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科夫看着眼前处在怒火上的鞋匠委员,他不敢讲真话。
为了自己的乌纱帽,马林科夫只能硬着头皮的回答道:“长官,贝利亚同志家里似乎出了点岔子,目前联系不上了!”
当马林科夫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整个办公室里的十几号人面面相觑,办公室的气氛也陷入到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大家都不是傻子,此时此刻联系不上贝利亚那就代表着后者也大概率跑路了,只是谁也不愿意当着领导的面再戳领导的肺管子。
要是因为这件事情惹得鞋匠不快,那就是全家到劳改营旅游了。
鞋匠委员深吸了口气,他有些不愿意相信内务部一把手和二把手都跑路的事实,他还是沉住气问了一句:“你派人到他的住所去了吗?”
知道躲不过去的马林科夫只能硬着头皮回道:“长官,我已经派士兵去了,但是那里早已经是人去楼空了,贝利亚的家宛如遭了劫匪袭击一般,现场非常的混乱,所有的汽车都被开走了。”
在他说完这句话后,坐在椅子上的鞋匠直接将他心爱的烟斗扔在了地上。
“该死的,该死的!”
“弗拉基米尔跑了你们没有拦住,现在贝利亚也跑了你们还不知道,我要你们这些饭桶能干什么吃的?”
暴跳如雷的鞋匠是彻底爆发了,他感觉这里的所有人都在嘲笑他。
笑他的内务部两名得力手下全跑路了,并且带着在莫斯科地区的内务部办事员全跑了。
现在整个莫斯科的街道到处都是拖家带口跑路的内务部官员。
许多不知道内幕的莫斯科本地官员还以为发生了兵变,一个个也是争先恐后的逃离莫斯科。
莫斯科的地铁内挤满了避难的百姓,要知道越是人多的地方流言蜚语的威力越强。
俗话说三人成虎,如今几万人乃至几十万人乱的跟没头苍蝇一般,这也导致谣言越传越离谱。
什么大明帝国和普鲁士派遣了轰炸机要轰炸莫斯科,什么莫斯科爆发了鼠疫。
还有人说鞋匠委员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清洗,洗去一切旧沙俄时代出生的人。
想要消灭谣言的最好方式就是澄清谣言,发布权威消息引导大众趋于冷静。
可沙俄目前连每家每户拥有一台收音机都做不到,怎么可能会让所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更何况今日发生的事情属实让人难堪,总不能说内务部里两位德高望重的长官跑路了吧?
这不是啪啪打脸之前新闻对沙俄内务部的歌功颂德吗?
克林姆林宫里的骂声一直到了傍晚8点才停止,骂累了的鞋匠才又重新坐下来思考应该怎么做。
“马林科夫,你现在立刻联系伏罗希洛夫元帅,让他带领莫斯科军区的士兵封锁莫斯科市区的一切路口,禁止任何人和汽车离开莫斯科!”
“莫洛托夫,你去让邮电局发布一则新闻,就说内务部的一伙叛军正在进攻莫斯科,让所有百姓待在家里面不许出来,我们已经组织军队围剿叛军了!”
......
鞋匠委员一口气下达了十几条命令,让办公室里的十几号人全部出动,不仅实行了航空管制,还下令所有军队戒严。
可令他想不到的是在遥远的乌拉尔军区里,那里的部队都快乱成一锅粥了。
所有人都在拼了命的往大明边境口岸跑,甚至有些士兵只是跟随大众,见到别人跑了他们也跑。
除了士兵以外,那些平日里在边境线附近居住的百姓们也是趁乱跑路。
平时因为沙俄士兵经常巡逻,百姓们想去大明也去不了,现在士兵们都开枪互射了哪能管得来平头老百姓?
鞋匠委员也是低估了大明间谍在沙俄内部的体量。
仅仅是弗拉基米尔一人在内务部里经营了二十多年,不仅手下多,并且关系还是错综复杂的。
老大跑了手下不跑那就是傻子,等着被九族消消乐吧。
弗拉基米尔一跑,那些跟他关系不错的上千名中下层官员也跑。
官员们都跑了办事员也得跑,这就像是羊群效应一般,头羊一跑其他的羊跟着跑。
除了弗拉基米尔这一个大明特工跑路以外,还有几百名大明特工被牵连的跟着跑。
因为他们的工作部门和内务部有关联,内务部完了他们也得跟着完蛋。
关键是大明的特工级别还不低,每个人手下少说管着几十号人。
5月2日傍晚的沙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俨然成了一场真实的跑男比赛。
人们都在莫名其妙的四处乱跑,谁也说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
莫斯科公馆区,各国的大使站在阳台上看着外面街区的骚乱,时不时的还伴随着枪声和爆炸。
“哦,我的上帝啊!这些沙俄人到底在干什么?怎么全都在逃离莫斯科?”
