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汉武帝刘彻年至七十,生有六男,除长男卫太子刘据外,一为齐王刘闳,一为昌邑王刘髆,一为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还有燕王刘旦,及广陵王刘胥,是后宫李姬所生,旦胥二子,与刘闳同时封王,在宗庙中授册,格外郑重。事见元狩元年。
刘闳已经夭逝,燕王刘旦是汉武帝第三子,两兄俱死,依次可望嗣位,遂上书求入宿卫,窥探上意,偏汉武帝不许。贰师将军李广利,欲立自己外甥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屡次与丞相刘屈牦商议;屈牦子娶李广利之女为妻,儿女私亲,当然允洽。征和三年,匈奴兵入寇五原酒泉,汉朝廷闻报,即由汉武帝下诏,遣李广利率兵七万,前往抵御五原;重合侯马通,率四万人出发酒泉;侯商邱成,率二万人出发西河。李广利陛辞登程,由刘屈牦送至渭桥,李广利私下与语道:“君侯能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富贵定可长享,必无后忧。”谁知是催他速死?刘屈牦许诺而别。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麾兵出塞,到了夫羊句山,正与匈奴右大都尉等相遇,当即驱杀一阵,匈奴虏兵只有五千骑,战不过李广利军队,当即败走,李广利乘胜追击,赶至范夫人城。此城是边将之妻范氏所筑,故有此名。马通军至天山,匈奴大将偃渠,引兵邀击,望见汉军强盛,不战而退,马通追赶不及,因即退还。商邱成驰入胡境,并无所见,乃收兵引归,回走数十里;忽然由匈奴大将,与李陵率兵三万人,从后面追来,不得已翻身与战,击退胡兵,重复南行;偏胡兵且却且前,连番接仗,转战八九日,至汉军南临蒲奴水滨,力将胡兵击退,方得从容回来。两路兵已经言旋,只有李广利未归,汉武帝正在记念。同年六月,内者令郭穰密告丞相刘屈氂的妻子因为刘屈氂曾多次遭汉武帝责备,便对汉武帝不满,因而请巫祈祷神灵,祝诅汉武帝早死。同时密告丞相刘屈氂与李广利共同向神祝祷,希望昌邑哀王刘髆将来作皇帝。汉武帝便下令主管司法的廷尉查办.认为刘屈氂大逆不道,处以腰斩,并用车装着尸体在街上游行示众。并且将刘屈髦的妻儿在长安华阳街斩首。而李广利的妻儿也遭逮捕囚禁。
正在指挥大军对匈奴作战的李广利听到家中妻儿因巫蛊被捕收监的消息,如五雷轰顶,既忧虑,又害怕,不知所措,如何是好。
掾吏胡亚夫劝他说:“将军若得立大功,还可入朝自赎,赦免全家;否则匆匆归国,同去受罪,要想再来此地,恐不可复得了!”
