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条政令当然对大明好,这是取消人头税,人头税就是割人头才能收到的税。

对百姓而言,这就是生孩子最大的阻碍,每生一个,就多一份税,谁还肯生

对于脚踩黄土泥巴会下田的于谦而言,他最反感那些翰林院的翰林们叫嚣,收了丁差才能保人丁兴旺。

连村口大槐树下的大爷,都知道这是谬论中的谬论,这个逻辑清晰而简单。

罗马的主体罗马人,就是在人口税的大棒之下,逐渐消亡,最终让蛮族实现了鸠占鹊巢,取而代之。

这条政令施行有三个基础。

第一方面其实对朝廷的财政收入,并不会产生影响,丁差等四差银和劳役,其实并不会送到朝廷,完全留在地方,这部分钱其实都用在了养官事上了,停止加派,朝廷的收入并不会减少。

第二方面,减少对百姓的朘剥,每年各省编审皇册,向来都是只增不减,但是遮奢豪户通过各种手段隐藏丁口,这个税赋其实不停的转移支付,摊派到了百姓的头上,一旦这条政令施行,那各地就没有隐藏丁口的动机了。

第三方面,国帑充裕是基础中的基础,国用所需并无遗误不足之虞,所以才能如此大大方方的减免这个加派,这也是这条善政由户部提出的原因。

“难啊,难。”于谦看着手中的奏疏颇为无奈的说道。

兴安有些奇怪的问道:“难在哪里”

于谦看着脚下的田亩,叹息的说道:“眼下大明各州县丁地各不相涉,往往田多者不输一丁差,家无寸土者反需输纳数丁差。”

“如此这般,无地贫民即使在丰收之年也生活艰难,结果便是卖儿卖女,乞食地方;遮奢豪户家宅百亩,佣仆数十,出入前呼后拥,餐盘山珍海味。”

“这是动了多少人的钱袋子,你说这事儿好办吗”

“一条政令,但凡是朘剥百姓,就会最快的被执行;一条政令,但凡是阻止朘剥,便是千难万难,如烈火石灰,千锤万凿方出深山。”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兴安听懂了,陛下登极十年,兴安做了十年的内相大珰,他知道于谦说的是实情,一条政令能够被执行的基础是,科层制官僚体系的利益不受损害,否则就是血流成河。

科层制自然让大明变成了一个精密的机器,完善的组织机构,可以让战略、战术、政令,贯彻执行,而大明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科层制官僚的组织机构。

同样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者,想动分配,不流血是不可能的。

上一次搞考成法,陛下那是亲征平叛才最终推行下去。

“那该怎么办”兴安有些担忧的问道。

于谦拄着铁锹,看着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忙碌的百姓,这些最勤劳的人,不顾酷热,在田里忙忙碌碌,略有些失神的说道:“其实吧,陛下可以不做。”

“陛下动的谁的钱袋子”

“士林文臣,他们掌控了风力舆情,握着笔杆子,等待陛下龙驭上宾之后,他们会用最最最、最刻薄尖酸的字句,把陛下给骂的狗血淋头。”

“而且还面临着这帮家伙的反攻倒算,人亡政息之后,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本来的样子,陛下做的这些,看似都是无用之功。”

“陛下为了谁呢”

兴安摇头说道:“这人亡政息,陛下曾言:流云过千山,大江漫沧田。做了这么多,终归能够留下些什么,总归会有痕迹,江山社稷变得更好,是陛下曾经来过。”

“陛下不求虚名,常言:烈风卷脏烂,荣辱春秋断。他们怎么骂,陛下又听不到,还不是随他们骂总归陛下的荣辱,不是文臣墨客去评断,他们没有资格,而是由滚滚春秋去评断是非好恶。”

于谦愣了愣说道:“流云过千山,大江漫沧田;烈风卷脏烂,荣辱春秋断。这是陛下写的吗”

“是。”

“好诗,叫什么名字”于谦言简意赅的评价了陛下的诗词,他不能说不好,毕竟是陛下写的。

“南巡有感。”

大明皇帝的诗向来没什么格律可言,当然也没有哪个文进士有胆子说陛下没有格律,但是一看就陛下亲自写的,没人代笔润墨。

比如这句烈风卷脏烂,就是陛下以前说过的,历史的风会把坟头的垃圾吹走。

大明并不需要一个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喜欢附庸风雅的皇帝,有文化、能吟诗作赋,却事事图虚名、要脸面的皇帝陛下,不是大明需要的。

