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杨开和老陈一起在试验田里进行套种。
他们每天早早地来到田里,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记录数据。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试验田的蔬菜长得格外茂盛,产量也明显提高。
看到试验成功,杨开决定在全村推广这种套种方法。
他在村里召开了大会,向村民们介绍了套种的好处和方法。
一开始,有些村民不太相信,觉得老方法种了这么多年,没必要改。
村民老赵嘟囔着说:“杨开啊,咱们一直这么种,也没出啥问题,这新方法能行不?”
杨开耐心地解释道:“赵叔,咱们现在有了销售渠道,但是要想赚更多的钱,就得提高产量和品质。
陈叔的套种方法经过试验,效果非常好。
而且咱们不一下子全改,先在部分地里试试,如果不好,咱们再改回来。”
在杨开的劝说下,大部分村民同意尝试套种。
随着套种方法的推广,村里的蔬菜产量大幅提升。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由于产量增加,现有的销售渠道有些消化不了这么多蔬菜。
杨开又开始想办法拓展新的销售渠道。他打听到邻市有一个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那里的需求量很大。
于是,他带着村里的几位代表,前往邻市的批发市场。
到了批发市场,他们找到了市场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孙经理。
杨开向孙经理介绍了杨家庄的大棚蔬菜,展示了蔬菜的品质和检测报告。
孙经理看了之后,说:“你们的蔬菜确实不错,但是我们市场里已经有很多供应商了,要进入我们市场,竞争很激烈啊。”
杨开说:“孙经理,我们知道竞争激烈,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
我们的蔬菜是反季节上市,品质高,价格也合理。
而且我们可以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保证蔬菜的新鲜度和供应的稳定性。”
孙经理考虑了一下,说:“这样吧,你们先拉一批蔬菜来试试,如果市场反响好,我们就和你们长期合作。”
杨开回到村里,组织村民挑选了一批优质的蔬菜,运往邻市的批发市场。
蔬菜一摆上摊位,就吸引了很多采购商的目光。
他们纷纷品尝,对蔬菜的品质赞不绝口。很快,这批蔬菜就销售一空。
孙经理看到这种情况,决定和杨家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从此,杨家庄的大棚蔬菜不仅在本地有了稳定的销路,还打入了邻市的市场。
看着那一辆辆载满蔬菜的车驶向各个销售点,杨开心里既有丰收的喜悦,又隐隐有着新的担忧。
他站在还未完全成熟的蔬菜大棚前,眉头微微皱起,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
此时,村里的会计老周匆匆赶来,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账本,大声说道:“杨开,第一批蔬菜卖得很不错,赚了不少钱呢!”
杨开接过账本,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但很快又恢复了严肃:“老周,这只是个开始。咱们不能被眼前的成绩冲昏头脑,后面还有很多事要做。
你看,这些还没成熟的蔬菜,我们得想办法让它们长得更好,卖上更高的价钱。”
老周挠了挠头,说:“我就是个算账的,这种植的事儿我不太懂。不过我觉得咱们可以请个专家来指导指导。”
杨开眼睛一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他立刻安排人去联系农业专家。
几天后,一位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李教授来到了杨家庄。
李教授在大棚里仔细地查看了蔬菜的生长情况,然后对杨开和村民们说:“你们的大棚蔬菜整体长得还不错,但有些细节需要改进。
比如,施肥的量和时间要更精准,还有病虫害的防治也不能松懈。”
杨开认真地记录着李教授的建议,问道:“李教授,那我们怎么才能做到精准施肥和更好地防治病虫害呢?”
李教授笑着说:“现在有一种新型的肥料,营养更全面,而且可以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阶段进行调配。
至于病虫害防治,你们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比如引入一些害虫的天敌,这样既环保又有效。”
村民老张有些担忧地说:“李教授,这些新方法我们都没试过,能行吗?而且新型肥料会不会很贵啊?”
李教授解释道:“这些方法都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效果很好。新型肥料虽然价格比普通肥料高一些,但它的利用率高,能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从长远来看,还是很划算的。”
杨开听了,坚定地说:“李教授,我们愿意尝试这些新方法。为了咱们村的蔬菜产业能发展得更好,这点投入是值得的。”
于是,杨开组织村民们按照李教授的建议进行改进。
他们购买了新型肥料,还引入了害虫的天敌。
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有些村民对新方法不太熟悉,操作起来不太熟练。
有一次,村民老吴施肥的量没掌握好,导致部分蔬菜出现了烧苗的现象。
老吴着急地找到杨开,自责地说:“杨开,都怪我没弄好,这下可怎么办啊?”
杨开安慰他说:“吴叔,别着急。这是我们第一次用新方法,出点问题很正常。我们赶紧请李教授来看看,想办法补救。”
李教授很快赶到,经过一番处理,蔬菜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剩下的蔬菜长得越来越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批蔬菜即将成熟。
杨开又开始为销售的事情忙碌起来。
他想,不能只满足于现有的销售渠道,要进一步拓展市场。
他打听到邻省有一个大型的农产品展销会,这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机会。
于是,他带着村里的几位代表,带着精心挑选的蔬菜样品,前往邻省参加展销会。
在展销会上,杨家庄的蔬菜吸引了众多采购商的目光。
他们对蔬菜的品质赞不绝口,纷纷与杨开洽谈合作事宜。
一位来自大城市的采购商王老板说:“你们的蔬菜品质这么好,我很感兴趣。我想和你们长期合作,把你们的蔬菜卖到我们城市的各大超市。”
杨开激动地说:“王老板,太感谢您了。我们一定会保证蔬菜的质量和供应。”
两人又说了一些合作的细节,在热烈友好的氛围中敲定了合作。
王老板紧紧握住杨开的手,说道:“杨开,我相信你们杨家庄的蔬菜品质,咱们这合作肯定能长久。”
杨开也用力回握,满脸笑意:“王老板,您放心,我们一定保质保量供应,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随后,双方正式签订了合同。
杨开拿着这份珍贵的合同,仿佛握着杨家庄未来的希望,他来不及多做停留,怀揣着合同,脚步匆匆地踏上了回杨家庄的路。
当杨开回到村里时,天色已经渐暗。
村口的老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迎接他的归来。
村民们得知他回来了,纷纷围了过来。
“杨开,咋样啊?合作谈成了不?”村民老李急切地问道。
杨开扬起手中的合同,兴奋地说:“成了!咱们和大城市的超市合作了,以后咱们的蔬菜有更广阔的销路啦!”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大家都为这个好消息感到激动不已。
第二天一大早,杨开就召集了村里的主要干部和种植能手,在村委会开会。
他把合同摊在桌上,详细地给大家讲解合作的内容和要求。
“这次合作对咱们来说是个大机会,但同时也有更高的要求。王老板对蔬菜的品质、包装和供应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杨开严肃地说道。
种植能手老陈皱着眉头说:“杨开,品质方面咱们一直都很重视,应该没问题。但这包装和供应时间,可得好好计划计划。”
杨开点了点头,说:“陈叔说得对。包装方面,我们要设计出既美观又能保护蔬菜的包装。
供应时间上,我们得制定一个详细的生产计划,确保能按时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