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暗暗地给bill竖起了大拇指,心想,卧槽,你特么和Kathy还真是一路人啊,这都是什么什么啊?人家还捞你一笔呢?以我说啊,你这想法还真够特么奇葩的啊。你这个人我还不知道嘛,和你打交道了那么久,不敢说对你的认识深入骨髓了,但说句知根知底还是绰绰有余吧。奥,这有了功劳都是你自己的,但凡是出了点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也不找原因,也不分析,也不总结,反正就是别人的错。唉,算了吧,此时此刻,我也懒得去揭你的伤疤了,与我何干啊。唉,你们俩在这里一唱一和的想干嘛呢?
呵呵呵,明白了,你们俩还真别当我是傻子,我早就听不少人和我零零碎碎的说过了,在大货喷涂期间,你们既不派人去工厂监督,也不严格的按照程序来走,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交给工厂就行了。呵呵呵,你这么干,久而久之,工厂自然就懈怠了,思想上一放松了,又没有那根弦抻着,那后面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后果都很正常啊。
当然了,这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也要看看工厂的素质,不能说客人不一天到晚的看着你了,你就开始瞎搞了,从而导致品质前后出现很大的落差。根据我的经验,这种工厂还是不多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双方的问题。
坦白的讲,就算是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作为客户,你主动去和工厂沟通一下,重申一下自己的要求,毕竟工厂之前都做的很好啊,现在把注意力提高点,再次把质量提上去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啊。我可以确定以及肯定得是英特利绝对没有这么干,他们仅仅只是想在验货环节来掌控全局,平时出了问题,也不去当面深入的商讨并予以解决,总想靠封邮件来解决,那怎么能行呢?他们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很简单啊,只是人家不买你的账啊。
更关键的是,这几个月来英特利公司人员的流动比较频繁,像我之前招进来的那个Steven,他也早就已经离职了,前几天告诉我说他转行去了一家货代公司,要是他在的话,还可以对新进来的验货员进行一下系统的培训,毕竟他也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对英特利所有产品的质量掌控很有心得,特别是在我的栽培下,怎么样与工厂进行有效的沟通,他掌握的很到位。现在品管部门没有了大老知,他们估计就只是把文件资料往新来的验货员跟前一丢,说句按照这个要求来。
那诸位想一想,作为一个新人,首先要想的就是要怎么做才能坐稳自己的位置,那自然就是非常严格的按照文件要求来了,丁是丁,卯是卯,一点点的偏差都容不得。当然了,这么做,从理论上来说,总归是没有错的,就算是事后有人追究起来,哪怕是工厂提出了投诉,那验货员说我对产品质量严格要求,难道还不对吗?
可是以我看来啊,这还真不对呢,要知道,任何产品,就算是机加工的,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这也就是说,对于怎么去判断一个产品的合格与否,是有一个鉴定标准的,那这个标准是什么?怎么来界定?就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对产品熟悉的程度,以及对客户这边要求的深刻理解。
这几点,别说英特利的验货员了,就算是现在的Kathy和Albert也做不到的。正因为如此,在验货过程中但凡发现有那么一点,两点凸点的,或者有一处积粉的,即使不厚,在我看来,属于可接受范围之内的,也就放过了。可是现在呢,他们是一律的不管也不问地就直接给挑了出来,然后死硬的要求工厂去返工。
这产品合格不合格,能否接受,我想工厂的那批人是有发言权的,毕竟他们是从头跟到尾的啊,他们就不明白了,奥,这之前明明都是可以接受的,现在你们换了个人过来就不认账了,那他们自然是不肯让步了啊。
可是英特利的验货员也有话说啊,你看看,这里有文件,有明确的要求,还有之前大货样的照片呢,你看看这能一样吗?
