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五百四十九章 南唐之争

片刻,高仙芝被一名宦官领了进来,李亨在成都登基后,高仙芝被封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尚书左仆射,又加爵曲国公,实封五百户,可谓恩宠有加,但高仙芝却知道,李亨不过是在稳住自己,所谓登高必跌重,一旦李亨控制住了局面,他就将第一个对自己下手,高仙芝考虑了很久,与其被李亨干掉,不如自己先去,他终于决定主动放弃。

高仙芝快步走了几步,在李亨面前单膝跪下道:“臣高仙芝参见陛下!”

李亨堆起了满脸的笑容,呵呵道:“高爱卿找朕有什么事吗?”

高仙芝取出一本奏折,双手呈上道:“臣身体不好,特向陛下乞骸骨。”

乞骸骨也就是请求退休的意思,李亨脸色微微一变,他不接奏折,拉长了声音道:“高爱卿,你这是何意?朕有亏待你的地方吗?”

“不!不!不!”

高仙芝吓得跪了下来,连声道:“陛下对臣恩宠有加,臣一直铭记于心。”

“那你为何要辞职?”

“臣确实是身体不好,小女离家至今下落不明,臣忧心成疾,实在无力再担军权,望陛下体谅。”

李亨紧紧地盯着高仙芝,目光闪烁着,似乎想看透高仙芝的内心,这时,鱼朝恩在一旁斥责高仙芝道:“高将军,这就是你的不对了,现在战事不利,你非但不替陛下分忧,还要再烦扰陛下,你是何居心!”

“这.... 陛下,臣决无此意。”

高仙芝的背上被浸湿了,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辞职有些草率了,李亨未必会领情,严重一点或许会引起一场军权的争夺,果然,李亨瞥了一眼鱼朝恩,便对高仙芝道:“朕马上要召开政事堂会议,讨论军情,高将军也一起参加吧!”

说完,李亨转身而去,对高仙芝的辞职之事不再理会,鱼朝恩给高仙芝使了个眼色,便跟着李亨匆匆去了,高仙芝暗暗叹了口气,这个新皇帝,可不是一般地难伺候啊!

.......

李亨当然明白高仙芝的心思,他是想激流勇退,把军权让给自己,这也完全符合李亨的预想,但李亨不希望高仙芝以这种方式退出,他希望高仙芝能按照自己的安排一步步退出,李亨有前车之鉴,当初高仙芝也是让过一次军权了,荣王李琬自以为控制了军队,但军中将领都是高仙芝的人,在关键时刻,高仙芝振臂一呼,又轻易地将军权夺了回去,所以高仙芝根本就是退而不失权,那这一次他是不是又故技重施,李亨非常怀疑。

南明宫的小含元殿内,李亨半靠在龙榻之上,他眯着眼打量着殿内的情形,他是第一个来到殿内,一边整理思路,一边等百官们的到来,这是李亨的一个特点,一般皇帝开会总是最后一个到,让众臣等候,但李亨却喜欢先到,这倒不是他不摆架子,相反,他的架子比谁都大,饮食、起居、出行,每一个细节都摆足了帝王的排场,而李亨之所以早到会场,是他喜欢观察大臣,谁来得早,谁来得晚,谁又是准点前来,这里面都有文章,代表了大臣们不同心态。

比如现在,殿内已经来了几人,王珙、令狐飞、达奚珣、陈希烈等等,这里面陈希烈反倒是第一个来,这说明他心中惶恐,有很强的危机感。

而崔圆、杨慎矜等成都老臣迟迟不来,说明他们对自己还有疑虑,内心不愿配合,至于高仙芝,他应该也会很晚来,说明他已经有点明白这次会议的真实用意了。

喜欢观察大臣,探查大臣的隐私是李亨的一贯作风,在长安时,他就命李辅国成立了察事子厅,作为他的暗探,来成都后,察事子厅下面的三十名暗探也跟了过来,成立了新的察事子厅,继续为李亨探查大臣的情报隐私,极其隐秘,到目前为止,谁也不知道这个皇帝特务机构的存在,只有三人只得,李辅国、李亨和张皇后,甚至连鱼朝恩都不知道。