普鲁士大使舒伦堡端着凉茶站在阳台上眺望着远处的骚乱。
在大使馆楼下,普鲁士人的使馆卫队早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200多号士兵手持冲锋枪和98K步枪严阵以待。
倘若那些沙俄人敢冲击他们的使馆,那么这些士兵会毫不犹豫的开火。
在普鲁士公馆隔壁的大明使馆内,大使王亮畴正在将莫斯科发生的骚乱汇报给大明国内。
“大使,根据我们目前得知的消息,蜂箱已经成功的逃离了莫斯科,他们应该会在5月3日清晨8点钟出现在乌拉尔地区附近,我们得让空军去接应他们!”
一名手下拿着一封截获的电报递给了王亮畴。
“沙俄真是乱成了一锅粥,发电报都用明文发了,生怕我们不知道啊!”
王亮畴有些乐呵的看着手中的电报。
他能理解沙俄人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发明文电报。
因为沙俄使用的加密系统有些复杂,在紧急情况下根本翻译不出来电报。
等到电报翻译出来了,黄花菜都凉了。
“你去给隔壁的普鲁士大使送一份电报,让他也把莫斯科的事情发给国内,也不知道普鲁士和咱们国家啥时候出手,按道理来讲现在是个很好的时机!”
“是,大使!”
半个小时后,普鲁士的情报官就收到了来自莫斯科的电报。
他们对于莫斯科发生的事情大为震撼,立马将这份情报呈递上去。
得知消息的画家兴奋不已,他认为这个绝佳的机会,要趁着沙俄内忧外患的时候主动出击。
“告诉迈耶把海狮计划先放一放,让他的空军都往东线去,我要干一票大的,拿下欧陆粮仓!”
.......
乌拉尔边境口岸,大明边防士兵站在要塞的了望塔上目瞪口呆的看着对面的沙俄士兵正在手足相残,枪声和爆炸声一刻也没有停止。
“长官,有一队举着白旗的沙俄军队正在向我们靠近,咱们该怎么办啊!”
一名了望员大声的朝着下方喊道。
从对面爆发枪炮声之后,驻扎在乌拉尔边防口岸的第134步兵师就做好了战斗准备。
师长李云龙准将还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了上级。
天不怕地不怕的李云龙就是盼望着能真刀真枪的跟沙俄人干一架。
按道理来讲在战争时期一名师长大概率是少将。
可在和平时期将官的数量就得控制,没军功想要晋升就得熬资历。
为了让那些上校有盼头,大明帝国将会定期晋升一些人为准将。
这准将其实和大校差不多,但是毕竟带个将字,还是能让不少军官满足的。
要想从准将升为真正的少将,嘿嘿那就得凭借军功啊!
李云龙的第134步兵师从琼州岛调到沙俄的这2年时间里无不盼望着对面沙俄士兵给点力,最好打起来。
现在老李得知了这一情况后恨不得立马冲上去把沙俄那帮狗娘养的家伙全都给突突了。
“嘿,都他娘的给老子打起精神来!”
“看见那边儿的沙俄士兵没?他们要是敢开枪打过来,就给老子狠狠的打,那可不是人啊!是行走的军功,是行走的勋章啊!”
走在边境要塞上的李云龙大声的嚷嚷着,生怕哪个士兵不给力放跑了沙俄士兵。
“师长,师长,不好了,咱们没仗打了,那些沙俄人是来投诚的,走到咱们要塞前就把武器给丢了。”
“他们还要求我们遵守日内瓦公约,善待他们!”
两名士兵气喘吁吁的跑到李云龙面前告诉了他这个消息。
“什么?这群狗日的真他娘的晦气,怎么能投降呢?老子的这些兵是不是白白准备了两年?”
“那些投诚的士兵都是哪个部队的?”
李云龙骂骂咧咧的问道。
“师长,这些沙俄士兵有的是乌拉尔第2、4、7步兵师的,有些是第2机械化军的,还有的是内务部边防师的。”
“什么?怎么都来投诚了?这群狗娘养的在搞什么鬼把戏?还有哪个内务部的不是督战队吗?督战队怎么也有来投诚的?”
“师长我不知道啊!反正得有十几万人想要往咱们大明跑,听说他们的将领也要来咱们大明!”
“嘿,这群王八羔子不会是家里闹饥荒来他妈的跟咱们抢饭吃的吧?走去看看什么情况!”
李云龙的愤怒众人也能明白,他们已经准备好了40米的大砍刀,这都准备砍下去了才告诉他们自己是友军别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