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政治家总是充满算计的。很多“为国为民”的算计,都不见得光明正大。赵杏儿把这一场水灾也作为资源算在其中,把受困的灾民当成一种资源。
跟着张诚一起成长起来的那些长城大学的弟子们,就有这种冷酷的劲头。他们是真挨过饿、受过苦、经历过穷困的,所以在做事的时候,往往不择手段,或者说,择一切手段。把人命当成资源算什么?必要的时候,他们会把自己的性命都当成资源的。
利用洪泛区的灾情,用仅能果腹的粮食驱使灾民去参加国家基础建设,轻易可以得到上百万劳工。最少可以利用这些灾民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从工程量上说,事儿就成了一半儿了!
张苍竖起大拇指,欧冶子渊也暗自赞叹。赵计相头脑如同钟表一样精确冷酷,最是能从经济角度看待一切问题,最是理性客观,只可惜赵计相是个女子,若是男子,必定也能一步步晋升成为丞相,名留青史。
“依卿所说,这运河是可以修的?”
“财务上是可以的,而且如果想省钱,就配合这次救灾治水一起修!”赵杏儿点点头。
“技术上也是可以的。黄河下游土地疏松,加上大河泛滥,土壤中含水量高。我们还有推土机、挖掘机,也能代替很多人力。就算是人力,如今土木作业使用的钢锹钢铲推车滑轮等物,工地上的工程效率就高出许多,也不见得需要百万之众,更未必需要一年之功。”欧冶子渊补充。
“可是,大肆开挖河道,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地气龙脉风水……”叔孙通说。
“黄河泛滥,毁坏良田无数,不知道有没有影响地气龙脉风水?”赵杏儿说。长城大学的工科弟子们,大多是不怎么相信民间巫术的,他们只相信自己能改变这个世界。
叔孙通讪笑。这个赵杏儿是个硬茬,从不假人辞色。但是赵杏儿又是当朝重臣和皇帝皇后信重的女子,算了,老夫不跟你个娘们儿计较。
“方案可有不妥之处?”扶苏问。
“算是个大的方向。方向没错。但是具体运河贯通的位置在哪里、工程方案如何安排,臣下需要带队亲自去考察一番。”欧冶子渊回答,肯定要带队去现场,还要把寺工的很多工程队一起派到前方去!这么大的工程,一辈子都难得有一个,这就应该让寺工的施工队和墨家子弟们在这个项目上吃个饱!
就只是赵杏儿预计的一年时间,有点短。墨家喜欢大项目,更喜欢没完没了建设的大项目,这个运河……
这么大的项目,恰恰是墨家所爱。
都不必说工程机械操作,就单是前期从事测绘工作,就得需要多少人工啊!
更何况赢弘毅是太子,就是以后的皇上,通过这小小的工程,就能和下一任皇帝搭上关系,这实在是难得的机会!赢弘毅!是个能做大事的材料,是张诚的弟子,就说这一任墨家钜子比以往的钜子更能干!
似乎大家都支持这个运河?扶苏心里更不是味儿了。
“这个……修建运河,何人主持为宜?”扶苏问。
皇后这个时候才抬眼皮看了一眼皇帝,又垂下眼皮。
叔孙通捏着手册的边角,心情有点紧张。
“既然是太子提出方案,我看方案也大略具备模样了,不妨就太子主持其事?”张苍说。
“太子……行吗?”扶苏问。
张苍看了一眼扶苏,心道这有什么不行的?修个运河而已,又不是多难的工程!当初修灵渠的时候也只是派了一个监御史的小官,不也按期完成工作了?蜀中的都江堰,工程确实复杂的多,主持其事的李冰也不过是个郡守,而辅助李冰的李二郎,不也只是个白身?
“只怕太子年幼,没有专业能力和做事的经验,修运河这么大的事儿,似乎应该选一位老成持重之臣……”叔孙通终于插得进来话了。
“年幼不是什么问题吧?想当初,我们一干人追随张诚,在蒙恬将军手下修筑甘泉直道,我们那会儿也都是孩子,十四五岁的样子,比弘毅还小一两岁呢!”赵杏儿回忆道。
“运河工程大概比直道还是要容易一些的……说难听点,不过就是挖挖土而已……”欧冶子渊沉吟说。
作为天下工程技术的大拿,欧冶子渊当然知道修运河绝对不只是挖挖土这么简单。土地测量、人工组织、挖掘土方、修建闸门、引水合龙……涉及到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的内容也相当复杂,
不过比起甘泉直道,要从崇山峻岭中,从甘泉宫一直开出一条四辆车并行的大道直到九原郡,开山劈石的难度要大得多。而当初甘泉直道工程,也不过是使用了三万多刑徒工,两年时光而已。
运河的开通,基本在华北平原上,这一带地势低平,就没有什么山石,地面都是黄土。换做几十年前,没有锹铲只有耒的情况下,挖沟槽的难度比搬石头铺道路要大得多。但是现在大秦一年锻造钢铁无数,钢锹钢铲质量精良,挖一条可以行船的沟槽来,真就只是多用点人多挖点土的事儿。
“说起直道来,我倒是很怀念呢……那会儿我们全班同学都在工地上,十天才能齐聚总指挥部见一面,见面就互相诉苦打官司……现在想来,后来我们这些人热衷工程数算还都是那个时候打下来的底子呢……”赵杏儿捂嘴笑。
扶苏想起当年似乎确实有这么一件事,自己去直道工地视察的时候,似乎也还见过赵杏儿,那该是自己第一次看到赵杏儿吧?
“就请张相赵相出一个方略,看一下如何安排这个运河的工程?就由……太子主持其事,少府辅佐太子,配备工匠人手,制定详细方略?”扶苏终于下定决心。
而听到这事情终于落到太子手里,旁边端坐的皇后也忽然浑身松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