呵呵呵,大货样自然是最好的产品了啊,真的上了生产线,有几个能做得和大货样真的一模一样啊?但是,这么一说,工厂还就真的被噎住了。
最后的结果呢,就是与之前相比,多出了30%的不合格品。
如果仅此一次倒也罢了,可是你这每张订单都这么搞,那工厂哪里还能受得了啊,于是,便坚决不接受这种验货方式,他们也口头提出之前的验货要求和标注,强烈要求验货员必须给予放行。
而验货员呢,他自然是不敢应允啊,于是便问跟单员是否可以。呵呵,这跟单员也是一个新人啊,他也不敢开这个口子啊,那只好反映给上面的主管,主管再反映给经理,经理也是新来的啊,所以,一路下来,他们都研究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最后只好去找bill,可是要找bill就得先过Kathy这关。
这要是平常的小事啊,那Kathy肯定是求之不得呢,可是这个事,她平时根本就没有怎么参与啊,根本就是一问三不知,或者只知道一些枝枝叶叶。
诸位肯定还知道一点,这王军这边的订单可是bill的私活啊,一直以来都是由我和他两个人单线掌控的,直到进入了正轨之后,才安排给了跟单员去跟一下,那我们也没有透露给他们说这是bill的私活,只是说要单独建一个文件夹而已。
至于我走之后,bill到底有没有给Kathy交这个底,我不清楚,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事突然抛给了Kathy,尽管所有的资料都齐全,脉络也都很清楚,她必然也是不敢擅自做主到底放行还是留下来啊。
没有办法,既然她是最后一关了,再想往别人身上推,也是不可能了,那就只有去问bill了,可是她也说不出个具体的描述来,那bill也是听得云里雾里的,为了保险起见,只能回了一句说严格要求,一切按照文件来。
哈哈哈,这有了尚方宝剑,可就好办多了,一层层的传达下来,结果就是你不让步,我也不让步,如此一对峙,王军一恼之下,干脆就把大货给停了。直到半个月后bill回来了,日本这边催他了,他才发现这批货居然到现在都还没有出呢,忙把Kathy叫过来问问怎么回事啊?
Kathy一听,坏了,这出事了,可她一点都不傻啊,便轻描淡写的说交给下面的人了,她不是太清楚,于是便把跟单员和经理给叫了过来。两人的说辞就是,工厂的大货不合格,还不愿意返工,所以就延了下来。
bill一问人家工厂,他们又是怎么说的呢?人家说,对不起,你现在的验货标准和以前不一样啊,你们的验货员在检验的时候,竟然拿着之前的大货样,一点一点的来对照,那请问,有哪家工厂能做到啊.....
于是乎,两家你撕我咬,推来搡去,各不相让,那最后的结果肯定毫无疑问的延期了啊。如果只是晚那么几天倒也罢了,可是时间太长的一定会给客人造成一些损失啊。你不按照合同规定来办没有关系,可客人和他的客人那边绝对不行啊,那堤内损失堤外补啊,英特利就把这个损失转嫁到了工厂的身上,二话不说,直接罚款了事。
要说这个罚款啊,也是在外贸订单生产中常有的事,如果这责任确实在工厂,我想大多数工厂都不会不承担的,但是需要沟通清楚,以及怎么来付这个罚款。而英特利呢,自从我走了之后,顷刻间就恢复到了几年前Niel袁时候的作风,不和人家工厂做任何的沟通,直接和财务说一声就从货款里给扣掉了。
那您想想厚街的王军能愿意吗?奥,不是我的问题,你硬要安在我的头上,于是便提出交涉,可英特利这边新进来的这些人都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和意愿,所以,根本就不接招,那工厂又岂能受这窝囊气,卧槽,玩我呢?呵呵呵,我不怕,反正你还有货在我这里做呢,你随便扣我的款,可以啊,那我就涨价,让你羊毛出在羊身上。
英特利这边自然也是不肯啊,那双方便开始了边做边谈,边谈边做。只不过这样子是治标不治本啊,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啊,接下来的几次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工厂率先发难了,三天前,王军突然罢工了,把英特利一个货柜的货给扣住了,放出话来,不把之前扣的钱和这次全额的货款支付了,那这个货柜就休想出了工厂的大门。
呵呵呵,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是这样子,至于中间还有没有什么其它的不为人道之的隐情,我也不得而知。这按照bill一贯的飞扬跋扈的作风,想让他低头,那是不可能的。尽管事态紧急,他仍然稳坐钓鱼台,自己还是不出面,依然像之前那样给下面的人出谋划策,让他们去谈,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试了几次之后,没有结果,工厂那边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无论你怎么说,就是两个字“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