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白鹤面具的李镇,身后出现三尊雾蒙蒙的身影。
血海无涯,赤袍红发的打更仙,足有数丈之高大,脚踩血海浮屠,远望去,似乎连天际间的猩红都连上,便成天地一色。
沙场点兵,甲胄披身的镇伥仙,身后影影绰绰站满了兵卒,阴风一荡,便听见喊杀声震天,一柄长槊前刺,似乎连天也要戳个窟窿。
白羽如刀,双翅展而如千里云堤,面生猩红的白鹤仙,自羽下长出的手里,持着一把折扇,轻轻扇动,便见滔天阴风席卷。
李镇戴着一张白鹤面具,立在三尊迷迷蒙蒙的影子之下, 身上黑褂虽早被撕烂,但裸露出的半截身躯,印刻着血痕,像一尊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人屠。
八大执事,一众无常,纷纷呆愣在原地。
这还是先前被罚执事一刀劈得跌入黄泉的定府阴魂么?
崔狱判官司里的两位执事,异口同声,像一对连体胎儿似的,缓缓道:
“早说此人命数之大,连判官簿也装不下,非要去招惹……瞧瞧这本事手段,跟十八年前大闹冥府的李家仙君有何区别?”
二人说罢,那轿子却乘风而起:
“如今判官皆不在府,八殿阎王与我们不同心,东岳帝君更是因妖窟之事抽不开身,这浑水我们可不想趟,溜了溜了。”
见着崔狱判官司里的两位执事逃之夭夭,剩下的赏善、罚恶司和察查司,五位执事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善执事。
执事与判官不同,判官是白玉京里的上仙所订的官差,四大判官听着虽没有阎王的派头大,但也差不哪里去。
而执事可就不一样了,铁打的判官,流水的执事,执事是可以替代更换的,甚至有白玉京中的仙家会来冥府挑选执事之职,干个数甲子“镀金”。
听说崔狱判官手下两位执事便是这个来头,因此二人对什么事都不上心,哪里见着有人大闹地府,执事还跑掉的?
这位善执事,可就不一样了,当初从冥府十八狱中厮杀出来的狠诡,因为职位的空缺,才进入判官府做了善执事。
他是八位执事里道行最高的。
执事的门槛是断江仙,而迈入断江仙,便可真正意义上称之为入了仙途。
身中生死气庞大到汇聚成江海,便成灵江,体内以坛为源,以府为道,灵气作引,仙基成也。
断江之中,无明确的道行境界划分,不如登堂定府这般,一身道行全在那香坛府邸里显化。
断江不仅是初入仙家之基,更是一条路,一条江路。
能在这江面上行走而不湿身的,可驾驭体内灵气,贯通生死之气,通晓天地阴阳,而可独辟入半死域中,便称之为渡江。
这“江”一字,并不单单指的是体内灵江,也是生人殿的别称,而这生人殿,说白了就是阳间。
渡江仙境,也便是可在阳间畅通无阻,以半死域而避开甚多诡祟妖邪。
渡江之后,一路修行,触碰到灵江尽头时候,能以力断江,便才称之为真正的断江仙。
渡江、断江,而后登天。
江路绵长,登天遥遥无期。
从断江到登天之间的,又称长留仙路,在这条道儿上走得越远,离人间也就越远。
换句话来说,修行到最深处,就不是人了。
而如今,善执事便已经隐隐触摸到了登天之境,他曾在十八层地狱中厮杀登顶,一身道行炉火纯青,便快是要隐隐触摸到登天的门槛。
在八位执事里,这便是最高的道行,只因长留仙路太过难走,不少人都折在了半路上。
比如那阳间,参州腹地的黄风大圣,一只偷油吃的老鼠得道,好不容易修到了断江之中的渡江仙境,靠着那点子道果来帮他走一段长留仙路,却偏偏被猫姐偷吃了……
不过用猫姐的话来说,这不能算偷,而是放在地上没人要,她顺手就带走了……
善执事隐隐成了六人中的主心骨,他冷声一喝,从腰间掏出一枚铜板,佯装掏出了判官簿,翻着,念叨:
“盘州……中州人士……什么,什么镇? 你一生无功,只有大过,本执事见你可怜,赏你一枚铜板。”
吧嗒吧嗒……
铜板滚落在地。
李镇却不客气,一扬手,便将那枚阴气极重的铜板,穿到了自己那腰间的一串铜钱上。
如今有了实体,一身铁把式的道行足叫自己心安。
可唯独胸口里的疼痛,让自己有些烦躁。
善执事瞪大眼,呵斥道:
“黄口小儿,这是判官阴宝,不是你们阳间那粗鄙的玩意!快些给我吐出来!”
