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天鸿相信,以师兄的才能和抱负,他一定不会甘心埋没自己的才华。
简单来说,其含义就是:在学习的时候,应当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修炼,只有如此,才能在修炼有成之后,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一旦时机成熟,便可出山入世,成就封侯拜相的伟业,立下绝代功勋。然而,如果没有恰当的时机,就绝不出山,宁愿一辈子隐匿于世。正因如此,蒙天鸿心里自然清楚,若能请动这位师兄出山,不仅对自己有益,对国家更是有利。同时,这也给了师兄一个展现才华、大显身手的绝佳机会。
仔细思量一番,又有谁会愿意耗费大量心血,苦学半辈子,最终却只能将自己的满腹才华埋没,隐居山林,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呢?老哥听闻蒙天鸿所言,先是大吃一惊,而后沉思许久,最终哈哈笑道:“师弟啊,你这可真是在挖坑啊!你这是挖了一个大坑,让师兄往里跳呢!我如今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可一旦踏入仕途,就再也不可能有如此悠闲的日子了。你这不是把师兄往火坑里推吗?”
蒙天鸿连忙解释道:“师兄,您这是哪里的话呀!我此举完全是为了帮师兄传播老师的学统啊!况且,刚才师兄您不是已经答应愿意帮师弟我这个忙了吗?”
老哥又沉思了许久,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终于,他长叹一声:“唉!看来这清闲的日子即将画上句号了。既然是师弟的国家,为兄若不助你一臂之力,岂不是显得为兄太过不讲义气了?”
说罢,蒙天鸿毫不犹豫地铺开纸张,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地写就了一封书信。信中言辞恳切,不仅表达了对师弟的支持与信任,还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计划和安排。写完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特殊信物放入信封,封好口。
一切准备就绪,老哥将书信郑重地交给师弟,两人对视一眼,彼此都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不舍之情。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他们终究还是要分别。
老哥怀揣着蒙天鸿的信物,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凭借这信物,他可以畅通无阻地直接入宫面见皇帝,无需经过层层通报和繁琐的手续。
至于国家内政的管理,蒙天鸿对老哥充满信心。毕竟,老哥所擅长的牧人术正是专门针对百姓和官员的管理而设,就如同放牧一般简单。有了老哥的相助,蒙天鸿相信国家内政定能井井有条,无需他过多操心。
如此一来,蒙天鸿便可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未来的战争上,毫无后顾之忧。而他与师兄的这次巧遇,不仅为师兄找到了一个能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更为国家解决了内政治理的难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蒙天鸿刚刚踏入西凉地界,便迫不及待地向驿站的官员询问起前线的情况。然而,他所得到的消息却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前线的局势非常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