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潘文敏大声质问道:“你凭什么不经过我的同意就把我调到锦源?”
江惜月不急不慢道:“第一我是出版社的主编有权决定你的调任,第二你让锦源那边抢先一步去签方遒的小说版权,还把和我们合作的画手信息告诉了阎主编,这不知道的以为你是锦源那边的人,不然也不会那么为他们着想,或者说你单纯是私心作祟为了报复我抢了你的位置?”
“我……”潘文敏还想狡辩几句,就听她继续道:“你不用狡辩,事实如何我们心里都清楚,还是说你真想让我把阎主编请过来和你对质?我就怕真到那一步大家的面子都不会好看,所以我建议你还是见好就收。”
潘文敏神情顿时一脸颓败,听她的意思是阎主编那边什么都撩了,他就是想找借口狡辩都不行。他心里多少有点后悔了,两次给人添堵不成,反倒给她找到了处置自己的把柄。心里对阎主编的靠不住产生了恼恨。
他抿了抿唇,心想现在只能低头服软,不然真要调去锦源,那他的前途可真到头了。
“江副主编,我承认,因为对你的调任不满,一时想岔了才会做了错事,我向你道歉,希望你看在我在仁和工作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原谅我一回。我向你保证,以后我绝对不会再犯了。”
“潘同志,看来你还是并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江惜月神情严肃道:“你对我怎么看我并不在意,我在意的是你为了私心可以辜负我们社的全部同志的努力,差点影响我们社的效益。而且之前你让告诉锦源方遒的事时,我就给你机会了,是你自己不珍惜。”
江惜月把准备好的调任书放他跟前,“潘同志,同事一场,给你个忠告,你不能接替赵主编,并不是因为我,而是你能力不够,其次你与其有心思搞这些歪心思,不如想想怎么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要不是这个年代国企不好炒人,她真的懒得多费口舌。
潘文敏见调任书上面不仅有她的签字,还有赵主编的,心里顿时凉了一大截,本想着待会儿还去赵主编那里求求情,现在看来是没用了。
他一把攥紧调任书,恼羞成怒道:“不用着你的假惺惺的忠告。”
江惜月看着他一脸气愤离开,耸了耸肩。这个年代的国企不能随意炒人,她是算准了潘文敏和阎谬两人做的事不光彩,不敢对质,所以逐个击破。还好事情也如她所愿,把潘文敏这个毒瘤给清掉了,以后编辑部的人也就能安心工作了。
连着两天,编辑部的人见潘文敏一直没来办公室,还觉得奇怪呢,直到当天下午,才从人事部那里得知,潘文敏已经被调去了锦源出版社。
这消息一出来,社里的人满是疑惑不解。想不明白这好好的潘文敏为什么想不开要去坐锦源那边的冷板凳。
只有编辑部的人猜到一二。
叶芳语没想到江主编这么雷厉风行,才两天时间就把潘文敏这个吃里扒外的蛀虫给清走了。她心里是由衷的佩服。
而且汤美如和李申这两个老人,虽然不清楚具体缘由,但想也知道这事多半是江主编的意思。两人想到刚来对她的不咸不淡的态度,顿时有了危机感。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两人都很努力工作,对江惜月的态度也越发恭敬起来。他们都很清楚赵主编已经快退休了,以后社里她就是一把手了,再不识趣点,说不定哪天就也给调走了,这他们可不乐意。虽然现在的工作比之前的忙,可拿的工资待遇比之前好啊,他们是傻了才会和江主编对着干呢。
别说,编辑部没了潘文敏这个拎不清的后,工作氛围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家只想着怎么去找好的作者和作品,审稿校对,很忙但又充实。
赵良看到他们这个改变,心里很是感慨,他觉得就算让他现在退休了,他也没有遗憾了。
转眼到了7月,这个月里,仁和出版社也相继出了几本不同类型的书,有工具书、小说、历史题材解读的书等等。
当然有的书销量好,有的也不好,特别是工具书,销量并不高。不过这在江惜月看来读不同种类的书是有必要的,因为总有人用得着,就当是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了。
相对他们这边一派欣欣向荣,锦源出版社那边就有点乌烟瘴气了,特别是潘文敏调过来后,让他们编辑部的气氛变得特别不好。
潘文敏调过来锦源后,刚开始还低调了一段时间,但在他给社里出版了一本畅销作品后,自认为立了功。他那趾高气昂的做派又回来了。
本来锦源出版社的人对于刘小帼这个只喜欢拍马屁的关系户就很不满了,现在又来了一个潘文敏,而且还自以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动不动就对他们的工作指手画脚。
这当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于是时不时就会闹出点小矛盾出来。
李慕晴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去找了阎谬。
“主编,现在仁和那边接连出了好几本好作品,我们的同志呢,整天就知道闹来闹去的,都无心工作了。再这样下去了,我们出版社就真成笑话了。”
阎谬烦闷起身来回踱步,他心里真的后悔啊,他就不该让潘文敏这个祖宗调过来这边。可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啊。先不说潘文敏背后有关系,他也担心潘文敏把他们之前的事给闹出去让他颜面扫地。可继续让潘文敏在编辑部也不行了。
“你让小潘到我办公室来。”
李慕晴见他终于打算处理潘文敏了,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很快潘文敏就来到了主编办公室。
他扬起抹讨好的笑,道:“阎主编,你找我。”
阎谬定定打了量了他好一会儿,才道:“小潘,你调过来我们社是因为什么我们彼此都很清楚,我以为你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可你却让我大失所望。”
“阎主编,你不能只听信于别人的一面之词。”
潘文敏赶忙解释:“我能有机会调到锦源,我是很感激阎主编的,所以我很努力认真工作,最近社里最畅销的书就是我的诚意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