李镇摇了摇头:
“死肥猪,到了我手里的东西,岂有再丢出去的道理。”
善执事第一次遭到了如此羞辱,他当即脸色涨得通红,手间雷霆噼啪闪烁,双唇一碰,又一把扯过罚执事的大刀。
“今个诸位判官不在,本执事便执牛耳,同为罚官!我倒要看看,你个泼皮小儿有几条性命可以罚的!”
哗啦啦……
那把带锁链的大刀扯入了善执事手中,他肥硕身躯往空中一跃,张嘴一吐,鼓包的肚子里瞬间泄了气。
一股子腥臭的阴煞之气往庄子里吐去,但凡被这阴煞之气触碰到的亡魂诡祟,皆是变成了一盏盏森然的阴火。
“别以为自己真能跟判官司叫板了!”
那些哀嚎的亡魂所化成的阴火,连成一张大网,足有数百米之长宽,便朝着李镇笼罩而去。
同时那善执事两眼一瞪,竟然能伸出了尺长的脖子,脖间长出如鱼鳃似的东西,裹着密密麻麻的血珠,他一摇脖子,那血珠便如离弦之箭,“蹦”的一声炸响,像下冰雹似的向李镇砸去。
这般攻势,说是仙家施法也不为过了。
阴火大网足以笼罩阳间半个郡城,那血珠化成的箭雨,能叫万千兵卒都射成筛子。
可此刻的李镇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李镇。
三仙在身侧,李家之世子,何惧他阴间一胖执事?!
李镇面色平淡,只道:
“烦镇伥仙结兵阵,挡箭雨。”
身后迷迷蒙蒙的甲胄身影应道:
“末将得令!”
镇仙槊扬,万千阴兵捧着骨盾,踏着阴风扶摇而上,结成数里之宽的盾阵,尽数拦下那些血箭。
见此一幕,六位执事纷纷一呆。
这阴魂召出来的东西……
这么厉害?
凭着这点子迷迷蒙蒙的身影感受不出来道行,可这阴风一灌,阴兵一动,却觉得地动山摇,心里生出了惶恐之意。
被拿走大刀的罚执事,如今站在原地,眉头紧皱,同恶执事道:
“你瞧瞧此人,像不像李家仙君?”
恶执事点头又摇头:
“三分相像……可李家人的魂魄,帝君吩咐过了,咱们收不得,除非是阎王那等层次的去经手……
这冥府之中,为何会出现这李家后裔?且跟那天生圣人关系匪浅。”
察执事眯着眼睛,“咱们不晓得那阳间里的弯弯绕绕,我只听过咱家判官不只一遍的讲过……
说这镇仙李家人,脉通三界,生人殿,冥府,白玉京……甚至八殿之中有位阎王,还出自李家。
十八年前李仙君大闹冥府,那位阎王,也选择视而不见,甚至暗中推波助澜,保了李家一批凶魂。”
一旁的察执事冷哼道:
“是哪殿的阎王,回头我定参他一本!”
罚执事摊了摊手,
“先活着离开往生庄吧……你瞧瞧周围。”
应声,五人往周遭看去。
便不知这往生庄外,不知何时结满了兵阵,铁骑,长矛,弓弩手……
察执事眉头大皱:
“十万阴兵不是囚于三层铜柱狱中,为何今个会围上往生庄?!”
罚执事努了努嘴,示意几人看向李镇所在之处。
便见一道数丈高的甲胄身影,举槊刺破了诡祟亡魂所化作的阴火大网。
“你们瞧瞧,这像不像那位……镇伥仙?传闻当年阳间一位武圣,单刀赴会斩五万悍卒,力竭而亡,阴魂不下地狱,将阳间游荡的十万阴魂练成了凶名赫赫的十万阴兵……
那武圣死后,道行却如鱼得水,很快踏过渡江,成了断江,走过了长留仙路……一路直达登仙境,后又造杀孽,屠戮阳间北夷之地三十五万生人,惹得白玉京中一位帝君盛怒……”
察执事似乎对这些事不大了解,又皱眉问道:“别卖关子,后续呢?”
“那武圣杀人,成了武屠将军,竟是登了食祟,成了仙家之列。但帝君可不是吃素的,将其压入冥府之后,交由八殿阎王审判……
阎王们共判其入三层铜柱地狱,永生不得轮回,却不曾想,时隔甲子,此武屠将军,却被李家人接引而走。”
察执事眼睛瞪大:“关押三层铜柱地狱,还有被人接引走的道理?!哪个阎王干的,我必参他一本!”
罚执事深深吐了口气,看向远处,那戴着白鹤面具,裸露上身的男人,叹道:
“都说了,镇仙李家三界通吃,谁晓得呢?”
“所以……这十万阴兵,便是因为这武屠将军的号召,才从三层地狱里爬出来,如今围攻我们往生庄?”
罚执事点头:“你还不算笨。”
“可……
李家人这么手眼通天,为何还会在阳间被人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