胡亚夫劝他投降匈奴。李广利心想若投降匈奴,必将加速自己妻儿老小的死亡,情况会更惨,倒不如立功赎罪,也许有一线希望。便不根据实际情况,不了解双方军事形势,不计及战略战术,以数万汉家儿郎的生命为赌注,盲目进军,以求侥幸,遂挥师北进,深入匈奴,直至郅居水。此时匈奴军队已离去,李广利又派负责主管军中监察的护军率领二万骑兵,渡过郅居水,继续向北挺进。与匈奴左贤王的军队相遇,两军交战。汉军大胜,杀死匈奴左大将及众多的士卒。
长史和决眭都尉煇渠侯商议,李广利不惜全军安危以求立功赎罪,恐怕必然招致失败,便暗中策划将李广利扣押起来,以阻止其盲目冒险。李广利觉察了长史的策划,将他斩首。恐怕军心不稳,发生骚乱,便率军由郅居水向南撤至燕然山(蒙古共和国杭爱山)。单于知汉军往返行军近千里,已很疲劳,便亲自率领五万骑兵袭击汉军,汉军死伤甚众。
李广利原想冒进,立功赎罪,却遭此大败,心情自然更沉重,又忧虑着家中老少的生命安全,而且本来指挥才能就平庸,因此完全失去了两军对垒中最必要的警觉。匈奴趁汉军不备,于夜间在汉军营前悄悄挖掘了一条濠沟,有几尺深,而后于清晨从后面对汉军发起突然的袭击。汉军遭匈奴军袭击,想出营列阵抵敌,却发现军营前有一条深沟,进退不得,军心大乱,丧失斗志,再加疲劳,完全失去了抵抗力,遭到惨败。七万汉家儿郎就这样全部丧送在李广利手中,给国家民族造成极大的损失。
李广利兵败后投降匈奴,狐鹿姑单于知道他在大汉身居高位,便将女儿嫁给他,对他的尊宠超过了卫律。
按汉律,李广利在大汉被囚禁的妻儿家人,在李广利投降后,悉数被杀,族灭。
李广利投降匈奴虽换来一时的富贵,也好景不长。卫律本是匈奴人,生长在汉朝,并在朝廷作官与李广利兄弟交情颇好,因此李延年曾在汉武帝面前举荐卫律,出使匈奴。李延年因李季之事伏法,卫律怕被株连,便投降匈奴。卫律见李广利投降在自己之后,而受到的尊宠却在自己之上,心生嫉妒,欲加害李广利。
李广利投降一年多后,卫律趁着匈奴单于的母亲生病,遂买通巫师,让巫师谎称病因是由于去世的单于在发怒。因去世的单于过去出兵攻伐汉时,曾发誓一定要捉住贰师将军李广利用来祭神,而今李广利已在匈奴,为何不杀了祭神?先单于正发怒责问此事。单于对巫师的话信以为真,便将李广利杀掉,用以祭神。李广利原以为用屈膝投降可以换一条命,屈辱偷生,苟安于世。结果却遭到如此可悲可耻的下场。李广利临被杀时,怒骂道“我死必灭匈奴!”李广利死后,匈奴接连数月雨雪不断,家畜死亡,百姓疫病不断,种植的黍穄也歉收,单于害怕了,于是为李广利立了祭祀用的祠堂以慰亡灵。
作者疑惑,李广利死后,不能向卫律索命,岂尚能灾祸匈奴么?
且说汉武帝因李广利投降匈奴,屠戮李氏一门,连前将军公孙敖赵破奴等,亦皆连累族诛。公孙敖族诛,可为李陵母妻泄恨。惟自思许多逆案,都与巫盅有关,究竟这班方士,有无神术,且多年求仙,终不见效,索性再往东莱,探视一番,乃再出东巡,召集方士,访问神仙真迹,大众都说是神山在海,屡被逆风吹转船只,不能前往。汉武帝欲亲自航行,群臣力谏不从。正拟登舟出发,海风暴起,浪如山立,惊得汉武帝倒退数步,自知不便浮海,但在海滨流留十余日,启跸言归。道出钜定,行亲耕礼;还至泰山,再修封禅,祀明堂,礼毕,乃召语群臣道:“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徒使天下愁苦,追悔无及。从今以后,事有伤害百姓,悉当罢废,不得再行!”
