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卢忠作为缇骑,特务头子,自然是对这次势要豪右的狗急跳墙,有一定的预期,陛下能派出人去保护于谦,证明问题不大。

事实也是如此。

大明对岭南四大家的抄家速度极快,群龙无首,老巢都被一窝端了,一些个不知天命,认不清楚形势的人,选择破釜沉舟,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一头撞在了铁板上。

这几日广州府的天气不大好,阴雨绵绵,而缇骑们自然不会因为下雨停止办桉,十多日时间,一到夜里,广州府的街道上,都是马蹄阵阵,一般都是桉情有了新的进展,又有了新的桉犯落网。

在天气放晴之后,马蹄声消失不见,广州府的百姓忽然发现,广州府内外正在拆除坊墙,这引得百姓们啧啧称奇。

这自然是来自陛下的决定。

景泰九年六月末,大明皇帝的圣旨:

下令广州府拆除坊墙,仅仅留下坊门作为楼牌,坊改为了街巷,并且下旨允许自设店铺门面,每家门前五步可搭设摊位,五步外植行道树,用于区分马车和行人。

依街分片建望楼,专人了望以备火警、匪警等,更夫、火夫、衙役等驻扎望楼。

宵禁时间减少,自子时起,至辰时止。

开放早市、晚市和夜市,允许走街串巷,允许沿街设置瓦舍、茶馆、酒楼、粮、布等杂货店铺,空旷处百艺可搭台拉场献艺讨赏等。

坊郭制在广州府正在消失,在得到了充足的经验之后,除军镇外,大明其他的城池的坊墙,也会逐步取消。

坊郭制的初期是防止有人犯夜,就是趁着夜色犯罪,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坊郭制逐渐成为了藏污纳垢,小人私设关卡吃拿要所在,反而助长了灰黑产业,那么拆除坊墙就变的很有必要了。

大明皇帝来到了广州府,广州府的局势正在悄然变化着,这不是润物细无声的变化,而是翻天覆地的耳目一新。

城池之外的乡野,开始出现了许多的农庄,这些农庄多了许多奔走四方、天子门生的掌令官,而城内,过去那些为虎作伥、助纣为孽的衙蠹,也被清理一空,有官身的衙役驻扎在望楼之内。

城乡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处都是在建的工地,这其中位于南塘的几个官厂,吸引了无数失地无业的游坠之民前往。

“反了!反了天了!他们居然敢收这么多的钱!一间一架年就要二两银!这是两百斤猪肉的价格!两头猪才二两银子!”

“这都是朝廷的钱,朕的钱,全都是贼!”朱祁玉看着手里的账目,十分愤怒的对着兴安说道。

因为没有坊郭户十等分、乡村户五等分的户籍制度,导致大明根本没办法直接收屋税号银,但是朝廷不收,不代表这些坐寇不收,这梁陈潘卢四家,每年光是屋税号银,就能收五十万之多。

正统年间,正赋里折银的也就一百三十万两白银而已!

可是仅仅凭借着屋税号银,四大家在广州一年就能收五十万两金花银。

朱祁玉当然明白,这就是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差别。

“咱大明要是能弄好这户制,就是收屋税号银,这一年也能有个过千万两岁收了吧。”朱祁玉摸着下巴,思考着收屋税号银的可能性。

兴安不住的点头说道:“何止啊,这仅仅广州一地,这百万之众的城池,每个都能收个五十万两,三十四个百万城池,能收一千七百万两白银。”

朱祁玉不得不感慨的说道:“两宋有钱是对的,他朝廷能穷才怪呢,可惜大明不能这么干啊。”

“两宋为何能收这个钱”

“因为两宋不设田制,不抑兼并,不仅如此,两宋朝廷还贩卖官田,这就导致了两宋出现了难以想象的失地农民。”

“这些农民只能进城当牛做马求口饭吃,但是也有富裕起来的,这两宋能这么收屋税号银,是因为即便是把人收跑了,这城里有的是人买。”

“大明没法这么收。”

坐寇收钱也不是全无成本,这满城不事生产的坐寇,吃喝拉撒都是一大笔的开销,而且还要上供,这府里的衙役也要打点关系,这衙门里的方方面面都得打点好了,才算得上手眼通天,但是你要去打点关系,你总要有门路不是这就得给势要豪右们都得送一份。

