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时序进入六月中旬,长安城里连日闷热,早已没了初夏的清爽。

榴花褪尽了枝头残红,只余下深绿的叶片被暑气蒸得打蔫,黏在枝头纹丝不动。城里的青砖地被晒得发烫,走在上面竟似踩着热锅,连檐下的麻雀都懒得扑棱翅膀,缩在瓦缝阴凉处张着嘴喘气,喉咙里发出细碎的啾鸣,像是也在抱怨这恼人的闷热。

忽然,街东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沉闷。

只见一队队身着朱紫官袍的官员,或乘轿、或骑马,急匆匆朝着皇城方向赶去。

轿夫们跑得满头大汗,粗布短褂早已湿透,贴在背上显出深色的汗渍;骑马的官员则夹紧马腹,马鞭在空中划出清脆的响,马蹄踏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尘土,混着暑气弥漫开来。

朱雀大街上的行人纷纷避让,一时间,叫卖声停了,闲谈声歇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反常的官潮上。

“哎哟!这是怎的了?今儿又不是大朝会的日子,怎的官老爷们都这般急慌?”挑着担子的货郎放下肩上的糖人担,掏出腰间的粗布帕子擦着额头的汗,满脸疑惑地问身旁摇着蒲扇的茶摊婆子。

那婆子正给客人续着凉茶,闻言抬头望了望远去的官轿,眉头皱了皱:“谁知道呢!前几日还听我家那口子说,南疆那边打胜仗了,张大人都快打到孔雀国的曲女城了,难不成是出了变故?”

旁边一个穿着青布长衫、摇着折扇的书生闻言,放下手中的茶碗,轻轻摇了摇头:“未必是南疆之事。我昨日去书坊,听掌柜说,近日有西域来的商队被拦在玉门关外,说是塞尔柱人在那边闹得凶,莫不是跟西域有关?”

“西域?那地方离咱们长安可有万里之遥,犯得着让这么多大人急着进宫?”货郎咂了咂嘴,又拿起一个糖人摆弄着,“再说了,前阵子朝廷不是还发了讣告,说七公主在南疆为国捐躯,追赠了威靖公主吗?若真是南疆出事,早该有消息传出来了。”

“嗨!你们懂什么!”一个牵着毛驴、满脸风霜的老卒凑了过来,他脸上刻着深浅不一的皱纹,左手缺了两根手指,显然是早年打仗落下的伤,“我前日在驿站听几个军爷闲聊,说去年跟西夏打仗,十万领军卫没了,可还有几百残兵流落到西域了!说不定今儿这事,就跟那些残兵有关!”

这话一出,周围人都静了静。

去年与西夏的国战,长安百姓谁人不知?

马一浮贪功冒进,致使十万大军葬身洪水,消息传来时,多少人家披麻戴孝,街头巷尾都是哭声。

如今听说还有残兵在西域,众人不由得议论得更热烈了,有说该救的,有说万里迢迢没必要的,直到又一阵马蹄声传来,众人这才住了嘴,纷纷让开道路。

与此同时,皇城深处的崇政殿内,气氛却比外面的暑气还要压抑几分。

这崇政殿本是大庆殿的偏殿,陈设比大庆殿雅致得多。

殿内两侧架着两架缠枝莲纹的大冰鉴,冰块在里面慢慢融化,丝丝缕缕的寒气沁出来,却压不住满殿的焦灼。

壁上悬着前朝大画师的《烟江叠嶂图》,墨色浓淡相宜,透着几分悠远;案上摆着汝窑青釉三足炉,炉里燃着淡淡的龙涎香,烟气袅袅上升,在殿顶聚成一团薄雾。

最中间是一张长约数丈的檀木桌,打磨得光可鉴人,桌上铺着明黄色的锦缎,两侧各设十五个座位,文武官员按品级分坐,此乃去年老太君与颜夫子为削弱梁王权力所设的议事制度,将独相拆分为群相,让权力更分散些,李漟继位后,便也沿用了下来。

此时,殿内早已聚满了官员。

一二品的大员们站在檀木桌两侧,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或垂手而立,或轻轻抚着胡须,神色各异;三品以上的官员则坐在长桌外围的扶手椅上,这些椅子都是内侍刚刚搬来的,椅垫是厚厚的锦缎,可没人有心思享受这份舒适,个个都紧绷着神经,等着女帝到来。

忽然,殿外传来一声尖锐的唱喏:“官家到——!”

话音未落,满殿官员齐刷刷躬身,齐声高呼:“陛下安!”

