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几个月的时间,整个内部变化也挺大,倒不是大刀阔斧的改动切割,而是内部越来越多的各种管线、管道让原本还觉着空旷的空间逐渐密闭起来。
这些管道无外乎就是水电气这三样,其中水气这两种特别多。
没办法,整个建筑物不仅有气闸水舱这种舱室,还有供人员生活的淡水舱,清洗设备和钻井使用的淡水舱,以及厕所排污的污水管舱;气管就更不用说了,井下每天都需要大量高压空气来挤出各种水到外面,还需要很多中高压空气来进行井下的矿业吹除,还要考虑万一发生事故时的回路与备用管路……
想减少都难!
作为老板,海底建筑自然有自己的单人房间,到里面简单的洗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岑涛这才来到和一号建筑相连的气密门。
“控制室,雷洪汕申请水密开舱门,人数一人。”
摁下挂在肩膀上专用的通讯对讲机将自己的人数和身份报出,控制室很快给出答复。
“控制室收到。”
雷洪汕汇报完后手动旋转开厚实的水密舱门,低头通过舱门后又迅速的将刚刚开启的舱门关闭。
一号建筑因为特殊的结构无法做到分隔水密舱,所以人员进出现在都是专门的人员水密门,而且要事前通报,开门进入后马上要反手关闭;带货的小拖车走的是旁边的专用运货通道,这样能保证一旦出事进水,人员生活舱也不会被海水侵入。
“老板!”
阿胜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不过他身边没有其他人,这个水下井的工作人员很少,一个萝卜一个坑,即便是老板来了也不用太理会,专心做自己的事才是对老板最大的尊重。
和上次相比,原本还是裸露的地下井口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金属闸门。
这个闸门口很有意思,它并不是竖立起来的,而是像一张面饼一样摊在地面上,四周被钻机打出来的钻桩和水泥将它的底座牢牢的和地面连接成一体;更有意思的是它的闸门,不是单面而是两块有些奇特弧面的圆形。
这么看可能很多人都看不出这是什么,但看过设计图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闸刀,而且是个太极图案的闸刀。
如果井下矿道发生透水事故,若是水量较小抽水机会慢慢处理。
但如果是井下矿道一不小心垮塌造成外面的海水压入进来,当矿井的自检系统察觉到大量海水快速涌入,那这个闸刀门就会立刻在两侧液压机的推力下向中间合拢,用来封闭和下方井道的连接,相当于这是一个水密闸门的作用。
但普通的水密门都会尽量的封闭封紧闭合避免海水渗入,可这是垂吊的竖井啊,还有这么多用于拉扯矿箱、人员吊笼的钢缆怎么处理?不切断它们,水密门就会因为这些钢缆而形成较大的缝隙,到时候就能看到海水顺着这几厘米的缝隙向上做天然喷泉!
如果正常情况下,上方绞盘的定位轮机附近会有一个专用的切断机,这玩意平时不会有任何动作,一旦开启,它就会立刻切断钢缆让这些钢缆掉落下去。
可如果这个切断装置失效,或者是掉落的钢缆没有按预期那样直接离开井口还有部分扒拉着呢?
这时候这个中间部分会形成一个S弧,并最终变成太极阴阳图的东西就会形成下一个剪切机。
在液压机推动下两块钢板合拢时,两个弧面会形成剪刀一样的剪切力,不管这些钢缆在井口的哪个位置,这两个弧面在不断交错的过程中都会像一把剪刀一样推挤卡住然后在强大的剪力作用下切断钢缆并最终合拢。
同时考虑到竖井的垂直深度和提升矿料的自重,每间隔一百到两百米会在竖井中间分段开挖一个分层中转站,每一层都会有自己独立的吊车和线缆设备,避免钢缆太粗无法切断以及难以安装。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设计,这样的密闭切断装置在整个井矿下方还有数个,会根据竖井打下的深度位置,在每一层都独立设置一个,这样一来,不管是哪一层的位置发生透水,这些最后的封闭口都能尽量保证其它矿道不会受影响。
戴好呼吸面罩和眼罩,这次下井只有阿胜和雷洪汕两人,但下方一百五十米处已经开挖出一个第一层防护层。
能这么快钻入地下肯定是那台盾构机的功率,只有这种东西才可以不休不眠不知疲倦的一路向下刨泥碎石。
以这个独立火山的锥体形状层面,这里距离下方的主采矿区自然还有很远的距离,但考虑到这里的深海结构,这样特殊的安全防护设计就变得极为必要。
盾构机已经打到下面去了,而这里正在进行着开凿扩大的工作。
“老板!”