大鸿胪田千秋进言道:“方士竞言神仙,迄今无功;可见是虚糜廪禄,应该罢遣。”
汉武帝刘彻点首道:“大鸿胪说得甚是,朕当照行。”遂命方士一律回去,不必空候神人,方士皆索然去讫。汉武帝亦即还都;遂拜田千秋为丞相,封富民侯。
搜粟都尉桑弘羊,上言轮台东偏,有水田五千余顷,写遣卒屯田,设置都尉;再募健民垦荒,分筑亭障,借资战守,免致西域生心。武帝却不愿相从,又下诏悔过,略云: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
今又遣卒田轮台;轮台在车师千余里,前击车师,虽降其王,以辽远乏食,道死者尚数千人,况益西乎!乃者贰师败没,军士死亡,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又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障,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朕不忍闻!当令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养马者,得免徭役。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自经此一诏,汉武帝始不复用兵;就是从前种种嗜好,也一概戒绝。后人称为轮台悔诏,便是为此。可惜迟了!没多久,进升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另任赵过为搜粟都尉。过作代田法,令民逐岁易种,每耨草,必用土培根,根深能耐风旱,用力少,得谷多,民皆称便。越年为征和五年,汉武帝志在革新,复下诏改元,不用什么祥瑞字样,但称为复元元年正月初吉,驾幸甘泉祀郊泰畤。及返入长安,丞相田千秋因汉武帝连年诛罚,中外恟恟,特与御史以下诸官僚,借着上寿为名,劝汉武帝施德省刑,和神养志,有玩听音乐娱养天年等语。汉武帝又复下诏道:
朕之不德,致召非彝。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盅之祸,流及士大夫,朕日止一食者累月,何乐之足听?且至今余巫未息,祸犹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盅,朕甚愧之,其何寿之有?敬谢丞相二千石,其各就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幸毋复言!
汉武帝此诏,虽似不从所请,却也知千秋词中有意,特加依畀。田千秋本无才名,又无功绩,由一言感悟主心,便得封侯拜相,不特汉廷视为异数,就是外国亦当作奇闻。匈奴狐鹿姑单于,复遣使要求和亲,汉武帝亦遣使答报。
狐鹿姑单于问汉使道:“闻汉新拜田千秋为丞相,此人素无重望,如何大用?”
汉使答道:“田丞相上书言事,语皆称旨,因此超迁。”
狐鹿姑笑道:“照汝说来,汉相不必定用贤人,只须一妄男子上书,便好拜相了。”
汉使无言可答,回报汉武帝;武帝责他应对失辞,意欲拘令下狱,还是田千秋代为缓解矛盾,方得邀免。田千秋敦厚有智,善觇时变,比诸前时诸相,较为称职,但也是适逢机会,有此光荣。虽有智慧,不如乘时。
到了夏盛时候,汉武帝到甘泉宫避暑,昼卧未起,忽然听得一声异响,才从梦中惊醒,慌忙披衣出来查看情况,见有两个人人打架,一个是侍中驸马都尉金日磾,另一个是侍中仆射马何罗。汉武帝正拟喝止,那金日磾早朗声急呼道:“马何罗造反!”
金日磾一面说,一面将马何罗紧紧抱住,用尽平生气力,马何罗拼命挣扎。
这个时候,殿前宿卫闻声,纷纷提刀赶来宫中,汉武帝恐怕侍卫会伤到金日磾,阻止他们不要用刀杀。金日磾揪住马何罗的脖子,把他摔到殿下,侍卫捉住马何罗,捆绑起来,经汉武帝面加讯鞫,果然是谋反属实,遂令左右人将马何罗送交廷尉,依法治罪。
巫蛊之祸前,马何罗(本姓马,后人改为莽)与江充交好,马何罗的弟弟马通更是因诛杀太子时奋力作战而得到封爵。