只见李漟身着赤红油彩织金龙纹常服,腰束玉带,玉带上悬着一枚双龙佩,走起路来,玉佩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本就生得女生男相,眉眼间透着股英气,做了皇帝后,更是添了几分威严。步履沉稳如山,裙摆扫过金砖时竟无半分拖沓,那张棱角分明的脸,经殿内烛火一映,更显得肤色白皙,只是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令群臣不由得一愣。

李漟走到檀木桌最上首的龙椅旁,缓缓坐下,目光扫过殿内的百官,声音平静却带着帝王的威压:“都坐吧。”

众官员谢过恩,按照品级依次坐下。

李漟沉默了半晌,先是轻轻叹了口气,然后朝身旁的内侍总管田令孜摆了摆手。

田令孜连忙躬身,从身后内侍捧着的托盘里取出一叠简报,小心翼翼地分给殿内的官员,每个官员手中都拿到了一份,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还附着一张简单的西域地图。

待官员们都拿到简报,李漟才开口说道:“去年与西夏国战,马一浮贪功冒进,致使十万将士葬身洪水,大华攻伐西夏之事险些功亏一篑。

彼时马一浮已死,先帝也只是剥夺了他的官身,抄没了家产,将他的家属流放了事。可谁能想到,当时竟有五百名领军卫士兵侥幸活了下来,一路流窜到了西域的龟兹国,还斩杀了龟兹国王,占领了龟兹城。

如今,龟兹城被塞尔柱突厥人团团围住,那五百将士派了人回来求援。诸位公卿,今日召你们来,就是要议一议,这援,到底要不要发?”

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官员们纷纷低头看着手中的简报,神色复杂,他们来之前早就听了些许风声,如今证实此消息,一时间也是眉头紧锁。

“陛下,臣以为,这援必须发!”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嘈杂,说话的是兵部郎中徐华浦,他年纪不过三十出头,是近年新晋的官员,性子素来耿直,此刻他捧着简报,站起身说道,

“那五百人是我大华的领军卫,身上流的是大华的血!他们在西域坚守近两百日,面对塞尔柱人的围攻,却仍没忘了朝廷,这等忠勇之士,朝廷若弃之不顾,今后谁还肯为大华卖命?

再说,龟兹乃丝路要冲,若被塞尔柱人占了,今后我大华与西域的通商之路便被掐断,这损失可就大了!”

徐华浦的话刚说完,中书舍人王钦若便立刻站起身反驳。

王钦若素来有“瘿相”之称,脖颈间那处隆起的肉瘤随着说话微微晃动,声音尖细却有力:“魏郎中此言差矣!如今新帝登基不久,国家处处需要用钱!

南疆战事每月耗银三十万两,太仓里的存银只够支撑半年;各地的河工还没完工,百姓的赋税刚减了些,若是再发兵西征,这军费从哪里来?难不成要加征赋税,逼得百姓怨声载道吗?”

“王大人这话就不对了!”吏部尚书吕祖谦紧接着站起身,他是梁王儿徒,性子跳脱,可说话却条理分明,“军费固然紧张,可也不能因噎废食。昔年周朝平西域时,亦曾远涉千里,当时朝廷也不富裕,可最终还是平定了西域,换来了数十年的安稳。

如今龟兹有我大华将士被困,若朝廷出兵救援,不仅能保住那五百将士,还能趁机重新进入西域,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再说,将士们在外流血,朝廷若不管不顾,传出去,岂不是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吕尚书说得好听!”给事中丁谓摇着手中的玉柄折扇,慢悠悠地站起身,他因平日里喜欢养鹤,人送“鹤相”,此刻脸上带着几分嘲讽,“你可知从长安到龟兹,要走多久?最少也得三个月!

那求援的士兵说,龟兹城内水源早被污染,将士们都快喝不上干净水了,就算我们现在发兵,等军队到了龟兹,他们还能活下来吗?说不定那时候,龟兹城早就被塞尔柱人占领了!”

“丁大人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参知政事皮卞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他说话素来一针见血,此刻更是满脸不屑,“塞尔柱人虽强,可我大华将士也不是吃素的!那五百领军卫能坚守近两百日,就说明他们有战斗力,只要我们发兵,内外夹击,定能打败塞尔柱人!

某些人怕是只知守着案头的账本,忘了边关将士流血时,是靠什么撑着一口气!莫不是觉得西域远,死些人也无碍,省得费了银子?”