在这里负责扩建的工作人员只有两人,别看人少了点,但他们可不是像白鹞井矿和保留地的井矿一样用人力去作业。
四周的岩层是工人操作着机械臂在四周的岩层上碎石破土打出来的,然后再喷上特殊的固定水泥进行加固,流程和那边差不多,但水泥却比丑国那边生产的更先进,无须过度保护,在厂家里封装好后一起运送过来,再进行现场调配即可。
而喷浆作业也不需要工人直接操作,机械臂会帮助矿工完成更均匀且准确的喷浆,除了特殊的安装需要更多人力下来干活完,基本上其它流程每次只需要两个人下来即可。
从地上捡起几块打下来的岩壁碎料,在里面找到三块含有黄金,这说明这里四周的岩金品度都挺高,这些打下来的渣料同样会送到货轮上,可最终外圈的黄金就只有放弃,毕竟这就像在鸡蛋壳里挖蛋黄,把保护的蛋壳与蛋白刨干净了,整个蛋体可就没法承受外面强大的海水压力了。
敲敲水泥壳已经干透,整个工作区不到一百平方的空间里,转运的电机、机械臂这些大件早就吊送下来安装完毕,别看这些东西重的一批,但设计时早就已经计划好如何把它们安装好了。
圆柱形的水泥壳四周还竖立着一个h钢梁形成的保护内圈架,它既能够给水泥提供更多的抗压能力外,还作为各种电机、机械臂的吊装设备,一个个成吨重的玩意都是被这样从上面吊送下来,然后再分转到旁边地面上后安装完成。
现在这两名矿工正在控制着绞盘机,慢慢的从上方将这一层所需要的钢缆给卷送下来; 完成这一步的工作,这里就会独立形成一个吊运结构,自此成为一个独立的运行机构。
下面每一层都会有一个这样的空间和机构设备,但第一层的空间最小,越往下越大。
站在井口边向下瞅了一眼,下方三十米的盾构机现在已经停工,不是坏了,而是前几天第一层的转运区需要吊装各种重型物资下来,原本运送矿箱的钢缆全部都要收起方便这些大块头的东西运送下来。
而且每一层修建这种大型物件时都要经历一次,这也是这种多层结构的一个不足之处,属于是牺牲了钢缆的粗度和长度导致分层增多,但从安全系数上来说却也十分必要。
不过等下到第三层,就可以在那里修建一个临时仓库,将之后几层使用的机械臂、电机,钢缆设备提前运送下去。
“下去看看。”
“好的,老板你注意安全。”
阿胜知道自己老板的脾气,决定的事没人能说什么,只能从旁边取来安全背心和安全扣递给雷洪汕,穿好背心的雷洪汕很自觉的给阿胜检查了一遍,也帮阿胜检查了一遍,这是安全守则里要求的,安全设施不仅要自检,还要相互检查。
把两个安全扣挂在垂直竖梯的安全架上,雷洪汕顺着这种没有任何助力的钢铁梯子一路向下爬,这样的爬行速度并不快,而且每下几级后就要把两个安全扣从左右两边的防坠落口中顺下去,虽然过程很麻烦,但是只要自己不犯傻把它取下,那么一旦发生脱手或者脚滑失足,安全扣就能稳稳的把人给拽住。
楼梯上粗壮的扶手是和防护水泥里面的钢筋焊接成一体的,而且表面还做了特殊的防腐蚀涂层保护,理论上能几十年都不会锈蚀损坏。
一步步下到最后一级,这里距离下方盾构机留出来的屁股平台还剩三米高,因为下面的水泥防护层还没有喷浆,只剩下楼梯和防护钢筋焊接在一起,雷洪汕小心的提醒阿胜注意安全,自己轻手轻脚,伸手敏捷的就像只猴子一样溜了下来,反倒是阿胜倒是有点晃晃悠悠。
“老了,体能已经不如以前了,换十年前,这样的井梯我一天爬十遍都不带喘的。”
阿胜防护眼镜里面露出一抹尴尬的笑容。
停工的盾构机就这样静静的蹲在这里,平台下面还有长长的一截。
换成是海底隧道、地铁隧道开建的盾构机,这里就是自动铺设防护壁的机械结构,它们后面会连接通往外面的铁轨,铁轨不仅会运送各种渣料,还会将在地面上预置浇筑好的钢筋混凝土浇筑防护构建运送到这里,盾构机后半截的自动铺设机构会把这些防护壁拼装到四周形成防护支撑拱壁,并顺便将地面填平铺设铁轨,整个过程都不需要太多人工干预。
但这里没办法使用预置件。
倒不是舍不得四周的黄金和矿料,而是特么的上面没那么大的构建场。
所以这部分机构就被改为自动送料传输机构和装料机构,一箱箱矿料就在那里被自动装填后再吊运上去,再往下就是盾构机的主动力系统和变速传动系统,然后就是前面那劈山开路用的大磨盘。
雷洪汕倒不是第一次看到盾构机,这玩意现在你也只能看一个大屁股尾巴而已,他要看的话能直接到厂家那里从模型到零件,甚至半成品成品看。
他下来主要是看看四周裸露的岩壁和泥层情况。
这一节的岩层含金量没那么多,被磨出来如同螺纹的岩壁上面只有少量的黄金,但岩层的颜色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换岩种了?”