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刘彻得知太子刘据之冤屈,就把江充宗族和朋党全部诛杀。
马何罗兄弟害怕被杀,于是策谋造反。金日磾发现他们神情异样,心里怀疑他们,暗中独自注意他们的动静,与他们一同上殿下殿。马何罗也觉察到金日磾的用意,因此,很久没有机会动手。这时汉武帝驾临林光宫,金日磾有小病在殿内休息。马何罗与马通以及小弟马成安假传圣旨深夜外出,一起杀了使者,发兵起事。
当时汉武帝还未起床,马何罗无故从外进入。金日磾正在上厕所,心里一动,马上进入汉武帝卧室,躲在内门后。一会儿,马何罗袖藏利刃,从东厢而上,看见金日磾,神情大变,跑向汉武帝的卧室,不料撞到宝瑟,摔倒在地,金日磾得以抱住马何罗,才引来侍卫抓住这个意图造反杀害汉武帝的凶手。
汉武帝又令奉车都尉霍光,与骑都尉上官桀,前往缉拿马通、马安成。(有的书上说这里的上官桀与前文跟着李广利征讨大宛国的上官桀不是同一个人。有说是同一个人)
两个马姓人物正在宫外候着,接应马何罗,结果想不到两都尉引众突出,欲奔无路,束手就擒,并交廷尉讯办。依谋反律,一并斩首,全家骈诛。
金日磾履历,已见前文。惟金日磾的母亲教诲两个儿子,很有规矩,汉武帝得知后很是赞许。他母亲病死后,汉武帝下诏在甘泉宫为她画像,题名“休屠王阏氏”。金日磾每次看见画像都会下拜,对着画像涕泣,然后才离开。
金日磾的两个儿子都被汉武帝所宠爱,是汉武帝逗乐子的弄儿,常在皇上刘彻的身边。
有一次,弄儿从后面围住汉武帝的脖子,金日磾在前面,看见后生气地瞪着他。弄儿一边跑一边哭着说:“爹爹发火了。”汉武帝对金日磾说:“干嘛生我弄儿的气!”
金日磾不便多言,只好趋出,惟心中很是感觉可忧。
果然金日磾的大儿子渐渐长大,血气少年,从小看见自己被皇帝宠爱,渐渐自以为是起来,个性很是顽劣,经常调戏宫人,其夫金日磾时常加于侦察,得悉情状,劝告过他。
哪知大儿子就是不听,觉得自己在王宫里可以为所欲为。有一次,金日磾看见大儿子强行非礼宫女,当众把宫女身上的衣服撕扯,金日磾见此情形,勃然大怒,对于自己大儿子的淫乱行为实在忍无可忍,于是走过去,一脚把大儿子踹倒在地,拔出剑,一把将自己的大儿子,当场杀死。
汉武帝还没有认识是何原因,知道弄儿被其父杀死,怒斥金日磾,经金日磾顿首陈明缘故,汉武帝方才转愤怒为悲哀,但从此以后亦更加看重金日磾。
金日磾自从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从不用目光直视汉武帝。汉武帝赏赐给他宫女,也不敢亲近。金日磾有个女儿,已经到了及笄之年,汉武帝想要把他的女儿纳入后宫,偏偏金日磾就是不肯奉诏。汉武帝因此认为金日磾的为人笃厚谨慎,有气节,为此待遇日隆。真是难得有此好胡儿!一些人都巴不得攀附皇帝,让女儿入后宫服侍皇帝,偏偏金日磾如此。不过也是,身为一个端正的父亲,怎么会为了自己利益,问都没有问就把自己女儿嫁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年人,哪怕是皇帝。也难怪汉武帝会认为他的行为特别奇异少见,但是也因此汉武帝刘彻特别看重他。
只是汉武帝遭马何罗谋反刺杀案一吓,愈发觉得心绪不宁,自思太子刘据死后,尚未立储,一旦自己驾崩,何人继位?膝下尚有三男,不若少子刘弗陵,体伟姿聪,与自己相类;不过年尚幼稚,其母钩弋夫人,又正值青年,将来子得为帝,必思干政,恐不免为吕后第二。想来想去,只有先择一大臣,交付托孤重任,眼前惟有霍光、金日磾两人,忠厚老成,可属大事。但金日磾终究是匈奴胡人出身,不足于服众,不如授意霍光,叫他预知。
于是汉武帝特使黄门,绘成一图,赐与霍光。
霍光,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是大司马霍去病之异母弟。
