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目光如炬,直视着林冲,命令道:“你率领你的军团,火速前往河东路。那里的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你们的任务就是要将他们安全地转移出来。记住,一个都不能少,务必让他们全部安全抵达陕省!”
林冲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末将领命!”
潘金莲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转向苏定,继续下令:“苏定,你负责划出一片合适的地区,以供转移过来的百姓居住。不仅要提供住所,还要保证他们的吃穿用度一切都能得到妥善安排。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关系到百姓的生活和福祉,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苏定赶忙躬身应道:“末将遵命!”
潘金莲的目光转向阮小七,说道:“阮将军,你的任务是负责船队。在黄河上接应百姓,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渡河。这是一项关键的任务,需要你和你的部下们全力以赴,不得有任何闪失!”
阮将军抱拳应道:“末将定当不辱使命!”
最后,潘金莲的目光落在了晁将军身上,她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晁将军,你带领你的部队前往太原府。你们的任务是骚扰并阻拦宋军前进的步伐,给百姓的转移争取更多的时间。”
晁将军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高声答道:“末将愿拼死一战!”
潘金莲看着这几位将领,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她知道,这些将领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他们一定会完成任务。
“是,陛下!”几位将领齐声领命,他们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潘金莲又将目光投向通信大臣戴宗,缓声道:“戴宗,你即刻启程,前往雁门关通知岳将军。让他撤回雁门关,等待时机成熟后,再一同撤回陕省。”
戴宗抱拳施礼,朗声道:“陛下放心,臣定当马不停蹄,不负陛下所托!”
朝堂之上,大臣们面面相觑,虽然对于让出河东路一事仍心存疑虑,但当他们看到潘金莲如此周密地部署时,心中的不安逐渐被安抚下来。
潘金莲站在大殿中央,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各位大人,此次行动关系到我梁国的生死存亡,必须万无一失。”她环顾四周,目光扫过每一个大臣的面庞,接着说道,“林冲将军,你速去集结军队,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抵达河东路,守住我们的防线。”
林冲领命后,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他步伐矫健,迅速召集起自己的部下,然后率领大军如疾风般快马加鞭,向着河东路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阮小七也接到了命令。他站在船头,看着波涛汹涌的黄河,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他高声喊道:“兄弟们,出发!”随着他的一声令下,船队如离弦之箭一般,破浪前行,驶向黄河。
时迁则负责情报工作。他派出大量的探子,如幽灵一般分散到宋金两国的边界。这些探子们身手敏捷,擅长隐匿行踪,他们将密切监视宋金两国的一举一动,为梁国提供及时准确的情报。
而此时的宋金两国,对于梁国的这一计划还一无所知。他们仍然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对梁国的夹击,全然没有意识到一场围绕着河东路的暗战已经悄然拉开帷幕。
就在梁国紧锣密鼓地安排部署的时候,河北路的某座城市里,一场秘密会谈正在悄然进行。宋金两国的使者和宋国的将领们围坐在一张桌子旁,气氛紧张而凝重。
金国使者面带狡黠的笑容,开口说道:“贵国与我大金一同夹击梁国,事成之后,河东路一分为二,我们每国一半如何?”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宋国将领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动。这可是一个诱人的条件,如果能够成功,不仅可以扩大宋国的领土,还能削弱梁国的实力。他稍作思考,便当即说道:“好的,一言为定。我军已经进入河东路,一路进展顺利,希望你们将他们的军队拖在雁门关一带,这样方便我们的军队快速突进,让他们无力抵抗。”
金国使者抚须笑道:“将军放心,我大金定当全力拖住雁门关的梁军。”他的语气坚定,似乎对此充满了信心。
然而,梁国这边也已经行动了起来。在河东路内,那些收到通知的暗探们早已行动起来。他们迅速集结,纷纷赶往宋军的必经之路,准备设下重重障碍,阻止宋军的前进。
在一个幽深的大峡谷中,宋军的先锋部队正小心翼翼地缓缓前行着。他们的步伐轻盈而谨慎,仿佛生怕惊醒了这片沉睡的山谷。
然而,就在他们毫无防备之时,一阵尖锐的哨声突然在两侧的山崖上响起。这声音如同夜枭的哀鸣,划破了山谷的宁静,让人毛骨悚然。
紧接着,无数巨大的石块如雨点般从山崖上滚落下来,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砸向宋军的队伍。这些巨石犹如天降陨石,每一块都重达千斤,一旦被击中,后果不堪设想。
原来,这是梁国的暗探经过一番探查后,认为此处地势险峻,非常适合设伏。于是,他们提前在此处埋伏,等待着宋军的到来。
宋军的先锋部队完全没有预料到会遭遇这样的伏击,顿时乱作一团。士兵们惊恐地四处逃窜,试图躲避那些如雨点般砸落的巨石。然而,峡谷的空间有限,他们的躲避显得如此无力。
被巨石砸中的士兵发出凄厉的惨叫声,那声音在山谷中回荡,让人不寒而栗。鲜血和碎骨溅落在地上,染红了一片土地。
先锋将领见状,急忙大声呼喊,指挥士兵们进行抵抗。他挥舞着手中的长枪,试图挡住那些滚落的巨石。然而,暗探们身手敏捷,且对这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宋军的抵抗显得苍白无力。
眼见峡谷已经被巨石完全堵塞,暗探们见好就收,如鬼魅一般起身离去,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