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认真地听着每个人的发言,不时地点头记录。等大家都说完后,他说道:“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也都认识到了自己部门存在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些想法落实到具体的制度中去。
各部门回去后,要尽快制定出详细的制度草案,然后提交给公司审核。”
杨强补充道:“制度制定出来后,关键是要执行到位。以后我们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只有这样,我们的公司才能走上正轨,在深区这个新的市场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杨文听后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看向人事部的负责人林姐,说道:“林姐,人事部尽快把各项制度完善。刚刚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和改进方向,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制度里。
要确保制度既严格又合理,能真正规范大家的行为。”
林姐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记录着,说道:“没问题。我回去就组织人事部的同事开始整理,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草案拿出来。
不过有些制度可能需要和其他部门进一步沟通确定细节,比如员工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得和各部门的工作内容相匹配。”
杨文笑着说:“这是自然。你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可以先广泛收集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个小会,大家一起讨论讨论,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会更具操作性。”
这时,工程部门的老张又说道:“杨总,我觉得制度里还得明确培训的具体内容和周期。
像我们工程部门,安全操作和设备维护的培训不能只是走个过场,得有系统的课程和考核机制。”
杨文点头表示认可:“老张说得对。林姐,你把培训相关的制度也重点考虑进去。培训内容要根据不同部门的需求来设置,培训周期也要合理安排,确保员工能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
林姐快速地在本子上记录着,说:“好的,我会把这些都纳入制度草案里。还有员工的晋升制度,是不是也趁着这次机会一起完善一下?
现在公司发展到这个阶段,有一个明确的晋升通道能激励员工更努力地工作。”
杨文眼睛一亮,说道:“林姐,你想得很周到。晋升制度确实需要完善。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技能水平、团队合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制定出清晰的晋升标准和流程。
让员工知道只要努力工作,就有上升的空间。”
质量监管部门的李姐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制度里还应该有对创新的鼓励机制。在工程质量和管理方面,要是员工有好的创新想法和做法,应该给予奖励。
这样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杨文兴奋地说:“李姐这个提议太棒了。林姐,把创新奖励机制也加到制度里。我们公司要想在深区站稳脚跟,就得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林姐一一记录下来,自信地说:“放心吧,杨文。我会把这些要求都融入到制度中,保证制度既全面又实用。”
杨强在一旁满意地看着大家,说道:“大家都很积极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很好。制度完善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一步,希望人事部能尽快完成这项工作,各部门也要积极配合,让我们的公司能在这次危机后实现蜕变。”
杨文目光如炬,扫视着会议室里的众人,语调沉稳却充满力量:“大家尽快行动起来,等制度完善以后尽快给所有员工培训,到时我会请杨董来视察。
这不仅是对我们这段时间努力成果的检验,更是公司重新出发的重要契机。”
林姐率先表态,她挺直脊背,眼神坚定:“杨总,你放心。人事部一定以最快的速度完善制度,并且和各部门紧密协作,制定出详细的培训计划。
我们会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理解并遵守新制度。”
工程部门的老张也跟着站了起来,拍着胸脯说道:“我们工程部门肯定全力配合。等制度出来,我会第一时间组织工人学习,特别是安全操作和工程质量方面的规定,绝对不能再出任何差错。”
质量监管部门的李姐也不甘落后,推了推眼镜,自信满满地说:“我们监管部门会在培训中详细讲解新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流程,让员工们清楚知道每一个环节的要求,从源头上把控好工程质量。”
物资管理部门的老王也附和道:“物资管理的制度完善后,我会给员工们好好培训,让他们明白物资采购、存储和发放的规范,杜绝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外联负责人小赵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杨总,在杨董来视察之前,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做一些预热工作,比如通过公司内部的宣传渠道,让员工们都知道这件事,提高大家的重视程度。
同时,也可以和政府部门提前沟通一下,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整改情况。”
杨文微微点头,赞许地说:“小赵想得很周到。宣传工作确实很重要,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你可以安排制作一些宣传海报、手册,在公司内部和工地显眼的位置张贴、发放。
至于和政府部门的沟通,要把握好分寸,以汇报工作进展和整改成果为主。”
杨强在一旁补充道:“大家都要清楚,这次杨董来视察意义重大。这是我们向公司高层和外界展示整改决心和成果的好机会。
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作,不能各自为政。”
会议结束后,公司上下立刻忙碌起来。
林姐带领人事部的同事们日夜奋战,加班加点地完善各项制度。
她时而皱眉思考,时而奋笔疾书,桌上堆满了文件和资料。
工程部门的老张在工地现场,对着图纸和工人讲解新的安全规范,他的声音在嘈杂的工地中回荡。
质量监管部门的李姐则在实验室里调试检测设备,为培训做着最后的准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制度终于完善好了。
公司组织了大规模的员工培训,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员工们都认真地聆听着讲解,不时做着笔记。
培训结束后,员工们纷纷表示对新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有信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等各项制度完善以后,杨文和杨强两人换上了整洁的工装,戴上安全帽,开始在工地视察。
阳光洒在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们的劳作声交织在一起。
他们首先来到了材料堆放区,杨文皱了皱眉头,指着一堆杂乱堆放的钢材说道:“虽然制度完善了,但这里还是没做到位。钢材应该分类摆放,并且做好防潮防锈措施。
这不符合我们新制度里物资管理的要求。”
杨强也跟着说:“是啊,负责这一块的人得好好批评批评。我们刚制定好制度,就得严格执行起来,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这时,负责物资管理的老王匆匆赶了过来,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不好意思地说:“杨文、杨强,实在不好意思。这几天工人比较忙,还没来得及整理。
我马上安排人按照新制度重新整理。”
杨文严肃地说:“老王,制度不是摆设。你得加强对工人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每一项规定都能落实。
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老王连连点头:“一定一定,我回去就重新培训物资管理的员工,让他们把制度记在心里。”
离开材料堆放区,他们又来到了施工区域。
有几个工人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好安全防护设备。
杨文立刻上前制止,说道:“你们怎么回事?安全制度都白学了吗?安全帽不戴,安全绳也不系,万一出了事故怎么办?”
其中一个工人低着头说:“杨总,我们刚干得太投入了,就忘了。”
杨强语重心长地说:“可不能忘啊,这是对你们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是对公司负责。
新制度里对安全这一块要求非常严格,你们必须养成习惯。”
杨文接着说:“以后要是再发现不遵守安全规定的,严惩不贷。大家都要把安全意识提上去。”
工人们纷纷点头,表示以后一定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