今天是军事会议,基本上从三品以上的官员都会到来,一共有二十余人,其中政事堂的成员都要到来,李亨登基后并没有进行大的人事改组,而是用扩大政事堂的办法,将王珙、令狐飞等心腹塞进政事堂内,而且手握重权,而崔圆作为地头蛇,依然出任右相,左相之位就由王珙取代了陈希烈。

这时,朝臣内陆陆续续都到了,高仙芝也在最后走了进来,他很低调,坐在最后的一个位子上。

李亨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今天高仙芝可是重头戏,他目光又落在了太子李系地身上,最近太子李系地名声不是很好,有言官弹劾他狎童,这让李亨心中不喜,但此时他见李系腰挺得笔直,神色严峻,颇有几分大将的风度,心中对他的一点不喜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喜欢儿子有大将之风,尤其是现在,他需要儿子来接替高仙芝。

人渐渐到齐了,李亨便对李辅国使了一个眼色,李辅国立刻高声道:“时辰已到!会议正式开始。”

众大臣起身,向李亨躬身行礼,“臣等参见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赐座!”

“陛下有旨,大臣归位。”

众大臣纷纷归位,这时,大殿上只留下了王珙一人,他是今晚军事会议的主持,王珙环顾众人一眼,高声道:“今天是特别会议,主要是商讨下一步的军事作战事宜,众所周知,我大唐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伪帝窃据长安,朝内奸雄当道,河北安禄山已反叛,襄阳亲王自立,此局面已延续近两年,陛下每日殚精极虑,欲统一大唐,光复中原,现朝内已有甲兵三十万,粮草充足,衣甲齐备,夏末秋初,正是用兵之时,陛下已决心出兵,然众敌环绕,难以定决,今天临时召集各位大臣来商议,我军究竟该对何处用兵?”

这时,工部尚书陈希烈第一个站了起来,陈希烈可以说是李亨登基后唯一受贬的重臣,他一直是李隆基的左相兼兵部尚书,是南唐的第二号人物,但李亨登基后,却让王珙取代了他的左相之位,而且在政事堂的地位也排到了最后一个,也就是说如果再提升一人,他陈希烈就要被挤出政事堂,这让陈希烈心中充满了危机感。

陈希烈知道根本原因是自己当年跟随李林甫,参与了对李亨迫害,所以李亨才对自己极为不满,但王珙当年是御史中丞,针对太子李亨的三件大案,韦坚案、杜有邻案和王忠嗣案,王珙都是急先锋,下手最为狠毒,李亨的老丈人东宫右善赞大夫杜有邻当时就是死在王珙的杖下,那为什么李亨不对王珙报复,而偏偏对自己记仇呢?

这让陈希烈又是害怕,又百思不得其解,今天军事会议,陈希烈觉得让李亨觉得自己的存在,便抢先第一个开口了。

李亨慢待陈希烈,一方面固然是当年陈希烈落井下石,在背后阴自己,令他着实耿耿于怀,另一方面,李亨想尽可能多的把自己人塞进政事堂,但崔圆等有势力的地头蛇暂时还不能动,所以他便对陈希烈这种势力较弱,影响不大的人下手,当然不是一下子干掉,那样会导致政局不稳,所以他一步步来,先把陈希烈排挤到边缘,然后再找机会干掉他。

李亨见陈希烈第一个跳出来,他心中着实恼火,今天所谓的临时军事会议不过是为了夺高仙芝的权,哪里需要真的讨论军国大事,无知无趣的陈希烈,李亨对他更不满了,但他脸上却不露声色,笑道:“陈尚书请说!”