这四大家分这五十万两,其实真得不算多了。

朝廷真的要收这笔钱,就得养这么多的人,真的能到太仓的又能有多少

其实也不是什么划算的买卖,不如把坊墙拆了,朝廷不收,坐寇也别想收。

“陛下英明。”兴安也想提醒陛下,收屋税号银,是真正的与民争利,是残酷的朘剥,尤其是在大明这种科层制官僚体系下,这加税最后都要摊到老百姓的头上。

“这年头,想要增收,还是开海抽分收关税靠谱啊。”朱祁玉点着面前的桉卷说道。

大明要设田制,抑制兼并,那就不能设立五十户制,就没办法收屋税号银,为了一年不知道多少的收益,这么折腾,不如开海,开海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朱祁玉拿起了另外一份奏疏,乃是户部尚书沉不漏沉翼的奏疏,他在奏疏中,提到了百姓生育的问题,朱祁玉认真的看完了这本奏疏,连连点头。

“朕最开始的时候是担心沉翼做不好这户部尚书的,毕竟沐阳伯金廉珠玉在前,现在看来,他还是不错的,至少没有脱离基层,凭空幻想。”朱祁玉拿着奏疏对着兴安说道。

金廉是有战功在身,曾经做陈懋的总督军务去往福建平叛,而后做户部尚书和大明皇帝配合极好。大明的新货币政策和开海事,在君臣的配合下,奠定了大明新财经事务的基础。

沉翼的这份奏疏,讲的是鼓励生育。

在沉翼看来,大明就不要怕生多了养不起,生,可劲儿的生,能生多少就生多少,养不起就迁民,生下来,总要活下去的。

大明眼下只有万万丁口,如果大明眼下有五万万丁口,以大明现在的亩产,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

怎么办

朝廷要调节这个矛盾,就必须要想办法安置,那就不能再次海禁,得把百姓们都放出去。

势要豪右们首当其冲,若是不让百姓们吃饱饭,那可是要敲掉他们的脑袋,从他们粮仓里找食儿的,自然也不会阻拦海贸。

户部是大明开海的既得利益者,大明国帑,从来没这么阔过,虽然仍有偶尔要拆借内帑的窘迫,被陛下的大珰骂两句讨饭的,但借陛下的钱又不丢人。

在陛下那丢点面子拿到的是里子,国帑充盈,面对其他六部,说话也气实,过去因为连足俸都发不出来,导致谁都能踩一脚户部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

在沉翼看来,当下,是最好的鼓励生育的时机。

在奏疏里,沉翼将生娃的成本分为了三大部分。

一部分那是婚配成本,随着大明大量进口朝鲜、倭国、安南、占城、吕宋等地的女子,婚配成本因为廉价的外番女子的冲击,不断降低。

第二部分是生育成本,随着解刳院医术的不断进步,大明惠民药局、大明行医的增多,生育风险在降低,婴儿存活率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第三部分则是养育成本,大明民间普遍是父母干活儿去了,家里的老大看老二,老二看老三,孩子看孩子,成本自然会很低,也是长兄如父这种文化的社会基础。

生,生的越多,大明的开海事就就越不能阻止;生的越多,就越不会人亡政息;生的越多,就能遴选出越多的贤良;生的越多,就越能倒逼社会生产力提升。

多生孩子,解百忧。

具体怎么鼓励

“富者田连阡陌,官缙绅衿优免隐漏人丁,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奸猾之徒又托为客籍以为规避,反多徭役。丁银与里甲、均徭等四差银留存地方,不入朝廷,私囊肥盈公帑亏筑。”

“每遇编审,有司务博户口加增之名,不顾民之疾痛,必求溢于前额,故应删者不删,不应增者而增,甚则人已亡而不肯开除,子初生而责其登籍。”

“沟中之瘠犹是册上之丁,黄口之儿已是追呼之檄,始而包赔,既而逃亡,势所必然。”

“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朱祁玉看着手中的奏疏,颇为感慨的念完了沉翼的最后一段话。

沉翼说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明朝的丁银、里甲、徭役等四差银由地方征缴,并不会押解入京,都留给了地方。

大明的四差银,都是建立在丁口之上,若是都留在地方公帑用于地方也就罢了,大多数都流入了贪官污吏的私囊之中,大约就是乡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的套路。

无错

因为这涉及到了地方肉食者的钱袋子,所以每每遇到黄册审编,有司为了增加丁银,就会不顾及民生苦楚,应该删的死丁不删,不应该增加的未成丁的新口增加。

富人豪强尽行花诡,得逃丁差,山沟沟里的贫者却变成了上上丁,一人九钱,连黄口小儿都要被追缴丁银,百姓逃亡,就成为了必然。

现象真实存在,问题是如何缓解这种社会矛盾和现象,原因分析的有理有据,沉翼是户部尚书,是事务官,可不是文渊阁、翰林院、科道言官的政务官,他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以景泰九年人丁为基础,从此以后,无论生多少,新人口永不加赋。

也不用地方有司费尽心思编排了,百姓们也不用逃亡来躲避了,丁差就按当下亿人口来核算。

新生儿的人头税,自此以后就取消了!

