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枭最先弄出的还是70年代的时候,毛熊搞出的V-46-5 柴油机,还有就是斯太尔wd615柴油机。
V-46-5 柴油机,属于V型1 缸、水冷、四冲程、机械泵喷射柴油机,缸径达到了150mm,行程能有160mm,油耗更是达到了33.9升,最大马力也有 710,扭矩达到了3100N?m。
更是可以使用柴油、汽油、煤油或混合燃料,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发动机在 - 50c低温下仍能启动。
而这款发动机,也是之后毛熊dt-30全地形车上使用的发动机,这辆车能有30吨,能够在沼泽、雪地、山地等复杂地形,陆地最快可以达到速度30km\/h,水上浮渡速度也有5km\/h。
这对于一款能达到30吨的车来讲,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了。
而这辆车想要制造出来也没那么容易,首先就是这款发动机,比起李枭之前研究的太多发动机都要复杂。
发动机V型12 缸布局,这需要严格控制缸心距和V型夹角,来确保各缸工作同步性,就拿 V-46-5的缸筒圆柱度来讲,这个零件的精度就要达到±0.015mm,这就太难了,需要人工研磨来修正。
还有就是曲轴制造,要知道这款发动机的曲轴长度达到了730mm,不是一般的发动机曲轴能比的,里面含6个连杆轴颈和7个主轴颈,其曲柄半径误差需控制在 ±0.02mm,这也是非常难制造出来的。
此外就是油路系统集成问题,想要同时兼容柴油、汽油、煤油三种燃料,可是需要很复杂的设计,无论是燃料的存储、过滤还是喷射或者是油路管道的布局,都非常复杂。
要知道当时毛熊单件试制周期就长达6个月,李枭倒是没这个烦恼,毕竟他直接照抄,可以直接搬运过来。
缸套加工工艺也是需要注意的,薄壁湿式缸套的壁厚只有2.5mm,需通过离心铸造成型,椭圆度误差必须达到≤0.008mm,这个才是李枭最担心的,如此小的误差,李枭就怕国内无法制造出来。
至于另外一套发动机,也就是斯太尔wd615柴油机,这个则是国内在80年代研究出来的技术,它的马力要比V-46-5柴油机小将近一半。
只有381马力。
这款发动机属于直列6缸、水冷、四冲程、直喷式柴油机,缸径是126mm,行程是130mm。
因为采用了holset涡轮增压器和空气冷却器,所以这款发动机在高原的表现性能十分优越,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高原地区功率衰减仅有5%。
并且他的燃油系统,在早前也是采用的博世p型机械泵,而不是电控共轨技术。
虽然油耗高了一点,但却十分适用于这个年代。
而它在国内的军事用途,也是用来驱动122mm火箭炮、雷达车等装备的。
虽然用在大型蟒型车上动力肯定不足,但用在小型车辆上却没有问题。
李枭的计划就是先把斯太尔wd615柴油机弄出来,弄出一辆小型全地形车再说。
这个也不用着急。
想要弄出蟒型车,李枭感觉至少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一些技术的攻克说起来简单,但真要实践起来可没那么简单。
之前关于蟒型全地形车的想法,李枭只给赵工、张工两人讲了讲,这一次就又讲了一遍,比起上一次讲的也更全面。
这让众人听的都是很不可思议。
特别是李枭研究蟒型全地形车的这个思路,等到李枭走后,就纷纷讨论了起来。
一名技术员忍不住道:“以前就听科长讲过,说大自然中有很多技术上的思路可以借鉴,那一阵我还观察了不少动物,观察了不少植物之类的,但什么想法都没想出来,我真没想科长竟然在蛇身上,有了这种思路,
科长没说之前只觉得一条蛇身上,也琢磨不出什么技术,但科长这一说,还真是那么一回事,蛇身上没有硬邦邦的骨架,身子能随便扭,遇到石头、沟坎能顺着地形贴过去,
像科长说的那样,我们把车分成一截截的,节和节之间用灵活的铰链连起来,无论是遇上沟坎还是沼泽、沙漠,第一节车先探路,后面的车身跟着扭,就像蛇缠过树干一样,也不会因为地形凹凸不平就 “卡壳”。”。
这人说完另外一人就立刻附和道:“谁说不是啊!蛇的肚子贴着地面,接触面积大,不管是泥地还是斜坡,都能抓牢地面,遇上沼泽之类的也不会陷下去,
蟒形车配上超宽的履带,这履带又宽又长,压在泥里、雪地里的时候,重量能散开,不就是蛇肚子吗?而且车身离地面近,像蛇一样贴地走,再陡的坡也不容易翻,咱什么时候才能够有这么灵的脑瓜啊,也能够研究出有用的东西来?”。
“难咯!之前李工讲述它对一些东西设计思路是如何来的时候,我和老周一样,也观察过很多东西,但也是什么都没观察出来,那个时候都在想,既然大自然中可以找到灵感,那么一些神话故事中是不是也能找到灵感,像是那个哪吒,用耦塑造身体,是不是也能给我启发一下,但结果是我想多了。”。
这话一出,让不少人都不由笑了起来,一个人道:“在大自然中能找到灵感这肯定不假,但在神话故事中能找到灵感,那就有些扯了,毕竟写神话故事的人又不懂科学。”。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在讨论李枭刚刚讲的那些东西,都有些啧啧称奇,有些人也是又一次有了再多观察观察大自然中动物、植物的想法,想要看看能不能发现点什么。
李枭倒是不知道众人的讨论,从研究所出来,就直接去了计算机研究所,关于计算机的研究,在年后也要提上日程,也是需要通知一声,让那边的人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