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城墙内外的无数作坊依旧在没日没夜叮叮当当的锻造。
那数万从灵州北部南迁的百姓在这些作坊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由于战争的影响,杏花村上很多原本制造商品的作坊早就已经停产,这也导致很多村民空闲了下来。
如今他们白日全部在跟着顾寻阳从关山里回来的杨林手下学习一些冷兵器时代城墙攻防战中的相关知识。
而晚上就会在讲武堂前,在君不言的指导下修习武道。
他们都知道接下来杏花村很可能会迎来一场浩劫。
迎来一段杏花村建村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
用杨林的话来说就是‘公子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
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所有手上没有事做的村民都自发的加入了进来。
顾寻阳一直都在说,杏花村不是他的杏花村,是大家的杏花村。
他们都知道灵州府城里驻扎着慕容缨率领的九万精锐,但至始至终没有一个人离开。
如果一定要死,那便死在杏花村的城墙之上。
用外总管李青峰的话说就是‘要用自己的鲜血再铸杏花村的荣光,哪怕需要全部染红杏花村外的城墙’!
而顾寻阳自从那日从关山回来,做了一些简单的安排之后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甚至还三令五申,没有事最好不要去打扰他。
有村上的人说看到他们的公子在茅厕附近挖土,也有安平县里的人说看到安平候在一些老旧的墙基上刮着一些灰白色粉末状的东西。
后来又传出顾寻阳把那些到处收集来的奇奇怪怪的东西放在陶锅里煎熬。
还有村上的人看到自家公子把那种曾经被他用来治疗干疙痨的磺石放在陶瓷罐子里熬煮。
他就那样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每天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的。
甚至都有些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
很多人都在私下议论,说是安平候压力太大,有些失神失常了。
就连白洁和欧阳若水等等那些顾寻阳自己院里的女眷都有些担心了起来。
但面对几个美娇娘的询问,顾寻阳每次都只是敷衍的说自己没事,不用理会。
就这样过了七八天。
这一日,一道圣旨从皇宫里传出。
又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大夏的每一个角落。
张虎的小院里,李青峰突然找了过来。
“老张,京师来消息了!”李青峰一进来就直接道明了来意。
“什么消息?”
“陛下下了一道长旨!”
“长旨?”张虎第一次听说圣旨还有长旨和短旨之分。
“没错,大体意思就是说庐阳王夏一鸣伙同黑云州刺史周明达在黑云州起兵造反,与玄月国狼狈为奸,以致黑云州守将姜云措不及防之下兵败!”
“然后呢?是不是要诛庐阳王九族?”这事张虎早就知道,只不过朝廷一直没有出正式的公文定罪罢了。
李青峰哂然一笑,“怎么可能诛九族,那岂不是把陛下自己也给诛啦?”
“啊?”张虎憨憨的一笑,“我倒是忘记这茬,那夏一鸣乃是陛下的亲叔叔!”
“哈哈!”李青峰忍不住笑道,“陛下把夏一鸣贬为了平民,同时驱逐出了夏氏宗族,并且其名下所有资财、田宅等一律没官。
所有谋反之人,不论首从,父母妻妾、兄弟姊妹、伯叔子女,凡十六以上、六十以下皆都斩首示众。
据说,京师城里这几日那是人头滚滚啊,有人粗略统计了一下,这一次涉及谋反被斩之人已达两千余人!”
“杀这么多?”张虎大感意外。
“那还是在很多人没有被抓到的情况下,就说那庐阳王吧,其王妃崔氏和其子夏云空就没有被抓到,莫名其妙的像是从人间蒸发了!”
“他既已有谋反之心,自然就早做了安排!”张虎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道。
“但这还不是最让人震惊的!”李青峰还卖起了关子。
“是嘛?”张虎很是配合的做出夸张的表情,“那圣旨上还说了什么?”
“跟着陛下的旨意一道出了皇宫的还有一篇讨伐檄文?”
“讨伐檄文?”
“没错,檄文上列数了玄月国这些时间以来的种种恶行,什么君主昏庸无道,什么穷兵黩武、背信弃义。
还指责玄月国皇帝月焕凌欺兄弑侄,又栽赃陷害,以此为由发动战争以致万千黎民百姓陷于战乱等等。
最后,陛下昭告天下,她将会择日御驾亲征讨伐暴君月焕凌,立纲陈纪、重建天下秩序,还苍生太平。”
“陛下要御驾亲征?”
“檄文上是这么说的!”
“还有嘛?”
“太长了记不住,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李青峰摊了摊手道。
“公子果然是神人啊,他早就说过了,‘大不了天子守国门’,想不到这么快就应验了!”张虎说罢,一脸的崇拜。
“那还用你说?”李青峰白了对方一眼,“但是如今他.....咳,咱们要不要把这事告诉他?”
“当然啦,这么大的事能不说嘛?”张虎一派凛然的道。
“嘿嘿,那是,那这事就交给你啦!”李青峰不露声色的道。
“不是,这事不是你先知道的嘛,该你去找公子才对!”张虎毫不客气的直言道。
“不行,还是你去吧,公子比较喜欢你!”
“你去,你还和公子称兄道弟呢!”
二人都知道顾寻阳最近有些‘疯疯癫癫’的。
也都听到了村里村外的人对他的私下议论,再加上顾寻阳三令五申的让不要去打扰他,谁都不愿意去触这个霉头。
李青峰也没辙了,“一起去!”
“哎?”张虎突然灵机一动,“咱们去找老周啊!”
“对对对!”李青峰深以为然的道,这杏花村上恐怕也只有周福来不怕顾寻阳了。
随着夏云曦的一道圣旨和一篇讨伐檄文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大夏的每一个角落。
大夏震动,天下震动。
无数曾经为顾寻阳鸣不平的文人墨客瞬间沸腾。
就好像是他们终于赢下了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各地街头巷尾的酒楼里、茶馆间,他们大肆庆祝。
而那些真正忧国忧民的志士却都陷入了沉默。
大夏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没想到安平候在大朝会上的一番‘侃侃而谈’会应验得这么快。
男儿葬沙场,女儿殉江山。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