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
李治斜倚在软榻上,
左手握着一支玉柄麈尾,
尾端的珍珠垂穗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
比起去年秋冬时的虚弱,
如今他已能半日临朝,
眼底也多了些许往日的神采,
气息虽然仍显稍弱,
却已不复往日的颓靡。
殿外传来内侍的通传:
“明大人到——”
明崇俨身着青色圆领袍,腰束玉带,
腰侧悬挂着金鱼袋,步履沉稳地步入殿中。
他抬眼时,目光先掠过李治的面色,
见其眼下虽仍有淡青,却已无往日那般灰败之色,
便知自己这半年来以针灸配合草药调理的法子,
终是初见成效。
“臣明崇俨,参见天皇、天后。”
他躬身行礼,声音清润。
李治轻轻咳嗽两声,麈尾柄上的珍珠随之轻颤,
他缓缓开口:
“明爱卿免礼,
幸亏有你这半年来费心调理,朕的身体才算好转些许,
天后常说你擅观气色,能断祸福,
今日正好,
宣贤儿、显儿、轮儿前来,
你替他们看看,也好让朕知晓他们各自的福运前程,
是否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命。”
武媚娘端坐在一旁的紫檀木椅上,
手中捧着一盏热茶,语气随意,
“陛下所言极是,
明爱卿精于相术,
且对命理走势颇有研究,
让他瞧瞧几位皇子的命格,
也算是一桩稳妥之事。”
不多时,内侍便引着三位皇子款步而来。
李贤身姿挺拔,进门时目光先扫过明崇俨,
面上带着储君应有的沉稳,
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中,
隐隐透着疏离与警惕,
他知道,在父皇母后心中,自己这个太子不如兄长李弘。
兄长温润仁厚,早年间便深得朝野赞许,
更被父皇视作接替皇位的不二人选,
若不是兄长病逝,这太子之位本轮不到他。
故而如今他虽身居储位,
却总觉这位置如履薄冰:
父皇身体时好时坏,母后权柄日重,
朝中既有支持他的老臣,也有暗中觊觎储位的势力。
而明崇俨凭相术与医术深得父皇母后信任,
常伴君侧,此人言语间总似藏着机锋,
难保不会在父皇母后面前搬弄是非。
想到此处,
李贤面上不动声色,
只在行礼时将那份警惕藏得更深,
他必须步步谨慎,才能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储君之位。
英王李显紧随其后,脸上还带着些许少年人的跳脱与爽朗,
进门便先恭恭敬敬地向李治和武媚娘躬身行礼。
最年幼的相王李旦,眉眼间尚带稚气,
双手交握在身前,安静地跟在兄长身后,乖巧而内敛。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
三位皇子齐声行礼,
声音或沉稳、或跳脱、或稚嫩,
却都满含恭敬。
李治摆了摆手,玉柄麈尾轻轻一扬,示意他们起身:
“今日召你们前来,不为别的,
只为让明爱卿替你们看看相,
明爱卿的本事,父皇我已亲身验证过,
确有过人之处,
既能妙手回春调理龙体,
看相之术更是玄妙非常,断人生死祸福,从未有过差错,
你们且上前让他瞧瞧,也好让朕知晓你们各自的福运前程,
日后也好因材施教,为大唐培养栋梁。”
明崇俨领命,上前两步,目光在三位皇子身上缓缓流转。
他先是看向李显,
凝神片刻,眼中似有精光一闪,微微点头,
继而转向相王李旦,
细细打量他的眉眼,手相,唇边勾起笑意,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李贤身上,
他眼神变得复杂难辨,眉头也微微蹙起。
片刻后,明崇俨再次躬身行礼,语气恭敬:
“回禀天皇、天后,
英王容貌气度酷似太宗皇帝,
眉宇间藏有帝王之气,具帝王之相,
他日若得机遇,必能承天命、掌乾坤,造福万民,
相王眉宇间福气萦绕,手相纹路平顺,乃是富贵之相,
此生可享锦绣繁华,顺遂安康,无灾无难。”
他话音落下,殿内一时寂静无声。
李显听闻自己有“帝王之相”,
先是看了一眼李贤,而后惶恐地低下头,双手紧握,不敢再多言,
储位已定,这般言论若传出去,恐惹来祸端。
李旦只是悄悄抬眼偷瞄了明崇俨一下,又迅速低下头,掩饰住眼底的好奇,
唯有李贤,面色依旧沉稳,只是那放在身侧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蜷缩起来,
他内心紧张,
显弟若有帝王之相,那他呢?
武媚娘端坐在上,凤眸微抬,看向明崇俨,
“明爱卿,方才你看太子时,神色有异,想必还有话要说。
直言无妨,本宫与陛下,都想听个明白。”
明崇俨得了特许,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投向李贤,
他缓缓摇了摇头,随即又轻轻叹了口气,
“至于太子……不堪承嗣啊!”
不堪承嗣,四个字砸的李贤内心轰然作响,惶恐不已,
方才还只是紧张的情绪,此刻尽数化为震惊与愤恨,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努力维持着储君的体面,却也难掩眼底的寒意与厌恶。
他抬眼看向明崇俨,
眼底的杀意显露无遗,
自己兢兢业业做储君,辅佐父皇处理朝政从无差错,
凭什么他一句“不堪承嗣”,就要否定自己所有的努力?!
转念想到父皇对明崇俨的信任,
他只能再次强压下喉间的涩意,不敢当众失态。
武媚娘目光落在李贤身上,凤眸深处藏着无人能察的隐秘期待。
她暗自期许,李贤能当庭发难,
指着明崇俨怒斥其装神弄鬼,妖言惑众,
再向李治细数自己近年来辅佐朝政的勤恳与才干,
力劝李治莫信这无稽之谈。
毕竟,他是她与李治的嫡子,
生来便是天潢贵胄,身负储君重任,
明崇俨一句“不堪承嗣”,
本就是天大的笑话!
可李贤没有。
他终究是不敢。
面对这般公然诋毁,
他只是僵立原地,将所有情绪都压在心底,
他在心中怒不可遏地暗骂:
明崇俨这个奸佞小人!
今日之辱,他日必当百倍奉还!
若有朝一日自己登临帝位,
定要将这搬弄是非之徒押赴刑场,
斩首示众,以泄今日之恨!
武媚娘看着低头不语的李贤,内心有些许失望,
想起当年李弘在她面前据理力争的模样,更是忍不住暗自叹息。
——————分界线
宝子们看出来了吗?
女皇是希望她的孩子们能够勇于抗争,
直面困境、直言不讳!
她不想儿子们做畏首畏尾的懦夫,
而是想让他们有敢与非议对峙的锐气,
女皇这份期待,藏的是对儿子们的磨砺,更是对大唐未来的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