诗词这东西,向来明志,写几万首诗,有时候不见得有这一首诗来的让人安心。

大明需要这样的陛下。

“农夫父子暴露中野,不避寒暑,捽屮杷土,手足胼胝,办吧,百姓很苦。”于谦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态度,他做出了表态,他拿过了奏疏,准备写上自己的意见后,发回京师,做自己的廷议意见。

“于少保还有痰疾,这么热的天,要不回了”兴安有些担忧的说道,陛下时常关注于谦的身体状况,尤其是这痰疾,发作起来夜里失眠,白天还要忙于政务,那于谦还能为大明效命几年

于谦看着手中的家伙什,再看看兴安,无奈的说道:“到底我还是世侯武勋,虽然不如石亨、杨俊、袁彬等人勇武,又不是一碰就碎的瓷器,痰疾那都十年前的老黄历了,身体好着呢,不用担忧。”

于谦最怕的就是大明不能好,心力交瘁,才是对身体最大的消耗,事事忧心,他身体能好才怪。

“那咱家先回去复命了。”兴安见劝不住,又看于谦面色红润中气十足,相比较去年,又胖了几分,便不再劝了。

大明皇帝和大明百官之首之间有政见不合的时候,但是在大事上,从不模湖,在鼓励人口生育这件事上,君臣达成了高度一致。

于谦将自己写好注解的奏疏,再呈送陛下,又细细商谈了一番其中的细节。

而后朱祁玉又把有他批复、于谦注解的奏疏送回了京师,让襄王主持廷推,看看大明师爷们的想法。

而此时京师之内,随着陛下远离京师,便愈加安稳了起来,尤其是襄王殿下搞的告密,更是让群臣劳心费神的应对,朱瞻墡虽然压力依旧很大,但还能撑得住。

至少要撑到陛下回京才是。

朱瞻墡喝了口茶,对着罗炳忠问道:“二哥在宗人府,怎么样了”

二哥,自然是郑王朱瞻埈。

朱瞻墡在京师搞降袭制,朱瞻埈跳出来反对,被朱瞻墡抓紧了宗人府里关了禁闭,不顾亲亲之谊,不能不说朱瞻墡的确心狠手辣。

罗炳忠笑着说道:“好着呢,住着雅间儿,吃喝不愁,偶尔还请太常寺的乐户去听曲,就是不能出门罢了,比在开封郑王府要惬意些。”

朱瞻埈是庶子,他的郑王府可远远不如襄王府。

襄王府就藩的时候,共食邑两万顷,而挂靠王府田亩高达五万顷,可是郑王府就藩时,一年仅万石宗俸可以领,就这,还要折钞七成。

到了京师,郑王的日子反而过得舒适起来了,过去一年领三千石米粱,到了京师,因为陛下都发足俸,折银也是按市价折银,郑王一年领五千银币!

可谓是云泥之别。

“那就好,还能听曲。”朱瞻墡点了点头,他并不是不顾亲亲之谊,可是坐在监国位上,推行降袭制,他只能这么做罢了。

朱瞻墡正襟危坐的看着面前的两本奏疏,面色沉重无比。

一本是《名教罪人》,一本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疏》。

名教罪人法,陛下从没用过,但是这个时候,突然提出了这个法子,显然是为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令,能够顺利推行。

典型的不让开窗就掀屋顶的威胁。

“殿下,陛下准了”罗炳忠看着那本减税疏,满是疑惑的问道。

朱瞻墡点头说道:“准了,让廷推。”

罗炳忠知道这本奏疏的难点在哪里,知道阻力有多大,他无奈的说道:“殿下,臣愚钝,这事儿这么难办,为何还要办呢”

“这你就不懂了。”朱瞻墡听闻罗炳忠闻讯,便满是笑容的说道:“这是国之长策,一旦廷推通过,陛下朱批退行天下,地方官绅要么造反,要么执行,这东西,很难很难很难人亡政息。”

罗炳忠大感疑惑的问道:“哦还请殿下解惑,此条政令为何不会人亡政息”

“啊这个解释起来很麻烦的。”朱瞻墡看了看自己的茶杯。

罗炳忠是朱瞻墡的长史,他去取了热水,给朱瞻墡泡上了新茶,笑着说道:“新茶,蒙顶甘露,殿下给臣讲讲。”

“嗯。”朱瞻墡抿了口茶,笑着说道:“你还记得于少保当初怎么整治京营军将克扣军饷之事吗”

罗炳忠点头说道:“记得,记得!后来户部尚书沉尚书还想把这个推而广之,预存一年饷银,月初支取,但是陛下并未完全朱批,而是让官厂先行存三月劳动报酬。”

预支饷银的法子是于谦学习岳飞岳家军的做法,自从岳飞死后,南宋再无此法。

朱瞻墡颇为感慨的说道:“复杂事情简单解决,这是于少保一贯以来的做法。”

