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张信藏身哪里,以及他所盗资金的流向,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个任务交给于虎去办,当然比较合适。
一方面,他有长期与张信集团斗争的经验,并亲手毁灭了这个在康熙眼里极度邪恶的组织。
二来,近期他在寻找妻儿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各地情况的了解,并且在各地布下了情报网,可以比别人更容易打听到一些江湖上的私密事。
对于虎来说,寻找张信,只是顺带完成的一项工作。它和寻找妻子之间并不冲突,而且关联性很大。
儿子是被张龙给抢走的,至今生死不明。
妻子也曾是他们集团中的一员,甚至是他们精神领袖的女儿,因为无法忍受失子之痛,寻找儿子去了,多年也不见踪影。
而寻找妻子和儿子,就避免不了和这个团伙打交道,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说白了,他们一家,已和张信团伙密切捆绑在了一起,双方要死磕到底了。
所以刚才说了,寻找张信和寻找妻儿,并不矛盾,甚至可以看成是同一件事。
于虎愉快地接受了任务,离开了皇宫。
回到家,告诉柳英,自己又要外出了,要他尽量照顾好庆文。
庆文已经十三岁了,为了培养他的爱好,于虎让他自己选择、习文或是习武,
由于受身边人的影响,庆文似乎对习武更加偏好。
对于这点,于虎并不支持。
因为从家族的兴盛发展来看,仅仅习武是不够的。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习武的最好出路是当将军。
而当将军,必须得有一副好身体。要身材高大,要长得虎背熊腰,叫人一看就是那种天生神力的人,至少从外形上能起到震慑敌人的作用。
当然,长相是父母给的,你没长那种剽悍的身体,也没办法,只有用后天的勤学苦练去弥补先天的不足了。
当上了将军,肯定要在阵前与敌方将领厮杀,一决雌雄。
很多时候是二选一的游戏:摆好阵势后,双方阵前各出来一将,互报了姓名后,就开始厮杀。
优胜劣汰,十分地残酷,武艺不精者,马上项上人头落地,将军梦变成了黄梁梦。
虽然如此残酷,但却阻止不了平民参军的热情。
对百姓来说,当兵除了能吃饱肚子,还是他们跨越身份的唯一途径。
战场铁律,只要武艺好,杀敌多,就会得到提拔。
在军队,不认别的,只认军功。
有了军功,便得到了提拔的机会,有愿成为将军。
战时的将军职位,是最容易得到的。即便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军士,只要武艺好,也可以快速地从普通士兵,完成阶层的跨越,成为将军。
这也是许多平民百姓,练武从军的想法。就像去赌博,为的是搏一个好的前程。
不过成为了将军后,除了可以骑高头大马外,也把自己推向了生命未知的风口浪尖。因为你不知道,你所面临的对手是谁,有多强,一旦对手比你强太多,你会很快成为别人邀功的本钱。
所以武官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谁也不知明天会带来什么。
自古以来,武官结局一般都不是太好,包括顶级战神项羽,吕布,年纪轻轻都丢了性命。
所以,做武将的一般都不容易,除了受对手的死亡威胁,这要受战场形势的影响。
而相比之下,做文官就太容易了。只要你有足够多的才华,且跟对了主人,保证就可以飞黄腾达。
乌鸦变凤凰并不是梦。
在仕途上,只要不贪污,在政治上不站错队,基本都可以锦衣玉食一生,完美落幕。
感觉只有文官,才能真正称得上官。而武宫,则是拼项上人头的,不知道哪一天,便被咔嚓了。
老于家在历史上,从来没中过官职,都是平民百姓,看样子,到他这代,这个传统要改写了。
为了给庆文更好的学习环境,于虎特地花大价钱从江南请来了名儒来做他的老师。
庆文也很上进,学习一直不错。
但最近,于虎感觉到他有点不对劲,情绪也很低落,似乎心事重重。
问教师,说是前几天就有这方面的反应,但不是太明显,只是近几天才严重了。
在即将远行之际,家里出现了这样的事,当然引起了于虎的担忧。
他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因此把庆文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只要是孩子要求的,他都尽量满足。
因此他也不知道儿子的忧愁来自何处,就问庆文,为什么这几天不开心。
庆文犹豫了很久,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他想念自己的母亲珍珠了。
弟弟庆武失踪时,他已经有了记忆。但母亲出走时,他的记忆就没什么障碍了,他记得母亲临走的前一天,把他搂在怀里,哭个不止。
说她要走了,去帮他找回弟弟。
还说庆武的失踪,全怪她。她一个错误的决定,让坏人钻了空子,使庆文从此失去了亲爱的弟弟,如今她要追回庆武,挽回这个损失。
虽然当时不是太懂,但看到母亲哭,他也哭了。
如今,他己长大懂事了,完全能独立思考问题了,便时常想念母亲,怪她为什么一再失约,说好的回来,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还不来。
于虎抱住儿子,泪流满面。他安慰儿子,让他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他现在就去寻找,相信很快就会有好消息的。
让他在家好好读书,别淘气,以免惹柳英姨生气。
庆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这时候,于虎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可能他很快就要找寻到妻子的下落了。
庆文忽然想起他的母亲,不是没有原因的,很可能是冥冥之中,得到了某方面的暗示。
俗话说,母子连心,心灵相通。即然儿子如此想念母亲,做母亲的,肯定也想儿子,这是亲人心灵上的感应,特别的奇妙。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谁也说不出这奇妙的感觉是怎么形成么,但它确实存在。
于虎对此充满了期待。
在一个下午,柳英带着庆文,送他到了路口,然后相互叮咛,之后挥手告别。
这么多年,于虎一直人在旅途。不是追张信团伙,就是寻找妻子,已经习惯了野外生活。
在多年前,他已经摸透了张信的活动规律,不知道多年不打交道了,他以前的行为习惯是否已经改变。
一个月后,他来到了一个叫朋水的河边,望着河对岸连绵的群山,忽然想起,这座山叫龙山。
山中有一座城市,就以山的名字命名,叫龙山城。
他自己曾经的一个朋友吴顺,就在这大山里的小城做县令,已经二年了。听说政绩不错,深得百姓喜欢,便决定前去拜访。
想罢,便大步向龙山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