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宋军的前锋们望着眼前已经被封死的峡谷,心中充满了绝望。短时间内,他们根本无法疏通这堆积如山的巨石,继续前进已经成为了不可能。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决定返回,向大部队报告这一情况。这意味着他们需要重新规划行军路线,从其他地方绕道前行。而这一意外的变故,无疑给他们的整个行动蒙上了一层阴影。
由于这个峡谷是前往太原府的捷径,其他道路则需要绕很远的路,并且还得经过好几个城池,这无疑会使他们快速突袭太原府的计划化为泡影。不仅如此,在此期间,梁国太原府各地的守军肯定会察觉到他们的行动,并及时做出应对。
林冲深知时间紧迫,于是他率领军队日夜兼程地赶往河东路。这一路上,他们遭遇了不少地理上的艰难险阻,比如险峻的山脉、湍急的河流以及茂密的森林等。然而,林冲凭借着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丰富的战斗经验,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
经过数十天艰苦的行军,林冲的军队终于抵达了太原府。当他们进入城门时,百姓们看到了救星的到来,顿时欢呼雀跃起来。林冲迅速组织百姓们有序地撤离,同时派遣使者向潘金莲报告情况。
与此同时,阮小七的船队早已在黄河上严阵以待,准备随时接应百姓。而时迁派出的探子也陆续传回了宋金两国的最新动态,潘金莲根据这些情报,不断地调整着战略部署,以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
雁门关战场,气氛异常凝重,岳飞率领着梁军严阵以待,与金国的军队对峙着。最近一段时间,金国的进攻频率明显增加,这让岳飞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谨防对方使出什么阴谋诡计。
然而,就在岳飞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敌军动向时,一名金国将领突然派人送来一封战书。战书上写明,金国将领金兀术约岳飞明日在阵前进行单挑决斗。
岳飞深知这很可能是对方的一个计谋,但他也明白,如果不应战,恐怕会助长敌军的士气。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岳飞最终决定接受挑战。他迅速安排好军中的各项事务,叮嘱部下们,如果自己在决斗中有什么不测,一定要坚守阵地,绝不能让金兵得逞。
就在岳飞刚刚安排好一切的时候,一名亲兵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向他禀报说:“将军,陛下的信使求见,似乎有要事要通报。”
岳飞心中猛地一紧,一股强烈的不安涌上心头,他连忙让信使进来。信使快步走进营帐,向岳飞行了个礼,然后迫不及待地说道:“将军,大事不好!陛下得知您这边的情况后,特派我前来告知您,近日有确切情报显示,金国正在联合宋朝一同进犯我大梁。这河东路恐怕是难以守住了,陛下希望您能在雁门关稳住金军的同时,尽量悄无声息地退走,尽可能地保住我大梁将士的安全。”
岳飞听完信使的话,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心中暗自思索着这局势的变化。金国与宋朝联合进犯,这无疑是一个极其严峻的挑战。然而,如果此时贸然退兵,恐怕会被金军察觉,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
他凝视着信使,沉默片刻后,沉声道:“你且回去告知陛下,我定会寻找合适的时机退兵,以保我大梁将士的周全。”信使领命后,匆匆离去。
岳飞独自站在营帐中,凝视着地图,脑海中飞速地思考着应对之策。突然,他的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一个绝妙的计策浮现在他的心头。
他立刻唤来几位心腹将领,将他们召集到身边,然后压低声音,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将领们听后,纷纷点头,表示明白岳飞的意图。
第二日清晨,阳光洒在战场上,映照出一片金黄。岳飞身披银甲,手持长枪,骑着那匹枣红色的骏马,如战神降临般缓缓走向战场中央。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人们的心上,让人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
而在战场的另一边,金兀术同样身披重甲,手持长枪,一脸冷峻地盯着岳飞。他的身后,是一列列整齐的金兵,旌旗飘扬,气势如虹。
岳飞走到战场中央,停住了脚步。他目光如炬,直视着金兀术,没有丝毫的畏惧。金兀术见状,冷笑一声,催马挺枪,如疾风般冲向岳飞。
刹那间,枪尖相交,火花四溅。岳飞和金兀术的战斗正式开始,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他们的兵器在空中交织,发出清脆的撞击声,仿佛整个战场都在为他们的激战而颤抖。
数十回合过去,两人依然难分胜负。战场上的双方士兵都被这惊心动魄的战斗所吸引,目不转睛地看着。就在这时,岳飞突然瞅准了一个时机,他故意卖了个破绽,手中的长枪微微一偏。
金兀术见状,心中暗喜,以为有机可乘,立刻猛扑过来,想要一举将岳飞击败。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正是岳飞的计策。
岳飞迅速勒马回退,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金兀术的大斧劈了个空,由于惯性,他的身体向前倾去。就在这一瞬间,岳飞突然一个回马枪,枪头如闪电般直插金兀术的胸口。
金兀术心中一惊,连忙举起手中的大斧,想要挡住这致命的一击。只听“铛”的一声,长枪与大斧相交,发出一声巨响。
然而,岳飞的这一枪力量极大,金兀术虽然挡住了枪头,但他的身体却被震得向后飞去。他的战马也受到了惊吓,嘶鸣着向后退去。
金兀术稳住身形后,怒不可遏。他举起大斧,从下往上猛地一挥,想要将岳飞的战马劈死。这一斧威力惊人,带着凌厉的风声,如泰山压卵般砸向岳飞。
岳飞的反应速度快如闪电,就在金兀术的攻击即将命中他的瞬间,他猛地一提缰绳,战马像是通人性一般,前蹄高高扬起,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这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