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斜倚在钟粹宫的软榻上,望着窗外那被暮色染得昏黄的天际。
思绪却还沉浸在刚刚皇上与自己的那场推心置腹的长谈之中。
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手中的帕子,眼神中透着复杂的情感,有感慨,有欣慰,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回想起刚刚皇上认真沉稳地向自己诉说改变策略的前因后果。
那一字一句,如同一颗颗定心丸,落入隆裕太后原本有些焦虑的心田。
皇上详细地分析了当今局势的复杂多变。
从民国的形势布局,到袁世凯势力的暗流涌动,再到内务府贪污问题的严重性,每一处剖析都精准而深刻。
皇上提到,借助袁世凯的力量虽看似冒险,但却是打破当下僵局的关键一步。
袁世凯虽野心勃勃,但也有其弱点,可以利用他急于在民国政府各方势力间立足的心理。
让袁世凯为皇室所用,先让他出手清理内务府,追回贪污银两。
而后再由皇室斡旋,对内务府进行改革,重新任命忠于皇室的遗老遗少。
隆裕太后听着皇上的讲述,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
皇上不仅考虑周全,而且条理清晰,每一项决策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隆裕太后能明显感觉到,皇上在言语中处处以她为依靠,将她视为后盾。
就是在告诉她,皇帝并不是独自做出这些决定,而是有她在背后支持,才敢如此大胆地施展手脚,果断决策。
这种被信任、被依赖的感觉,让隆裕太后心中一阵暖流涌动。
曾经,她总是担心皇上年幼,缺乏经验,面对复杂的局势会不知所措。
然而现在,皇上在她的悉心教导下,不知不觉已然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君主。
这三年来,她日夜操劳,精心教导皇上。
从为人处世到治国理政,从道德修养到宫廷礼仪,每一个细节她都倾注了无数的心血。
她见证了皇上从一个懵懂的小孩,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的君主。
此刻,隆裕太后心中满是感慨。
隆裕皇太后看着前方的人,仿佛看到了皇上从小小幼童一步步走过来的身影。
曾经那稚嫩的脸庞,如今已多了几分坚毅;
曾经那懵懂的眼神,如今已透着睿智与沉稳。
“是啊,”隆裕太后轻声呢喃,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泪光。
“皇帝从小小一个长到如今这般成熟稳重,都是哀家这三年来精心教养的结果。”
“哀家的付出,终于没有白费。”
此时,隆裕皇太后的心彻底卸下了心中的芥蒂。
对于皇上改变策略的计划,她不再有丝毫疑虑,而是给予了完全的认可。
隆裕皇太后相信,皇上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应对这复杂的局势,去引领大清皇室在风雨中前行。
在这静谧的钟粹宫内,隆裕太后紧的注视着皇帝。
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皇上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帆风顺,未来大清复兴的局面就依靠在皇帝的肩上了。
她知道,前方的道路依旧艰难险阻,但只要皇上能坚定信念,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和勇气,就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
而她,也将继续在一旁默默支持,为皇上遮风挡雨,共同守护这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
隆裕皇太后端坐在钟粹宫的正殿中,昏黄的烛火在她略显憔悴的面容上摇曳。
当凌霄走进来时,她的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欣慰,看到儿子如今这般自信从容,便想起三年来自己含辛茹苦的教导,心中涌起一丝暖意。
然而,当她听闻凌霄提及要借助袁世凯来整治内务府时,那欣慰的神情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
凌霄将一叠精心整理的账本和证据轻轻放在桌上,看着皇额娘脸上担忧的神情,他大致猜到了原因。
这些年来,皇额娘一直为皇室的事务操劳,对朝廷局势的复杂和各方势力的暗流汹涌深有体会。
隆裕皇太后自然担忧借助袁世凯这一举动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毕竟袁世凯此人野心勃勃,虎视眈眈,谁也难以摸透他的心思。
凌霄定了定心神,目光坚定地看向皇额娘。
凌霄先是行礼深深一躬,声音沉稳而有力。
“皇额娘,儿子明白您的担忧,这风险儿子也考虑了千遍万遍。”
“可若不趁着如今掌握了内务府贪污的证据大加整顿,那内务府因利益互相勾连,日后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凌霄一边说着,一边拿起那账本,轻轻翻开,指着其中触目惊心的数字。
