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人,他们可以期盼,但是不该强加压力,毕竟这个世道本就对女子过于苛刻。
面对家人的体谅,沈清清四人也不推辞。
她们经历如此多,后续若是考上,学业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确实需要趁这个机会放松一下。
达成共识后,沈清清几人彻底过上了米虫的幸福生活,每日乐呵呵的窝冬,两耳不闻窗外事。
家里的老人们果然如承诺那般,啥事也不用她们管,每日热呵呵的忙里忙外。
宋、那两家住一个院,家里一下子有四个考生,自然关注度比其他人家都高,因而个每每遇上都被人争相询问。
街头巷尾各家打招呼的方式也从“你考没?”“你儿子考没?”“你闺女考没?”,摇身一变成为“考的咋样?”“能考上大学不?”。
四位老人虽说心里稳得很,但是对外总还是要有所收敛,因而总是含蓄道:“还行还行”“应该没啥问题”“大学要考不上,不还能上大专、中专么。只要有学上,就是祖宗保佑”。
此话虽说有些过于格式化,但是好在时代造就下,大家伙心里都是这么想的,一时间也没人能说半句不好。
说好了放松休息,实则跟往日没啥区别,除了头两天啥也不管埋头补觉外,四人又连体一般凑到一块,边围炉煮茶边探讨各自未来就业方向。
说来说去都是差不多的话题,没过几天,沈清清第一个觉得闲不住,当下整了整衣衫起身准备出门。
那娇见状立马好奇的问询,得知沈清清准备去新华书店逛逛,趁着年前这段时间把前段时间推掉的翻译工作接回来。
既不让自己闲的发呆,顺便也能赚点家用,那娇一听这话立马欣然要与之同往。
自从得知父母已经买好房子,并且将所有的事情都安顿好后,那娇只觉得自己太不孝了。
说好的一起生活,可是她连基本的陪伴都没有做到位。
想出钱父母总拿她一个人撑家、后面又要花钱上学不容易说事,说啥也不要,她迫切需要拿出真凭实据。
只要她坚持继续接翻译的活,有稳定的收入,父母就再也没理由拒绝她的孝敬。
有人陪,沈清清自然不会推拒,去完百货大楼,她还特意拉着那娇去了趟百货大楼。
眼看着离过年没两个月,虽说拜托了夏小飞从南边带着成衣回来,可家里这么多人,一人一件哪够穿。
年头还有个做新衣的理由,平日里家中老人压根舍不得。
不是沈清清抠门,不想在百货大楼买成衣,只是太清楚花多了钱,他们非但不会开心,还会一个个夜不能寐愧疚难当。
与其如此,还不如买些合适的布料。
家里女眷们的手艺好,可以自个儿动手做,也可以用缝纫机,既心里开心又打发了时间。
沈清清的说法立马得到了那娇的拍手认可,知晓了她的动机,二话没说拉着沈清清的手在百货大楼门口调转方向。
去往巫映雪曾经带她去过的布庄,那里可选择的布料更多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