火山岩有很多,有些是黑色,但也有不同的颜色;现在这种色度更灰一点。
“嗯,当时发现后样本已经送上去给公司的地质学家检验了,答复是正常情况,应该是喷发间歇中和其它矿物沉积溶解后形成的色彩变化。”
对这事阿胜这个主管自然很清楚,如果他不清楚这事的话,那明天他就可以滚蛋了,雷洪汕是不可能让这样的人负责这么重要的一个矿。
在下面溜达了一圈,雷洪汕还钻到下面的自动送料机那里摸了两把矿料,里面甚至有几块明显是被撕扯碎裂的金坨坨。
用盾构机开路最爽的地方就是速度和效率是刚刚的牛逼,但对于矿用的盾构机来说,有些尴尬的地方就是所有矿料都被那复杂坚硬的磨头给全部打碎;甭管你是岩金还是泥金,甚至是成块的狗头金,都得在它的磨头面前屈服粉碎。
很明显,雷洪汕现在手中的这几块被破碎的小金坨,就是从更大的一整块狗头金身上打碎下来的,雷洪汕甚至能感受到下方运送矿料沿途的抬升斗中,还有那块大号狗头金粉碎后无数这些小金坨的尸身。
“啧啧啧,可惜了,至少有十五公斤左右……可惜了可惜了……”
说起这个狗头金雷洪汕有些遗憾,虽然他的战利品陈列室里已经有不少自己的战果样品,也有这么几块超过百克的狗头金,但是最大的一块只有六百多克而已。
他也不是找到更大的狗头金,但是被命名为“将军”的那块狗头金被自己换钱卖掉了,而另一块说起他就想哭晕在厕所里,让你嘴贱!现在它已经成为了州政府财产!
所以他现在一直想找一块更大的狗头金来作为自己陈列室中的战利品,只是这玩意确实有些随缘,哪怕是雷洪汕他有感知黄金的能力,也一直没有能够遇见更大的狗头金。
结果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一块超过十五公斤的超大号狗头金,但却很可惜,被盾构机无情的给撕成了渣渣。
遗憾的收拾心情,雷洪汕只能溜上来后,和阿胜再顺着梯子爬了上去。
这三十来米高的距离别看不高,但你站在十二层楼往下看看就知道是啥感受了,而且整个身体还挂在外面,那种深邃的空间感顿时能让恐高的人腿软。
不过每一层一百多米的高度中,这些楼梯会从上一直直通到下方,但中间会每隔三十米留一个休息平台,人员可以站在带扶手的平台上休息,也可以供人员交换位置使用。
从下面上来后雷洪汕没有继续逗留,和阿胜一起乘坐吊笼回到了地面……应该说是第一建筑的出井口。
但是他没有马上离开第一建筑,而是沿着工作楼梯一步步走到上面,而且每一层他都绕了一圈。
这个大竖井一样的东西已经基本完工,备用物料区,电机房,安全屋等等设施和物资都一切井然有序。
开启一个紧急维生舱钻了进去,这里面空间不大,也就六个平方而已,两边有六个翻起贴墙的临时床铺,内部还有一个用布帘隔离的独立安装真空抽水马桶;以及紧急维生的防寒睡袋,防潮垫和独立的压缩空气瓶,医药盒,紧急食品和淡水这些紧急维生设备。
按照配置,能容纳6人在这里维生7天的食物淡水和氧气;但如果减少活动只是躺在床上或者地上维生,内部食物和淡水,以及空气能让六个人至少坚持很长的时间。
因为这里面有着最后手段的高压空气瓶!
