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后,敌我双方便各自准备完毕。
张义来到萧思礼身边,低声劝说:“老爷,城上不安全,还是下去吧。”
此时的萧思礼却像变了个人似的,态度坚定的摇了摇头:“不行!朱韬重伤,我这个监军再离开,军心士气还要不要了?将士们该如何想?”
张义见此也不再劝说,只得吩咐侍卫去找几面盾牌过来,将对方围在中间。
不得不说,飞弹对轰的这招确实厉害,战事才开始不久,西夏一方的八牛弩,就有一架被炸的粉碎,连同操弩的一队兵卒都没能幸免,一起去见了阎王。
萧思礼见一击得手,顿时来了精神,催促着城上将士加快发射速度,争取用最短时间,将敌军的几架八牛弩全部炸毁。
正在这时,经过简单包扎的朱韬已经回到了城头。不仅对被剥去指挥权没有表示任何不满,还向萧思礼深深施了一礼。
“朱某谢过使君!”
萧思礼只是云淡风轻的回了一句“份内事”,就将目光重新投向城外。
这场新式战法并没有持续多久,只是半个时辰,就以西夏所有八牛弩被炸毁结束。
当然,辽国这边也没好过多少,以损失七架八牛弩和四十枚炸弹的代价惨胜对手。
辕门前的拓跋厉对这一结果久久无言,更是对继续讨要军需的拓跋鹰置之不理。
他看的出来,下打上,己方占不到任何便宜。除了持续消耗八牛弩和炸弹外,对于战争的走势,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
直过了良久,他才长叹一声:“终究是走到了这步!”
说完,便态度决绝大手一挥。
传令官得到指令后,立即舞动手中令旗。
霎时间,两万西夏将士分成了三队。
盾牌手踩着整齐的步伐,掩护着万余刀名斧手向大同城缓缓靠近。
弓箭手紧随其后,只待进入射程范围,密集的箭雨就能覆盖整个城头。
最后则是十余座云梯,井阑,在一众彪形大汉的推动下向城墙进发。
城头上的众将士,见敌军放弃了新式战法,回归最为普通的攻城战,顿时长舒一口气。
在朱韬的指挥下,众人立即撤去八牛弩,换上早已准备好的滚木礌石,炉灶也被架起,铁锅里面熬煮着金汁。
至于炸弹,由于数量有限,不舍得轻易浪费,索性搬到城下悉心保管。
张义见此情景,在心底长舒一口气。
这才对嘛,你们两方不大量消耗兵力,又怎么让大宋军队有机可乘?
“老爷!刀枪无眼,这里实在太危险了。况且,城上有朱将军呢,还是让小子送您回府吧!”
萧思礼也知道自己发挥的作用有限,索性来到朱韬身边。
“防着点西夏人做手脚,尤其在城下埋炸弹。”
又向对方叮嘱了几句,这才在于则成和侍卫的簇拥下打道回府。
稍后,张义目送着对方走进府邸,这才拨转马头,向着城东一处街巷赶去。
“郎君,您怎么来了?”
一身泥土的魏峰打开院门,就热情的请对方进去。
张义迈过门槛,就看见院子里堆着不少泥土。
魏峰则在旁介绍:“就我们兄弟两个,进度实在慢了些。”
说话间,就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将于则成让到了屋里。
张义上下打量对方一番,轻声说道:“也不用太拼,只要尽力就好。”
魏峰道了声谢,就问起刚才发生的爆炸声是怎么回事。
张义一边向对方解说战事,一边走进正堂房间,就见桌上堆放着一些酒水吃食,再去里屋卧室查看情况,就见墙边斜靠着一张大床,而原本放床的位置,地面上有个两尺直径的地洞,一架简陋木梯斜倚在洞壁边缘。
探头向下看去,只见足有七八尺深的地洞下面有烛光来回摇曳。侧耳倾听,依稀能听到魏海挥舞镐头挖土的声音。
“挖进去多少了?”
张义收回目光,转头看向魏峰。
魏峰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才挖进去五六尺,照这个速度,挖成郎君要求的密室,至少还得四五天吧。”
张义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距离自己与老太监约定的点火时间还有整整五天。
嗯,时间刚刚好。
心念及此,张义拍了拍对方肩膀:“也别太辛苦了!适当的休息一下也不打紧的。”
魏峰咧着嘴笑道:“郎君,没事的,咱们兄弟有的是力气。”
张义稍作盘算,就轻声叮嘱:“记得找些木料回来,每挖一点,就用木头撑住,可别挖着挖着就塌了。”
“是!属下省的!回头就去找些材料回来。”
张义又叮嘱对方把院子里的土清理干净,这才大摇大摆的出了院子,向着平安仓赶去。
稍后,等他见到司仓参军李盟,同样被问起城外的战斗情况。
“安心!咱们城里城外有十几万大军呢,西夏人猖狂不了几天。”
张义说的风轻云淡,仿佛没把十万敌军放在眼里似的。
李盟见对方说的轻松,这才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随后,就引着于总管向值房走去。
路上,张义开口询问:“咱们的存粮,还能坚持多久?”
“原本供应守军是绰绰有余的,至少能吃月余不止。不过,朱将军又从南边调来了五万人马。如今这些人的粮草也从平安仓支取,这样算下来也就二十天吧。”
李盟管理粮草多年,一些数据张口就来。
张义每天都来平安仓走一遭,心里自然清楚。至于询问这个,也是另有目的。
只见他眉头紧蹙,仿佛在担忧什么。
李盟连忙询问:“总管,怎么了?”
张义却是不理,而是在口中喃喃自语:“二十天……,嗯……,二十天,这……,恐怕不够啊。”
李盟果然上当,立即追问:“总管,二十天还不够?刚才你不是还说西夏人坚持不了几天吗?”
张义摆了摆手:“话不是这么说的!就算打退了西夏人,还有南边的宋军呢!人家可是虎视眈眈的等着捡便宜呢。”
“啥?宋军也要来攻打大同?”
李盟大吃一惊的同时,也不免担忧起来:“于总管,那可如何是好。要不,要不就给上京去信,让他们调运粮草过来吧。”
“你说的容易!”
张义白了对方一眼:“一去一回得多少天,你算过没有?而且,我听说上京的粮草也吃紧,恐怕筹集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