“皇额娘您看,这贪污的数目,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若再任由内务府如此发展,皇室的颜面何存?紫禁城这偌大的家业,迟早会被他们蛀空。”
隆裕太后面色凝重,微微点头,示意皇帝继续说下去。
凌霄深吸一口气,声音依旧平稳。
“若我们强行掀起风浪,要彻底整顿内务府,以那些遗老遗少与各方势力勾结之深,必将引发巨大震荡,这动荡甚至会危及咱们母子俩的性命。”
“儿子再三思索,唯有寻求袁世凯帮忙。”
凌霄站直身子,眼神中透露出深思熟虑后的自信。
“一来袁世凯的国民政府本就想介入紫禁城,我们给他一个介入的由头。”
“二来咱们母子可以利用此次贪污事宜,在民间造起舆论声势。”
凌霄微微停顿,看着皇额娘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笃定。
“塑造皇室衰微,任人欺辱的形象,再借由袁世凯介入帮扶旧主的‘美名’。这可谓是各取所需。”
更何况,我们只是整治内务府的遗老遗少,这些内务府的官员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袁世凯介入而无动于衷,必会殊死搏斗。
“如此一来,你我母子反可像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于暗中把控局势。”
凌霄的每一句话都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既分析了当前的困境,又阐述了借袁世凯之力的好处,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应对之策。
凌霄深知皇额娘一向谨慎,所以将自己的谋划剖析得透彻无比,只为了能让她安心,放下心中的芥蒂,认可自己的决策。
在说话的过程中,凌霄的目光始终坚定地望着皇额娘。
从皇额娘的细微神情变化中捕捉着她的反应,耐心地等待着皇额娘的回应。
而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一心只为皇室的未来寻找一条出路。
而凌霄从刚开始与皇额娘商议策略时,就注意到皇额娘那由担忧到逐渐释然、再到满是鼓励的神情变化。
凌霄心中清楚,与袁世凯势力合作,借其威势整治内务府,这步棋风险极大。
袁世凯此人老谋深算、野心勃勃,犹如一头蛰伏的猛兽,谁也无法完全掌控他。
凌霄也害怕此举会给皇室带来不可预料的祸患,让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清皇室陷入更深的泥沼。
在和皇额娘诉说策略分析原因时,凌霄的眉头也会紧锁,目光中满是忧虑与不安。
他的嘴唇微微抿着,下意识地握紧拳头,指甲嵌入掌心都未察觉,心中满是对未知的恐惧和对责任的沉重感。
然而,随着回忆起前世历史发展的轨迹,他的神情渐渐起了变化。
凌霄坚信在历史的发展规律与现实变化中,自己做出这样的选择,对皇室和自己而言无疑是最优解。
感受到皇额娘在一开始,眼中确实闪过一丝犹疑,那是对风险的本能警觉。
但当凌霄详细解释了其中利弊,提及借助袁世凯势力能一举解决内务府贪污积弊。
皇室还能在满清遗老遗少与民间中树立威信时,皇额娘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只见皇额娘微微点头,那微小的动作仿佛给了凌霄一颗定心丸。
“哀家信你。”
皇额娘那温柔而坚定的话语,在凌霄耳边回荡。
这一刻,皇额娘的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待,仿佛在告诉凌霄,无论前路如何艰险,她都会在他身后支持他。
想到此处,凌霄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凌霄的眼神中依然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抹决然。
他知道,前方的道路荆棘密布,但他不能退缩。
皇额娘的信任,让他有了勇往直前的勇气;
对皇室的责任,让他坚定了要走下去的决心。
凌霄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身姿,稳重的靠坐在交椅上。
神情稳重的看向坐在上首宝座上的皇额娘。
此刻的凌霄,虽仍心怀忧虑,却不再迷茫。
袁世凯的势力犹如一把双刃剑,他深知其中风险,但他更相信,只要运用得当,就能为大清皇室带来一丝转机。
凌霄暗暗发誓,依照历史的发展,定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更何况在历史上看来,袁世凯对于清皇室还是不错的。
至少在两年后,袁世凯死亡之前,对于皇室经费从来就是按时拨款。
至于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的各位继任者,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
对皇室经费做出截留拖欠。
但现目前利用袁世凯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首要之事。
才能在这险恶的权谋之局中,为皇室拼出一条生路,不负皇额娘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