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等什么?”
“直接强攻,死活不论!”
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来到青汉皇宫之前,廉颇便直接对着包围在四周的晋军士兵下令道。
在场之中,大鱼不少。
刘秉忠、申不害,这些人都是青汉的顶级文官,在青汉的文官之中,是能够排得到前三的。
他们在青汉之中的地位,几乎相当于大境之中的管仲、刘伯温之流。
不过,这些人对于青汉的忠诚也是出了名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当初刘秀和刘彻的残党了,这些人当年既然千里迢迢的折腾,大概率也不会是什么软骨头。
要不然的话,他们当年的那些折腾又有什么意义?这个时候他们要是骨头软了的话,就相当于直接将他们的前半生全部都否定了!
说白了,这些人前半生折腾来折腾去,就是不愿意向晋军低头,心中必然是由什么东西支撑着他们的。这个时候,也同样会支撑着他们的脊梁。
故而,廉颇也不愿意再费什么心,说一些什么劝降的话了。
毕竟,不说全部,至少对于在场之中的大部分人来说,是没什么意义的。
反正,对于他来说,将功劳拿到手就行了。
他都一大把年纪了,没必要继续去折腾了。
而这些人的人头,就是对于他的功劳。
事实上,廉颇下达了死活不论的命令,在拿到功劳的同时,又何尝不是想成全他们?
这世上很多人,终其一生,要的不过是一个生前身后名罢了!
以身殉国,这放到哪里,都绝对是一个熠熠生辉的身后之名,难以被玷污。
世人所谓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虽有其理,可放在浩瀚如烟的历史之中,却也并不全对。
西晋成功的实现了大一统,可是胜者为王了吗?
放到后世的人心之中,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战国七雄之中的其中六家,再到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不都是失败者吗?
不过,影响这个时期的文臣武将,千古传唱吗?
南宋不是失败者吗?可是这影响了负帝跳海的陆秀夫史书留名吗?
灭亡的大明也不是失败者吗?
可是太监王承恩随其主崇祯皇帝的步伐,也吊死在旁边的海棠树上,直接让其在史书上开了一页。
事实上,但凡能够千古留名的帝王,也从来不屑于去抹黑他们的对手!这般的帝王,能够真正成就一番大业的,有几个会去做那般没有风度的事情?
要真如此的话,羽之英勇千古无二这句话也传不下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同样不会出现在历史记载之中。
登顶天下道路上的这些对手,他们仅仅只是对手,并非是不死不休的仇人。
所以,廉颇也不介意成全他们!
至于说,如果在场的一部分人投降他们大晋,对于他们大晋有没有好处?
那肯定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但是,除非是刘秉忠、申不害这种级别的人物,要不然的话,那个所谓的好处都是有限的。
自然,也就没到了让廉颇操心到那种程度的地步。
他廉颇,到底也是一名将军,而不是一名政客!
他为人行事,先是从心,而后才是利益。
事实上,这个时候青汉皇宫之内,不是没有犹豫的,袁谭就是这其中一个典型。
“显思,莫要毁了四世三公袁氏清名,也莫要堕了本初公之威名!”袁宏道似乎是看出了袁谭的犹豫,将他拉到一边小声道。
青汉这边,上到刘秉忠、申不害、王廖这样的高层,下到陶宗旺、金大坚这样的青汉底层人物,分明一个个的都做出了以身殉国的准备了。
这个时候,袁谭要是搞出一出举白旗的事情的话,那真就的是千古留名了!
毕竟,这凡事最怕的就是对比!
要是大家一起投的话,也显不出什么来。史书之上,就算是有所记载,也不过是一堆名字之中的一个只言片语。
可要是整体殉国,就你一个人投的话,那后世那些写史的,搞不好就得把你拎出来单独写个几页,给你单独开上一篇。
并且,一起附带着四世三公与袁本初都得被拉下水。至少一个虎父犬子之评,多多少少都跑不了。
所以,在场之中,大家不是每一个人都不怕死,那小部分就算是有所犹豫的,但这个时候也是将他们架在火架子上烤。
他们自己就算是犹豫了,可旁边的人也会帮他们下定决心的。
而且,那些准备殉国的,少部分不把家眷放在心上,另一部分也完全不担心家眷会受到报复。
至于其中道理,也无须多言。毕竟,晋军和晋将也同样要多少注意一下他们的名声。
一个时辰之后,青汉皇宫的宫门正式被踏破。
赵子龙、马灵耀、温琼等将一拥而入,王廖、霍峻、高干、韩荣、刘良佐等将依旧是拼死抵抗,誓要战至最后的一兵一卒。
只不过,在源源不断的晋军兵力的冲击之下,兵力几乎要损失殆尽的他们显的太过渺小,到了最后,青汉皇宫之内的八百太监,也一个个提刀杀出。
虽然在大晋兵马之下,这八百太监不过是随意除之,可这些人竟像是那些青汉的正规兵马一样,战至最后一刻,也不愿投降。
最终,王廖、霍峻、高干、韩荣、刘良佐等将,一个个先后倒下。
王廖身中数枪,面南而死!死前,仍连续高呼三声,大汉!大汉!大汉!
霍峻在混战之中,被斩断一臂,但却犹自奋力冲杀,伤重力竭而死。
高干,万箭穿心而亡。
韩荣,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之后,已经精疲力尽的他,独自坐于尸山血海之上,怒视向他一步步包围而来的晋军,最终拔剑自刎。
刘良佐,连续斩首十三级之后,被一队长枪兵捅成了一个筛子,可是,在临死的时候,却用尽最后的力气,用自己的身体支撑住大汉的汉旗不肯松手。
而当厮杀声渐渐平息的时候,青汉皇宫之内,一束火焰也随之升腾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