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坐下,轻抚琴弦。
那琴音犹如天籁之音,婉转悠扬,在夜空中回荡。
仿佛能穿透人心,让人忘却一切烦恼。
张邺原本有些醉意,听到这琴音,不禁为之一怔。
他看向帘纱之后的女子,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吉秉笑着说:“荆武公,此女乃是天子赠给武公的。天子深知武公此次离开大乾,路途遥远,特赐此女相伴。”
张邺皱起眉头:“太傅,这是何意?我荆国大事未决,我哪有心思收什么女子。”
吉秉说道:“荆武公,这正是天子对武公的恩宠啊。此女名为书雅,不仅容貌绝美,而且才情出众。
荆武公明日离开大乾时,一并将此女带走,也好有个陪伴。”
张邺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太傅,这可不妥啊。”
吉秉连忙说道:“武公放心,此女乃是大乾才女,尚未婚配。天子也是一片好心,希望武公不要辜负了天子的美意。”
张邺沉默不语,只是盯着帘纱之后的书雅。
书雅似乎感受到了张邺的目光,琴音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弹奏。
晚宴结束后,张邺带着朱英爽回到住处。
他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书雅的身影和那动人的琴音。
“君上,今日之事太过蹊跷。”
崔钰知道了来龙去脉,分析道,“那才女书雅突然出现,太傅又说是天子所赐,我怎么觉得像是一个大陷阱。”
张邺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知。但那女子的琴音确实动人心弦,我竟有些不忍拒绝。”
崔钰担忧地说:“君上,我们如今身处大乾,不得不防。
万一这女子是大乾派来监视武公的细作,或者有什么其他阴谋,那我们可就危险了。”
张邺站起身来,来回踱步:“你说得有道理。但我也不能轻易得罪天子和太傅。
明日离开大乾时,我看他们如何安排。”
次日清晨,吉秉派人送来消息,说已经为张邺和书雅准备好了马车,随时可以出发。
张邺看着纸条,心中犹豫不决。
朱英爽在一旁说道:“君上,我们不能带着这个来历不明的女子走。万一出了什么事,后悔都来不及。”
张邺咬了咬牙:“你说得对。但我们不能直接拒绝,否则会引起他们的怀疑。
走,我们去看看。”
来到府外,只见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那里,书雅已经在车内等候。
吉秉走上前来,笑着说道:“荆武公,一路顺风啊。这书雅就交给荆武公了,希望武公好好待她。”
张邺看着吉秉:“太傅,这女子我真的不能收。还请太傅代我向天子谢恩。”
吉秉脸色一变:“武公,这是天子的赏赐,荆武公若不接受,恐怕会辜负天子的一番心意啊。
续订联盟,确定国界,天子知道让荆武公受委屈了。
特意将这位天下四美之首的才女书雅相赠。
足见天子对荆武公的厚爱!”
张邺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挣扎。
他深知这一接受,可能就会陷入未知的麻烦之中,但此刻若是强行拒绝,无疑是公然拂了天子的面子,会让局面变得更加难以收拾。
崔钰在一旁低声道:“君上,不可意气用事啊。既然天子如此盛意,或许其中并无恶意,只是一番安抚之举。”
张邺犹豫再三,最终长叹一声:“罢了,既然是天子的赏赐,那我便领下。
只是还请太傅转告天子,我张邺定当铭记这份恩情,日后必为大乾效犬马之劳。”
吉秉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荆武公果然是深明大义之人。如此一来,也算不负天子的一番苦心。”
书雅在车内轻轻出声:“公子不必如此为难,书雅愿随公子左右,侍奉公子。”
其声音清脆悦耳,如珠落玉盘。
张邺看向车内的书雅,只见她容颜娇美,眼神中透着一丝温婉与羞涩,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
他微微点头:“既如此,那便走吧。”
一行人踏上归程,两千人的队伍离开了殷都。
马车内,张邺与书雅相对而坐,气氛略显尴尬。
书雅率先打破沉默:“公子似乎心中有诸多烦恼?”
张邺看了她一眼:“如今局势复杂,我荆国与雁国、大乾之间的关系微妙,我此番受此赏赐,不知是福是祸。”
书雅微微一笑:“公子何必如此忧虑。或许这只是命运的安排,让书雅能陪伴在公子身边。书雅虽为女子,但也愿为公子排忧解难。”
张邺心中一动:“你真有如此心意?”
书雅轻轻点头:“嗯。书雅自幼习琴读书,略通诗书礼仪,希望能在公子需要时,尽一份绵薄之力。”
张邺看着书雅,心中对她的好感渐生。
他发现这个女子不仅容貌绝美,且聪慧过人,善解人意。
然而,在马车前行的路上,张邺的内心依旧无法平静。
他不知道将书雅带回荆国后,会引起怎样的波澜。
其他将领是否会对这一突然多出来的女子产生疑虑?
王廷内部又会如何看待这件事?
当队伍彻底驶出了殷都,又行进了五十里。
阳光洒在官道上,扬起的尘土在光影中弥漫。
张邺坐于马车之中,虽然有女相待,但是其中尴尬无以言表。
朱英爽紧跟在张邺车架旁,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
突然,后尾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探马飞奔回来,单膝跪地汇报:“后方千人,乃是寒国使团!”
张邺心中一凛,他深知在这敏感时刻,寒国使团的出现绝非偶然。
“扎营!”张邺果断下令。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在官道旁的一片空地上忙碌地搭建营帐。
书雅在车内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与担忧。
不久,寒国寒骊公书单带着使团赶到。
书单身形矫健,面容冷峻,眼神中却透着一股热情。
他见到张邺,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荆武公,今日特来相见,还望武公恕我冒昧。”
张邺还礼,面无表情地说道:“寒骊公此次追来,所为何事?”
书单笑道:“武公知晓,我寒国一直有意与荆国交好。
只是在大乾殷都时,诸多事务繁杂,未寻得合适时机。
如今有幸追上武公,自然是想与武公共叙友情,商讨结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