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猴子从桂林城给李星辰派来了信使。
信使风尘仆仆,下了马后,不顾疲惫,连水都没来得及喝,直接求见李星辰。
行了礼,就问道:“王爷,听闻您要进攻临安?”
“没错。这是咱们大宋的都城,肯定要收回来。”
“李将军问,需不要从桂林抽调兵力,前来支援?”
李星辰笑道:“不需要。只要他们能坚守桂林城,时不时出击一下长沙城,牵制一部分敌人,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援。”
李星辰接着写了一封信,交给信使。
“你交给猴子哦,李海将军的时候,提醒他,一定要防备来自云贵方面的偷袭。还有,这个夏天很短暂,一定要及时补充好过冬的物资。一定要记住了。”
“得令。”
信使离开之后,李星辰让斥候,再次汇报临安的情况。
斥候的汇报很简单:“临安的街头,大部分的行人商贾都已经搬走了。只留下一些最底层的百姓,无力搬迁。”
李星辰点点头。
看来,这些底层贫民确实无处可去。
北边的长江航道还在陈小六的手中,沿江的几个大的城池无法支援。
那就剩下嘉兴和苏州、湖州等地了。
只要在临安以北,布置两万军队,挖掘壕沟和陷阱,加上火枪和火炮,应该能够阻击这方面的援军。
就在这时候,黄衣带着杜家姐妹,也到了绍兴。
“三位莫非也想加入攻击临安的队伍?”
黄衣难得露出笑容。
“没错。当初从临安出逃,要多狼狈有多狼狈。如今能够重新光复大宋的旧都,怎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李星辰问杜如冰:“如冰,你呢?”
“我也想骑马上阵杀敌。收复旧都,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就在这时候,斥候来报。
“报.......启禀王爷,程不语将军率领两万多兵马,夺下了赣州。”
众人闻言大惊。
李星辰惊叹道:“没想到程将军如此强悍,两万人就能拿下敌人重兵把守的赣州城。这可是易守难攻的军事重镇。”
其他参谋也纷纷赞叹:“程不语将军果然了不得。”
“赣州城墙高大,易守难攻。赣江环绕,固若金汤。没想到这么快就光复了。”
“这对我们是好事。他们从江西发动进攻,能有效吸引敌人的兵力。如此,我们可以集中兵力,一举拿下临安。”
“哎,雨季就要到了。这江南的梅雨,要下一个月。”
“刚好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做好准备。”
........
晚些时候,李星辰正在中军大帐研究如何攻打临安的作战计划,黄衣带着一个戴着黑色帷帽的神秘女人到来。
这女人身材很好,全身黑衣,唯独腰带是红的。
这身打扮很奇怪。
“王爷,这是我的红衣姐姐。”
李星辰大惊。
“这就是公主说的红衣?”
“嗯。”黄衣点点头。
“红姑娘,还活着,太好了。这些年,你到哪里去了?可让我们好找。公主为了你,可是派出了好几十批的使者,来到浙南、福建一带搜寻你的下落。”
红衣不苟言笑,只是淡淡的说道:“越王殿下,我这些年的事情,以后再说。我来这的目的,就是想要提醒您,如果要攻击临安,起码得有20万大军才行。如今,城内有两万骑兵,还有5万步兵。临安城的城防异常坚固。”
说着,把自己绘制的城防图,交给了李星辰。
李星辰只是看了一眼,顿时笑了起来。
“这,太好了。有了这城防图,就可以进行精准打击了。我之前还担心会误伤百姓,这才让他们搬走。如今,有了这惊精细的城防图,就可以大胆地进行轰炸了。”
“越王殿下,您手中的兵力有多少?”
“15万左右。”
红衣很着急。
“还不够。还得继续增兵。北边的嘉兴、湖州、苏州等地的元军很多,随时过来支援。 ”
黄衣提醒道:“红姐姐,别担心,张丞相如今驻扎在桐庐,有五万人。”
“哦,这样一来,应该可以了。不过,敌人现在已经提前从其他地方搜集了大量的粮草物资,不停地运到临安城内。准备应付长期围困。”
李星辰笑道:“不会有长期围困的。这场战役,必须是速战速决,绝对不会有人来救援。”
李星辰已经想好了,绝对要在敌人还没有准备好之前,就给敌人毁灭性的打击。
红衣虽然不理解李星辰的作战部署,但是从他坚定的眼神中,还是看出了这个年轻人的不凡。
“既然如此,王爷注意保重。”红衣说着,走出门外,很快消失在夜幕中。
李星辰有点疑惑。
“黄姑娘,这位红衣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这个时候出现?这些年她去了哪里?”
“在海峡一战中,她受了伤。潜伏起来,养好伤了,就隐居起来。去年才潜伏进临安。”
“那她为什么不回到朝廷中去?为什么隐姓埋名不去见公主?”
黄衣叹息道:“红姐姐觉得留在这里,作用更大。因为她始终相信,朝廷一定会打回来的。”
“真是怪人。害得公主想念了这么多年,也不回个信,报个平安。”
黄衣叹息道:“如果不是殿下要求我带兵打仗,我也会和红姐姐一样,隐藏在幕后,无人知晓。”
这下,李星辰更加好奇,公主的这些贴身护卫,难道个个都是如此武功高强,出没无形?
“黄姑娘,你们的训练方法,能否用于培训侦察营的士兵?”
黄衣略微沉思了一下。
“有些可以,有些不可以。不过,具体还得请示公主。”
李星辰叹息:“诶,看来是我唐突了。有机会我再向公主请示吧。”
就在这时候,黄衣忽然问道:“王将军呢?”
“带兵搬运火炮呢。”
“难道,王爷要用火炮碾压临安的元军?”
李星辰点点头。
“没错,恢复我华夏荣光,就靠这些火器了。几千年的科技之光,终将点亮我华夏的复兴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