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城下打的热火朝天,王征南这边等的心如火燎,八百悍卒堵住路口望穿秋水迟迟不见清军援兵的踪影,这让众人心中有些拿不定,难不成清军不来打援又或走东路?
王征南尚能保持些许冷静,安抚身边几个武将:“鞑子不是不来,他们也在等”。
等什么,等一个时机。
关宁铁骑都是百里挑一的悍卒哪个不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百战老兵,经验丰富一点就通,他们立时就知道清军的心思!
来早了陷入毫无意义的撕扯,攻城部队会立刻放弃攻城回首一掏,来晚了徒劳。
要来就要来个整整好,来个恰到好处。
何为整整好?
就是明军攻城最关键的时刻,攻城部队进不得退不得,即便留有机动部队拦击,那拦截部队一般都不会很多,可以快速击溃他们然后合而夹击攻城部队……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原本等的有些不耐烦的明军立刻就安静下来了,他们知道此时此刻清军正在某一个地方悄悄等待!
也许就在十里之外,也许就是里许之外。
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马上就要过来了,因为那边攻城大部队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数千明军已经冲到松山堡城墙下发起进攻!
如王征南所料,不过半盏茶功夫数骑奔来:“鞑子来了!”
数千之众的清军杀气腾腾的来了,多尔衮果然不会眼睁睁看着祖大寿把松山城打下来,老奸巨猾的自也不会那边刚动手这边就出手,他在等,等祖大寿的主攻部队精疲力尽在攻城的最关键时刻杀过来!
他当然也知道明军不会毫无准备,一定会在外围留兵马戒备,而且不出意料的话就是在山路出口候着。
可那又如何?
有人拦着就不去了?
当然不可能。
有人拦着就代表能拦得住?
且,探马所报不足千人骑兵罢了,看来明军两线作战又要出兵留守塔山堡兵力明显不足了。
多尔衮当然也知道明军的阻击部队是精锐
那又如何,满清铁骑哪个不是精锐。
同样是精锐以多击少那还不是手拿把掐!
所以这场打援看似不慌不忙实则是胸有成竹,因为多尔衮的战略目的和常宇大不同,常宇是要夺取松山高地扼进入清廷腹地之关卡,最好顺手把松山城打下来为日后攻打锦州做准备。
但多尔衮的目的就非常简单!
不让你打下松山城!
他相信有鳌拜坐镇的松山城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明军一时半会根本打不下来,即便他三五日不派援兵过来明军都别想吃掉松山城。
但明军一动手他还是立刻就派援兵过来了,目的相当的简单,那就是借这个契机拖死明军!
你围城我看着,你攻城我就杀过来!
这样明军就没办法集中火力集中注意力攻城!
你拦我未必拦得住,你集中兵马来我就跑!
反复如此就看着冰天雪地的你能耗多久!
说白了,多尔衮就是将计就计打无赖仗,让你攻不了城还深陷一个死亡循环以此来消耗明军的有生力量!
这样一来明军很快就会熬不下去退兵!
这个战术就是针对明军此番发起的进攻,在得知辽阳城陷的那一刻起多尔衮集团便料定明军要趁火打劫,那一刻起他们便开始了谋划对策了。
这个略显无赖的战术虽称不上高明但绝对的简单粗暴又有效,是当下最佳战术,所以在昨夜得知明军异动,锦州城内的多尔衮便做好了准备,一支援兵从大小凌河出发驰援松山,一支从锦州出发驰援松山城,此举既能驰援又可最大化的分散明军兵力。
天亮之际这支三千精锐援军便整装待发,在明军推进的时候他们也从锦州发了兵,不急不缓。
明军发动进攻的时候他们就在乳峰山中,甚至能听到炮声。
不急,先让他们打,先让他们死伤惨重,先让他们精疲力尽,等到他们冲到城下的时候想要一鼓作气登城的时候杀过去!
以祖大寿和大太监的尿性自然会算出必有援兵,也会伏兵狙击
无妨,无惧
三千铁骑在明军发动真正的攻城战的时候,杀了过来。
我亦有何可惧
山口处,王征南回首张望松山城一眼,转过头目光又盯着那条蜿蜒的山路,两旁树木为积雪覆盖愈发显得那条山路的黑。
像一条无头黑蛇延伸在无边际的白茫茫雪林中,黑蛇的那一头微颤,他知道敌军来了,就在前一刻他并不知道敌军有多少援兵。
现在知道了,有数千之众,是他的数倍之多。
但他依然毫无惧色
只因,他知道八百的含金量有多高
八百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数字
八百的荣誉有多高
紧紧握了手上那柄长刀,王征南深呼了口气,低头又看了看腰间那柄宝刀,这柄宝刀是当世神兵之一,本不属于他,但此时就挂在他的腰间,这柄宝刀好似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让他心安,让他充满勇气充满战意!
这柄宝刀名青雀
蹄声越来越清晰,八百关宁悍卒呼吸变得急促,望着林中黑蛇一动不动,空气好似凝结了一样,就连胯下战马都好似感觉到了暴风雨的来临变得急促不安。
终于来了,黑蛇逐渐具象化,张着血盆大口猛扑而来,那是最先的十余清军铁骑挥舞战刀嗷嗷厉吼……
杀!王征南一声大喝,当先一马冲杀过去……
杀,杀,杀……
松山堡城墙下杀声整天,穿过清军第一道火线的明军冲到城墙下冒着城上的滚石利箭开始架梯子上城,数十人推着撞门车疯狂的撞着城门……
城上密如暴雨的利箭和檑木滚石砸下,收割着一波又一波的生命……
远处的祖大寿望着这一幕,神情凝重且麻木……
杀,杀,杀……
松山顶山的石寨下,明军终于将寨门撞开了,但里边的清军死死守住,寸步不退,两方数十人就挤在那狭小的门洞里拼命搏杀……寨墙上已有不少明军爬了上来挥刀和上边的清军激战,山上风很大,把血腥味都裹到了山下。
山下的马科率部正与清军援兵激战,千余人硬抗两三千清军,看似兵力不足对方,实则占有优势,只因骑兵不足,而他则是清一色骑兵!
骑兵就像收割机,任凭清军多勇悍兵力多充足,可就是占不到啥便宜!
马科带着数十亲兵一阵冲杀,却渐感不支,四顾身边亲兵的悍勇,忍不住暗叹岁月不饶人
人啊不能不服老,勇悍虽在但体力却远不及当年!
毕竟已是四十岁的人了,任你怎么狂但体力比之二十多岁的青壮差的真不是一星半点!
就这么老了么,马科持刀四顾,入眼之处皆是两军激战搏杀的身影,自己的第二春才刚刚开始,怎么能服老呢!
“我不服!老子不服”马科大喝,挥刀又冲了过去!
“报,总兵大人,鞑子从锦州的援兵来了……”一匹快马驰来,祖大寿听了不过是眉头一挑朝西北张望,身边亲兵问了句:“多少?”
“数千之众”
“数千之众!”亲兵嘀咕一句看着祖大寿:“不知道那个王征南能否拦得住……”
“不管能否拦得住,他都扬名立万了”祖大寿嘿了一声,目光又落到松山城上,那边攻守正激。
“他是扬名立万了,可若他拦不住,咱们这边……”亲兵欲言又止,祖大寿面无表情:“半盏茶若不见功,鸣金收兵!”
亲兵应了一声又道:“那王征南再不济也能挡的住半盏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