霍光的父亲名叫霍仲孺,后元三年(前141年)前后,以县中小吏身份被派到平阳侯家服役。霍仲孺和平阳侯府中侍女卫媪之女卫少儿私通生下一子霍去病。霍仲孺后返家,另娶妻子,生下霍光,和卫少儿不再来往。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被拜为骠骑将军,在出击匈奴的途中,被河东太守出迎至平阳侯国的传舍,并派人请来霍仲孺与之父子相见。霍去病替霍仲孺大量购买田地房屋和奴婢后离去。霍去病此次出征凯旋时,再次拜访霍仲孺,并将异母弟弟霍光一起带到长安照顾。霍光当时年仅十多岁,在霍去病的帮助下,先任郎官,随后迁任各曹官、侍中等。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去世。霍光升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位,侍奉汉武帝左右,前后出入宫禁二十多年,小心谨慎,未曾犯一次错误,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信任。
时,征和二年(前91年),卫戾太子刘据被江充以巫蛊之祸逼死后,汉武帝决定立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为储君,并在仔细观察后,认为只有霍光能够担负托孤重任。一次,汉武帝令黄门画工绘《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暗示他准备辅政。
霍光蒙赐图画,拜受回家,展开一览,是周公负扆辅成王朝诸侯图,即揣知汉武帝微意。图既不便奉还,且领受了再说。
汉武帝见霍光受图退去,不复再请,当然欣慰。
第二日,汉武帝便想处置钩弋夫人,故意寻隙加以谴责,钩弋夫人连忙脱簪谢罪,汉武帝竟翻转脸色,叱令左右侍女,把她牵扯出去,送入掖庭狱中。钩弋夫人入宫以后,从未经过这般委屈,此时好似晴天霹雳,出人意外,不由的珠泪盈眶,频频回顾。
汉武帝见她愁眉泪眼,也觉可怜,不得已扬声催促道:“去去!汝休想再活了!”
实是奇想。钩弋夫人还欲再言,已被侍女牵出,送交狱中,是夕即下诏赐死。
而北魏屡有此例,不意自汉武帝作俑。一代红颜,无端受戮,只落得一杯黄土。
据说钩弋夫人被汉武帝赐死,出殡以后,尸体不发臭,并且散发香气,香气飘到十多里外。于是把她安葬在云陵,汉武帝哀悼她。汉武帝又怀疑她不是普通的人,就掘墓开棺来看,结果棺里是空的,没有尸体,只留下一双鞋子。或谓钩弋夫人尸解成仙,无非是可惜她是枉死,故有是说。
钩弋夫人去世后,汉武帝思念她,便在甘泉宫修建了一座通灵台。之后常有一只青鸟飞来,在台上栖息徘徊。
钩弋夫人赵氏死后,汉武帝在清闲无事时询问身边的人,说:“人们对赵氏之死有什么看法。”
左右人回答说:“人们说将要立她的儿子,为什么除去他的母亲?”汉武帝说:“对。这不是一般儿辈愚人所能懂得的。从古到今国家起内乱的原因,是因为人主年小而母亲年壮。女主人独断骄横,淫荡放肆,没有人能阻止她。你们没听说过吕后的故事吗?”
左右之人听了,方才无言。
又过了一年,汉武帝因春日闲暇,就赴五柞宫游览,宫有五柞树,荫复数亩,故以名宫。
汉武帝流连景色,一住数日,不料风寒砭骨,病入膏肓,遂致长卧不起,无力回宫。
霍光随侍在侧,流涕启问道:“陛下倘有不讳,究立何人为嗣?”
汉武帝闻言,答道:“君未知前日画意么?我已决立少子,君行周公事便了。”
霍光顿首道:“臣不如金日磾。”
金日磾当时亦在皇帝旁边,于是应声道:“臣是外国人,若辅幼主,徒使外人看轻,不如霍光远甚。”
汉武帝道:“汝两人素性忠纯,朕所深知,俱当听我顾命。”
二人方才退下,汉武帝又想朝上大臣,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外,尚有太仆上官桀,颇可亲信,亦当令他辅政。乃便令侍臣草诏,翌日颁出,立刘弗陵为皇太子,进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与丞相御史一同辅政,五人奉诏入内,都至御榻前下拜。
汉武帝病已垂危,不能多言,只是颔首作答,便下令出外办事。这五人的资望,上官桀最为后进,桀系上邽人氏,由羽林期门郎,迁官未央厩令,汉武帝尝入厩阅马,桀格外留意,勤加喂养。既而汉武帝患病,好几日不到厩中,上官桀便疏懈下去。谁知武帝少愈,便来看马。见马多瘦少肥,便向上官桀怒骂道:“汝谓我不复见马么?”
