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平笑着摇头:“不是菌子,是蜜蜂采集的树脂和花粉混合后形成的天然药材,一般只有在老蜂巢附近才能找到。这东西又叫'蜂胶',药用价值极高,能消炎、止血,还能增强体质。”
围观的村民顿时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这黑乎乎的玩意儿能吃?”
“兴平,你可别唬我们啊!”
陈兴平也不废话,直接掰下一小块,放进嘴里嚼了嚼。
苦涩中带着微甜,味道确实不怎么样,但咽下去后喉咙里立刻有一股清凉感。
“没毒,放心。”他笑道,“而且这东西在城里可值钱了,国营饭店和药铺都收,价格比蜂蜜还贵!”
“真的?!”邓通眼睛一亮,“那咱们岂不是发财了?”
陈兴平点点头:“蜂巢烧毁后,残留的蜂胶会被野蜂或者山里的动物叼走,咱们能捡到这些已经算是运气好了。”
村民们顿时兴奋起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那还等啥?赶紧去山里找啊!”
“对对对,趁别的村还不知道!”
“这玩意儿还能卖钱!”
陈兴平却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别急,蜂胶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得知道方法。而且,咱们得先确定这东西的品质,再考虑怎么卖。”
他转头对邓通说道:“你带回来的这些品质不错,但量太少了。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山里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
林允棠一听,立刻皱眉:“你伤还没好,怎么能上山?”
陈兴平拍拍她的手:“放心,我不乱跑,就指点他们一下。而且明天第四天了,你刚说了,我第四天就可以下床了!”
看着陈兴平这么想下床,林允棠也没说啥。
第二天一早,陈兴平带着邓通、陈其等几个年轻人进了山。
虽然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他心里清楚,这东西要是真能成规模采集,对村里来说是个难得的赚钱机会。
他们打猎队能分五成。
剩下的村里分。
这样算下来,陈兴平也是赚的。
很快就到了地方。
蜂巢烧毁的地方还残留着焦黑的痕迹,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焦味。
陈兴平蹲下身,仔细检查周围的树干和岩石缝隙。
“蜂胶一般粘在树皮上或者石头缝里,颜色越深、气味越浓的品质越好。”他一边翻找一边像众人解释。
邓通扒开一片灌木,忽然\"咦\"了一声:“兴平哥,你看这是啥?”
陈兴平走过去一看,只见树根处粘着几块黑褐色的硬块,表面光滑,闻着有股树脂的清香。
“好东西!”他眼睛一亮,“这是上等蜂胶,比昨天那些品质更好!”
几个年轻人顿时来了劲,纷纷散开寻找。
不到半天,他们就收集了小半筐蜂胶,虽然单块不大,但加起来数量可观。
回村的路上,陈兴平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怎么把这些蜂胶卖出去。
“邓通,明天你跟我去趟县城。”他忽然说道。
“去卖这玩意儿?”邓通问。
“找国营饭店的采购员谈谈。”陈兴平眯起眼,“这东西在城里肯定有市场,咱们得先探探路。”
“好!兴平哥,这次你终于不带陈其那孙子去城里,而是带我去了,我要感动哭了!”邓通高兴得不行。
陈其在一旁踹了邓通一脚,“傻逼!”
第二天,陈兴平和邓通背着装满蜂胶的布包,来到了县城的国营饭店。
饭店的采购员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姓张,一脸精明相。
他拿起一块蜂胶,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眉头微皱:“这东西……我们这儿倒是有人收,但价格得看品质。”
陈兴平不慌不忙,从包里取出最好的一块:“张同志,您尝尝?”
张采购犹豫了一下,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片刻后眼睛一亮:“嗯!味道纯正,是好货!”
陈兴平笑了:“咱们村里还有不少,您要是感兴趣,可以长期合作。”
以村集体的名义出售东西,就不是投机倒把。
张采购搓了搓手,压低声音:“实话跟你说,省城来的领导就喜欢这种山货,说是能养生。你们要是能稳定供货,价格好商量。”
最终,双方谈妥了价格。
蜂胶按品质分三等。
最上等的每斤能卖到十块钱。
中等五块,下等三块。
这个价格让邓通差点跳起来,要知道,这时候一个壮劳力干一天活也就挣几毛钱!
回村的路上,邓通兴奋得语无伦次:“兴平哥,咱们村要发了!山里那么多蜂胶,随便捡捡就能卖钱!”
陈兴平却摇摇头:“别高兴太早,这玩意儿不是无限的,得有计划地采集,否则很快就没了。”
他沉吟片刻,忽然说道:“这样,回去后咱们组织村里人,分成几个小组,轮流上山采集。品质好的留着卖国营饭店,差一点的可以做成药膏,村里人自己用。”
邓通连连点头:“都听你的!”
回到村子后,陈兴平把情况跟钱向东和几个村干部一说,大伙儿都激动不已。
“这可是天降横财啊!”钱向东拍着大腿笑道。
陈兴平却认真道:“钱叔,这事儿得好好规划。蜂胶虽好,但不能竭泽而渔。咱们得定个规矩,每次采集不能超过一定数量,而且得留一部分让野蜂继续繁殖。”
钱向东连连点头:“你说得对,不能贪心。”
陈兴平想着,这玩意儿可能采摘不了几个月就没了。
要是能养蜂的话,说不定赚头还更大。
蜂蜜蜂蛹,甚至连蜂胶都能赚钱!