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小女孩的大喊,院子里其他玩闹的孩子瞬间停下,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门口。
沈青竹看着这些眼熟的小脸,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他蹲下身,对着那个最先认出他,穿着红色棉袄的小女孩伸手,摸了摸她的头。
“小艳?都长这么大了。”他努力从记忆里搜寻着名字。
“青竹哥哥,真的是你!”
李小艳惊喜地扑过来,一把抱住他的胳膊,小脸激动得通红。
周围的小孩也一下子围了过来。
“大家都还好吧,院里最近没什么事吧。”
“都挺好的,院长爷爷前两天还给我们买了新衣服,就是……就是最近老是有一群……”
她的话还没说完,一个略显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传了出来:
“沈小子?他娘的,他还知道回来?”
随着声音,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快步从屋里走了出来。
老头走到门口,看到真是沈青竹,眼睛里先是闪过高兴,但立马又把脸一沉。
“好你个沈青竹,臭小子,翅膀硬了是吧?
啊?这么多年,你跑哪儿去了,连个电话都不知道往家里打一个!
你还知道有我这个院长,有这个地方啊?我还以为你死外头了。”
沈青竹站直了身体。
这就是这所孤儿院的院长,姓孙。
他对这位独自经营孤儿院的院长极为敬重。
看着孙老头虽然骂得凶,眼中的关切根本藏不住,他心里发酸,低声解释:
“怕什么,我这么大人了,又丢不了。部队里管得严,任务也重,太忙了……”
“忙?忙得连打个电话的功夫都没有?”孙老头根本不买账,打断他的话,眼睛一瞪,“屁的忙!糊弄鬼呢!”
他嘴上骂得凶,却上前两步,用力拍了拍沈青竹结实的胳膊,又把他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一遍。
“没受伤吧?在部队没被人欺负吧?”
“呵~,我不欺负别人都算好的了。”
“哼,我看也是,你小子打小就不是个吃亏的主。”
孙老头瞥了一眼周围竖着耳朵听的孩子们,挥了挥手,“都围这儿干嘛?该干嘛干嘛去!”
孩子们嘻嘻哈哈地散开了些,但眼神还不住地往这边瞟。
孙老头转过头,重新看向沈青竹,“别在门口杵着了,进屋里说话。”
他背着手,转身往屋里走。
沈青竹默默跟在他身后。
走进熟悉的平房,里面陈设简单。
孙老头走到桌边拿起热水瓶,沈青竹已经先一步接了过去。
“我来就行。”
沈青竹熟门熟路地找到两个干净的杯子,倒上热水,将其中一杯推到孙老头面前。
“院里最近怎么样?钱还够用吗?”
“够,怎么不够。”孙老头捧着杯子,“多亏你每个月都打钱过来,孩子们吃穿用度都不愁,比以前宽裕多了。”
他顿了顿,看向沈青竹,语气带着担忧,“可你每次把钱都打到这里,你自己呢?在外面花钱的地方多,你别亏着自己。”
“我挺好的,”沈青竹打断他,“我现在有正经编制,福利待遇好,钱够花。”
孙老头看着沈青竹身上那股沉稳精干的气质,心里既骄傲又有些发酸。
这就是从寒山孤儿院出去的孩子,不仅出息了,当了兵,心里还一直装着这个家。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
沈青竹没给他机会,直接转了话题:“刚才小艳说,院里最近来了一群人?”
孙老头闻言,脸上表情变得复杂,但又很快恢复。
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才摆摆手:“一点小事,没啥。
就是有人看中了这块地,想让我们搬走搞开发。
我没同意,不搬就行了。现在法治社会,他们不敢乱来。”
沈青竹没说话,只是看着孙老头。
他敏锐地察觉到孙老头语气的不自然,事情绝不像他说得这么轻描淡写。
孙老头避开他的视线,抬头看了看墙上那只老旧的钟,站起身:
“你看我,光顾着说话了。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出去买点菜,晚上咱爷俩好好喝一杯。”
“我跟你一起去。”
“不用不用,”孙老头连忙按住他,“你坐着歇会儿,陪孩子们说说话。我很快回来。”
他说着,拿起挂在门后的布兜,快步走了出去。
沈青竹站在门口,看着孙老头略显匆忙的背影消失。
他收回目光,转身看向院子里。
孩子们还在玩闹,但那个叫李小艳的女孩,时不时会朝大门方向看一眼,小小的脸上带着点不安。
他走过去,在一个石墩上坐下,看向周围。
老旧的墙面上被孩子们用水彩笔画了不少图案。
沈青竹甚至还找到了自己当初在墙上写的名字。
而且,也不知道是谁,在他的名字上画了一把小小的伞。
几个胆子大点的孩子慢慢围了过来。
“青竹哥哥,你这次回来还走吗?”
“住几天。”
“那群坏人还会来吗?”一个瘦小的男孩小声问。
沈青竹看向他,抿了抿嘴唇,眼睛微微眯起:“他们经常来?”
孩子们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小艳开了口:
“嗯,来了好几次了。开着小汽车,穿得花花绿绿的。
但是……但是他们说话好凶,上次还把院里的花盆踢翻了,吓哭了小豆子。”
“他们跟院长爷爷吵架,”另一个孩子补充道,“说要是再不搬,就要……就要让我们好看。”
沈青竹沉默地听着,眼神平静,但搭在膝盖上的手已经攥紧。
事情果然不像孙老头说的那样简单。
“没事。”他对孩子们说,“我在这儿,以后他们不敢再来了。”
当年他在临江市的时候,把附近大大小小所有的黑帮全部打服,没有人敢来找他的麻烦。
现在看来,自己走了一段时间,有人忘了疼了。
虽然现在自己是守夜人,不能随意伤害普通人,但是给点教训还是可以的。
沈青竹又和孩子们聊了会儿,孩子们渐渐散去玩耍。
直到周围没什么人了,一个约莫十四五岁的少年才慢慢靠近。
沈青竹看着他,显然认了出来,招手示意他坐到身旁的石墩上。
“乌泉,我记得你今年十五了吧?”沈青竹问。
“嗯。”乌泉点点头。
“初三了,该考高中了。”沈青竹看着他,“有什么想法?”
乌泉低着头,用脚尖蹭着地上的石子:“还没想好。”
“学习跟得上吗?”
“还行。”
两人沉默地坐了一会儿,院子里孩子们的嬉闹声远远传来。
“青竹哥哥,”乌泉转头看向沈青竹,突然开口,“这些年,我好想你。”
沈青竹按住他的肩膀,用力拍了一下。
“现在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