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城。
随着有些沉闷的战鼓声于城外军营中炸响,越来越多的百姓于睡梦中惊醒,有人龟缩在被子中瑟瑟发抖,不敢发出半点声响,也有人小心翼翼的行至院门,借着门缝处的缝隙,打量着街道上乱作一团的兵丁们。
而混杂于这些兵丁之间,又有两名穿着打扮好似将校模样的中年人刻意放缓了脚步,并在光线有些昏暗的巷尾角落,神色莫名的窃窃私语着。
\"李兄,这叛军怎么好端端的就要撤退呢?\"
\"咱们这回还走不走?\"
说话之人名为奇益献,乃是隶属于平安道的定边兵备使,早年间曾在李适帐下听令。
前段时间,李适携带着麾下的精锐兵马,以所向披靡的架势兵临定边城外,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他果断选择了出城投降。
仗着这个功劳以及昔日与李适的\"香火情\",他也成功被李适所接纳,奉命继续统率麾下的兵丁,并一路打到了汉城。
闻言,另一名隐匿于黑暗中的中间人便不屑的撇了撇嘴,毫不掩饰眉眼间的嘲讽:\"走个屁..\"
\"这夜半三更的,李适突然下令撤军,这摆明是收到了什么消息,以至于根本不敢在这汉城继续逗留下去了..\"
他叫李守白,祖上也曾经是王室后裔,不过因年代久远的缘故,等到他祖父那一代,家境便十分贫寒,而他成年之后为了维持生计,便只能选择投军。
经过十余年的\"摸爬滚打\",勉强也算是成长为朝鲜军队的中级将领,麾下有个几百人。
\"这么说,叛军是要不行了?\"
猛然间,奇益献的眸子便是一亮,低沉的声音中充斥着惊疑不定的情绪。
若是李适顺风顺水,以所向披靡的架势将朝鲜余下的疆域尽数纳入囊中倒也罢了,他心中虽有对于\"朝廷\"的愧疚,但无疑\"开国功臣\"的身份对他更有诱惑力。
只是如今这等情况,他是要随李适一条路走到黑,还是\"及时止损\"?
\"何止是要不行了?\"
\"手底下的人不知情,难道你还不知情?\"不动声色的瞧了瞧远处人满为患的备边司衙门,李守白意味深长的\"提醒\"道:\"这李适自打拿下这汉城,便是将麾下的大部分精锐派遣至罗州和昭川郡坐镇..\"
\"可这才几天过去,李适便突然下令撤退?\"
\"这摆明是前线吃了败仗,朝廷已然卷土重来了..\"
\"李适不跑还好,今夜一跑,这人心就彻底散了..\"
言罢,这李守白便一脸敬畏的看向昭川郡所在的方向,深邃的眸子中涌现出点点光芒。
若是他没有猜错的话,堪称朝鲜定海神针的都元帅张晚极有可能已是从尚庆道老家赶至前线,并亲自指挥作战,否则群龙无首之下,即便赶来勤王的兵马再多,也不过是一盘散沙,压根不是李适麾下精锐的对手。
嘶..
许是没有料到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一直如日中天的\"叛军\"竟会突然落到此等境遇,身材高大的奇益献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凉气,望向远处备边司衙门的眼神也瞬间冰冷了下来。
看样子,他\"开国功臣\"的念想怕是泡汤了。
\"老齐,想不想赌上一把?\"
沉默半晌之后,李守白突然压低嗓音,一脸凶狠的看向身旁的老友。
他们二人在多年的戎马生涯中早已积攒了外人难以想象的袍泽情谊,乃是真真正正的生死之交,说起话来也不必遮遮掩掩。
\"你想作甚?\"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之后,奇益献沙哑的声音于黑寂的巷尾幽幽响起。
\"你手里抛去那些混吃等死的兵痞子,应该能凑出几名心腹死忠吧?\"微微眯起眼睛,李守白意有所指的询问道,声音比之刚才还要轻微。
咯噔。
闻听此话,奇益献心中便是一揪,瞳孔猛然放大。
他的心思虽然不如朝中的那些文官细腻,但也不是愚笨之人,自是能够听懂眼前老友的言外之意,并隐隐猜到了李守白的真正意图。
但不知是出于对\"朝廷\"的愧疚,亦或者内心深处谋求\"进步\"的执念在作祟,奇益献稍作沉吟之后,便一脸坚决的点了点头:\"最起码有六七个人能信得过..\"
他虽是镇守一方的兵备使,名义上能够节制数千兵马,但真正能够信得过的兵丁却是不多,遑论是在这如此重要的关头?
\"够了!\"
李守白的声音虽依旧低沉,但却难掩眉眼间的疯狂和惊喜:\"老子身边也有几个过命的兄弟..\"
\"李适麾下的嫡系精锐虽是对其忠心耿耿,但绝大多数都在昭川,罗州等地坐镇,余下的也分布在平安道,咸镜道等地,真正驻扎在城外军营中的却是少之又少..\"
在奇益献果然如此的眼神注视下,李守白表情狰狞的分析着城外军营势力的分布情况。
李适作为朝鲜副元帅,手中自是有一支被利益和感情所捆绑的嫡系部队,但因李适起兵以来所向披靡,麾下势力扩张过快的缘故,这些嫡系们便不可避免的被拆散,用于坐镇各地,以免当地\"降而复叛\"。
故此,城外军营驻扎的兵丁们多是些来自于各地的游兵散勇,真正属于李适的嫡系精锐们反倒不多。
利用这一点,他们便可洗刷身上\"叛臣\"的罪责,而且还能一步登天。
\"干了!\"
李守白将说的如此透彻,奇益献哪里还不明白他的意思?
只要想办法将作为\"主心骨\"的李适擒杀,余下的游兵散勇们便不足为虑,届时他们便可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收拢这支人心惶惶的\"叛军\",转而作为向朝廷投降的筹码。
天地可鉴,他们二人可从未想着投降李适,不过是此前迫于形势,不得不委身从贼罢了,如今\"拨乱反正\",擒杀贼首李适,便是心中效忠朝廷的最好证明!
\"干了!\"
狞笑着点头之后,李守白和奇益献便毫不犹豫的离开了愈发混乱的街道,准备召集各自的心腹亲兵,筹备\"拨乱反正\"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