《仙木奇缘》

“只要你能理解了这个政令为何能治得了克扣军饷,你就能理解为何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不会人亡政息了。”

“自上而下的监察总归是有不到位的地方而且很容易互相袒护,但是自下而上的监察,则会形成组织,最后上下对进,这克扣饷银之事,就没有发生的可能了。”

“一旦陛下圣旨传至天下,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天下百姓知道自己不用纳这个人头税之后,你若是再收,就难上加难了。”

“这个关键就是上下对进,如果自上而下的监察失效,或者自下而上的监察失效,那这个政令就会被破坏了,地方官吏就会巧立名目,横征暴敛。”

“自下而上自不必说,老百姓肯定不乐意加税,就像是军士肯定不愿意领不到军饷一样。那么自上而下呢”

罗炳忠认真思考了许久,才理顺了其中的逻辑,愣愣的问道:“自上而下呢”

朱瞻墡老神在在的说道:“如果为上者愿意失去权柄,那自然会放弃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了,亡国三兆,政怠宦成嘛,老生常谈的事儿了。”

“殿下高明!”罗炳忠恍然大悟。

罗炳忠懂了,正常情况下,让为上者失去权力,比杀了权力拥有者还要难受万分!

所以古怪就古怪在这里,也是为何政怠宦成能成为亡国三兆之一的原因,明明不用费什么力气,偏偏懈怠,大权旁落,神器被人僭越。

这自然指的是稽戾王和王振了。

陛下也用宦官,兴安、成敬都是宦官,但是陛下怎么用事事依仗事事听从

给兴安一万个虎胆,兴安也不敢湖弄陛下,更别提教陛下做事了。

朱瞻墡面色古怪的说道:“有时候权力来的太容易,反而不知道珍惜了。”

罗炳忠大惊失色,赶忙说道:“殿下!这话可不兴讲啊。”

朱瞻墡坐直了身子说道:“讲,有什么不能讲的!景泰年间的大明朝,群臣能骂陛下是亡国之君,讨论亡国四祸亡国三兆,孤还有什么不能讲的”

“孤讲的有差吗这是事实啊。”

“当年陛下为何组建勋军”

“就是为了让这些世袭的伯侯公们有个选择,一个是当米虫混吃等死不视事,想视事,就得拼死不辱家风,你看看京城那些世爵,有几个孩子在战场拼命的”

“英国公家的张懋算一个,成国公府的朱仪是为了他们家恢复爵位,定西候蒋琬那是被逼到绝路了,才在徐州城门拼命的。”

“杨洪那个长子杨杰,那是个什么东西”

“杨俊班师回朝,连进门给亲爹磕个头都不让,不是做的太过分了,陛下理他吗杨俊靠自己也能挣个侯爵回来,陛下实在是看不下去来,才治了之杨杰。”

“权力这东西,本就是来的太容易,才不知道珍惜。”

门房匆匆赶到,俯首说道:“殿下,胡尚书到了。”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北宋小厨师汉厨江山权色封侯冠冕唐皇承包大明一戟平三国我的道姑师父支点阿兹特克的永生者抗战之重生周卫国天唐锦绣贞观楚王绛色大宋全球狙杀我夺舍了隋炀帝奸臣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长平长平权行天下明朝谋生手册三国之替身王者明末之生存危机大秦:造反从坑爹开始穿越了的学霸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我欲扬唐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穿越大明之唐伯虎娶秋香长安四象重燃热血年代逍遥初唐带着商城去大唐一品布衣铁甲轰鸣内医品狂妃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抽个美女打江山天风大唐最强路人甲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舌尖上的大宋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三国麴义传神三群聊:三国潜伏从伪装者开始李强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大明孽子一瘦解千愁贞观医仙山谷长人茶大明极品皇孙【完】暴王偏爱小萌妃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综穿]相依为命逍遥小地主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绝世宠臣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浮生逍遥郎三国:我,汉少帝令群臣以死效忠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历史:老祖宗被二创创疯了不见长安从敌国开始征战地狱笑话:给乾隆看后宫如懿传三国秘事第二部大唐广播站2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奋进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三国少年时代大明,世界第一强国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棺越:开局便是冒牌货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三国:坑爹系统,我偏助刘不助曹大汉谍商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三国之制霸寰宇远古永恒东汉不三国我在大秦发展高科技穿越水浒的医者蜀汉之昭烈大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开局村花来救驾,吾许你一个天下家父汉武帝!绝世小书儒大明: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变身武则天,我征服了李世民穿越古代和离妇,她把娘家兴旺了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