陈希烈走到中间,向李亨躬身行一礼,又对众臣道:“陛下既然难以定决对谁动手,那我先说几句,对谁动手关键是我们要有机会,我们的机会在哪里?其实无碍乎就是对长安进军或者是对荆襄进军,只有这两个选择,我们先说荆襄,哥舒翰支持李瑁,使李瑁势力大涨,而且吴王铩羽而归,士气低落,如果我们对荆襄动手,一是我们水军尚不齐备,蜀人不善水战,其次李瑁未必真的相信哥舒翰,若我们急切攻之,他们会同心协力,关系牢固,反之,我们放之不理,李瑁、哥舒翰必然生隙,继而发生内乱,那时才是我们的机会。”

“那陈尚书的意思是我们应攻打长安,对吗?”李亨不以为然地问道。

陈希烈没有感觉出李亨的不满,他依然兴致盎然道:“陛下说得一点没错,此时我们的机会就在长安,李庆安东征中原,与安禄山对峙,长安空虚,此乃天赐良机,陛下应立刻出重兵,进发长安,必然一路势如破竹,一举攻下关中,那时陛下废除伪帝,向天下晓以大义,李庆安穷途末路,只能向陛下投降,天下由此而定。”

“一派胡言!”

兵部尚书令狐飞站了起来,他很清楚今天李亨的真正目的,他走到陈希烈旁边,向李亨施礼道:“陛下,请容我驳斥陈尚书的谬论!”

李亨心中暗暗点头,不愧是自己的首席军师,很明白自己的心思,他便笑了笑道:“争论可以,但不要伤了大臣的和气!”

“臣遵旨!”

或许是李亨的提醒,令狐飞对陈希烈的态度稍微有礼了一点,但但话语间的口气却依然十分锐利。

“我想请问陈尚书,你是从哪里知道李瑁不信任哥舒翰?你何以凭据他们会翻脸?你又怎么知道长安空虚?又怎么知道李庆安没有防备?”

令狐飞一口气问了四个问题,问得陈希烈张口结舌,其实他也是一种臆断,认为哥舒翰欲夺李瑁之位自立,并无真凭实据,至于长安空虚,那更是天下人皆这样认为,一个常理罢了,但令狐飞言辞凿凿问起来,他又答不上来。

半天,陈希烈胀红了脸反驳道:“李庆安只带十万军入长安,兵力本来就少,现在他的主力在河南道,郭子仪的主力在河东,那长安会有多少军队?这些天下皆知之事,难道我说得不对?至于哥舒翰,他一直效忠朝廷,只是突然才转向荆襄,他和李瑁明显是临时合作,日久怎会不反目?我是几十年老臣,难道我连这个都不懂吗?”

陈希烈有些失态了,他嗓门很大,原本是鹤发童颜,颇有仙风道骨之气,可现在却像只发怒的老公鸡,说得严重一点,他就是在咆哮朝堂。

令狐飞不屑一笑道:“既然你无知,那我就告诉你,李庆安最初带十万人入关中不假,但关中本来就是三万安西军,再加上潼关王思礼的四万人,还有李光弼带进京的两万人,那他实际上有十九万人,而他发兵中原是八万人,那么关中还留有十一万人,还有朔方军留守两万人,另外我再告诉你,陇右的唐直道已基本筑成,河西的四万骑兵开往关中只需要两天,朔方军开往关中也只要两天,再有关中和关内道已招募新兵八万人,你自己算一算,关中在两天内可以召集多少军队?”

令狐飞详实的数据使大殿内一片哗然,陈希烈目瞪口呆,他年纪已老,根本算不出还有多少军队?

