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寺宝藏被盗,彻底打乱了康熙的计划。
他是从父亲口里知道广元寺宝藏的。姚彬被抓后,供出了这个宝藏的秘密,但并没说出这个宝藏的详细地址,便驾鹤西去了,留下了一个天大的迷团,留待后人破解。
顺治曾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驻广元寺,对那一带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搜寻,试图找回那个宝藏,以解燃眉之急,但未成功。
康熙即位后,继承了父亲没完成的工作,继续寻找那笔宝藏。
由于顺治为了找到那笔宝藏,能做的都做了,康熙再也玩不出新花样,来超越父亲,便决定用另一种方式来破解宝藏之谜。
他和父亲一样,坚定地认为这笔宝藏是存在的,就埋在以广元寺为中心的这片土地上。为了找到这笔宝藏,父子俩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但康熙并没有像父亲那样,急于派人寻找。
这事顺治己做过,证明行不通。
因此康熙决定釆取另一种方式,来对付这个宝藏。那就是把这个宝藏当做朝廷的重点关注对象,把它保护起来,待有了一定的信息量后,由专人去发掘它,然后再取之为己用。
玩大规模的发掘,对山林会有毁灭性的破坏,而且还不一定成功。
为了防止这个不知位置的宝藏,被人窃取,康熙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用来守护这个秘密。在时间跨度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安排人值守这里,使之成为一场巨大的人力消耗。
因为驻守在这儿的,都是武林高手。
虽然这儿也出现过叫人惊悚的事件,如一个在这儿专管巡逻的和尚被杀在树林里,证明是盗宝人所为,着实叫人吃了一惊。
事后证明不过是虚惊一场,这里的宝藏一直没有被人盗走的迹象。
和尚被人杀害,只是证明盗宝人武艺高强,但他们明显不知道宝藏的埋放情况。
康熙始终认为,这些盗宝人和他一样,并没有掌握宝藏放置的详细地址。他们所谓的寻宝,不过是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在树林里乱碰乱撞。表明他们也是局外人,从某种渠道听说这儿有宝,来碰一下运气,但并不知道具体地址。
事实证明,要想挖宝成功,必须是挖宝当事人。这些挖宝人只是从某些渠道听说这儿有宝,来碰一下运气,一木实现自己的发财梦。由于他们并没参与埋宝,自然不可能成功。
如果是埋宝人,会不知道埋宝的详细地址?
对于埋宝人来说,这可是个重大事件,任谁都会把地址印在脑子里。
据传,二次放宝的人是在张信的带动下完成的。
由于他在寻找广元寺宝藏的行动中,在广元寺周边活动了好几天,对周边情况很是了解。也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发现了这个洞。
二次藏宝时,由于是黑夜,加上随行人员又是第一次来这儿,加上密林中情况复杂,极难辨别方向,如果没有张信的带领,几个随从怕在密林走都走不出来。
所以说,虽然藏东西的并不是张信一个,但知道详细地址的,肯定只有他一个。
这是根据藏宝洞周边的环境所做出的判断。
如果周边没密林,一马平川,那所有参与藏宝的人,都可能是未来的取宝人。
而现实情况,能做到这一切的只能是张信一人。
听到广元寺发现秘洞的消息后,康熙倒吸了一口冷气。
知道宝藏被盗了,自然也知道谁干的。
“张信这个老魔头,果然没死,他又现身了,”在书房里,康熙一边踱步,一边咬牙切齿地说。
他知道,自己的苦日子又要来了,谁知道张信这次现身,又能在中原掀起多大风浪呢。
他想起了张信画像中那张冷酷的脸。
惊叹,这才是他最可怕的对手,危险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吴三桂。
吴三桂在明处,而他在暗处。
暗处的敌人危害更大,更难对付。
他把张信比做一条毒蛇,把他消失的那段时间,视为蛇的冬眠。
他多么希望这条蛇一辈子处于冬眠之中,不再出来打扰社会。这对全天下人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福报。
但现在它苏酲过来了,爬出了洞穴,可以预见的是,他开始马上制造事端,危害人类。
所以当这笔宝藏被盗之后,康熙第一个想到的是张信,他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又出山了。
只有他才能知道这笔宝藏的详细位置。
也只有他,才能在组织内部,做出挖这笔宝藏的决定。
虽然多年去向不明,但他的江湖地位仍无人撼动。
康熙意识到,天下在经历了几年的安宁之后,又会随着这笔宝藏的被盗,而开始变得腥风血雨,一场不可预期的大战,又要上演。
虽然还不知道张信盗这笔财宝的用处,但凭他一贯的作风,肯定是要把这笔钱用在和康熙的对抗上。
张信可是整个华复秘密帮会的发起人,在群舵主中,拥有崇高的威望。
他掌握着每一处帮会领导人的背景信息,如果他想成功领导这些人反叛,不是难事。
他把这笔资金,可能用在邪恶的地方。
如何对付这个难缠的主,成了康熙极为头痛的事。
当听说于虎在京里时,康熙赶忙叫人把他传到宫里来,以便研究张信出山所带来的影响,及对策。
康熙猜的不错,张信确实回来了。
从离开到回来,他用了七年之久。
凭着自己的努力,他在南洋发展的不错,已成为了所在岛屿上的新首富。
他这号人,有一个特点,无论到哪儿,都不会安静下来,都会经营武装。
这是由他的本性决定的。
在这儿收获了第一桶金之后,他开始把内地的做法,移植到海外,开始组建帮会。
在他的努力下,很快把当地华人组织起来,这便是早期的洪门。
他自任总舵,势力开始向外扩散,群众很快达到数万。
照这样下去,未来他可能是这个岛屿上的王。
但他无法忘记祖国,国内还有他未究的事业,以及他的一班好兄弟。
于是他把帮派的日常事务交给徒弟打理,征得方静的同意后,乘坐商船,乘风破浪,返回了国内。
在船上,他望着波涛汹涌的海面,心潮起伏。
不知道自己离开国内这么久,是个什么样子了。
他费了好大的劲,才与几个旧部取得了联系,从他们口中得知,形势不容乐观,如想成功,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