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生的想法比刘子魁还要大胆。
他每天都在想办法感化身边的汉奸特务,甚至打算以其中两个有正义感的特务为基础班底,成立一个“反正”小团体,他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抗日反攻先锋队”。
“反攻”二字取自《论持久战》,就是第三阶段的战略反攻。这些整天在日本人眼前晃悠的汉奸特务,如果能变反动武装为革命武装,可不就是抗日反攻的先锋嘛。
王茂生在敌工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很擅长这种化敌为友的斗争手段,已经先后在炮楼伪军、国民党顽军和土匪内部展开过游说。
如今他又打算在日本情报部门跟前发展起抗日力量。这是一个十分危险和艰难的尝试,他必须在汉奸特务中寻找政治上可靠,思想上坚定,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自己的人。
这看起来是个悖论,那些但凡有良知有理想抱负的人,又怎么会来当汉奸呢?但隶属于鲁仁公馆的特务还真存在这样的人,因为当初木村义明搞的“中国青年协会”主打的就是爱国情怀,诱骗了不少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加入,随后再通过威逼利诱将他们转化成了汉奸特务。
王茂生相信这些人的本性不坏,只是报国无门误入歧途,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没准就能发展成自己的好帮手。
他计划第一步摸清楚身边这些汉奸特务的个人情况,给他们分出几个大类来,拉拢“想立功的”,孤立“两面三刀的”,打击“冥顽不灵的”。
前阵子带头骂他的董鹏飞就是一个很值得争取的对象。
这小伙同情抗日,家庭比较富裕,当初就是因为想要积极投身抗日,冲着王茂生的名号主动跑来加入青年协会的,没想到进门先遭到一顿毒打,被日本人拿枪逼着杀害了一名抗日军人,被迫当上了汉奸。
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人底子虽然不那么干净,但心地还是比较善良的,只是欠缺一个浪子回头的机会。
王茂生开始经常请他帮忙,趁机聊一些敏感话题。比如在得知游击报专门出版了一期号外来骂自己,他很自然地提出了找一份来拜读的想法,让小董去想办法搞一份。
董鹏飞不敢擅作主张,跑去请示日本人。
木村义明觉得很符合人之常情,特地安排情报部门搞来几份。
王茂生拿到报纸后故意在上面圈圈点点,逐字逐句地点评一番,与小董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他说这一看就是出自刘子魁的手臂,文笔稚嫩措辞简单且不会用典,如果换成自己来写,那一定比这骂的还要漂亮。
此后几天,他又让小董去打听有没有出版新一期的游击报,如果有一定要拿给自己看,这董鹏飞扰了木村课长几次,最后就得到授权以后有这类报纸可以直接拿,不必请示。
王茂生达到了目的,改让小董去找邮政投递员打听游击报的出版情况。
刘子魁第一次见董鹏飞就被问住了,还以为自己暴露了身份,好在他反应快装作闻所未闻的样子:“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份报纸啊,哪里出版的?”
董鹏飞就拿出王茂生批阅点评过的,没好气地抱怨:“喏,就这样的,这人啊就是贱,没见过嫌别人骂自己不够狠的。”
刘子魁看得两眼放光,强忍着内心的激动把报纸借过来:“我拿回去请经理看看,说不定他有门路搞得到呢。”
董鹏飞年龄虽然比刘子魁大几岁,可斗争经验几乎为零,根本没有任何怀疑:“试试吧,你能找到最好,要不然我天天被催着要,烦都烦死了。”
这是组织上第一次取得王茂生送出来的信息,虽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但意义深远,说明这条路子是通的。
钱掌柜意味深长地笑了:“知道我为什么挑你过来了吧?”
刘子魁点点头:“我现在就去写稿,组织出版新一期的游击报,把咱们根据地的大好形势传递进去。”
“对!我们报纸做得越好,茂生同志在敌人内部开展工作就越顺利。”
钱掌柜着手安排印刷出版工作,争取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济南城内把报纸印刷出来,要不然还得坐火车回根据地送稿和取报纸,实在太麻烦。
刘子魁笑笑:“不用这么麻烦,我们之前反扫荡时改造过一台铅字印刷机,只要想办法运到济南,我自己就能完成排版印刷。”
如今根据地越来越好,印刷所也开办了两处,这台铅印机因为效率问题已暂时封存,钱掌柜打个申请很快就批准了。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们把临时印刷所安排在城外,并且每次出版的游击报要先派交通员送到周边县域,最后才能流入济南城,避免引起日本人怀疑。
有了这个印刷所,新一期游击报又顺利出版了,刘子魁继续以“飞毛腿”的笔名写社论,指出当前山东抗日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从日军扫荡根据地变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在根据地的层层围困下,日军不得不撤销据点收缩“占领区”,由此说明日军难以为继,迟早要被赶出中国。
这些都是日伪政府内部公开的信息,每一个字都在动摇着汉奸特务的信心,也为王茂生的感化行动提供了事实依据。
除此之外,刘子魁设想的伪造汪伪报纸计划也可以执行了,他先伪造了《中国青年》月刊的报头、版面,把要传递的信息隐藏在文章之中,只等当天报纸出街便第一时间套用标题和板式。
这假报纸的头版头条与真报纸一模一样,里面各条新闻标题也看不出毛病,唯独某一篇文章的内容替换成了《论持久战》的一个段落。
报纸很顺利地送进了小院,王茂生很快就看出了异样,他不动声色地合上报纸,语重心长地劝董鹏飞:“我名声已经臭了,没有回头路可走,你们不一样,应该考虑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