这时,令狐飞又道:“至于李瑁和哥舒翰不和,那更是无稽之谈,哥舒翰曾背叛圣上,负罪在身,而先帝派他去两湖,其实是一种贬黜,哥舒翰的士兵多是陇右人,他们背景离乡,远别妻子,士气十分低落,这几年已经逃亡八成,只剩一万心腹骑兵,但哥舒翰的兵力却反而不断增加,从最初的五万到现在八万,你以为这军队从哪里来?我告诉你,这是李瑁以移花接木之策,将荆襄之兵偷偷向哥舒翰转移,所以他的兵力始终都控制在先帝准许的范围内,其实他早已突破了,只不过新募军队都放在哥舒翰那里,一是让哥舒翰帮忙训练,二是掩人耳目,现在你明白了吗?哥舒翰和李瑁早就穿一条裤子了。”

此时的陈希烈犹如斗败的公鸡,神情既尴尬又沮丧,站在朝堂上下不了台,李亨淡淡道:“陈尚书只是文臣,对军国之事了解不多,情有可原,陈尚书,你先退下吧!”

陈希烈羞愧异常,他想表现一次,最后却成为满朝的笑柄,在李亨心中的地位更低了,搞不好还会成为他最终下台的根源,他低下头,恶毒地盯了令狐飞一眼,慢慢退下去了。

令狐飞心中冷笑一声,这陈希烈不通时务,看不懂李亨的真正用意,也活该被贬,他又上前一步,再对李亨道:“陛下,请容臣再进一言。”

“爱卿请说!”

李亨的声音十分轻快,这种愉悦的语调忽然让许多大臣都明白过来,难道是李亨早有安排,只有坐在最后一排的高仙芝苦笑一声,他知道李亨最后将是剑指自己。

这时,令狐飞又缓缓道:“其实我不主张进攻长安的原因并不仅仅是长安防备严密,布有重兵,而是进攻长安对我们大局无益,且不说进攻长安路途艰难,作战不宜,就算拿下长安,我们又能怎么样?能收复中原吗?能和江南连为一体吗?不能,非但不能,如果李庆安从安西调大军东来,恐怕我们就难以再回巴蜀,而李瑁会做什么,他会趁我们在长安掉入泥淖而无暇东顾之际,大举进攻江南,一举吃掉吴王,使他占据大唐半壁江山,拥有富饶之地,那时我们再回巴蜀,恐怕就悔之晚矣,所以臣建议还是兵发荆襄,那时我们就拥有长江以南半壁江山,进可入中原,退可到岭南巴蜀,待李庆安和安禄山打得两败俱伤,我们再坐收渔翁之利。”

“说得好!”

王珙站起身大声鼓掌道:“令狐尚书不愧被称为小诸葛,果然思路清晰,有理有据,使我等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他又对李亨施礼道:“我也请陛下尽快出兵荆襄,解江南之危。”

“两位爱卿所言正合朕意,朕决定出兵荆襄!”

李亨目光一扫,落在了高仙芝身上,他似笑非笑道:“高爱卿,朕想让你为主帅,你可能胜任?”

李亨一般而言应该说,‘高爱卿,朕决定让你为主帅,希望你能为朕分忧!’

这句话才是正常的勉励,但李亨却是以问话的方式,一般人听起来也没有问题,高仙芝应该慷慨激昂地回答:‘臣能胜任!’

这就完满了,可高仙芝心中却如明镜一般,他刚刚才以身体不好,向李亨提出辞职,如果他现在又说能胜任,那他刚才就是欺君之罪了。

高仙芝暗暗一叹,他终于明白了,李亨煞费苦心,特地安排了一个军国会议,就是要他在军国会议上提辞职,而不是私下辞职,这样李亨爱贤的名声就有了,不再落人口实,这帮政治人物啊!一个个都是那么老谋深算。

高仙芝只得起身,做出一副萎靡的模样,躬身道:“陛下,臣很想为陛下分忧,但臣最近多病,虽有为陛下赴汤蹈火之心,却又怕力所不逮,误了陛下的大业,臣实不敢受命!”

李亨脸一沉,“高爱卿,朕最信赖之人就只有你,你若不肯,那朕找谁来替你?”

