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麦率先晋级本届欧洲杯八强的一个小时后,距离荷兰阿姆斯特丹五百公里外的英吉利首都伦敦的温布利球场蒸腾着灼热的气息。草皮被赛前的雨水浸润,泛着深绿的油光,如同一块铺展开的绸缎,等待着两支球队用奔跑与碰撞绣上战痕。等待着A组小组第一意大利队与c组小组第二的奥地利队的碰撞。看台上,蓝白色的旗帜与红白红的围巾交织翻动,意大利球迷的“FIGc”徽章与奥地利队的双头鹰队徽在暮色中遥遥相对,6万余名观众的呐喊声穿透云层,将温布利的夜空烘得发烫。
在经历了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出局的低谷后,意大利队在新任主教练罗伯托·曼奇尼的调教下以全新面貌亮相;被分在A组的“蓝衣军团”展现出惊人的统治力,以小组第一身份强势晋级,成为首支闯入16强的球队,展现出冠军相。他们既延续了意大利队防守稳固的传统,三场小组赛一球未失,将各项赛事连续零封场次扩大到11场,同时新帅大刀阔斧进行战术革新,摒弃了传统链式防守,推行积极主动的控球打法,马尔科·维拉蒂和若日尼奥“双核驱动“的中场调度、洛伦佐·因西涅和奇罗·因莫比莱的锋线冲击令人耳目一新,他们进攻同样犀利,首战3-0完胜土耳其,次战再度以3-0击败瑞士,连续两场打入三球创下队史欧洲杯纪录。
而他们的对手奥地利队则体现了坚韧和进步,首场比赛3-1战胜北马其顿,取得开门红,次战0-2负于实力强劲的荷兰后,末轮依靠克里斯托夫·鲍姆加特纳的制胜球1:0力克乌克兰,最终凭借两场胜利,奥地利以c组小组第二的身份出现,这是他们队史首次从欧洲杯小组赛出线,突破了此前多次参赛均止步小组赛的尴尬纪录。
当本场比赛的当值主裁判安东尼·泰勒吹响开场哨,意大利队率先掌控了节奏。马尔科·维拉蒂在中场如同精密的齿轮,每一次触球都带着计算后的精准,他弯腰将球稳稳停在脚下,抬头的瞬间已看清队友的跑位,一脚斜传撕开奥地利队的防线缝隙,给到左路前插的莱昂纳多·斯皮纳佐拉 。这位罗马边卫的速度如同出鞘的刀,沿着边线飞速推进,奥地利右后卫斯特凡·莱纳不得不放铲拦截,皮球擦着草皮滚出边线,意大利队获得开场后第一个角球。
马尔科·维拉蒂站在角旗区,卷发被风微微吹动。他助跑时的节奏缓慢而刻意,在奥地利球员以为他要传后点时,突然将球搓向小禁区前沿——那里,莱昂纳多·博努奇如铁塔般从人群中跃起,额头将球砸向球门近角。但丹尼尔·巴赫曼的反应快得惊人,这位沃特福德门将飞身侧扑,指尖堪堪碰到皮球,将这记势大力沉的头球挡出底线。看台上的意大利球迷发出一阵惋惜的叹息,而奥地利替补席上,球员们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
比赛继续进行,来到第十二分钟,意大利队前场逼抢,多梅尼科·贝拉尔迪像头嗅到猎物的猎豹,躬身贴住沙维尔·施拉格的后背,视线死死咬住奥地利中场脚下那只滚动的皮球——沙维尔·施拉格刚要抬手示意队友接应,脚踝的摆动幅度慢了半拍,多梅尼科·贝拉尔迪的脚尖已如手术刀般插入传球路线,皮球被截下的瞬间,看台上的意大利球迷爆发出短促的惊呼。
没有丝毫停顿,多梅尼科·贝拉尔迪顺势转身,身体拧成一张满弓。他眼角的余光扫到禁区前沿那道熟悉的蓝色身影,右脚内侧精准地将球向前一送,皮球贴着草皮划出一道低矮的弧线,像枚巡航导弹避开奥地利后卫的拦截,直扑奇罗·因莫比莱的身前。
奇罗·因莫比莱启动的刹那,草皮在他的战靴下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他像道蓝色闪电窜过防线,单刀面对出击的丹尼尔·巴赫曼——奥地利门将弃门而出,庞大的身躯在禁区内铺开成一道移动的屏障,双臂张开,膝盖微屈,瞳孔里映着奇罗·因莫比莱带球的身影。看台上的呐喊声陡然拔高,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镜头牢牢锁定这对一的终极对决。
