典籍。

小时候读这些学识是为了明白道德与为人之本。

这也是科举必需的。

但自从接触了骊山学术院的学术之后,才知道那些知识才是有用的,其中的学识能够造福世人,也能够改变现在的关中。

骊山学术知识中的地理,物理与气象学,数术等各类学识都有人在继续专研。

翌日清晨,天刚亮。

裴炎从长安城一路走到了骊山的学术院。

骊山学术院有一个巨大的藏书阁,这里的书柜上放着众多的书籍。

技术院的院长李泰时常会在这里整理这些书,平日里这里的学子来往藏书阁,都不知道这个看守藏书阁又很严厉的管理员,就是这座技术院的院长。

今日裴炎又来了。

李泰正扫着地,笑道:“你这么早就来啦。”

裴炎点头走入藏书阁。

这是一个很好学的孩子,每一次都踩着藏书阁开门的时辰便来这里看书。

其他的学子都还未睡醒,又或者还要去做别的事。

这里一直都是很安静的,李泰也会将这里打扫得很干净。

书卷都是骊山的心血,是姐夫与皇姐闲来编写的也好,是袁道长自己领悟的也罢。

这里的书很宝贵。

骊山的学术底蕴很单薄,仅有的这些一定要好好保存。

哪一本书在什么位置,李泰心里都一清二楚。

又或者人多的时候,谁拿着什么书,谁看了什么书,就算是人再多,上百本书同时借阅。

李泰也能做到将这些书悉数收回。

现在朝中能够自己造纸了,关中的纸张也越来越多,从父皇得到了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朝中便开始大规模的印刷。

也不知道父皇与现在的李承乾又在这上面投入了多少的人力与资源,总之纸张是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便宜了。

骊山藏书阁的书卷都是纸张的。

也有竹简抄录,因竹简能够保存更久。

裴炎看着一个书柜,低声道:“这位大哥,地理一类的书只有这些了吗?”

李泰挠头道:“只有这些了,很多都是当年礼部借括地志完善的,你要看关中水土的话,还需看看气象学,这里面也有不少对水土的记录,是当年骊山县侯任职太府寺卿所编写的。”

说着话,在裴炎讶异的目光下,李泰从书柜上拿下一卷卷书,解释道:“其中编写得有点零散,气象学是一门很生涩的学问,如不了解世界地理,很难理解。”

说着话,李泰又从书柜的顶层拿出一卷图,“这是早年前袁天罡道长所作的图,后来经骊山县侯改过,只不过对这份世界地图朝中还有诸多异议,要说你用来借鉴的话,对理解还是有用的。”

这位看管藏书阁的大哥好似通晓这里的所有书籍。

裴炎问道:“大哥,你看过的书真多。”

李泰又拿起扫把,回道:“我就是一个看书院的,平日里闲着就看书罢了。”

裴炎行礼道:“想来大哥在这里很久了吧。”

“很久了……”李泰叹息道:“从贞观六年就开始了,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看着骊山一步步走出来,看着这些学识一点点编撰成册,便特别有体会。”

裴炎点头,打开手中的图,入眼是一片的蓝色的油画,蓝色的是海洋,海洋很广阔。

这张图上有不少的标注,裴炎第一次看到了陆地的全貌。

完全打开这张图,需要将几张桌子合在一起,如此一来便占了好几个座位,这在骊山的藏书阁规矩来说是不礼貌。

见到裴炎的局促,李泰朝着门外看了看,“现在还早,他们也都过了晌午下课才来这里看书,你先看吧。”

“多谢大哥。”裴炎盘腿坐下来,拿出自己的小册子一边看着标注与气象记录,写着笔记。

李泰坐在藏书阁外,给自己倒上一碗茶水,拿出一张饼放在炉子边,等着饼烤热。

先是喝下一口水,舒坦地看着眼前的风光。

教学楼很高,足足有五层,三幢教学楼收纳了两千个学子。

“这大唐真是越来越好了。”李泰低声说了一句,已闻到了饼香,饼已经烤好了。

便用茶水配着饼喝。

其实孙神医说过,早起就喝浓茶对身体不好。

可李泰很享受早上来一碗浓茶来提神,再有一张饼一顿早饭就应付过去了。

以前喜欢吃各种美食,后来沉迷上了做美食,便吃得少了。

现在李泰不喜欢那些味道美好的食物,他喜欢这种馕饼,丁溜做了一辈子的厨子。

他最擅长的还是做饼,他做出来的馕饼依旧是最好吃的。

回归了生活的本质,不再追求那些虚浮之后,李泰的生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一个身影走入了藏书阁,李泰笑道:“你怎么来了?”

张阳在一旁坐下,“来你这里找会儿清闲。”

李泰将手中的馕饼掰了一半递上,“吃了?”

“没有。”张阳拿过饼便吃了起来,低声道:“家里准备好了,再往这个书院投入五万贯银钱,女儿在家里闹着呢。”

李泰笑道:“清清向来是个很固执的孩子,跟皇姐一样,再说了她赚来的银钱,被用来投入书院,一定不高兴。”

张阳坐在椅子上,享受着此刻的安宁,“金春秋将倭奴杀绝了?”

李泰嘴里嚼着饼道:“好像是的。”

岁月还是在张阳身上留下了一些痕迹的,他的气质更内敛了,就像是个乡间的大哥,丝毫看不出他就是这骊山最尊贵的人物。

张阳回头看了眼在藏书阁内正用功看书的裴炎,笑道:“就是这个孩子吗?”