关键的时候终于来到了,高仙芝能不能全身而退,就在此一举了,尽管高仙芝不想把跟随自己多年的部属丧送,但形势已迫使他没有选择了,他只得一咬牙道:“陛下,臣是天下兵马副元帅,臣推荐大元帅太子殿下为东征主将,他年轻有为,声誉卓着,我们这些老将也该让年轻人出头了。”

“不行!”

李亨断然拒绝了高仙芝的举荐,“朝廷之军,国之根本,安能儿戏之,太子虽能领兵,但他临战经验不足,又岂是哥舒翰的对手,朕不能同意。”

这时太子李系站起身,躬身行一礼,朗声道:“父皇,儿臣愿意领兵,收复荆襄,请父皇恩准!”

李亨还是摇了摇头,“皇儿虽有志向,但毕竟经验不足,朕实在不放心你,等你多多锻炼,朕再给带兵的机会。”

戏已经唱到这个地步了,就差最后的完满收官了,还是令狐飞站出来,替李亨落下了最后一颗棋子。

“陛下,臣有一建议!”

“爱卿请说。”

令狐飞看了一眼众人,微微一笑道:“太子殿下确实能带兵,当初二十万关中军就是他统帅,但陛下说得也对,太子毕竟实战经验不足,独立对阵哥舒翰,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对如果不给太子机会,那他永远都是经验不足,所以我建议,太子殿下可为主帅,高将军经验丰富,可为副帅,辅佐太子带兵,这样以长带少,我以为是最好的安排!”

王珙也道:“令狐尚书所言极是,臣支持!”

李亨故作沉吟片刻,点了点头,问高仙芝道:“高爱卿以为如何?”

高仙芝心灰意冷,李亨不准自己全身而退,其用意是想彻底剥夺自己军权,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也不容他反对了,他的态度将决定他的生死。

“陛下,臣愿意尽心辅佐太子!”

“好!朕就此宣布,任命太子系为征东诏讨使,天下兵马大元帅,任命高仙芝为副帅,统兵二十万,三天后正式出兵荆襄。”

停了一下,他又宣布道:“朕再任命兵部尚书令狐飞为六路粮草督办,总领后勤,为严整军纪,朕再任命原内侍监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监督三军军纪。”

........

南唐龙振元年八月,李璘之军退败扬州,李瑁集结荆襄大军十五万,亲自为主帅,准备趁机东征江南,就在这时,南唐帝李亨为了牵制住荆襄之军,任太子李系为征东大元帅,高仙芝为副帅,鱼朝恩为监军,率军二十万出兵夔州,向秭归进发。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水浒话事人汉厨天下枭雄支点抗战之重生周卫国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宋朝探花郎大唐第一庄大唐再起绛色大宋藏国大明虎威军门奸臣权行天下明朝谋生手册明末之生存危机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我欲扬唐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大唐万户侯穿越大明之唐伯虎娶秋香重燃热血年代豪横大宋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带着农场混异界逍遥侯内锦医卫大秦之极品皇帝万千世界许愿系统冥界大富翁重生国民千金这个山伯来自地球皇帝直播间欺世盗国带着商城去大唐南明谍影大人,得加钱织田家的恶鬼姬合纵连横重生南非当警察他比我懂宝可梦三国之巅峰召唤大唐之盛世大柱国铁甲轰鸣内北明不南渡抗战:龙国无敌军团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大明孽子钢铁陌世天风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大明孽子一瘦解千愁贞观医仙山谷长人茶大明极品皇孙【完】暴王偏爱小萌妃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综穿]相依为命逍遥小地主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汉征服者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带着AI去穿越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隋末唐初之秦琼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穿宋,造反!【变宋】穿越时空王朝命运万世之大唐大乾:帝国独裁者风雨话东周江汉儿女英雄传于是我成为了神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三国之小曹贼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大晋第一才子三国之纨绔霸天下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风入邺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大宋天朝之裂变新语新编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岳父是朱元璋公主的坏心思才下刑场,便上战场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穿越】我爹是异性王三国:汉家天下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庆帝元年大汉天子,我能开启群臣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