兴安听完了之后,止不住的感慨的说道:“看来最近户部是真的不差钱啊,连这等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都喊了出来。”

“破釜沉舟了。”朱祁玉十分确信的说道。

户部是为了户部自身的切实利益考虑,眼下开海如火如荼,只要市舶司正常运转,内帑和国帑对半收税,户部就不会陷入年年亏损赤字,连京官的俸禄都无法足额发放的窘境。

以前户部是反对开海的急先锋,比如永乐年间的户部尚书夏原吉就是多次忤逆太宗文皇帝,要求海禁。

主要是永乐年间的开海,是官船所得,皆入内帑,国帑一分钱捞不到,还要维护庞大的舰队、为舰队提供货物。

现在的户部成为了开海的坚实拥趸,主要是市舶司税务内帑、国帑对半开,陛下的内帑更像是大明储备金,这样一来,户部成为了开海的最大收益者。

户部上下,自然是五体朝天的支持,户部整天就是琢磨着如何将这种开海模式维持下去。

户部比皇帝陛下更害怕人亡政息,对于户部而言,没钱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

所以朱祁玉才会说,户部这次真的是破釜沉舟了。

“这份奏疏先给于少保看看,然后交给文华殿廷推吧,朕不做批复,如果都同意,朕自然乐见其成,但是阻力很大啊。”朱祁玉陷入了沉思之中。

“臣领旨。”兴安拿走了奏疏,去寻于少保去了。

于谦此时正在农庄法里忙活,岭南的情况和江西又有不同,趁着陛下到了广州府的第一把火,于谦将岭南地区的农庄法往前推动了一大步。

四大家的良田,成为了官田而后用置换的手段,连田阡陌成为了农庄组建的第一批田。

这样一来,岭南农民参加农庄法热情高涨,一些犹豫的小农地主,看到朝廷拿出了这么多官田参与农庄,自然不再犹豫了。

剩余一些,会随着农庄法的不断扩大,最终加入农庄法。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于谦摘下了斗笠,将手在短衫上擦了擦,脚踩在铁锹上,对着阳光打开了奏疏,他今天是走进了田地,踩得满脚是泥,考察田亩水文等事。

不会种地的世侯武勋,怎么能做好百官之首的少保呢

于谦看完感慨的说道:“好啊,难啊。”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北宋小厨师汉厨江山权色封侯冠冕唐皇承包大明一戟平三国不宋我的道姑师父支点阿兹特克的永生者抗战之重生周卫国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天唐锦绣贞观楚王绛色大宋我夺舍了隋炀帝大明虎威军门奸臣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长平长平权行天下明朝谋生手册三国之替身王者明末之生存危机逍遥初唐大秦:造反从坑爹开始穿越了的学霸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我欲扬唐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穿越大明之唐伯虎娶秋香长安四象重燃热血年代带着商城去大唐一品布衣铁甲轰鸣内医品狂妃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抽个美女打江山天风大唐最强路人甲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舌尖上的大宋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三国麴义传神三群聊:三国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大明孽子一瘦解千愁贞观医仙山谷长人茶大明极品皇孙【完】暴王偏爱小萌妃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综穿]相依为命逍遥小地主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绝世宠臣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乱世小土匪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谍海英雄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大楚第一赘婿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寒门霸图一梦南唐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浮生逍遥郎三国:我,汉少帝令群臣以死效忠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历史:老祖宗被二创创疯了不见长安从敌国开始征战地狱笑话:给乾隆看后宫如懿传三国秘事第二部大唐广播站2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奋进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三国少年时代大明,世界第一强国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棺越:开局便是冒牌货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三国:坑爹系统,我偏助刘不助曹大汉谍商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三国之制霸寰宇远古永恒东汉不三国我在大秦发展高科技穿越水浒的医者蜀汉之昭烈大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