维生舱有两个空间两舱门,一个是内舱门比较小,气密性和防水性更强,里面就是供人员求生的小房间;
而外舱门会大很多,外面的舱室也会大不少,这主要是考虑到紧急救援时,深潜员会携带特殊的深潜浮具下来,外部较为宽大的舱门便于将浮具送入,然后封闭外舱门再进行排水降压,里面的人员连同气压后出来钻到耐压浮具里后,由深潜员带出脱险。
这套办法比较费事,而且需要深潜员带着至少两条气管联通提供大量的压缩空气进行反复排水与降压,好处是上浮后的人员无需减压就可以在海面正常环境进行生活和工作。
如果这套办法无法执行,还有另外一个办法。
那就是潜水员会通过紧急通讯装置和里面的人联络后,内部人员逐步释放高压空气,紧急维生舱内部压力和相同可以形成气穴,深潜员再带着浮具进入送人上去。
这种方法动作会很快,但一旦上浮后,人员必须要马上送入到专门的减压舱中生活一段时间进行减压,要不然人体会内爆而亡。
还有一种最后的手段属于是特殊的手段,那就前面说的,这里的人可以将内部存放的高压空气释放出来,将整个空间压力和海水平衡后,让身体压力逐渐适应外面的高压,再带一个氧气瓶游动出去到附近的紧急逃生舱自行逃生。
但这种办法很危险,因为上浮过程中没有减压舱而自行上浮的话,人体很容易因为在上浮的过程中体内的氮气迅速析出导致血管堵塞和潜水病发作。
整个流程步骤所有的长期驻守员工都需要学习培训,并熟练掌握考核通过后才能准许长时间的在井下工作。
溜达完一号竖井建筑,雷洪汕又溜到二号建筑内部转悠了一圈,不过和几个月前相比这里变化不算大,最大的变化就是厨房餐厅兼娱乐室的变化,主要这里经常搞活动,前段时间过年时这里张灯结彩,在水下过了一个新年,还顺便透过视频信号,向全国人民拜年。
没错,上次洪船长提到的这事还真就这样办了,不过雷洪汕当时在比赛,肥仔铭也没有露面,包括那些潜艇支队派来驻守的潜艇官兵也没出镜,只是让水下矿工们在镜头前晃悠了一分钟。
开玩笑,国家对外宣传这里只是一个深海的环境观测站,这是妥妥的民用科学研究机构,挖矿只是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的样品多一点罢了。
至于旁边放着那么多声呐和金属大管子……那些都是科研用的,你爱信不信!
吃饭时饭堂兼娱乐室里很热闹,除了亿幸的水下矿工外,还有一批身着潜艇兵专用水下服的小平头。
现在海军在这里常驻的人不多,只有三十多个人,而且还分两个组。
其中最大的是声呐组,主要就是监听附近的水文情况;
其次就是深潜组;海军有自己的深潜队伍和装备,它们经常穿着深潜服从一号建筑的小气闸舱出去,咪咪摸摸的在外面干活,至于在外面干啥别人也不能问,但雷洪汕下来时在外面看到的那些海底声呐,大黑管子肯定都是他们的杰作。
食物虽然现在减少了海底轻舟的运输次数,但菜品质量却没有下降,这种上等乌鸡土鸡牛羊肉是应有尽有,而且龙虾海参鲍鱼各种海鱼随便吃,没办法,谁让这里是海上……
水面常驻的拖船和小船没事可以到附近溜达,联络附近打鱼作业的渔船买点新鲜的海产品回来,有些还是刚刚打捞上来,属于最新鲜中最新鲜的那一类!
其次作为军民共建单位,没错,现在这里是军民共建单位!不管是精神文明建设,还是物质文明建设都是军民共建单位!
海军大手一挥,往海底这批常驻士兵是拨发了双份伙食配给,多出来的那一份其实就是便宜了亿幸的那些水下矿工,现在亿幸水下人员吃的都是空潜灶!而且配的厨师也是正儿八经的军队大厨,手艺那是刚刚的棒!
肥仔铭年前视察时过来吃了一餐后差点舍不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