奇罗·因莫比莱的左脚轻轻将球向右侧一拨,试图拉开角度。丹尼尔·巴赫曼的重心立刻向左侧偏移,身体几乎要贴到草皮上,指尖已经能触到皮球的虚影。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瞬间,奇罗·因莫比莱选择了推射——右脚内侧击中皮球的刹那,他甚至已经瞥见球门远角的空当,可力量的控制差了毫厘,皮球没有划出预想中的刁钻弧线,反而直奔球门中路而去。
“砰!”丹尼尔·巴赫曼下意识地伸腿一挡,小腿外侧结结实实地撞上皮球。白球像被按了暂停键,猛地弹向空中,又重重砸在草皮上,被回防的奥地利后卫一脚踢向边线。
球场瞬间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后是奥地利球迷劫后余生的欢呼。奇罗·因莫比莱站在原地,胸口剧烈起伏,汗水顺着他的下颌线滴落。几秒钟后,他缓缓捂住额头,双膝一软蹲在地上,红色的袖标随着动作滑落肩头。多梅尼科·贝拉尔迪快步跑过来,拍了拍他的后背,却没能让他抬起头。
随着比赛推进,奥地利逐渐找到反击的节奏。马塞尔·萨比策在中场的调度越来越活跃,他与康拉德·莱默尔的二过一配合撕开意大利的中场屏障,第二十三分钟,康拉德·莱默尔右路传中,马可·阿瑙托维奇在弗朗切斯科·阿切尔比的贴身防守下高高跃起,头球攻门擦着横梁飞出。这记射门让意大利后防线惊出一身冷汗,吉安路易吉·多纳鲁马冲着队友们大喊,示意他们收缩防线,不要给奥地利前锋太多空间。
上半场第三十四分钟,温布利球场的节奏骤然放缓,却比此前的攻防更令人窒息。中场区域成了血肉磨坊,马尔科·维拉蒂弓着背,球衣已被汗水浸透,每一次伸脚都像在刀尖上试探——沙维尔·施拉格的鞋钉几乎要刮到他的脚踝,两人身体相撞时发出沉闷的声响,皮球在三人脚下弹了两下,又被尼科洛·巴雷拉用膝盖顶向边路。
尼科洛·巴雷拉刚要转身,弗洛里安·格里利奇已从侧后方贴来,手臂死死卡在他的腰腹间。意大利中场闷哼一声,硬是拧着身体将球捅给边路,可传球力度稍欠,斯特凡·莱纳像块膏药般贴住莱昂纳多·斯皮纳佐拉,后者连续两次变向都没能甩开对手,最终被断下时,拳头重重砸了下草皮。右路同样陷入僵局。多梅尼科·贝拉尔迪拿球时,大卫·阿拉巴已站定位置。多梅尼科·贝拉尔迪假动作晃开角度,猛地加速内切,却被大卫·阿拉巴伸腿勾了下脚踝,节奏一乱,皮球被断。奥地利队长起身时,还不忘拍了拍多梅尼科·贝拉尔迪的肩膀,那姿态里带着几分挑衅。
意大利队压得太靠上,防线身后露出了缝隙。第四十一分钟,马塞尔·萨比策抓住机会,在中场断球后一记长传撕开防线。马可·阿瑙托维奇甩开后卫,在禁区弧顶迎球便射,皮球带着呼啸飞向球门右上角。看台上奥地利球迷刚要起身欢呼,吉安路易吉·多纳鲁马已腾空而起,单掌将球托出横梁。意大利门将落地时,重重喘了口气,将球紧紧按在胸前。场边的教练们都站在场边,眉头紧锁。这十几分钟里,没有流畅的配合,只有肌肉的碰撞和一次次中断的进攻,每一次传球都像在雷区行走,稍有不慎便会引爆反击。
半场哨响时,比分依旧是0-0。球员们走回更衣室,草皮上留下的划痕见证着上半场的激烈。意大利主帅罗伯托·曼奇尼在更衣室里不断比划着战术板,强调要加强边路的突破和中路的包抄;奥地利主帅弗朗哥·福达则鼓励球员们保持反击的强度,利用意大利后防线的空档制造威胁。看台上的球迷们并未停歇,意大利球迷唱起《蓝衫军之歌》,奥地利球迷则用整齐的掌声回应,温布利的空气里,战意愈发浓烈。
下半场开场后,意大利队加快了进攻节奏。第五十三分钟,若日尼奥站在中场弧顶,眼神却如鹰隼般锁定奥地利队的传球线路——弗洛里安·格里利奇的分球刚离脚,若日尼奥突然前插,右脚尖轻巧一挑,皮球便从对方脚下弹开,落入自己掌控。