皮卞的话明显带着嘲讽,就差指着鼻子骂丁谓喜才害命。

枢密院都承旨林特立刻站起身,脸色涨得通红:“皮大人这话可就诛心了!丁大人并非不愿救将士,只是凡事要从实际出发!

从军事上说,要去救援龟兹,必须经过回鹘人的地盘。回鹘部族素来反复无常,去年还来求朝廷赐岁币,今年就敢拦截我们的商队,若我军过境,他们岂会坐视?

若是回鹘人趁机偷袭,我军腹背受敌,到时候不仅救不了龟兹的将士,还会损兵折将,这责任谁来担?”

“林大人,听说你是行伍出身?”皮卞冷笑一声,“我看呀!林大人虽挂着武职,却是笔杆子堆里混出来的,哪见过真刀真枪?怕不是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你!”林特气得浑身发抖,指着皮卞,却说不出话来。

殿内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主张救援的官员,大多是梁王一系,他们强调军威、国体,认为救援龟兹不仅能保住将士,还能重新进入西域;反对救援的官员,多是李漟提拔的亲信,他们则关注军费、路途遥远以及回鹘的威胁,认为出兵救援得不偿失。

就在双方争得面红耳赤之际,右相石介站起身,沉声道:“诸位大人,莫要再争论这些细枝末节了!当务之急是要明确,这援到底要不要发!

龟兹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想必不用我多说,它是丝路的关键节点,若被塞尔柱人控制,今后他们便可顺着丝路东进,威胁我大华的西北边境!

再说,那五百将士是我大华的军人,他们打着大华的旗号,若是被塞尔柱人灭了,传出去,天下人会怎么看大华?定会觉得我大华软弱可欺,今后谁还会敬畏我们?”

左相叶九龄紧接着站起身,此刻脸上没什么表情,声音也很平静:“石相所言有理,可林都承旨的顾虑亦非虚言。军费紧张、路途遥远、回鹘威胁,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不能忽视。

依臣之见,不如先遣细作前往龟兹,核实城内的现状,看看将士们还能撑多久;同时命青塘的守军去试探一下回鹘人的态度,看看他们是否愿意让我军过境。等摸清了这些虚实,再决定是否发兵,这样也能避免贸然出兵造成损失。”

吕祖谦一听这话,立刻说道:“叶相,时间不等人啊!那求援的士兵说,龟兹城内早已弹尽粮绝,将士们都开始喝马粪里滤出来的水了,若再派人去核实情况,一来一回又是数月,到时候将士们怕是早就撑不住了!”

“吕尚书,话可不能这么说!”王钦若立刻接话,“万一那士兵夸大其词呢?万一龟兹城早就被塞尔柱人占领了,他是来骗朝廷出兵的呢?我们总不能仅凭他一面之词,就贸然发兵吧?

再说,那五百领军卫,去年战败后,半年多都没跟朝廷联系,反而去占领了龟兹城,这其中难道没有猫腻?说不定他们早就有了自立之心,如今是走投无路了,才来求朝廷救援,这等首鼠两端之人,朝廷为何要救?”

“你放屁!”一声怒吼突然从殿角传来,打破了殿内的争论。

众人齐刷刷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身着领军卫军装的年轻士兵正站在那里,浑身发抖,满脸愤怒。

这士兵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一身军装洗得发白,肩头还打着补丁,脸上几道浅疤,显然是经历过不少战事。

那士兵见众人都看向自己,也不害怕,大步走到殿中央,“哗啦”一声撕开了自己的上衣。

只见他的胸口、手臂上满是伤疤,新旧交错。有的伤疤已经结了紫黑的痂,有的还渗着血丝,最显眼的是左胸一道长约三寸的刀伤,皮肉翻卷,看着便触目惊心。

“我领军卫从来没想过要背叛朝廷!”士兵虎目含泪,声音哽咽却有力,“去年韦州战败后,我们跟着耿伯宗将军逃出来,天寒地冻,兄弟们冻掉手指的、饿死的都有,好不容易才聚齐了五百人。

那时候荒野茫茫,我们根本辨不清方向,只能一路寻着绿洲走,等反应过来时,已经到了西域。

耿将军说,只有占领龟兹,才有立足之地,才能想办法联系朝廷。可我们刚打下龟兹没多久,塞尔柱人就兵临城下,城一围,我们就派了人出去求援,前后派了十三波,最后就我一个活下来!

那些兄弟在城里,喝的是马粪里滤出来的水,吃的是树皮草根,可他们还在喊‘大华万胜’,还在等朝廷的救援!你说我们首鼠两端,你凭什么这么说!”

