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微仰头,冲着乌雅氏露出脆弱的脖颈和无助的眉眼。
“求姑母帮帮我。”
“帮你?帮你什么?本宫又为什么要帮你?”
乌雅氏轻笑一声,眼中算计翻腾。
帮柔则她又有什么好处,隔岸观火不好吗?她又何必趟这趟浑水。
真以为叫了声姑母就真是她侄女了?真是异想天开。
柔则轻咬唇瓣,血色重新充盈,“姑母不是看见了吗?”
柔则意有所指。
“王爷已经同姑母生了嫌隙,可到底打断骨头连着筋,若想修补关系也只是时间问题。”
“可有弘晖这样聪慧的长子,为了弘晖的未来,王爷跟十四弟也再无转圜。”
乌雅氏收敛笑意,眼底冰冷一片,“柔则,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心中挥之不去的野心和潜伏已久的恶意促使柔则大着胆子对上乌雅氏的眼睛,“柔则知道,正是因为知道侄女才要说,姑母也不想真有那么一天吧。”
“可若是有个与十四弟从小亲近的嫡子那就不一样了,嫡子和庶子孰轻孰重相信姑母也心中有数,王爷总不会因为一个注定早夭的庶子而不顾嫡子吧。”
胤禛是不会,他甚至做的更过分,可以为了一个不确定的嫡子放弃弘晖。
乌雅氏抿了抿唇,像是在衡量。
柔则信誓旦旦道,“只要姑母愿意帮侄女渡过眼前的难关,柔则也愿意助姑母一臂之力。”
柔则彻底向乌雅氏暴露了自己的野心。
她知道胤禛不会跟乌雅氏有愈合的可能,但她不在乎,她只想达成自己的目的。
哪怕万岁爷知晓了乌雅氏的野心,乌雅氏跟十四阿哥也老实下来。
可野心哪里是那么容易消失的,尤其是这两年十四阿哥渐渐长大,乌雅氏也回到了嫔位,胤禛也越发被康熙器重,某些打算也开始死灰复燃,所以她相信乌雅氏是不会拒绝的。
甚至不介意提前许下利益让乌雅氏投资在她身上,至于到时候认不认账就是她说了算了,到底皇后才是后宫之主,一个活不了多久的太后她还不放在眼里。
乌雅氏如果不老实,她额娘手里可是还有不少前朝秘药的,随便一样都能送乌雅氏上路。
到时候她会给乌雅氏挑个轻松的死法的,就当是她这个做侄女的对姑母的一片孝心了。
“有趣,”乌雅氏勾了勾唇,吐出这两个字,明显有些意动。
她感慨了一句,“觉罗氏倒是养了好女儿。”
倒是她小看柔则了。
觉罗氏那样狠辣的女人怎么可能真的养出什么蠢货来。
可她再怎么折腾也不比宜修名正言顺。
没入皇家玉牒的嫡福晋算哪门子的正妻,可所有人竟都默契的瞒着柔则。
乌雅氏也没告诉她的打算。
这真是一出好戏,不是吗?
就算有她的帮助,乌雅氏的直觉告诉她柔则也不会成功。
可胤禛的王府后院定然会十分精彩,这是她想看到的。
齐月宾这么久一直没个动静,连讨胤禛的欢心也做不到,乌雅氏已经打算舍弃她了。
“能得姑母如此评价是柔则的荣幸。”
想到还在受苦的额娘的柔则心下微沉,却还是展颜一笑。
乌雅氏没有拒绝就是有戏。
“行了,既然进了我这永和宫就留下来吧,本宫这个做姑母的也想多跟你说说话。”
“侄女自当遵从。”
姑侄二人相谈甚欢,不知有多少算计,乾清宫内又是另一番场景。
刚听完弘晖背诵完好几章名篇的康熙心情也很不错,夸奖脱口而出,“好好好,老四,你真是生了个好儿子,乌拉那拉氏也将弘晖养得很好,白白胖胖的,不像老四小时候黑黢黢的。”
康熙越看越觉得他们才像是一家三口。
果然他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这个贤福晋不就很贤惠嘛。
宜修淡笑不语,胤禛则是又高兴又尴尬,“皇阿玛。”
“瞧你阿玛,还不高兴了,”康熙抱着弘晖说道。
“儿臣不敢。”
胤禛巴不得皇阿玛对他多几分关注,除了太子外还真没哪个阿哥被皇阿玛放在眼里,皇阿玛记得他小时候的事儿不就说明他也是有点特别的。
弘晖咯咯地笑了起来,“阿玛羞羞。”
康熙忌惮儿子,却对这些孙子很是慈爱,隔辈亲是真的,不会威胁他的皇位也是真的。
虽没见弘晖几次,可康熙对这个聪慧又乖巧还一点儿也不怕他的孩子印象深刻。
“弘晖是个好孩子,明年就让弘晖进上书房读书吧,朕也想多看见他,”清朝阿哥大多六岁(虚岁)进入上书房读书,康熙也是见弘晖早慧,才打算破例一次。
“那是不是说弘晖就能天天看见皇玛法了?”弘晖歪了歪小脑袋问道。
康熙点点头,“没错,不过弘晖得把每日的课业完成了才能来乾清宫看皇玛法。”
“弘晖会乖乖读书的。”
金口玉言,康熙既然说了这话自然不会收回,这事儿就算是定下了。
宜修眼眸微动,弘晖进宫念书并不是坏事。
让弘晖多亲近康熙刷刷好感度也是早做打算,如今也是小有成果了。
这会儿看着胤禛还像个阿玛,可以后呢?
父子相争的事儿多了去了。
宜修可是一直记着胤禛如何放弃弘晖任由柔则和乌雅氏出手的。
再者,康熙对弘晖多几分关注是危险也是保护。
哪怕那些人再怎么嫉妒也不敢在康熙眼皮子底下动手。
弘晖进宫读书每月可以回来两次,在宫里说不准比在王府更加安全。
只有接近紫禁城的权力中心,弘晖的前途才会更加光明。
她能做许多事,甚至直接把弘晖推到那个位子上,可那不是宜修想要的,也不是她想要的,对她们来说,弘晖健康成长才最重要的,所以不能一蹴而就。
胤禛也是高兴的,“多谢皇阿玛。”
康熙瞥了他一眼,“不必谢朕,你若是能多几个子嗣,朕也不至于替你操心了。”
康熙此举也基本确定了弘晖的地位,若他不夭折,这未来的世子之位就落到他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