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桃擦了擦手,接过电报。纸上的字迹因为长途传输有些模糊,但她还是一眼认出了丈夫顾有为的笔迹:“小盼主演电影《夏夜烟火》下周首映,速归。有为。”
她手指微微发抖,又仔细读了一遍。首映当天,和平电影院门口人头攒动。江桃穿着绣坊特制的藏青色旗袍,胸前别着小龙虾造型的胸针,和顾有为站在红毯边等候。
“妈!爸!”顾兰雪从黑色轿车上下来,淡蓝色礼服在镁光灯下闪闪发亮。她快步走来,裙摆上的苏绣玉兰若隐若现——正是江桃去年熬夜绣的花样。
电影院里的灯光暗下来时,江桃紧紧攥住了丈夫的手。当银幕上出现熟悉的夜市场景时,后排观众突然骚动起来:
“快看!那不是江夏夜宴的招牌吗?”
“天哪,真的是江老板本人!”
镜头里的江桃系着围裙,正麻利地翻炒小龙虾。虽然只有十几秒,但那娴熟的动作和明亮的笑容,仿佛把整个夜市的烟火气都带进了影院。
电影散场后,不少观众特意绕道来“江夏夜宴”总店打卡。江桃站在门口接待,突然被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拦住。
“江同志,我是《大众电影》的记者。”年轻人掏出记者证,“观众都对片中那个夜市场景很感兴趣,能聊聊拍摄时的故事吗?”
江桃把记者引到特意保留的“电影同款”摊位前,煤油灯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她娓娓道来拍摄趣事,说到导演如何为了一碗小龙虾的镜头反复拍了七遍时,周围响起阵阵笑声。
夜深了,江桃和顾有为步行回家。路过电影院时,《夏夜烟火》的巨幅海报在月光下静静矗立。海报一角,隐约可见“江夏夜宴”的招牌。
江桃站在浦东机场的国际出发大厅,望着窗外起落的飞机出神。顾有为正在柜台办理登机手续,两个孩子则兴奋地趴在玻璃窗前,看着地勤人员忙碌的身影。
“妈!快看,那就是我们要坐的飞机!”顾兰雪指着远处一架涂着日航红鹤标志的波音747,她今天特意穿上了那件在电影首映式上亮相的淡蓝色礼服,引来不少旅客侧目。
顾玉树拽着江桃的衣角:“妈,北海道真的有那么厚的雪吗?能堆多大的雪人?”
江桃笑着整理儿子的围巾:“比你去年在苏州见到的还要厚十倍。”她从手提包里掏出一本日文旅游手册,指着上面的照片,“看,这是我们要住的温泉旅馆,房间里就能看到雪山。”
这是是全家人第一次出国旅行。
东京分店开业来生意兴隆,江桃特意安排了这次北海道之行,既是犒劳家人,也是考察当地的特色食材。飞机降落在札幌千岁机场时,窗外已是白茫茫一片。刚出舱门,刺骨的寒风就扑面而来,顾玉树惊喜地伸出舌头,想要尝尝雪花的味道。
“江女士!这边!”一个穿厚羽绒服的年轻人举着接机牌,正是东京分店的店长小林。他身后停着一辆黑色面包车,车窗上结着漂亮的冰花。
车子驶向登别温泉的路上,顾兰雪一直趴在窗边,看着沿途被积雪覆盖的原始森林。“妈,那些树上的白色是什么?”她突然指着窗外问道。
“那是树冰。”小林用不太标准的中文解释,“只有北海道才能看到的奇观。”
温泉旅馆是传统的和式建筑,玄关处挂着红灯笼,在雪地中格外温暖。老板娘穿着和服跪坐在玄关,用日语说着欢迎词。江桃用这半年学的日语回应,引得老板娘惊喜地捂住嘴。
第二天清晨,江桃独自来到旅馆后山的露天温泉。蒸腾的热气与寒冷的空气交织,远处的雪山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她靠在温泉石上,感受着久违的放松。
“妈!快来看!”顾玉树的声音突然从远处传来。江桃裹好浴衣走出去,只见儿子举着一个竹篮,里面装满了新鲜的海胆和帝王蟹。
“小林哥哥带我们去早市了!”顾玉树兴奋地跳着,“这些海鲜都是活的!”
早餐是在房间里享用的传统怀石料理。江桃仔细品尝着每一道菜,特别是那道用海胆和鲑鱼子做的茶碗蒸,鲜甜得让人惊叹。
“这个味道……”她若有所思,“如果能在我们的江夏夜宴推出北海道海鲜系列……”
顾有为笑着摇头:“你这哪是来度假的,分明是来考察的。”
午后,全家人来到附近的滑雪场。江桃和顾有为坐在缆车上,看着两个孩子在下方的雪地里嬉戏。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钻石般的光芒。
清晨五点,江桃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惊醒还在熟睡的家人。推开和室的纸门,外面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雪已经停了,但空气中仍飘散着细碎的冰晶。
她裹紧旅馆提供的棉袄,踩着木屐来到庭院。老板娘正在清扫石阶上的积雪,见到江桃便热情地鞠躬:“早上好。”
江桃回礼,用不太熟练的日语询问:“附近有早市吗?”
老板娘眼睛一亮,比划着说了一连串日语,最后干脆拿出纸笔画了张简易地图。江桃会意,道谢后回到房间,发现顾有为已经醒了,正在整理相机。
“这么早要去哪儿?”顾有为打了个哈欠。
“早市。”江桃从行李里翻出厚厚的毛线手套,“听说这里的海鲜市场很有名。”
顾有为无奈地笑了:“就知道你闲不住。”
札幌的中央批发市场已经热闹非凡。江桃穿梭在各摊位间,眼睛都不够用了——比脸还大的帝王蟹在池子里张牙舞爪,橙红色的鲑鱼子像宝石般堆成小山,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贝类和海藻。
“这个多少钱?”她在一个卖海胆的摊位前停下,指着金黄色的海胆问道。
摊主是位满脸皱纹的老渔夫,见是外国人,便用木棍在雪地上写了个数字。江桃暗自换算,价格比东京便宜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