士兵越说越激动,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滴在胸前的伤疤上。

说到伤心处,这士兵愤懑之情难舒,猛地转向一直坐在角落、未曾说话的梁王杨文和,“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哽咽着大喊:“王爷!卑职临走前,兄弟们已经快撑不住了!

耿将军说,朝廷一定不会放弃我们的,因为杨炯将军常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还说‘犯我大华者虽远必诛!虽远必救’!

这些话难道都是骗人的吗?”

七尺男儿,此刻却哭得像个孩子,那悲怆的哭声,让殿内的官员们都沉默了。

梁王杨文和缓缓站起身,他身着紫色公服,腰杆笔直,走过来时,满殿的嘈杂竟都静了下去。

只见其走到那士兵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和煦却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好孩子,起来吧。我儿从来不说假话,朝廷也不会放弃一个大华子民!”

“王爷!!!”王钦若立刻站起身,急切地说道,“兴师伐罪,耗费甚巨,如今南疆战事正酣,若再西征,便是两线作战,朝廷承受不起啊!”

杨文和闻言,猛地转过头,冷哼一声。

这一声冷哼,威严十足,殿内瞬间鸦雀无声,就连坐在龙椅上的李漟,都感到了无边的压力,她努力维持着帝王之气,可手指却不由自主地攥紧了龙椅扶手,显然有些勉强。

杨文和的目光落在李漟身上,声音洪亮,震得殿内烛火都微微晃动:“陛下!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诚令权时,后无边事可也,西夷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李漟被这质问堵得说不出话来,她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没有反驳的理由,只能紧紧攥着双手,一言不发。

杨文和见她不语,大笑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豪迈:“陛下圣明!既然陛下没有异议,那就令莱国公沈槐领一万麟嘉卫,三日内出发,走青塘古道,驰援龟兹城!

同安郡王杨炯,即刻从漠北整兵,由北而下,给予来犯之敌痛击,以彰国威!领军卫大将军邹鲁,免去登州转运使,任西北路青塘府大都督,总领青塘一切军政事,协助我军凿空西域!”

话音刚落,左相叶九龄立刻站起身,躬身朝着李漟的方向拱手,大声道:“陛下圣明!”

殿内的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打着算盘:麟嘉卫本就是梁王府的私军,不用朝廷出军费;杨炯打仗素来神勇,还从不要朝廷的粮草支援,况且他是梁王唯一的儿子,让他去,谁也说不出话。

邹鲁本就是领军卫大将军,如今领军卫被困龟兹,他不去救援,今后在军中便再也抬不起头。

再者,女帝本想让邹鲁在登州限制杨炯的海事,如今梁王让他去青塘任大都督,无疑是断了女帝的念想,还能制衡青塘的英国公康白,这一步棋,走得实在精妙。

如此一来,官员们也没了反驳的理由,纷纷站起身,朝着李漟拱手:“陛下圣明!”

李漟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的景象,脸色铁青。

她猛地站起身,冷笑一声:“朕圣明?朕看是你们圣明才对!”

说着,李漟一把拂过案上的茶盏,茶水溅在明黄色的锦缎上,留下深色的痕迹。随后,她转身就走,裙摆扫过殿内的立柱,发出沉闷的声响,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崇政殿。

就在李漟离开后不久,殿外突然响起“哗啦啦”的雨声,豆大的雨点砸在殿顶的琉璃瓦上,发出密集的声响,不一会儿,便成了滂沱大雨。

当天傍晚,《长安日报》加印了一期,报童们披着蓑衣,在雨中奔跑叫卖,报纸的头版用醒目的大字写着:“犯我大华者,虽远必诛!虽远必救!”

全文激昂澎湃,详细叙述了龟兹五百将士坚守孤城的事迹,大赞杨炯的“必诛必救”论,整篇文章下来,竟未提及半句女帝,只处处彰显着同安郡王的功绩和军论。

消息传得飞快,不过一夜之间,整个长安都知道了朝廷要发兵救援龟兹的事。街头巷尾,茶馆酒肆,人人都在谈论那五百领军卫的忠勇,谈论杨炯的“必诛必救”。

有人将领军卫守龟兹的事迹编成了段子,在茶馆里说书;有人画了杨炯领兵出征的画像,贴在自家门上;就连乡下的老农,都在田间地头跟人说:“咱们大华有个杨郡王,不会丢下自己人!”

一时间,三军士气昂然,天下为之震动。皆言:“杨炯在,则我军胆魄俱生!”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