没有丝毫犹豫,若日尼奥的右脚内侧狠狠擦过球面,一道穿透性极强的直塞球如利箭出鞘,精准地钻过奥地利队两名后卫之间的缝隙,直奔前插的尼科洛·巴雷拉。意大利中场像离弦的箭,迎着皮球冲刺,球鞋与草皮摩擦出刺耳的声响,马丁·辛特雷格从侧后方猛追,伸手想拉拽他的球衣,却只抓到一把空气。
禁区内,尼科洛·巴雷拉带球逼近底线,马丁·辛特雷格已退到门线前,封堵住射门角度。就在所有人以为他要强行射门时,尼科洛·巴雷拉突然脚腕一扣,皮球像被施了魔法般,横向滚向左侧——洛伦佐·因西涅早已插到位,左脚迎球便搓,皮球带着强烈的旋转,划出一道美妙的彩虹弧线,直奔球门右上角死角。
看台上的意大利球迷瞬间起身,呐喊声如海啸般涌起,几乎要掀翻球场的屋顶。然而,丹尼尔·巴赫曼却创造了奇迹。他腾空而起,身体舒展成一张弓,右手如闪电般伸出,指尖堪堪碰到皮球。“啪”的一声轻响,皮球改变方向,擦着横梁上沿飞出底线。欢呼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奥地利球迷的狂喜。丹尼尔·巴赫曼重重摔在草皮上,随即猛地起身,双拳紧握,朝着自家看台怒吼。他的脸涨得通红,汗水顺着脸颊流淌,每一声嘶吼都充满力量,像是在向队友传递着信念。洛伦佐·因西涅站在原地,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方才那记完美的弧线球,竟被门将用这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化解。角旗区旁,若日尼奥和尼科洛·巴雷拉对视一眼,眼中既有遗憾,也有不甘。而丹尼尔·巴赫曼仍在怒吼,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拉得笔直,成了奥地利队防线前最坚固的屏障。
奥地利队很快做出回应。第六十分钟的温布利,白色浪潮突然席卷左路。大卫·阿拉巴如出鞘的长刀,从防线前骤然前插,先是用一个急停变向甩开多梅尼科·贝拉尔迪的贴防,多梅尼科·贝拉尔迪伸手去拉,只抓到他球衣的衣角,随即被大卫·阿拉巴带着球冲向前方。
乔瓦尼·迪洛伦佐补防过来,双腿叉开成防守姿态,可大卫·阿拉巴脚下不停,左脚将球向外侧一拨,身体却猛地内切,像道白色闪电从乔瓦尼·迪洛伦佐身侧窜过。两人肩背相撞的瞬间,大卫·阿拉巴已在禁区边线站稳脚跟,右脚高高抬起,划出一道有力的弧线,皮球带着下坠的旋转,直奔禁区腹地。
禁区内,萨沙·卡拉伊茨如铁塔般跃起,他的身体比莱昂纳多·博努奇高出半头,抢在意大利中卫出脚前,后脑勺狠狠砸向皮球。白球如炮弹般飞向球门近角,看台上奥地利球迷的呐喊声刚起,吉安路易吉·多纳鲁马已腾空而起,左臂如铁闸般横挡,掌心结结实实地按在球上,身体落地时顺势翻滚,将球牢牢压在草皮间,化解了这次险情。
可奥地利的攻势并未停歇。一分钟后,皮球再次杀回意大利禁区,马可·阿瑙托维奇背身接球,顶住弗朗切斯科·阿切尔比的冲撞,突然一个转身,右脚脚尖捅射,皮球擦着草皮直奔球门下角。弗朗切斯科·阿切尔比反应极快,猛地扑向地面,用身体将球挡出,皮球弹起后,又被回防的尼科洛·巴雷拉一脚踢向中场。
意大利后防线的球员们脸色凝重,莱昂纳多·博努奇扶着膝盖大口喘气,乔瓦尼·迪洛伦佐的球衣已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大卫·阿拉巴仍在左路挥手示意队友压上,萨沙·卡拉伊茨则拍了拍马可·阿瑙托维奇的肩膀,示意他保持节奏。短短三分钟,奥地利队两次威胁球门,白色球衣在禁区前沿不断穿插,意大利的红色防线如被狂风拍打的堤坝,每一次抵挡都带着惊心动魄的震颤,看台上的空气,再次被紧绷的攻防攥得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