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辽东城的清晨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但这份宁静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
一骑来自前线的信使,风尘仆仆地穿过城门,直奔安抚使府邸,也带来了震动全城的消息。
捷报!
朝廷大军一路高歌猛进,已兵临高句丽都城平壤城下!
安市城的血战仿佛还在昨日,如今胜利的曙光已清晰可见。
消息传到柳宅时,柳叶正陪着李青竹和韦檀儿在庭院中散步。
听闻此讯,柳叶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好!”
他轻轻拍了拍手,眼中带着欣慰。
“薛礼、君买、仁师、仁轨这几个家伙,没白去军中磨砺。”
“能在这种大战中立下战功,是他们的本事,也是他们的造化。”
他仿佛看到了那几个年轻人在战场上的英姿,心中颇感自豪。
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肯定,也意味着朝廷彻底平定辽东,指日可待。
辽东这片土地,将真正迎来属于大唐的安宁与发展。
当然,竹叶轩也就能从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财富...
李青竹也笑道:“这下好了,仗快打完了,辽东也能彻底安稳下来。”
“咱们那船厂、学堂、农庄,都能放开手脚干了。”
韦檀儿在一旁温柔地点头,轻轻抚着隆起的腹部,仿佛也在分享这份喜悦。
连日在家,两位孕妇也有些憋闷。
柳叶看着她们,又看看在孙嬷嬷照看下追着蝴蝶跑来跑去的小囡囡,心中一动。
“今日天气正好,捷报传来也是喜事,不如我们出城踏青去?去马首山,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响应。
小囡囡更是欢呼雀跃,围着孙嬷嬷转圈圈。
准备停当,正要出门,一个笑嘻嘻的身影窜了出来,正是负责开拓茶叶和羊毛生意的王玄策。
他最近生意铺开顺利,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闲得有些发慌。
“大东家!出门踏青啊?带我一个!我给大东家赶车!”
王玄策搓着手,一脸讨好,眼睛却瞟向旁边的褚彦甫。
他素来喜欢撩拨褚彦甫这个“大东家头号心腹”,觉得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格外有趣。
褚彦甫刚从盘山船厂那边赶回来汇报,正打算跟着柳叶一起,闻言眉头一皱道:“王掌柜,赶车自有护卫,不劳你大驾。”
“哎呦,褚大管事这话说的!”
王玄策故意拉长了调子。
“茶叶铺子哪有陪大东家散心重要?再说,我赶车技术好着呢,保管让公主殿下坐得舒舒服服。”
“褚兄你忙你的船厂大事去吧,这点小事,小弟代劳了!”
说着,不由分说就抢过了车夫手里的缰绳,麻利地跳上了车辕。
褚彦甫被他噎得够呛,瞪了他一眼,也懒得跟他争辩,闷声不响地上了后面一辆车。
柳叶看着这两人斗嘴,无奈地笑笑,扶着李青竹和韦檀儿上了王玄策赶的宽敞马车。
小囡囡被孙嬷嬷抱着,也挤了进来,小脸上满是兴奋。
马车驶出辽东城,沿着新修的官道向城东的马首山行去。
官道两旁草木葱茏,野花点缀其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远离了城内的喧嚣和工地的嘈杂,天地间一片开阔宁静。
王玄策一边赶车,一边嘴也不闲着,跟车里的柳叶汇报着羊毛生意的进展。
“大东家,您别说,那些游牧部落的羊毛,收上来处理好了,织成毯子、呢料,在江南和长安卖得可俏了!”
“就是量还不太够,得想法子让那些部落多养羊...”
柳叶靠在车厢上,听着王玄策的絮叨,目光望向车窗外连绵的山峦。
当马首山那熟悉的山势轮廓出现在视野中时,他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感慨。
“马首山...”
他低声自语。
李青竹和韦檀儿都看向他。
“怎么了夫君?这山有什么特别吗?”李青竹问道。
柳叶收回目光,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唏嘘。
“没什么特别,就是想到些旧事。”
历史上的马首山,被改名为驻跸山,那是因为李世民在攻打高句丽时多次受阻,在马首山逡巡了多日。
现在,这座山再也不会改名了...
到了山脚下,众人下车。
王玄策把马拴好,活动着手脚,笑嘻嘻地对褚彦甫说道:“褚兄,光看景多没意思?咱哥俩去打点野味?给夫人们加个餐!”
褚彦甫虽觉得他聒噪,但看看周围环境,也觉得是个打猎的好地方,便点点头,两人拿了弓箭,结伴向山林深处走去。
柳叶则指挥护卫和随行的丫鬟仆役,在山坡上一块平坦开阔、视野极佳的草地上铺开厚厚的毡毯,摆上带来的食盒、点心、水果和茶水。
李青竹和韦檀儿在丫鬟的搀扶下小心坐下,享受着山间的清风和阳光。
孙嬷嬷则一刻不敢松懈地盯着小囡囡。
小姑娘到了野外,如同脱缰的小马驹,在草地上撒欢地跑,咯咯笑着去追偶尔飞过的蝴蝶,或是蹲下来研究一朵不知名的小花。
孙嬷嬷年纪不小了,跟着跑来跑去,累得气喘吁吁,额头上都见了汗,嘴里不住地念叨。
“小祖宗,慢点跑!当心摔着!哎哟...”
柳叶看着这一幕,又是好笑又是无奈。
他走到孙嬷嬷身边,扶了她一把,道:“这小丫头精力太旺盛。”
孙嬷嬷喘着气,摆摆手道:“多谢大东家,看着小小姐这么活泼,老奴心里高兴。”
话虽这么说,但脸上的疲惫显而易见。
柳叶看着草地上无忧无虑的女儿,心中柔软,也想到了未来。
“等咱们回到长安,我想让小囡囡去荥阳郑氏的族学开蒙。”
“郑氏诗礼传家,学风严谨又不失开明,让她去那里读书识字,学学规矩道理,嬷嬷您也能松口气,享享清福了。”
孙嬷嬷闻言,却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浓浓的不舍,她看着远处正撅着屁股观察蚂蚁搬家的小囡囡,道:“小小姐还这么小...”
她犹豫了一下,又道:“老奴还能照看!学堂里规矩大,小小姐性子跳脱,哪能习惯?再说了,老奴答应过殿下,要照看小小姐一辈子的...”
柳叶看着她眼中那份近乎执拗的慈爱与不舍,心中感动,明白对孙嬷嬷而言,小囡囡早已不是需要照看的小姐,而是融入骨血的牵挂。
他轻轻拍了拍孙嬷嬷的手背,温声道:“嬷嬷的心意,我和青竹都明白。”
“让她去学堂是学本事,长见识,又不是不回来了,放学回来,不还得嬷嬷您照顾?”
“您啊,想松口气的时候就在家歇着,想她了就去接她放学,这一辈子还长着呢,您想照顾她多久都行。”
孙嬷嬷听了这话,心里才好受些,抹了抹眼角,用力点头。
“对!对!放学还得回来!老奴得给她做最喜欢的糖蒸酥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