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的是,面对张汝经的焦虑,李焕反倒显得好整以暇。他示意助理找来那篇将他置于风口浪尖的文章,然后靠在椅背上,竟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起来,神色平静得像是在审阅一份普通的市场报告。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李焕指尖划过平板屏幕的细微声响。许久,他放下平板,淡然地评论道:“文笔不错,切入的角度也刁钻,骂得很有‘深度’。而且,对方还算保留了些许体面,最起码,没把我的私生活拿出来做文章。”
一旁的助理闻言,小声嘀咕了一句:“估计……是对手自己的底子也不怎么干净,不敢把战场扩大到那个范围。”话音刚落,他立刻意识到这话似乎连自己老板也一并说了进去,赶紧噤声,垂手站到一旁。
李焕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没有追究,转而切入正题:“好了,闲话不提。敌人闹出这么大动静,我们若连对手是谁都摸不清,这仗打得就太被动了。调查有进展了吗?背后是谁在推波助澜?”
助理连忙收敛心神,汇报道:“李总,对方做得很隐蔽,通过了好几层关联方,暂时还没追溯到最终的源头。”
“意料之中。”李焕点了点头,眼神深邃,“继续查。我得罪的人不少,但有这般能量和手笔的,屈指可数。范围其实不大。”
他挥了挥手让助理先行出去,随后将目光转向依旧面带忧色的张汝经,语气沉稳地安慰道:“张博士,请您放宽心。您要明白一个道理:敌人越是疯狂,攻击越是无所不用其极,就越说明我们打中了他们的要害,触及了他们最核心的利益与恐惧。”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念:
“这件事,从本质上讲,并不仅仅是商业竞争,更是一场需要争取高层理解和支持的战略博弈。我相信我们高层领导的智慧和判断力。”
“他们能看到眼前的舆论漩涡,更能看清漩涡之下,什么是国家的长远利益,什么是真正的产业未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保持定力,继续把事情做扎实。真相和成绩,终会穿透迷雾。”
“对方越是无所不用其极,高层越能看清他们虚弱的本质。”
李焕那异乎寻常的镇定,如同一根定海神针,不仅稳住了己方团队的军心,也通过一种无形的气场,传递到了对手的阵营之中。
京城那座幽静的四合院内,柳老爷子再次召见了女儿柳清。一连串的组合拳打出后,他迫切想知道李焕的反应,期待看到对方阵脚大乱、疲于奔命的局面。
“效果似乎不尽如人意。”柳清斟酌着词句,如实汇报,“面对互联网上的口诛笔伐,李焕方面反应平淡,采用了冷处理。他本人并未亲自下场论战,而是按原定计划,与张汝经一起,密集拜会各方面的领导和关键人物。看得出来,他们的核心策略并未动摇,依然在全力游说,试图推动他们的芯片战略获得顶层支持。”
柳老爷子闻言,眉头紧紧锁了起来,形成一个深刻的“川”字。他确实没料到,年纪轻轻的李焕竟有如此深的城府和定力,能在这般舆论风暴中岿然不动。
他原本的算计,是逼李焕赤膊上阵,在舆论泥潭里缠斗,从而将事态影响不断扩大,最终耗尽对方的精力和信誉。可如今李焕的“不接招”,让他这雷霆万钧的攻势,仿佛一拳打在了柔软的棉花上,有种无处着力的挫败感。
“华尔街那边呢?”柳老爷子压下心中的不快,转换了方向。他寄望于国际资本能施加更大的压力。
柳清的语气变得更加低沉:“高盛等机构给了回复,但他们……对此似乎并不十分在意。”
她顿了顿,带着一丝无奈继续说道:“在华尔街的主流观点看来,华国根本不可能独立完成芯片全产业链的自主化,他们认为这纯属天方夜谭,因此无须过度担忧,甚至……”
柳清抬眼看了看父亲的脸色,“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这未必是坏事。他们巴不得我们投入巨资去搞自主化,届时他们只需在关键节点稍作松动,放开一点技术或产品出口的口子,就足以利用成本和技术代差,轻松冲垮刚刚萌芽的、不成体系的国内芯片产业。他们认为,这是市场规律的必然。”
“愚蠢!傲慢!短视!”柳老爷子听完,再也抑制不住怒火,猛地一拍桌面,震得茶杯嗡嗡作响,“他们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太久了,根本不懂这里正在发生什么,更不懂那个李焕背后代表的是一种怎样的决心!等到他们发现苗头不对的时候,一切就都晚了!”
华尔街的轻蔑态度,非但没有让他感到轻松,反而让他产生了一种更深切的孤立感和危机感。
他发现自己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固守传统全球化分工、看似稳妥却可能被时代抛弃的旧路。
另一边是李焕所代表的、充满不确定性却指向未来的险峰。而原本他认为的盟友,却因为傲慢而闭上了眼睛。
这种认知,让柳老爷子的内心,第一次对自身所坚持的道路,产生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动摇。
但这点动摇,瞬间被更强烈的、维护自身地位和影响力的决心所覆盖。
“他们不动,我们就不能再加一把火吗?”柳老爷子眼神阴鸷,一个新的、更危险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成型。
柳老爷子在书房内缓缓踱步,那份因华尔街的傲慢和李焕的沉稳而燃起的怒火,渐渐冷却、沉淀,最终淬炼成一种冰冷刺骨的决意。他停在窗前,望着庭院中那棵在寒风中依旧挺拔的古松,眼神却比窗外的天气更加凛冽。
“他们不动,我们就不能再加一把火吗?”他重复了一遍这句话,但语气已从愤怒的质问,变成了冷静的陈述。“既然舆论动摇不了他的根基,华尔街的资本又隔岸观火,那我们就把他赖以生存的土壤……彻底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