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赵虎和赵阳一到,张大龙便领着他俩,开着车径直前往县供销社。
来到供销社,张大龙敲响一间办公室的门,随后推门而入,喊道:“刘叔,又来麻烦你了!”
“大龙来啦,快坐。这两位是?”刘叔开口问道。
“叔,这是我两个兄弟。这不,这段时间我忙着结婚呢,我想着瑕疵布的事就由他俩来弄。
“行啊,大龙,没问题。”
“刘叔,我腊月十四结婚,您可一定得来喝喜酒啊。”
“放心吧,大龙,我肯定到。”
说完这些,张大龙带着赵虎和赵阳,开车来到县供销社仓库。在仓库里,他们找到了李建国。
张大龙开门见山地说:“建国大哥,这是我两个小兄弟。往后几天我忙着结婚的事儿,布的事儿就交给他们来办了。”
“大龙兄弟要结婚了?啥时候?”
“腊月十四,到时候建国大哥您一定要来喝喜酒啊。”
“好好好,”李建国满脸笑容,“到时候我肯定到。
”这段时间,李建国可是听闻了不少张大龙的事儿,见识到了他的手段,更知道他背景惊人。
尤其是张大龙独闯大毛子老巢的事迹,传得神乎其神。
此刻看着眼前这个笑容满面、说话豪爽且出手大方的年轻人,他实在难以将其与那个敢孤身一人闯大毛子老巢的人来相对比。
就在这时,由王小虎带领着其余兄弟们开的拖拉机,也来到了县供销社仓库。
张大龙一边和李建国结清了上次布的余款,一边又掏出20块钱递给李建国。
这次,李建国说什么也不肯要,还说道:“大龙兄弟,你要是再拿钱,可就显得我不懂事了。
”张大龙没想到自己的威名居然把李建国给镇住了,无奈之下,只好收回递钱的手,不再提给钱的事儿。
随后,张大龙嘱咐赵虎和赵阳跟兄弟们一道回去,自己则开着车,直奔县里的家具市场。
县家具市场是去年在县政府的大力推进主导下建成的一座颇具现代化气息的市场。
这里的商品种类丰富多样,不仅售卖各类家具,还囊括了五花八门的家居用品。
像各式各样的木质家具,竹编的筐篮等农具,还有家庭常用的暖壶,总之,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物件,在这里基本都能找到。
它原本是从县百货大楼剥离出来的,市场内一边是由县里主导设立的公家摊位,另一边也吸引了不少小商小贩前来经营。
张大龙径直朝着公家摊位走去。
在他看来,以自己后世的眼光评判,如今这里的家具款式都显得十分老套,没什么特别出众的。
但当下也别无他法,他还是挑选了一些必备家具。
他要了两个大衣柜,这种衣柜空间较大,方便收纳衣物。
又选了两组高低柜,高低柜错落有致,既能摆放杂物,又能起到装饰作用。
还购置了一张桌子,八张椅子,四张板凳,以及一些小马扎。考虑到日后家中来客众多,沙发自然也不能少。
当时市面上的沙发款式有限,只有那种能坐四个人的沙发,张大龙稍作思索,一口气买了三张。
他心里盘算着,自己结婚后,光是妹妹五六七八九凤,再加上青青、英子,还有自己未来的媳妇,这人数就不少了。
要是再来些邻居,还有大娘、三婶她们,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要是都挤在一处,只能依靠沙发来坐了。
人多位置少,多买两张沙发总归是保险的。好在现在购买这些家具,已经无需使用家具票之类的凭证了,倒也方便。
买完家具,张大龙又在市场里逛了逛,挑选了一个市场内最大号的茶壶,想着人多的时候泡茶也方便些。
还买了八个暖壶,用来满足日常的热水需求。又买了些茶碗、茶杯!
至于碗筷之类的,他便不打算买了。
反正他也没打算在新家开火做饭,到时候直接去老娘那边吃饭就行。
他想着,平日里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才会和媳妇回自己的新房,其他时间,能在老娘这边就尽量在这边,毕竟不能因为娶了媳妇,就把老娘扔在一边不管不顾了。
张大龙让工作人员把自己所买的所有东西,都装上了他刚刚给刘黑子打电话叫来的卡车上。
然后大龙开着面包车,在前方带路,带着卡车直接回到家中。叫过几个村里的闲汉,帮忙把家具都摆好后,大龙的新房总算有了点新模样。
娘、大娘和三婶此时正在新房的炕上忙活着。她们在炕上给大龙的炕弄床围,还把被子都一一炕上摆放好。
弄完这些,张大龙和娘打了声招呼,又开上车往姑奶家走去。
姑奶家在隔壁县,那是个出了名的穷县,县名就叫穷县。
姑奶家与大龙家平日走动不多,只有过年过节时,大爷、三叔或者他爹在世时会来。
大龙长大过程中也就来过一两次。小时候来,他总是闹腾着要回去,实在是姑奶家太穷了。
这么说吧,那时他爷领着他来姑奶家,必须先买上面粉、肉,再买些韭菜或者两颗白菜。
到了姑奶家,姑奶用他爷带来的这些东西,才能给他们做一顿白面饭,吃完才走。而姑奶家的三个儿子,也能解解馋。
面包车一路疾驰,停在一个在张大龙看来山清水秀的小村庄。
这个村庄叫于家庄,村里人大都姓于。
姑奶家就在村子中间一户人家的胚房里。
此时,姑奶家的两个儿媳正在院子里撕扯着,骂个不停。
只见两人一边撕扯一边骂。
春生媳妇的指尖几乎戳到了东生媳妇的鼻尖,“你个没脸没皮的,老三带回来的香油凭啥你独占?”
“放你的狗屁!啥叫我独占?
那是娘给我的。
娘给我的,你凭啥说三道四?
上次那瓶香油不也是你霸着。
老三见了我还得叫二嫂呢,轮得到你在这儿撒野?”
两人你推我搡,连墙角的竹筐都被撞翻在地。
姑奶奶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跺着脚,“作孽哦,你们这是要逼死我。”
话还没说完,就被春生媳妇顶了回去,“逼死你?你倒是去死啊!老东西,光吃饭不干事,活着一天就拖累我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