李泰点头,“他是目前为止最满意的,好好培养,将来一定也是位人才。”

张阳退休之后,家里添了两位妾室,小儿子秋儿正是最会哭的年纪,徐慧刚生个儿子,她的孩子也爱哭。

家里与骊山的事务,都是媳妇和小武在忙碌。

说来把小武娶为妾室之后,武士彟也开始赋闲养老了。

张阳从在怀中摸索了良久,拿出一个物件,放在桌上,道:“这是六分仪”

“六分仪?做什么用的。”

张阳拿着六分仪一边给他解释着用法。

“以前媳妇与我时常看星辰,也会丈量天体与地平线的距离。”

李泰颔首道:“然后你就做出了摆钟。”

张阳摇头道:“摆钟只不过是过程中所得,我们一直在想如何在不同环境下,测量天体与地平线之间的距离,得知高度角之后如何减少误差。”

李泰又道:“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这世间万物构成都是有误差,至少做不到没有误差的事,误差是万物循环中的必然,就像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其中是有一些联系。”

“也不知道老子他老人家当年是何境界,或许早就明白了其中道理,只不过那时的世人一直无法参悟。”

六分仪是个扇形的物件,它是由一些金属结构拼凑起来的。

等张阳离开之后,李泰将六分仪放入一个盒子中,而后继续坐在藏书阁前,闭眼享受着阳光。

裴炎到了傍晚时分才从藏书阁内。

李泰在这位院长闲来无事,就会坐在藏书阁,看着从长安城送来的书卷,如果他觉得论述有理,便会将书收入进藏书阁内。

占地两千亩的学术院还没彻底完工,往后还要开设各类研究院。

这都是为了建设西北与中原所必需的。

见人出来了,李泰笑问道:“看完了?”

裴炎道:“藏书阁也该关门了,学生就出来了。”

李泰手拿书卷站起身,道:“等着骊山将电线与灯泡做好了,往后在夜里也能看书了。”

裴炎笑道:“那真是太好了。”

说罢,李泰转身走入藏书阁内,便开始收拾。

裴炎注目看了良久,自当初来到学术院开始,这位大哥便看管着这里,他将这里的书籍当作珍宝。

这是一个学识很渊博的大哥,凡有不懂的,只要问他,他都能回答上一两句。

天色就要入夜了,吹来的风越来越冷,裴炎匆匆走出了学术院。

这年的六月,关中正值夏季,酷热的阳光好似要嗮死这世间的万物。

关中的退耕还林建设还在继续,崇德坊的学子们纷纷提议,应该让突厥人控制放牧,关中不得再有大规模的放牧,河西走廊应该控制放牧的数量。

过度的放牧会导致草地被破坏,会让更多的草地变成荒地。

信奉骊山学术派的学子一天比一天多。

裴行俭站在一处楼台上,笑道:“骊山县侯曾经说过,真理是越辩越明。”

薛仁贵迟疑道:“如果这个提议被朝中准许了,突厥,回鹘人说不定会作乱。”

“不见得会作乱,也不用一概否决,朝中只要决定放牧的大季与小季即可,该放牧的时节可以放牧,不敢大肆放牧的时节限制牧民,甚至可以制定出大年与小年,因形势而变,确保草场不成荒漠。”

听到旁人的话语,裴行俭侧目看去,是个年方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便问道:“敢问当面如何称呼。”

对方行礼道:“在下郭正一,如今在李少卿的鸿胪寺任职。”

裴行俭看向薛仁贵。

薛仁贵点头,表示是自己多虑了。

半月之后,正如郭正一所言,朝中给关中河西走廊,乃至突厥与回鹘人都设置了放牧的时限,命关中各地,河西走廊四郡在特定的时节,限制放牧。

骊山的学术派又一次胜利了,他们的提议被朝中采纳了。

这个新起的学派似有着无穷尽的生命力,不断吸纳着年轻人,甚至有不少坚持黄老之学的老人家也开始专研骊山的学术。

一辆火车从骊山出发,它正在往洛阳而去。

火车上装着的是关中货物,将洛阳与长安城连成一片是前无古人的壮举。

皇帝再也没有说过迁都,也再没有朝臣进谏迁都洛阳。

因为不需要了,当关中与洛阳连成一片,物资流转,关中不再是个被潼关与崤山隔绝的地带。

而大西北的兴建就要开始了,植树造林的人越来越多,骊山制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个从学术院毕业的学子都要去河西走廊种十棵树,并且每年都去看自己的树木是否长好了。

如果种下去的树死了,那就要重新栽种。

学子有了默契,夏季刚结束的时候,就有三五百年轻人走了出来,他们是今年刚毕业了,在加入关中生产之前,他们还要走一趟西北。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抗战之老兵凶猛薄厚人生绝世太子:我的江山我做主第一兵王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带着基地回大唐小宋腾龙风雨话东周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三国:庶民崛起中开局就杀了曹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器焰嚣张汉末天子我有一个巫师世界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执手春江地球球长战国从赵王雍开始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三国之胜谋天下大唐财阀圣手织田,全能小煮妇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孟婆也是蛮拼哒!最强特种兵之龙神大帝纪民国:开局觉醒千倍成长系统唐时月明朝大祸害大唐第一表哥大梁往事最强医仙混都市谍战:我的绝密生涯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我家娘子有点厉害千宋我给玄德当主公大唐:开局成皇子,被李二曝光三国:我的季汉帝国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开局亲兵背刺?反手召唤高宠赵云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小王爷威武大明优秀青年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从成为悍匪开始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三国野史!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