上官桀慌忙跪伏,叩首上言道:“臣闻圣体不安,日夕忧惧,所以无心喂马,乞陛下恕罪。”
汉武帝听罢,便道他忠诚可靠,不但将他免罪,更擢使为骑都尉,至捕获马通兄弟,有功加官,得任太仆。看官阅此,就可知上官桀的品性了。暗伏下文。
且说汉武帝既传受顾命,病已弥留,越宿即驾崩五柞宫,寿终七十一岁,在位五十六年,共计改元十一次。史称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重儒术,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本是一位英明的主子,即如征伐四夷,连岁用兵,虽然未免劳师糜饷,却也能拓土扬威。只是渔色求仙,筑宫营室,多次封禅,喜好巡游,任用奸臣酷吏,暴虐人民,终落得自己上下交困,内外无亲。亏得晚年轮台一诏,自知悔过,得人付托,借保国祚;所以秦皇汉武,古今并称。独汉武帝传位少子,不若秦二世的无道致亡,相差就在末着呢!论断公允。后人或谓汉武帝驾崩后,移棺至未央前殿,早晚祭菜,似乎吃过一般;后来奉葬茂陵,后宫妃妾,多至陵园守制,夜间仍见汉武帝临幸;还有殉葬各物,又复出现人世,遂怀疑汉武帝随尸解去。这种都是讹传。
大将军霍光等,依着遗诏,奉太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汉昭帝年刚八岁,未能亲政,无论大小事件,均归霍光等主持。霍光为顾命大臣领袖,兼尚书事,因见主少国疑,防有不测,日夕在殿中住着,行坐俱有定处,不敢少移。且思汉昭帝年幼,饮食起居,需人照料,帝母钩弋夫人,已早被赐死,此外所有宫嫔,都属难恃,只盖侯王充妻室,为汉昭帝长姐鄂邑公主,方在寡居,家中已有嗣子文信,不必多管,正可乘暇入宫,叫她护持汉昭帝。于是加封鄂邑公主为盖长公主,即日入宫伴驾。谁知又种下祸根?内事琐屑,归盖长公主料理,当可无忧。外事与丞相御史等参商,还有辅政两将军斟酌商议。那知过了数夕,夜半有人入报,说是殿中有怪,霍光和衣睡着,闻报即起,出召尚符玺郎,掌玺之官。向他取玺。霍光意以御玺最关重要,所以索取,偏尚符玺郎亦视玉玺如命,不肯交付,霍光不暇与说,见他手中执着御玺,便欲夺得,那郎官竟按住佩剑道:“臣头可得,御玺却不可得呢!”却是个硬头子!
霍光始爽然道:“汝能守住御玺,尚有何说!我不过恐汝轻落人手,何曾要硬取御玺!”
郎官道:“臣职所在,宁死不肯私交!”说毕,乃退。霍光乃传令殿中宿卫,不得妄自喧哗,违命即斩。此令一出,并没有什么怪异,待到天明,却安静如常了。是日即由霍光承制下诏,加尚符玺郎俸禄二等,臣民始服霍光公正,倚作栋梁。霍光乃追尊钩弋夫人为皇太后,谥先帝为孝武皇帝,大赦天下。
有诗咏道:
知过非难改过难,轮台一诏惜年残;
托孤幸得忠诚士,尸骨虽寒语不寒。
没多久已过一年,照例改元,号为始元元年。这一年间,便发生一起谋反的案情,欲知祸首为谁?待至下回详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